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五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可爱辅助怎么调 202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五篇)

202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五篇)

2023-03-13 1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一

教学目的:

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2、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

2、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卡通形象;

3、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可爱的卡通形象。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可爱的卡通形象。教学难点: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过程:

一、卡通形象“趣”在那里? 你收集了哪些卡通明星?

卡通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借助卡通形象有趣的情节、造型、色彩等,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与美的视觉感受)

二、卡通形象比传统绘画幽默、有趣吗?

找一找:卡通形象与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色彩、单纯、造型幽默、生动)看一看,想一想:卡通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拟人、夸张、变形艺术表现手法)

三、中外卡通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找一找:哪些是中国卡通形象、那些是岭南版美术教案可爱的卡通形象外国卡通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

比一比:人物卡通形象与拟人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的结构、动物的结构)

四、卡通形象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找一找:“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卡通形象(体会民族风格);卡通形象夸张、拟人的部位;

你还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的表现形式?(如国画、剪纸、水彩、铅笔画、电脑画)

五、欣赏卡通形象

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可爱、幽默、凶恶、呆笨、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趣”在哪?(有趣的情节、造型和色彩,提高审美能力)

六、想象与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故事,并为卡通故事设计一些卡通形象。

3、彩色字母娃娃

教学目标:

1、能绘画或剪出字母形状彩色字母娃娃;

2、能对字母进行“拟人化”彩色字母娃娃的想象创造表现;

3、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彩色字母娃娃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拟人化”的字母及进行装饰。教学难点:

运用对称、均衡、夸张等手法表现字母。教学过程:

一、我能行:

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工具,尝试绘画或剪出几个自己喜欢的字母形状。(比较对称、均衡、变化、夸张的美感。

二、像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体字母造型”和“手势造型”比赛,激发学生“拟人化”的观察和想象。

三、他们是什么?

欣赏艺术家表现的字母。思考:

1、是什么字母?

2、艺术家用什么表现字母?(人物、动物、静物)彩色字母娃娃

3、字母美在哪里?(对称、均衡、拟人、夸张)

4、表现的物象与字母有什么关系?(符合字母结构)

5、感受单纯和丰富的色彩。

四、想象设计游戏。

1、提供每个小组1——2个字母造型,彩色字母娃娃岭南版美术教案让学生在特定的字母形状上进行想象,如想象字母中的人在干什么?

2、欣赏书上人物卡通字母图。比一比,自己设计的人物字母与书上的人物卡通字母有什么不同?

3、感受美感形式:卡通式造型趣在哪里?那些字母表现了对称均衡的美感?

4、美妙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美妙多变的线条

2.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辉煌语言之一。3.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美妙多变的线条 教学要点:

1.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2.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美妙多变的线条

3.兴趣点:①“绕线造型游戏”。②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线。③寻找身上的线。④线造型创作。

4.观察点:日常生活中各种直线曲线。美妙多变的线条不同的线组合创作所产生的不同美感。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线。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教师的范画 2.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美妙多变的线条 2.提问:

(1)你看到什么?

(2)你最喜欢?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疏密有有序的线产生轻柔、飘逸、优雅的美感)。

(3)艺术家表现的线条各有什么美感?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在“线条”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5.学生想象与创作:

①、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②、用彩色笔绘画。

③、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三、小结

5、象形文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感知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联想

2、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摩实物形象的特点。象形文字的联想

3、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教学要点:象形文字的联想

1、重点: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2、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方法装饰成画面。

3、兴趣点:①图形中的文字含义。②象形文字与实物象形的关系。③创作“象形文字”的画面。

4、观察点:①从象形文字的意象形到简体字的抽象形,体会字形的发展是从繁到简的过程。②体会意象美与抽象美。

课前准备:

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象形文字的联想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象形文字的联想

二、讲授新课

1课题:可爱的卡通形象 2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猜一猜它们象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色彩、夸张)

(3)在欣赏中,感知象形文字的变化过程,感知人类像创造的能力。(4)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在“说一说知道的象形文字造型,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③教师提共文字(具象)(意象)(抽象)。1.想象与造型:是画还是文字? 6.学生想象与创作:

①.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进行创作。②.用彩色笔绘画创作。

③.画出或创作出一个或两个象形文字,并进行装饰:装饰什么才能象形文字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三、小结

6、美丽的花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美丽的花园

2.感知画美丽的花园的基本特征。3.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的鲜花。教学要点:

1.重点:感知画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美丽的花园并抓住基本特征进行想象表现。2.难点:感受花的形式美,拓展想象思维。美丽的花园。

3.兴趣点:①《七色花》童话故事。②欣赏《生命之树》。③“我是花仙子游戏。4.观察点:①花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美丽的花园②“生命之树”的形式美。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范画 3.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美丽的花园

2.提问:

(1)你看到什么?美丽的花园

(2)你最喜欢?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象什么?(3)欣赏艺术家的《生命之树》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听老师讲故事《七色花》。

①听完了故事,你有那些启发和想象?

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5.学生想象与创作:

①.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②.用彩色笔绘画出自己的花园。

③.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是美丽的花园和用什么色彩,具有装饰美?

三、小结

7、我们爱吃的水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们爱吃的水果

2.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我们爱吃的水果 3.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欣赏与评述大师作品。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我们爱吃的水果

2.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我们爱吃的水果 3.兴趣点:

①吃水果、玩水果、水果的故事。②有关科学种水果的实例。③想象未来的水果。

4.观察点:水果的形状、色彩、表皮、花纹等特征。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黑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入

1.欣赏教师的范画 2.了解老师画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爱吃的水果 2.欣赏《静物》我们爱吃的水果 3.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闻到什么?为什么?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形状?它有什么特点?(3)闭上眼睛记忆一下画中有哪些色彩?给你什么感觉?(4)你喜欢这幅作品?为什么?

(5)这位大师叫什么名字?他想说些什么?(体验作品的美与内涵)4.教师讲授新课:我们爱吃的水果 5.过程与方法:

①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学习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②在欣赏中、感受大艺术家作品的静态美,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分析、比较游戏中,体会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等美感,体会交通发展代来的南北水果大聚会。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色彩进行创作,把各种水果画出,再进行组合。

2.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水果更加与重不同和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四、小结,①要求:能设计一个自己的各种水果画。②能运用对称、色彩、夸张等手法表现。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第二节

一、讲授新课

教学活动一:感受美,认识美。

目的:创设嗅觉、视觉情况,激发对水果的记忆,了解水果的基本结构,感受水果的特点和美。

活动二:想象美,欣赏美。活动三:探索美。活动四:表现美。活动五:评价美。

二、学生活动

1.感知水果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关于水果的特点。能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水果的形态、色彩。能用“对称、均衡、重复”等艺术手法表现水果。能用审美眼光欣赏水果,产生爱水果情感。

热爱生活,美化环境。剪下自己画的水果与同学一起创作和装饰成水果树。2.学生继续作画作业。对水果作业能进行想象表现,发展创造思维,可以在结构运用抽象形等手法来进行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造型美,色彩美,创意美。

8、切开的果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 3.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水果和切面美丽的图案。教学要点:切开的果实

1.重点:感知切开的水果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切开的果实。2.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切开的果实 3.兴趣点:①观察切开的水果不同的形状和切面美丽的图案。②视、触、嗅的游戏活动。

4.观察点:①切开的果实呈现的不同形状及切面的形、色、线组成的图案。②感受切开的果实切面及其对称、放射和均衡排列的美。切开的果实

课前准备:彩色笔、油棒、各种水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教师的范画 2.了解老师作品中意境

二、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爱吃的水果 2.提问:(1)你看到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点、线、面、色、重复、重叠排列的图案)。(3)它使你想到什么?(激发想象)。

(4)画中色彩给你什么感觉?(对比感觉:如柠檬黄与橙红、橙与紫:和谐的感觉:如大面积的黄和橙、与小面积的紫形成对比统一的和谐。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在“线条”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学生想象与创作:

1.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笔进行创作。2..用彩色笔绘画。

3.装饰:添加什么?装饰什么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4.小组活动:

①.交流自己的水果,探讨水果的种类及外形,猜一猜,画一画把水果切开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

②.说一说把期望开的水果。沾上色,在纸上印,印出来的图案与画出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9、吃瓜果的人

教学目的:

1、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

2、能运用各种工具,吃瓜果的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水果的人”。

3、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

4、在观察中联想夸张部位如何表现;

5、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 教学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进行夸张的联想与表现。看一看、说一说:看看自己带回来的水果:吃瓜果的人

1、是什么形状与颜色的?

