在特色小镇中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文化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吃街的规划与招商 在特色小镇中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文化街?

在特色小镇中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文化街?

2024-07-17 0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欢迎您!

乡村民俗文化街作为一个集当地文化、美食、工艺品、土特产、特色客栈民宿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公共场所,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一、

乡村民俗文化街打造的痛点和难点

很多乡村民俗文化街缺乏前期的策划和规划,政府引导不当等,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01

主题不鲜明,缺乏特色和创意,文化感知度不高

很多乡村民俗文化街不注重前期和策划和主题文化定位,生硬地照搬套用一些成功的案例,照搬得好就成了集各地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主题街,照搬不好就成为了一个四不像,沦为笑话。此外,很多乡村民俗文化街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建筑基本为城市的平顶房,商铺没有进行任何的文化装饰,街巷缺乏必要的文化景观小品,经营者身穿都市人服饰等,整体与城市的街巷没有太大的区别,丧失乡味,文化感知度不高。

02

规划混乱,业态单一,体验不佳

目前,很多乡村民俗文化街欠缺科学规划,商业布局混乱,各种商品乱摆乱放现象严重,摆地摊和固定点商铺之间关系剑拔弩张,甚至存在恶性竞争。另外,很多乡村民俗文化街的业态规划比较单一,基本只有土特产或者只有几种风味小吃,无法满足游客寻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需求。

03

销售商品品质低,食品卫生没有保障等

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销售的商品品质低,直接导致交易额低,购后体验不愉快等现象。品质低主要表现在:手工艺品粗制滥造现象十分普遍,土特产缺乏必要的包装,食物卫生没有保障等

04

资金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好的文化,好的创意,好的规划,好的产品,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资金,也很难实施下去。与城市的商业街以大型地产开发商为主导不同,乡村民俗文化街大多以当地村集体为主导,政府财政补贴不足,村集体资金实力弱,在资金方面存在天然的不足,再加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限制多,项目很难开展。

05

经营模式设计困难

乡村民俗文化街的开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有以袁家村为代表的集体经济的乌托邦模式,也有以马嵬驿为代表的商业共赢乡村旅游模式,至于适合哪种模式,或者能否设计出更加合适的模式,十分考验开发团队的智慧。

二、

乡村民俗文化街开发策略

这里将从定位、业态设计、街区风貌和氛围营造、管理模式四大方面来阐述。

(一)总体定位

1、主题定位

好的主题定位能为乡村民俗文化街的打造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标签,让它更具有辨识度和不可替代性。此外,好的主题文化定位对于后面业态的规划设计和空间氛围的营造起到引领的作用。

乡村民俗文化街的定位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地域文化,市场情况来进行定位。一般而言都是打造以本地文化特色为主,当然的也有根据一个文化IP进行文化创意主题,比如台湾的“妖怪村”。但大抵上文化商业街的主题定位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比如袁家村定位为关中印象的体验地,马嵬驿定位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关中民俗体验园,宽窄巷子主题定位为再现老成都的生活韵味等,无不体现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

2、功能定位

除了主题定位外,还需要明确文化街的功能定位。与普通的商业街重点强调商贸功能不同,乡村民俗文化街除了购物、商贸之外,还要重点突出休闲、旅游和文化体验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集餐饮、购物、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情景体验街区,而不仅仅是购物街,或者餐饮街。

(二)业态规划设计

1、业态构成

根据笔者对袁家村、马嵬驿、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比较经典的文化旅游街案例研究,乡村民俗文化街的业态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大业态:风味餐饮、旅游商品、酒店客栈类、文化演艺类、休闲娱乐类、配套服务六大类。

2、业态比例

至于业态的构成比例,没有完美固定的比例结构。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文化商业街的业态比例结构可以完全不同,比如袁家村和马嵬驿一开始大部分都是小吃和特色手工特产,几乎没有客栈、酒吧等业态,后来逐渐引进其他业态;乌镇也是餐饮占大头;丽江的酒吧虽然是最大的特色,在数量上,旅游商品上占了约60%的比例。

但以一般的乡村文化商业街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规划可寻,大致上,乡村民俗文化街在起步阶段的以风味餐饮和土特产为主是比较保险的,慢慢可以转变为多元化的业态结构比。

(三)街区风貌和环境空间营造

1、街道的基本尺度

乡村民俗文化街道的宽度一般在3-6米之间,满足基本的步行要求。街道宽度与街面建筑高度比在1:2-1:1之间,这样的尺度能产生较强的围合感,在保留商业街热闹的基础上又比较舒适。当然,商业街尺度的设计还有根据具体的功能来调整,一般餐饮美食类的街巷相对窄些,而特色客栈之间宽度可以大些,层次也可以高些。

以袁家村为例,其小吃街是业内公认比较窄的,只有2-3米,沿街建筑为3.5-4米,但其宽高比是符合1:2-1:1的比例的,所以是合理的。但由于最开始设计时候没有考虑到会有这么多游客量,街道设计偏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体验,如果其街道能达到3.5-4米,可能体验更好些。

2、建筑特色

01

建筑风格:

在老街基础打造的乡村文化商业街应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民居建筑的本来面目。如新建建筑也主要以当地文化建筑为主,并适当结合文化主题融入主题文化创意元素。

如袁家村和马嵬驿基本为陕西关中建筑风格;凤凰古城为湘西苗族吊脚楼式建筑;成都的宽窄巷子融合了四合院式建筑、川西建筑、民国时期建,中西合璧式建筑;丽江古城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台湾的妖怪村以日本的和式建筑为主,并融入了妖怪的文化元素。

02

建筑外立面:

乡村文化商业街的沿街建筑立面形式主要包括前店后坊式、下店上宅式和宅院式等,不同立面形式适合不同的商业业态。

3、街巷环境氛围营造

01

景观环境

如有条件的村子或街巷,尽可能营造一种乡愁味道浓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无论是袁家村也好、丽江古城、凤凰古城也好,都是人文与水互融的,以水的流动,为街巷增添流动之美,使街巷更富有灵气。没有条件的村落可以从植物景观、景观小品、墙体、部品、铺装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02

植物景观

乡村植物景观主要通过立面造景的形式,此外也有树池、花池等形式。通过不同植物种类的选择,营造出四季不同的季相景观。

03

部品

商铺招牌:可以参考袁家村和马嵬驿,商铺可以采用木质牌匾和仿古采用粗布幌子作为招牌,其中粗布幌子作为辅助,统一悬挂于民居建筑的廊檐之下,如杨二郎家烧饼,张大爷酒家等,不仅能烘托古色古香的街市特点,而且制作成本低,也能增加趣味性。

灯具:在街道宽度较宽,庭院灯多用灯柱的形式,在街道较窄,多用壁灯的形式,传统工艺式灯具与现代工艺式灯具结合。

指示牌:主要分为节点指示与道路指示两种,指示牌材质大多为木质,部分为灰色石材,与整体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座椅、垃圾箱:充分体现乡村原生态的特色,与整体风格相互呼应。

04

铺装

以传统石板路为主,并通过某些节点的特色铺装,如铜钱、浮雕等,吸引游客驻足于此处,增加游客对周围商铺的关注度。

(四)管理模式设计

1、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以袁家村为例

2、政府招商协调,企业投资经营,居民自主参与(BOT模式)——以马嵬驿为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浙江千弘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金慧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