2、有什么营养?鼓励与同学分享。吃一吃、看一看:

1、手拿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吃相,鼓励尝试“夸张地吃”,看看自己的五官有什么变化?

2、看看同学谁吃得最有趣?哪些部位最有趣?

3、手里拿着什么瓜果,是整体的、是切开的,还是吃过的瓜果?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

请几位同学表演:狼吞虎咽地吃、甜滋滋地吃、快活地吃等,激发兴趣。看一看、想一想:边观察边想象:

1、夸张哪些部位最有趣?是线描画还是色彩画?

2、从什么地方开始画?

二、欣赏、比较与评价。看一看、说一说:

1、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找一找小朋友画中哪些部位最夸张?

3、小朋友运用什么线条、什么形状子表现夸张的部位?

4、比一比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夸张了哪些部位?

10、我们的影子

教学目的:

1、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2、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我们的影子画面。

3、在“造影”中,理解小博士的话,我们的影子知道形成影子的条件要素;

4、在造影与表现中,感受“动态与静态”美;

5、在“想象创作”中,感受“创造影子人物”的趣味。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我们的影子能画出装饰美观的影子画面。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在造影活动中理解小博士的话。

玩一玩、看一看: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看看影子与自己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像什么?(感受静态美与动态美)

比一比、说一说: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感受概括美)

玩一玩、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反馈课前学生与父母探讨的结果)

二、在灯光下造影,感受“具象美、抽象美和意想美”。

玩一玩、描一描:利用灯光,用手“造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互相合作,选个最美的手影描下来,看谁的手影最有趣?

看一看、说一说:移动灯光,固定手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从具象形变抽象形或意象形)

玩一玩、画一画:把手造影的各种具象形、抽象型和意象形用线描摹下来,组成有趣的画面,注意手影重叠的部位描画(参考教材中的黑白手影作品),感受重叠美。

三、创新与表现。想一想、画一画:

1、用什么方式表现生动的影子?(观察教材的学生作业)我准备画独立影子还是重叠影子?

2、用笔进行描画。

3、着色。

4、欣赏与评价。

11、生动的吉祥物

教学目的:

1、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作用生动的吉祥物;

2、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

3、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生动的吉祥物。

4、在欣赏中感受卡通吉祥物的拟人化、夸张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生动的吉祥物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形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悉,创作时产生困难。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感知吉祥物。

看一看、想一想:看看课文,想一想吉祥物给你什么感觉?(拟人化、吉祥、有趣、幽默、神奇、生动、可爱、代表好运)吉祥物与卡通形象有什么异同?

二、探讨吉祥物的作用。

1、你在哪些场合,哪些地方见过吉祥物?

2、为什么要用吉祥物?(渲染活动气氛、象征好运气、代表商品的形象等)

3、在课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物,猜猜它们的含义。

三、比较吉祥物的艺术特征。找一找、说一说:

1、吉祥物有什么共同点?(拟人化、夸张、幽默)

2、吉祥物美在哪里?

四、探讨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1、选一选、说一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说说是由什么形组合装饰而成的?

2、比一比、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吉祥物?也可以把课前自己画好的动物与同学交流,如何“变”成吉祥物?

具体讨论内容(提供一些动物形象让学生选择与思考):

1、选一个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抓住该物象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夸张、拟人)夸张哪些部位可使形象生动、吉祥、有趣?

2、用什么造型、表情、动作表现“拟人化”?

3、为学校活动设计一个吉祥物。

12、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的:

1、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2、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

3、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4、在探讨中感知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尊重父母;

5、在尝试各种材料中,激发材料妙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发展创造力;

6、学会关心别人;喜欢自己设计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教学重点: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1:创设情境,感受父母的爱。说一说:

1、播放有关父母亲情的音乐,回忆父母的爱;

2、你知道哪些有关父母的节日?

想一想:父母最需要什么?(感受父母的期望)准备送什么礼物给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二、探究活动

探究“礼物与材料”的关系。

想一想:看看自己准备的材料,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小礼物?(激发材料的想象与妙用)

三、探究活动

探究“美观、精致”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的设计制作方法。想一想:课文中的“小项链”美在哪里?不美在哪里? 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进行设计小礼物才好看? 说一说:你喜欢书上哪一件小礼物?为什么?

四、探究活动

4、创作与众不同的精美的小礼物。想一想:在触摸材料中进行想象,如何才能材料妙用? 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

13、民族娃娃

教学目的: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娃娃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3、在资料交流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土人情民族娃娃;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

4、在对比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

5、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方法民族娃娃;

教学重点:能用纸材和剪、岭南版美术教案民族娃娃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1:为什么课文中“56个民族,56朵花”? 交流:

1、自己收集的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2、你认为服饰美在哪里?(造型独特、色彩强烈、装饰性强)

二、探究活动2:撕纸的方法和拼贴的方法。游戏:

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

2、尝试用力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力度撕出的效果。

3、试一试对称撕。

游戏: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1、把刚才大家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时撕出来的“点、线、面”的纸材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2、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行块面剪贴”还是“进行撕点粘贴”?

3、试一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

4、说一说有什么困难。

三、探究活动3:创作有特色的民族娃娃。动脑:

1、在图片中选一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片作参考。

2、思考什么动作才生动、有趣?

3、选择色彩底板纸。(冷暖对比、明暗对比)

4、选择块面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

动手:

1、小组分工,如分工负责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色彩分类放好。

2、合作或个人进行拼图与粘贴。

四、探究活动4:哪个撕纸拼贴的民族娃娃最美?

14、我们的大花瓶

教学目的:

1、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我们的大花瓶;

2、感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我们的大花瓶;

3、能用对称法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我们的大花瓶

4、在欣赏中,探讨中国陶瓷花瓶的外形美、花纹美及审美价值,从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教学难点:感知古陶瓷的美及价值;剪后张开左右对称的花瓶,外形独特美观。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讨中国古陶瓷花瓶的审美价值。找一找、说一说:

1、造型美。花瓶的形状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色?

2、实用美。猜猜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装饰美。找一找有哪些花纹和图案?怎样排列?美在哪里?

4、审美价值:教师介绍。

二、探讨花瓶造型美、实用美。说一说、试一试:

1、看课文,想一想,找出花瓶的基本形:瓶口、瓶颈、瓶身和瓶脚。

2、拼摆游戏,运用几何形拼出各种各样的花瓶,体验由不同基本形和不同组合方法能设计出不同造型的花瓶。

看一看、试一试:选一张纸,试一试剪出对称式花瓶造型。

看一看、比一比:谁剪的花瓶造型美、实用?(放得稳、能插花、供观赏等)

三、探讨花纹的形式美。

看一看、说一说:

1、在学生作业中,你认为哪个花瓶的图案好看?好看在哪里?

2、运用什么表现花纹?(具象美与抽象美)

3、找一找,哪些地方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的花纹?(感受传统剪纸技法)

4、你准备选用什么花纹装饰花瓶?

想一想、做一做:在刚才剪的花瓶造型的基础上,尝试剪出花纹(体会阴刻剪纸)。

四、创新与表现。

想一想、做一做:怎样运用基本形组合成与众不同的造型?运用什么花纹装饰? 能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造型美观的花瓶,增强环保意识。

15、有趣的剪纸娃娃

教学目的:

1、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有趣的剪纸娃娃;

2、用纸材剪出对称的娃娃形象有趣的剪纸娃娃;

3、在欣赏中感受民间剪纸的情趣;

4、在“找一找”活动中掌握“对称、连接不断、有趣的图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感受剪纸作品中的优美线条、有趣的纹样、审美的情趣;能用纸材剪出对称娃娃及花纹装饰。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掌握线条连续不断的设计。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究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想一想、说一说:“吉祥物”有什么作用想一想与“吉”同音的字和图象。找一找、说一说:

1、抓髻娃娃中有与“吉”字同音的图象吗?

2、这张民间剪纸想告诉我们什么?(激发兴趣与文化传承情感)

3、你喜欢这张“抓髻娃娃”吗?为什么?它美在哪里?

二、在比较中探究作品的形式美。找一找、说一说:

1、《抓髻娃娃》和《刘海撒金钱》岭南版美术教案有趣的剪纸娃娃的娃娃形象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它们各用什么图象表现“吉”与“避邪”?

3、它们各用什么“点、线、面、具象形”进行装饰设计?

4、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在尝试中探究和剪出对称的具有装饰纹样的娃娃形象,能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造型美观的娃娃,从制作中渗透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想一想、做一做:

1、对折;

2、怎样设计使娃娃生动、有趣;

3、描绘半个娃娃形象及装饰纹样(设计剪掉地方不能剪断中轴线);

4、先剪出细小部位,再剪出较大的部位。

16、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目的:

1、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百变卡通玩具;

2、能与同学合作,百变卡通玩具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

3、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百变卡通玩具方法。教学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教学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1、玩一玩,感受夸张的比例能产生幽默的卡通形象。

变一变、看一看:在原来的卡通形象上,贴上自己的头像激发思考兴趣,如1/2的人物头像与身体比例,使你产生什么感觉?(有趣、幽默)

画一画、比一比:取相同的两张方格进行反绘画合作竞赛,一人在正反面头部,一个在正反面画身体,两人组合成卡通形象,感受简单的“百变形象”。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鼓励创作有趣、夸张的卡通形象及组合方法)

2、在探究中,欣赏有趣的卡通形象,激发创造思维。看一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张“卡通形象”?为什么?

想一想、说一说:有趣在哪里?(感受“线与色”的表现和具有人一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卡通形象。)

看一看、说一说:提供一些卡通动物形象,引导进行拟人化变一变,激发创造思路。

3、探究折叠卡片的设计制作方法。

看一看、说一说:小组讨论思考,为什么要12个小格?卡通人物为什么这样设计? 想一想、说一说:设计接力游戏,小组先设计好12个格子,然后每人画一个格子,注意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剪好后小组内进行“折、叠、玩”游戏,看看是否设计制作适当,是否要修改。

17、神秘的城堡

教学目的:

1、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神秘的城堡

2、妙用纸材进行城堡的设计与制作,感受废旧纸材的妙用,培养环保意识。

3、在说一说中,交流城堡的故事,激发建造城堡的兴趣;

4、在比较中探索掌握设计与制作城堡的快乐,神秘的城堡 教学重点: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选用纸材合作设计制作小城堡。教学难点:能设计制作高低错落、造型奇特、有趣的城堡。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究城堡的造型特征。看一看、说一说:

1、从两张照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建筑物是有什么形体组合而成的?岭南版美术教案神秘的城堡猜一猜建筑物为什么要围起来?

3、能说说城堡有什么特征吗?

4、说一说城堡的年故事。

二、探究城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比一比、说一说:

1、四组作业中,你喜欢哪一组的城堡?为什么?

2、城堡给你什么感觉?(神秘、华丽、有趣、古老、精美)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造型、纸材、色彩等)

看一看、想一想:

1、楼房的基本形是什么?(楼房、窗、门)由什么形组合的楼房才好看?如何剪出好看的窗与门的形状?选择什么纸材才合适?

2、小组讨论:设计一座什么城堡?(神秘、华丽、有趣、古老、精美)神秘的城堡为城堡起个好听又神秘的名字。

想一想、做一做: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负责设计一幢建筑物;

2、根据城堡要求选择合适的纸材,如何表现“神秘”的纸材,表现“围城”的纸材

3、可运用点、线、面和纸材的花纹进行装饰;

4、把每个人设计制作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围成堡垒式的小城;

5、添上人物、路灯、树木等,增添情趣。

三、在比较中感受创作的乐趣。看一看、比一比:

1、互相参观,提出问题。

2、小组介绍:城堡的名称、妙用纸材、造型特点等。

3、感受废旧纸材的妙用,增强环保意识。

18、纸碟怪脸

教学目的:

1、感知民间面具的审美趣味;在欣赏中感受面具的艺术趣味;

2、能利用各种材料和纸碟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纸碟怪脸色彩对比鲜明的“纸碟怪脸”面具。

3、在比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与色彩特色,启发创作思路;

4、在探索中,运用各种废弃物进行“怪”面具的形状、色彩、五官的夸张造型与装饰设计,发展创造力,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利用纸碟和废弃物设计制作一个 “纸碟怪脸”。教学难点:妙用各种废弃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探究民间面具的审美情趣。找一找、想一想:

1、找一找面具上的“点、线、面、色”纸碟怪脸及具象形。想一想,这些造型元素是用来装饰什么?面具是五官有什么特征?(几何形表现、具象形表现、夸张表现)

2、找一找,面具造型奇特的地方和夸张的色彩。想一想、说一说:

1、面具给你什么感受?(怪异、神秘、恐怖„„)

2、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

3、面具有什么功能?

二、探究面具美的设计制作方法。纸碟怪脸 看一看、做一做:根据书上的步骤图,边做边想。

1、用什么材料才能妙用。

2、怎样排列装饰才美。

3、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样设计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

三、合作创作,共享成功快乐。

合作创作:材料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1、构思;

2、选材料;

3、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设计和运用材料);

4、合作创作。

戴一戴、玩一玩:戴上面具玩一玩,体验创造的快乐。可模仿非洲民间的一些风俗进行古老的“驱魔保平安”游戏。了解利用面具的狰狞的造型进行驱魔的做法,是古人对“疾病”的恐惧,在缺乏医学知识和药品的情况下,祈求通过“驱魔”能得到“神”的帮助,而体验古面具文化。

四、审美与评价。

19、变废为宝

教学目的:

1、感知废弃物的形、色、材质的美感和潜在的利用价值变废为宝;体会废弃物利用的乐趣。

2、能选择废弃物进行设计、组合与装饰,变废为宝创造玩具或装饰品。

3、在欣赏中,体验废弃物的妙用及环保的作用;形成环保意识。

4、在选择与尝试创作中,学会利用废弃物的形、色、质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装饰设计;

教学重点:利用废弃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特性进行玩具的想象组合创作。

教学难点:妙用废弃物的特性设计制作成形式美的玩具或装饰品。教学过程:

一、布置废弃物回收展览,培养环保意识。玩一玩、分一分:

1、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废弃物分类。如点体、直线体、曲线体、平面体、曲面体、几何行状等;

2、同质感进行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如软与硬、粗糙与光滑等变废为宝;

3、按不同造型进行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如具体形、抽象形等;

4、按不同色彩进行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如冷色与暖色等。想一想、说一说:

1、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一说它美在哪里;(学会发现和利用废弃物)

2、这些废弃物使你想到什么;(资源的浪费)

3、与同学说一说你见过、用过的废弃物设计的装饰品、玩具、用具。

二、妙用废弃物设计装饰品游戏,启发学生创作思维。玩一玩、想一想:

1、明确游戏目标,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用一张方形厚卡纸,合作设计与装饰成相框;

2、探讨物体整齐排列的装饰美感,选两位同学到“废弃物处”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与装饰(如在厚卡纸方框上用牙签有规律地排列装饰、用纽扣有序排列装饰、用色彩纸装饰、用雪条棍排列装饰、用瓶盖排列装饰、用铅笔屑装饰„„);

3、感受设计与应用的关系。在相框上放一张照片或图片,感受“材料妙用”。

三、在合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想一想、做一做:

1、想一想,哪些废弃物有被塑造的条件?

2、做一做,哪些废弃物可设计制作玩具、装饰品、生活用品?引导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四、布置变废为美的展览。

想一想、做一做:可从“玩具、装饰品、用品”方面分别摆放,摆放时,想想怎样布置才整齐、美观?在欣赏中,体验废弃物的妙用及环保的作用,形成环保意识。

20、分类垃圾桶

教学目的:

1、知道分类垃圾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类垃圾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知道分类垃圾桶是由基本形体或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的;

3、利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进行组合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

4、在欣赏中,感知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美、色彩美、实用美的特点;

5、在动脑、动手中,掌握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感受创作的快乐。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分类垃圾桶。

教学难点:巧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设计制作形式美观的分类垃圾桶。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布置“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的展览。分类垃圾桶(目的:感知分类垃圾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1、调查居住地的社区有多少分类垃圾桶?它的造型、色彩、功能、垃圾分类投放口各有什么特点?

2、人们对分类垃圾桶有多少认识?知道分类投放标志吗?共有多少名路人往垃圾桶里扔废弃物?有多少人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家里的垃圾如何处理?

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再把调查结果用文字、绘画、照片体现出来,布置展览。

二、探讨“分类垃圾桶”的组合设计与制作方法。分类垃圾桶(目的:从关注环保、关注垃圾的处理方式,养成乐意往垃圾桶丢垃圾的习惯方面思考创作)

1、参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展览。

2、小组进行分类垃圾桶与一般垃圾桶的图片比较(根据下面的拍卖条件)。

3、组织“拍卖垃圾桶”游戏,提出评价条件,各组依据“条件”选1-2幅垃圾桶图片分类垃圾桶,进行拍卖(启发创作思维):

a、造型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几何形或具象形设计,色彩——简单、鲜明; b、分类功能齐全; c、使用方便; d、选用环保材料。

三、阅读课文,探索“垃圾桶的基本形体”与“基本形体组合后变成新的造型”之间的关系。

1、学会读书与思考:

a、认识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

b、如何利用基本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掌握多种组合设计制作方法。

2、从“学生作品”中,探讨环保材料的选用。

四、布置“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目的:通过拍卖合作作品的形式,进行欣赏与评价,体验应用的目的,感受成功的快乐)

1、提供评价点:a造型美观大方;b分类功能齐全;c废弃物投放方便;d选用环保材料。

2、创作作品拍卖。各小组依据评价点,对自己小组的创作作品进行推荐、拍卖,并送“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3、感受“关注环境,从我做起”,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参观两个不同的展览分类垃圾桶,体会“废物利用”和应用的目的。能选择废弃物进行设计、组合与装饰,知道垃圾桶分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二

第一课 大脚丫

一、教材分析

我们行走要用到我们的两只大脚丫,我们穿的鞋子为了更加舒适会用到鞋垫,那么能拥有一双舒适、漂亮的鞋子和一对让别人羡慕的鞋垫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

本节课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巧手来制作、装饰鞋子或鞋垫,需要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开阔眼界,再动脑动手,创作一副属于自己的漂亮而又特色的鞋子或鞋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三、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四、教学难点

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五、教学准备

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儿歌导入

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创作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三)课后提升

回家后量一量爸爸或妈妈的脚丫有多大,为他们制作一副独特的、有创意的鞋垫。

第二课 剪刀添画

一、教材分析

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是不固定的,给他们一个固定的图形,他们则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形象。本节课主要是以剪刀为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确定主题,大胆创作背景,进行添画。这样没有局限性的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束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形态的剪刀形象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四、教学难点

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五、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添画图片。(2)赏析添画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2 想一想:

(1)思考:如果给我们一把剪刀,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内容?(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创作方法。

(3)说一说添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赏一赏:

(1)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剪刀可以添画出丰富多彩的图画来之外,还有什么情境能添画呢?课后动手试一试吧!

第三课 小老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小老虎的艺术形态,让学生体会制作纸质老虎的乐趣,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制作过程中的缝合过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在旁指导。缝合完成后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添加、装饰小老虎,比一比谁的小老虎更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制作纸质小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制作老虎,让学生注意掌握老虎的形态和大小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根据老虎的形状剪出老虎外形。

四、教学难点

缝合老虎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卡纸、剪刀、针线、胶水。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听歌曲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两只老虎》,导入揭示课题。2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及一些老虎图片和卡通形象,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老虎的形态。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刚才观察到的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形象特征,教师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不同

看课本第7页,分析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头部、身体和尾巴各有什么不同。5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研究制作老虎的具体步骤。

教师总结:描画外形----重叠剪纸外形----装饰美化----订合或缝合----填充后封口----装饰。动手制作

根据步骤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7 欣赏评价

将做好的玩具纸老虎请小组之间交换互相欣赏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三)课后提升

回家了解虎头帽、布老虎等传统的艺术形象,并讲述给家长听。

第四课 动物聚会

一、教材分析

本课给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有真实的照片、有动物拔河的简笔画形象、也有中国画作品,还有优秀的学生作品表现的一群动物的形象等。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动物特点后,抓住它的基本特征来创作表现一幅热闹的场景,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构图能力和色彩分配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的作品,指出优点,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绘画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回忆参观动物园时的景象并记录下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绘画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

表现热闹的动物世界。

五、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展示动物图片导入

师:听说今天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2 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

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3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 4 作业要求,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发挥想象,画一幅表现动物聚会或竞技的热闹场面的画。(2)小组可以先讨论不同动物的特点,确定自己要画的动物。

(3)教师知道怎么能把场景画的热闹,颜色用的要鲜艳,构图要爆满,并加上适当的背景衬托。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幅场景最热闹?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构图和色彩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小组合作用卡纸制作小动物的形象,然后组合在一起,看看能出来一副怎样的场景?

第五课 左邻右舍

一、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邻居,有叔叔阿姨,有兄弟姐妹,有爷爷奶奶,邻居关系和和睦睦,仿佛亲切的如一家人。

本节课是要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左邻右舍,透过打开窗户看到没好的风景跟邻里关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和邻里友好相处。透过窗户可以观察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左邻右舍的房屋及周围景色,并大胆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

左邻右舍房屋的布局要合理。

五、教学准备

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视频导入

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2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3 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1)看看内容。(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4 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5 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6 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第六课 六面怪脸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了解脸谱的文化背景,通过剪、折、贴等方法来表现脸谱艺术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脸谱艺术的热情。

本课以怪脸舞会贯穿始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作六面怪脸形状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拆开、拼合,在探索研究中学习六面怪脸造型的制作步骤、方法。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再提供制作步骤图进行相应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制作基本形这个重点。教学中采取学生集体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在装饰环节中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欣赏,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各种范作的欣赏,配上各种音乐和各种活动的实践参与,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增强学生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四、教学难点

想象大胆,奇特

五、教学准备

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导入

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 11

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4 探究制作方法

(1)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a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b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百度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

小结: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2)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4)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五官突出 b夸张变形 c色彩鲜艳

(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创作表现

(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7 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8 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三)课后提升

除了六面怪脸你还能制作出怎样有趣的脸谱来?课后试着动手做一做吧!

第七课 快乐的舞蹈

一、教材分析

舞蹈是学生常见并乐于参与的艺术活动。快乐的舞蹈人们在舞蹈时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美的运动,再加上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等极具表现性,非常适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本课快乐的舞蹈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地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快乐的舞蹈在表现中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快乐舞蹈者的姿态,对于人物动态画得准确与否不作过高的要求。

教材快乐的舞蹈为学生提供了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记忆表象,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有个性的表现。

本课的学习将带给学生极大的身心愉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四、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欣赏感受

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 14

几个动作?

(生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出示课题)播放舞蹈录像带 2 引导回答

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生表演舞蹈)3 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师在黑板上示范。

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5 生作画。

第二课时 赏析评述

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生2:还有观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3 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生:我学会了速写!…… 4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三)课后提升

试着用速写的形式完成一幅欢乐的作品。

第八课 彩点点

一、教材分析

源于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印象派(也称点彩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修拉和西涅克。色彩是构成点彩画的重要因素,点彩派把印象派的设色方法进一步推向科学分析的道路,他们用三原色(及其中间色)加上白色作画,把各种单纯的色彩一点点地以小圆点形式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视觉作用去混合,达到自然调和。

《彩点点》为学生开启色彩教学的新课程。它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了解点彩画的绘画原理、亲身体验点彩画色彩的对比与分割所产生的光色效果。本课的学习活动从彩点点入手,启蒙学生认知,感受点彩画的艺术魅力,并尝试用彩点点组成有趣的图画,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彩点点》一课则是打破常规,在了解点彩画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用色彩并置的方法调配颜色,学会运用色彩并置的技法进行点彩表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关注点、线、面,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三个元素组成。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点彩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点,塑造线和面的形。

四、教学难点

彩点的组合搭配

五、教学准备

课件、范图、实物、颜料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

同学们,(拿出杯子)老师这有几个杯子,你们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边走下讲台边让几个学生摸。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么? 像这样比较细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点点(板书:点点)来表示。别看点点这么小,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用小点点来变魔术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彩点点》(板书课题)混色游戏

(1)在黑板上张贴三只不同形状的“鱼”。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用红、黄、蓝色的颜料在“鱼”肚子里填满色点。比一比,哪个人最快。

(2)教师在黄色“鱼”里点上蓝色。“眯起眼睛看一看,鱼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说得真好,不同颜色的彩点点混合在一起,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看到一种新的色彩。这就是彩点点的一个“小魔法”。认识点线面

(1)小点点不仅会变色魔法,还会变形魔法。你想学么? 提问:小朋友们,小点点能变成线吗?怎么样才能变成线呢? 那你能上来变变看吗?(指生上台在纸上粘贴成线)对了,这样把小点点牵起手来,就成了线(出示课件)你还能把小点点连成其他的形状吗? 在你们桌上有一张白纸,试着连连看看

大家觉得,这几幅画点得如何啊?(拿学生尝试作业上台分析)学生点评,画面的构图,点的疏密和外形……

看到同学们的彩点点,老师也动手画了画,请大家仔细看看老师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点几个关键点,有什么帮助呢?定位、物体大小……(2)点成面

继续不停的在鱼身上点彩点点,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出示课件“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加上成片的点以后,这条鱼的色彩就更醒目了。4 欣赏大师作品,分析

彩点点的魔法真厉害!许多大画家都来请彩点点来帮忙。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上这幅——《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吧。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修拉创作的,画家在画这幅画时,采用的了独特的“点彩法”(板书)就是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不同色彩的彩点点来表现物体。这幅作品,修拉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画完。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我们在组合彩点点的时候,在一个整体的外形当中,还是要用一种颜色为主体,适当点缀其他的彩点点。

第二课时 学生创作

我们欣赏了大魔法师的作品,再来看几幅小魔法师的作品。看了这些作品。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了呢? 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下作画的步骤吧。谁来说说?

(1)确定关键点,注意构图大小(2)用点连成线,注意点的疏密

(3)用彩点点装饰物体和背景,注意色彩搭配 2 作品展示与讲评

通过大家能干的小手,我们已经创作出了很多美丽的点彩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三)课后提升

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我真高兴。我们人是有生命的,彩点点也是有生命的,生活中,像这样用点组成的画面可多了。课件:在我们身边,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点组合的画面呢?

第九课 动漫亮相

一、教材分析

动漫亮相结合了各种造型幽默、概括、鲜明的可爱漫画形象,很多漫画形象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安排了动漫形象的欣赏、学生大胆尝试表现漫画形象两个学习内容。通过教学动漫亮相使学生了解、认识动漫形象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对动漫图形的鉴赏能力,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动漫形象的欲望。

欣赏完不同的漫画形象、了解漫画形象的造型设计特点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观察欣赏所获得的感受,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漫画形象。本课与学生的兴趣想吻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二、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动漫形象的鉴赏能力。2了解、认识动漫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绘制过程。3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的欲望。4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动漫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动漫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并能大胆的表现一个动漫形象。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讲述自己画的动漫形象的故事。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组织教学

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动画片?里边有那个是你喜欢的动漫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

课件出示部分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请学生欣赏。揭示课题:动漫亮相 2 启发认识

(1)课件出示各种动漫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动漫图进行展示。(2)学生小组讨论:动漫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 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即动漫形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幽默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动漫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2)生共同讨论动漫形象的特点,师及时总结。4 自我实践

学生进行动漫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动漫形象。教师巡视指导。

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5 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后提升

根据自己创作的漫画形象编一个小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十课 民间玩具

一、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信仰民俗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民间玩具并能让学生简单的讲解出来,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民间玩具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民间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窝、审美趣味。

三、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四、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民间玩具的小故事。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玩具。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1)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玩具,让学生猜想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大阿福”造型朴拙、圆润饱满、色彩鲜明、健康快乐的儿童形象。“纸扎风筝”古朴对称的云纹,激发学生想象放飞的优美情境。

“彩灯蟹”形象逼真、生动,红黑白对比的色彩和对称式花纹装饰,鲜艳夺目、古色古香。

“一囗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艺术,以牛皮等为材料,是可用作表演、娱乐,以可以用于观赏的精美工艺品。

“面花狮子糕”既可作礼物赠送,又可食用。

“布老虎”是用黄红两色布缝制而成的软雕塑,娇憨可爱的形象而感受民间玩具平安、幸福的寓意。

“布袋木偶”不但可以演戏,还可以用作装饰室内环境。(2)感受民间艺人心灵物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2 它们“想说”些什么?

了解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3 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1)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色彩华丽、对比强烈),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2)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民间玩具。作业要求:

选择两件课本上的民间玩具,简单说出其外形、色彩、材料的特点。

(三)课后提升

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试着制作一个简单的民间玩具。

第十一课 小蜗牛慢慢爬

一、教材分析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本课一小蜗牛为出发点,关键是要抓住小蜗牛的背部特点,才能将其表现出来。同时也在告诉学生要热爱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蜗牛的基本造型,能大胆的用曲线条制作。2 过程与方法:能在活动中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春天的美。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意与同伴分享经验

三、教学重点

掌握小蜗牛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小蜗牛的制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

课件,手工实物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猜谜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生:蜗牛 2 揭示课题 3 讨论蜗牛特点

师:谁知道蜗牛有什么特点?

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4 生讨论制作方法

师总结:

制作蜗牛的背部----头部和底部----粘贴

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6 生合作制作蜗牛 7 展示优秀作品

(三)课后提升

画一幅有小蜗牛的图画,并试着讲一讲它的故事。

第十二课 打扮相框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利用纸质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创作出相框。给相片做一个小相框,既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又能够起到美化的作用,让相片更有纪念意义,学生一定十分乐意。所以,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练习,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创新,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相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三、教学重点

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相框。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教学准备

1、收集美丽的相框,在班级中开展览,请学生欣赏。

2、收集各种豆类、瓜子壳、花生壳、火柴棒、贴画、糖纸、树叶等生活废旧物品。

3、彩色卡纸、瓦楞纸。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音乐导入

(1)学生随音乐入场,欣赏《美丽的相框》展览。(2)学生自己说说最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 2 分组探究

(1)欣赏老师制作的相框。

(2)说说老师制作的相框:从颜色、形状、材料上进行分析。

(有用火柴棒制作的,有用绿豆制作的,有用小花拼贴的……)

(3)出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照片,放入老师制作好的相框中,感受相框 带来的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4)介绍材料(分成4组)

(5)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美丽的相框。(6)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大胆创作自己的相框。3 欣赏评述

(1)把制作好的相框挂在展示墙上,全班学生欣赏。(2)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与材料。

(三)课后提升

给自己喜欢的图片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照片制作美丽的相框。

第十三课 杂技高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于让学生在欣赏杂技表演中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杂技,亦作“ 杂伎 ”。指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又称杂技表演。

中国杂技艺术保留着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目,以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绚丽多姿的传统节目,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喜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人不断追求超越自身和客观束缚的艺术成就。本课让学生在欣赏杂技表演的过程中领会我们的民族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及修养,并能尝试着把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转化成儿童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在纸上设计出造型生动表演杂技的人。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设计与创作,提高学生对造型的审美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并设计出杂技演员的动作形象,使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美.三、教学重点

了解感受杂技艺术,启发学生想象,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动作姿势并描绘出来。

四、教学难点

杂技演员的动作比较难表现,可让学生简化。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1)观看图片,猜猜他们在看什么?(你们猜对了没有呢?原来真的是在看杂技表演呢?)

(2)播放一段录像。

师:老师很喜欢看杂技,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吗?好!咱们今天就来过过瘾,看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好看的话,一定不要忘记鼓掌哦!

(3)小结杂技的作用及特点。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看得出杂技真的是很精彩!你觉得精彩在哪里? 学生回答

小结:师:是啊!杂技是一种人体技巧的表演艺术,千百年来,杂技演员们不断编出惊险、高超、优美的杂技动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还知道哪些杂技项目呢?

生:顶碗、空中飞人、走钢丝等 2 自由选择,尝试表现。(1)简单设计一个杂技的动作。

师:大家对杂技知识的了解还是很丰富的,下面请大家自由选择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杂技项目,把它简单地画下来,要求画得大一些。

(2)展评。(实物投影作比较,引导动作变化、大小安排)

师:你设计的这个杂技演员可真厉害,介绍一下他在表演什么节目呢? 3 参与表演,加强感受。

(1)图片出示各种不同的杂技项目。

师:我们刚才看到有小朋友画了一个顶碗的杂技动作,老师这里有更多的杂技表演项目!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厉害的杂技演员

(2)(出示各种杂技项目)与自己创作的作品作比较。

师:这么多精彩的杂技项目,你觉得刚才自己画得时候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表现出来?

生:衣服要美一点; 动作夸张; 项目多一点……

(3)指1—2名学生上前表演。师:大家说的真好,老师看好多同学都想来演一演了呢!

(4)把难的动作分解、转向,全体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动作进行表演。师:看他们表演得这么好,我们也看着图片学一学,做一做杂技动作。4 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要求:把你最喜欢的杂技表演及热闹的现场气氛画下来。要求是:可以直接对刚才设计的动作进行添加,要突出动作惊险、夸张一点,衣服要漂亮一点;构图要大一点。欣赏作业,点评

(1)展示,学生评价,找作品优点。

(2)师总结: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小啊。看,同学们设计的杂技演员动作优美惊险,而且他们穿着、打扮也很时髦。这些杂技演员给我们带来了精彩也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他们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千千万万倍的。我们同学想要有所作为的话,也应该有这样的毅力。

(三)课后提升

动手制作表演中的杂技演员形象,比一比谁的动作更优美。

第十四课 男生女生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

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

区别男生女生不同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

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

一、二喊 男生:喊。女生:喊。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活动过程:(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师:这是谁选的。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第二课时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2 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活动过程:(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课后提升

下课男生女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第十五课 四格画

一、教材分析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格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读。

本节课创新意识很强,要求学生能用一幅四格画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并且故事要有连贯性,教师需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四格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四格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连环故事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四格画的形式画出来。

四、教学难点

故事要求有连续性。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或者连环画吗?都看过什么?你喜欢哪个形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欣赏四格画

课件播放四格画,请学生起来总结四格画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创作一幅四 35

格画的话,你想选取什么题材? 讲解四格画的创作过程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要创作一幅优秀的四格画要求画面表现强烈,要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且能完整的讲出一个故事来。学生讨论、交流创作思想 5 提出要求,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你感兴趣的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四个关键、精彩的画面,并命名。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欣赏评价

(三)课后提升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试着创作六格画或者八格画。

第十六课 信封娃娃

一、教材分析

信封作为信件的外包装,外形固定(或正方形或长方形)较为呆板,然而经过学生一番巧妙的设计、制作之后。把它变成信封纸偶,就变得生动可爱,富有情趣,再配以表演活动,就使它具有生命力。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小朋友非凡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稚拙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体验了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本课通过剪剪、贴贴、画画,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制作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从观察力的培养“猜一猜纸偶是用什么制作成的?”从概括能力的培养“你能说说纸偶的制作过程吗?”从创造力的培养“从哪些方面来设计,能使纸偶制作的更巧妙、精美?”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娃娃的特点及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会简单制作一个信封娃娃玩具。

3、在学习制作信封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能够在信封的合理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孔。

四、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表现自己独特喜好的装饰纸偶。

五、教学准备

信封、彩纸、剪刀、胶棒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导入【出示信封娃娃】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师: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刘老师创造出来的,你们知道我是吗?

生:……

师:没错,同学们真棒!我原本只是一张普通的信封,人们有什么要说的话就装在里面,邮递员在帮它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现在有了电话、电脑,我就下岗了。还好刘老师有办法,帮我打扮了一下,你瞧,我漂亮吗?(得意地笑笑)并取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信封娃娃。板书课题:信封娃娃

[设计意图:出示信封娃娃,导入课题.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2、观察,思考:

老师把信封装扮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那小朋友可以用信封做怎样的纸娃娃呢?(学生讨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人物……)【引导欣赏更多信封娃娃作品:】

师:是的,信封娃娃的家族可大了,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几位别的纸偶朋友。师: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信封娃娃呢?那就让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信封娃娃吧。

3.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a将信封对折剪一个圆(教师注意讲解位置)b画好想画的图案(教师注意提醒画大)c对准对折线,张贴

d装饰这样信封娃娃就做好了,试试你的信封娃娃会说话吗。4表演添趣,欣赏展评(1)创作故事:

师:刘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制作的一个个美丽可爱信封娃娃,我想这些娃娃肯定有许多话要和我们说,如果几个信封娃娃走到一起的话,那肯定会发生动人的 38

故事,现在小朋友4人一组合作,让你们的信封娃娃见面,为你们组所做的信封娃娃们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2)表演故事:请小组上台表演你们组信封娃娃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评评哪些信封娃娃制作得好,我们要评出最佳制作小能手。

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信封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成漂亮可爱的娃娃?课后动手做一做吧!

第十七课 影子大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活点。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

本课影子大王虽在手形想象画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难度,但把身体造型游戏、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

捉影游戏(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

(3)小结。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3 影子探秘

(1)观察影子的变化。(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完成添画

(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3)小结:大胆添画。5 学生创作(1)室内创作。(2)指导构图。(3)修改完善。6 欣赏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2)学生互评。(3)教师点评。7 当堂作业

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三)课后提升

试着做一些有趣的影子,课后交流讨论。

第十八课 听听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加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

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引导阶段:

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 42

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

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导入新课:

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

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第十九课 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主体部分的呈现,表现出了儿歌创设的情境,一群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小动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那生动的表情、动作,能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2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重点

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五、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三

湖南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教学准备:颜料画纸 剪刀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二课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

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第三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教学准备:剪刀卡纸 胶水 颜料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第四课

帽子回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 现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难点: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想像平时从电视或是日常中见到过的动物形象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演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 长颈鹿:脖子长长的,„„

三、讲故事,揭示课题。

老师创编一个《帽子回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多种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情节,将动物的生活拟人化,与儿童贴近,引起共鸣,激发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板书:帽子回来了

四、欣赏范画,讨论。

1、书中的几幅作品描绘了小猪的什么故事?

2、画中的各种小动物是怎样画的?

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小猪(在干什么?)小猪戴帽子上学校 风吹帽子挂树梢 小猪急得蹦蹦跳 谁能帮它去取帽

森林(树、花、草、洞、石)

六、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作业要求:

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35分钟。

一、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二、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第五课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1. 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2.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学生操作)3.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4.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5.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

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

7.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

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海底世界》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

问: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问:谁是大海的主人? 小结:鱼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身上长着什么? 小结: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

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颜色?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 小结: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

2.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3.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让学生自由讨论。小结: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

a.鱼儿的画法: ⑴画基本形。

⑵细节刻画。画出嘴、眼、鳍、尾等。⑶描上花纹。⑷涂颜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

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全课。

第七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难点:制作精美而有创意。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

语言激发: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指导点:

(1)构思: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

作业要求:(1)折扎方法正确。(2)操作耐心细致。

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四

第四课 动物朋友

(一)(二课时)

课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策略:

〃以动物教学为切入口,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自然过渡到人物教学,即‚我和动物朋友‛这一主题。

〃通过‚以人物为主体‛和‚以动物为主体‛这两种构图形式展开教学,使宽泛的主题得以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都想画、敢画、会画、能画。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对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有趣的经历或想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表现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情景。〃难点:

①人与动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及如何在简单的构图中体现两者和谐亲密的关系。

②能通过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电影《宠物侦探》片段、cai〃我和动物朋友、剪纸小红马。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教师事先将同学的上次作业做简单衬裱,贴于教室显著位置。上课时,教师对每一幅作品均给予充分肯定。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巩固动物的基本画法,知道将简单的椭圆形组合后‚就可以画出动物。学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复习动物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3、播放电影《宠物侦探》片段,感受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观看精彩片段,激发创作欲望。

4、教师向同学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

学习与创作师生针对‚我和动物朋友‛这一课题展开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心突出明确,紧扣课题名称。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大胆想象。教学内容之‚我‛的学习

①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指的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个性中有那些动物的特点?

②教师介绍人物的绘画方法:用圆形画人的头部,用半圆形画人的身体,两种形状组合后,再任意添加

发型、表情、四肢,可以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人。点击课件中‚我‛字样,进一步巩固。

③练习、学生在作业纸背面练习画人物,可以是画自己,也可以画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拉近我与动物的距离,回归爱心和童心世界。用最简单的几何形讲解人物的各种造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会画。充分开阔思路,画出‚我‛或‚我‛身边的其他人。教学内容之‚动物‛的学习

①师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掌,共同完成‚对口令‛游戏。教师问前半部分,同学迅速接后半部分,如:(师)呱呱呱呱——(生)青蛙叫——

②师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戏。选出表演的同学上台,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挂图,模仿图中的动物,全班同学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③4~6人分组讨论,向同伴介绍与动物有关的人、事、物。④教师点击课件中的‚动物‛字样,学生观看由基本形演化而出的各种动物造型。用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做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肢体模仿动物的典型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上两环节从形声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信息。用最简单的方法演绎动物的各种姿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想画、要画。

*方式一:画面以人物为主,四周添加动物。*方式二:画面以动物为主,背景添画人物。观赏名家名作,提高审美能力。

由大师作品顺利过渡到此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主要介绍最基本的两种构图方式。‚我和动物朋友‛的创作

在作业纸正反两面作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面,并用其中一种方式构图,将画面画完整,画出人与动物在一起友好共处的场面。此环节是本课的第三次练习。有前两次基础,作业更有把握,且有自我选择的空间。〃展示与评价:

1、用文件夹将学生完成的作业装订成册,即成一本本画册,将画册内的作业在投影台上展示,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发表看法。学生有成就感,并在展示过程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

2、欣赏剪纸小红马和唐三彩立马等作品,让学生知道,动物是在我们的艺术与生活中是永恒的主题。除了画以外,还有各种艺术形式,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它们。玩具、学具、服饰、箱包等都有动物的形象。大家要与动物做朋友,共同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中。看赏各种以动物为主题的艺术品及日用品,让动物和人类更亲近。多种选择: ⒈本课可以手工课形式出现,用黏土或其它综合材料制作。⒉学生讲述与动物之间的趣闻轶事,用连环画的方法记录与描绘。⒊分小组讨论交流,编写童话短剧,然后制作道具,简单妆扮后表演给大家看。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动物朋友,对小动物有极大的兴趣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后,增加了要保护动物的意识。我们不是为了教他们画动物,而是让学生怀着一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心情来画,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六课

花儿朵朵(一)

(二)(二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花的图片和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感知与体验

一、看种子的动画,想一想种子种下去会长成什么样的花,模仿种子的生长过程,开花的模样。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校园里的鲜花都开了…… 师:你知道有哪些花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1、欣赏花(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 师:你知道花的结构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花的名字接龙。(2)它的名字是什么?(3)它长得什么样子?

二、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花不仅好看还会说话,表达感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花的语言吧!你还知道其它的吗?

5、你能试一试画一朵自己喜欢的花吗?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演示。

6、欣赏各种不同的描绘花的艺术表现形式。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更好看?

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创作与表现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展示与评价: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最好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拓展: 应用欣赏——花花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点击课件

爱美的人都喜爱各种花朵,在我们的社会交中花越来越受青昧,以花为‚媒‛,用花传情,探访,慰问,祝贺,交友,道歉,感恩都可以送上万千优雅的花朵来表达某种含义,不仅表达了送花者的心声,且显得高雅,含蓄,情真。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送花时不仅要了解收花人的喜好,也要分清场合。康乃馨——母爱/温馨 白百合——圣洁/幸福 黄百合——爱慕 勿忘我——永志不忘 菊花——长寿/高洁 红掌——大展鸿图 剑兰——步步高升 兰花——优雅 天堂鸟——高贵 郁金香——亲密

矢车菊——进取/乐观/刚毅 雏菊——热情 山楂花——英雄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花儿朵朵 花之形 花之语 花之魅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运用了一个动画《种子的故事》引入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九课

树上树下(二课时)

教学目标:

〃自编或想象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有动物和人物。

〃启发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上和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难点: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道具等 〃学生准备:多种材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一、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表现的内容。

2、教师根据作品创编故事,你想不想也编一个故事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3、揭示课题,进行板书:《树上树下》。

二、新授

1、观看录象,感受树林中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童话情节改编《树上树下》的故事。

3、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模仿故事,评选最佳表演组合。

4、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故事呢?

5、欣赏、讨论本课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表现的方法

6、讨论我们将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有趣的故事。

7、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分工?如何制作、如何谐调? 〃创作与表现

1、教师简单的示范创作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现《树上树下》。

3、教师巡回辅导。〃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互相评价,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3、谈谈合作的感受。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树上树下

下 教学后记:

学生的想法总是会给我很多的启发,因材施教,因想利教。

第九课

水墨画树(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国画,感受其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增强对国画的兴趣。〃通过谈话了解更多有关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学习树的绘画技法,尝试、体验毛笔的用墨效果;大胆用笔,学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对国画中写意画的概括性有所感知。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毛笔画树的基本画法,重点的对树的结构形态的掌握。〃难点:画树叶、树枝时,要注意用墨用水的要求。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的范图数张、国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准备:大、小毛笔两——其次,从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进行具体地分析。(2)‚点、线、面‛的构成方式:

点:点是相对细小的形象。所谓细小是相对与周围的环境而言。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组合。

线有粗细。当其宽度与长度差异悬殊时方能成为线。线分为直线、曲线等。

面:占据大空间,宽窄比利适当的形。

3、作业要求:

(1)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画一幅具象作品(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可用‚点‛、‚线‛、‚面‛分别造型,也可以综合起来。〃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体会作品中 ‚点、线、面‛ 传递的情感。

2、自我表达对‚点、线、面‛的理解与认识。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点 线 面

点——大点、小点 线——直线、曲线 面——规则、不规则 教学后记:

学生能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来表现物体的黑、白、灰不同层面,同时运用点、线、面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十一课

会变的花 树 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重点难点:

〃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学习与创作:

1、观察与写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

(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

(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并设想它的用途。

2、全班同学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图案设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展示以花卉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并作介绍。如南方航空公司的红色木棉花标志、东盛医药的绿色菊花标志、上海电视台的玉兰花标志等等。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会变的花 闻——花香 看——花魅 画——花形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为花设计特定场景,使得学生的画面更显生动——从无计划的聚合转向情节性描绘,这一转变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第十一课

会变的树叶(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

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

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

(1)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

(2)就 ‚一半来自自然,一半来自创造,让自然变得更有秩序,让植物变得更加奇妙‛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自然美与秩序美的认识。

(3)回忆日常生活中以树木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实例。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会变的树叶 画——树形 添——树纹 加——树语 教学后记:

大多数学生采用‘拉根线条去散步’的方法,原因也许是这种方法较为形象生动,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心情变幻不同的线条,很好地解决了阵一难点。

第15课

虫虫虫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虫,认识虫的结构特点。

2、让学生学习手工的制作方法,巧用各种媒材制作表现虫。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学重点: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巧用材料制作虫。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的等方法创作虫图案,并合理构图。教、学具准备:

能巧妙地运用各种媒材制作想象中的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已经画过虫了,谁来说说看,虫有什么共有的特征?(课件出示昆虫结构分解图)

2.师总结:虫的基本特征概括: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六只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

二、分析方法

1.昆虫形态各异,花纹、色彩丰富多样。这些昆虫你见过吗?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和花纹的昆虫?

2.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特殊的昆虫,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3.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看是谁?虽然它们都叫毛毛虫,但是你们看它们的形状、颜色、花纹都有所不同。

(1)很多同学都是选择的折扇折的方法,这样就能表现出毛毛虫身体的一节一节。

(2)老师这儿还有一条毛毛虫,你们看和你们的折的方法一样吗?看老师来示范一下是怎么折的。大家看,这样毛毛虫的花纹就不一样了,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3)还有小朋友是这样折的吗?

4.看一看,又飞来了三只瓢虫,大家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1)先比这两个地方,看看有什么不同?虽然是相同的尾部,有的同学选择横着折、有的同学选择竖着折,剪折的方向可以不一样。(2)再来看看这两个地方在制作时又有什么不同?

5.我们在制作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你要巧妙构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同学制作的昆虫:(1)蜗牛的壳变得多漂亮啊!

(2)这只蝈蝈用的是什么方法?是不是很特别?(3)这只螳螂为什么能站得这么稳呢?

三、分析材料

1.昆虫王国又在进行选美大赛了,来看看你最喜欢谁? 2.这些昆虫有什么特别之处?

3.我们除了可以用纸来做昆虫,还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来做,大家一起来看看:

(1)这个小蜜蜂用的是什么材料呢?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你带了什么材料,它可以用来做什么?(2)这只虫又用的什么材料?(3)这两只虫特别在哪里?

(4)哇,这只凶猛的蝎子有趣在哪里?

4.生活中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在运用时既要考虑巧妙的运用,也要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抓住好所要表现的昆虫特征。

四、虫虫大聚会 1.今天作业的要求是:(1)做一只你喜欢的虫子;

(2)抓特征,运用好自己身边的材料,用各种方法表现。2.昆虫奏鸣曲:

请学生自评、互评制作的昆虫,教师最终点评。

练习设计 做一只你喜欢的虫子,抓住特征,运用好自己身边的材料,用各种方法表现。

第16课 你会设计邮票吗(二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意的邮票。教学难点:

了解邮票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产物,并学习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邮票、邮票的放大图、设计步骤图等。〃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欣赏

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1、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直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

2、师:同学们看,多漂亮的邮票啊,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邮票像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可以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的事情。同学们喜欢不喜欢集邮?你为什么要集邮?

3、学生欣赏同学的集邮册

生:集邮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体验:

1、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2、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看一看邮票上都有什么?邮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生: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4、师:邮票有哪些种类?你知道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教师出示投影片、同时讲解)。

5、生: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6、师: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

7、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普通邮票 用‚p‛表示。

纪念邮票 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特种邮票 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 表示 航空邮票 用‚a‛表示 欠资邮票 用‚d‛表示

小型张和小全张 用‚m‛表示(教师出示投影片)

8、生:学生观察投影片,并思考。

师: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8枚,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

师:了解邮票和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构思(板书:构思)

一张小小的邮票,要在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事情,应精心构思,票题要好,主题要突出,要别具创意,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两枚邮票票题好,一是‚虎虎生威‛一是‚气贯长虹‛,颇有虎年气魄,给人以振奋感。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如人物,动物、景物、事物、重大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9、学生思考

(1)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2)我要设计一套有关跨世纪的邮票。〃认知与表现

师:示范起稿(板书:起稿)

可以运用美术字写法标明邮票上的各种标记。(覆盖投影片)邮票上都有什么? 生:邮票上有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

师:(1)示范图案(板书: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请看(设计者抓住布老虎头部做了重点,出示投影片)这枚邮票图案好,一只布老虎形象夸张,稚拙生动,设计者抓住了什么做了重点刻画,使静态的布老虎具有动感?)

看(教师指投影片),虎头上那酣畅的线条和浪漫神奇的纹饰,使布老虎洋溢着雄浑厚重的气质与流动着活泼旺盛的生机。(教师出示投影片)而这枚邮票的图案是什么?(教师指投影片)这是出自名家的‚虎‛ 字,一笔而就,极富气势,预示一生通达顺畅,有避邪祝福之意。(1)邮资的价值。(板书:面值)(2)发行时间。(板书:发行时间)(3)发行地区:中国人民邮政。

(板书:发行地区)同学们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枚邮票构图和谐,画面文字精心设置,面值画显得很活泼,富有生气。着色(板书:着色)

学生看挂图欣赏色彩处理方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既有鲜艳的色调,又有灰色调,色彩强烈,明快,鲜艳,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枚邮票湖蓝的底色与主体黄色的面与老虎形成强烈,明快,鲜艳的对比,构成跳跃的视觉效果。

邮票的表现形式也不受任何限制,以绘画方法表现邮票的内容最为常见。也可用剪纸,拓印等方法来表现。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主题设计邮票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确定设计的内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给予鼓励)。〃展示与评价:

师:看,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

一、构思

二、起稿 1.图案 2.面值 3.发行时间 4.发行地区

三、着色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你会设计邮票吗

图案

面值 教学后记:

学生有集邮的欲望,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篇五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0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难点:

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绘画]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等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手工]重点:

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难点:

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第1课 纸片插接 连续号:01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教学反思:

第2课 点、线、面 连续号:02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点、线、面是美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画。x k b 1.c o m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教学反思: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连续号:03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教学反思: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连续号:04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制作包装纸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大胆的想象、变形、创造 教师准备:课件、剪刀、包装纸、记号笔、图片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剪刀、彩纸、胶水等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生活中我们常互送小礼物,包装纸让礼物穿上新衣,欣赏各种包装纸,说说上面的图案有哪些?

2、出示买来的包装纸:“这是一般礼品商店出售的包装纸,大家看看漂亮吗?哪些地方漂亮?今天我们也来试着做一张”

三、发展阶段:

1、课件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包装纸作品,分析制作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扩展学生的表象记忆)

2、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展示一些制作的有规律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包装纸在排列上有没有规律?怎样排列的?

3、学生独立制作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课时 连续号:05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2、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朋友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制作包装纸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大胆的想象、变形、创造 教师准备:课件、剪刀、包装纸、记号笔、图片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剪刀、彩纸、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生活中我们常互送小礼物,包装纸让礼物穿上新衣,欣赏各种包装纸,说说上面的图案有哪些?拿出自己制作的包装纸。

2、教师出示包装纸:“今天我们也来试着包装一个礼物送给你的朋友”

三、发展阶段:

1、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展示一些制作的有规律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包装纸在排列上有没有规律?怎样排列的?

展示一些不规则排列的作品,除了刚才的排列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这种排列,只要漂亮就可以。

2、学生独立制作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扩展

利用新颖的材料,如:碎布、闪光纸拼贴包装纸,运用本课所制作的包装纸,包装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

教学反思: 第5课 《五味瓶》 连续号:06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教学用具: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第二课时 连续号:07

一、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整理阶段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三、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课后反思:

第6课 得奖了 连续号:08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解说: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运动员举起那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提出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七、示范最简单的奖杯

八、动手作业: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或自己创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启发学生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第二课时 连续号 :09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

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用纸或布设计奖旗或奖状。第7课 孔雀翩翩 连续号:10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 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8课 叶子上的 小“血管” 连续号:11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教学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教学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 ?

(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结合教材揭示

1、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 “血管” 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 “血管” 就是叶脉。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

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2)颜色有什么不同?

(3)不同的树叶 “血管” 有什么不同? 教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

3、小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吗?

四、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1).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五、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 “血管” 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3.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习。

六、小结: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 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等。

课后反思: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连续号:12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作业: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连续号:14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师准备: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 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以脚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五、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想象的脚印思路是否有创新,独特。

4、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师准备: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 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课题拓展

1、赏图例,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纸板来绘制你最喜欢的脚印。

2、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动脑筋。第11课 蔬果变变 连续号:16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3、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重点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学用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小动作可爱吗?你能看出它们是些什么动物吗?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是教师用各种蔬菜、瓜果经过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变成小动物,好吗?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3)胡萝卜切块做嘴。(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学生制作:

1、要求切蔬果时要放在垫板上切,注意用刀安全。

2、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3、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赏析:

1、将学生作品放在“动物园”里,组织学生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同桌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学生观赏作品。学生热烈地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7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3、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重点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教学用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3)胡萝卜切块做嘴。(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第12课 小鸟的家 连续号:18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小鸟家里作客去”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问答。

2、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3、小组讨论并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3、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4、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三、总结所学的内容。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四、收拾与整理

五、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1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难点: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2、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3、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4、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三、总结所学的内容。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四、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第13课 故 事 画 连续号:20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谚语故事vcd、故事画若干幅 学具准备:绘画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在我们的身边以及身边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把发生的故事传说,所以同学们从小就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孙悟空打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过很多吧。

同学反应(略)

老师:其实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天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读书、游戏等,就是一个个故事。现在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略)

老师:这几个同学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只知道故事的内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这一些生动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内容又能看到“孙悟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这一些生动的形象,那该多好啊。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卡通、图片、连环画等做到这一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别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把它画出来,画成一个或几个画面,让其它小朋友也来分享你的动人的故事吧。

(引出课题)故事画

二、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三、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第二课时 连续号:2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谚语故事vcd、故事画若干幅 学具准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7、课堂小结。

第1 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连续号:22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图形标志。

2、通过对各种图形标志的认识,了解其作用。教学重点:图型标志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自己能设计出不同的图形标志。教具准备:铅笔、彩笔、胶水、卡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小朋友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学生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这是从意义上来表现,其实还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来设计,如二(1)班可用“二”“一”两字变形组合一下,也可将“ey”两个拼音字母组成图案。

2.“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记,好不好?”学生绘画后选出较好的进行讲评,分析好在哪儿。

3.点题,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二、新授: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①.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例图的学生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班级特色的。

4.修改原有作业。小朋友们了解了标志的设计方法,再回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学生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学生练习: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用彩纸、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课后反思:

第15课 变了样 连续号:23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点: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准备:照片图、图片、彩色笔、蜡笔、挂图

学具准备:彩卡纸、图画纸、彩色笔、蜡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谁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图片或录像来了解家乡的模样。

2、让同学来说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3、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家乡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让同学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4、通过图片和录像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5、欣赏用不同方法描绘家乡景物的图片

6、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1)、分小组讨论画出家乡的景物(不包括建筑物)(2)、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3)、粘贴

三、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五、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连续号:24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3、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号:2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2、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3、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课后反思: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连续号:26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师准备: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第二课时 连续号:27 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师准备: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教学反思:

第18 课电脑美术 连续号:28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9课 娃娃家 连续号:30

课堂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