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丨战功赫赫,玄门事变的大功臣,晚年为何十几年闭门不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尉迟恭和 尉迟恭丨战功赫赫,玄门事变的大功臣,晚年为何十几年闭门不出

尉迟恭丨战功赫赫,玄门事变的大功臣,晚年为何十几年闭门不出

2024-07-04 2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说起尉迟恭,我们很多时候对他的印象是在电视剧里那个以钢鞭为武器,力大无穷,李世民手下威名赫赫的战将尉迟恭。

尉迟恭不仅勇猛异常,而且在单雄信追杀李世民时,裸身救了李世民的性命。

在义子薛仁贵被李道宗诬陷下狱后,尉迟恭为了救薛仁贵的性命,一头撞死在皇宫。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尉迟恭却是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尉迟恭其实是个草根出身的猛将

他和秦叔宝一样,没有显赫的家世,原本家庭贫困,靠打铁为生,他的军事生涯是从大头兵做起的。

尉迟恭字敬德,古人一般不会直呼别人的名字,而是称呼他的“字”,所以我们一般也称尉迟恭为尉迟敬德。

尉迟恭在年轻的时候,就勇武过人,在隋末天下大乱那个时代,正是武人的用武之地。

为了出人头地,尉迟恭果断选择参军,他在高阳这个地方加入了隋朝军队,多次参与讨伐起义军的战斗。

由于他作战勇猛,多次立下战功,很快就被提拔为朝散大夫的职位。

但此时的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挽救,待在这艘破船上早晚也得覆灭。

不久之后,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当地太守,起兵反隋,并依附突厥,成为隋末势力强大的反王之一。

刘武周对尉迟恭的威名早有耳闻,于是向尉迟恭抛去了招抚的橄榄枝,尉迟恭显然是识相的,他当即就投效到了刘武周麾下。

有了尉迟恭的加盟,刘武周一路攻城拔寨,实力大增,由于他起兵的地方以前是李渊的地盘,如今也和李渊的地盘交界。

所以刘武周为了扩张地盘,大举进犯李渊昔日的老巢太原,先后攻占太原、晋州、浍州等地。

在这种危急时刻,夏县人吕崇茂又叛变起兵响应刘武周。

李渊闻讯大惊,连忙调派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人率军讨伐吕崇茂和刘武周。

但李渊派出的这些人,在尉迟恭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果然,吕崇茂和尉迟恭的里应外合,两面夹击唐军,尉迟恭不仅击溃了唐军,还把李渊派出的这些将领全部俘虏。

但就在尉迟恭打赢之后,正当带着俘虏班师回到浍州时,他遭遇了军事生涯中的第一场惨败。

因为他遇到了另外一个猛人——秦叔宝!

李渊眼见地盘不保,只好派出大唐最能打的战神李世民,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由秦叔宝和殷开山率领,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恭。

尉迟恭被唐军半路上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遇到的是一个比他还要猛的名将带兵,直接被打得大败。

此战,唐军斩杀两千余人,尉迟恭基本全军覆没,仅仅只有尉迟恭和一个叫寻相的将领逃脱。

不久之后,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一路破关夺寨,追着刘武周的军队打,最后在介休这个地方打垮了刘武周和宋金刚。

刘武周和宋金刚只能逃亡到突厥,尉迟恭只好献关投降,他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投效李唐的尉迟恭的表现如何?

尉迟恭投效李世民后,连屁股都没坐热,就被李世民带着去讨伐王世充了。

但这期间出现了一场意外,尉迟恭差点丢了性命,但也和李世民结下深厚情谊。

由于和尉迟恭一起投降的很多刘武周旧部纷纷叛逃,所以军中将领都怀疑尉迟恭也会跟着叛逃,干脆把他关了起来。

李世民不愧是一代人杰,不仅军事造诣很高,连收揽人心都很有一套。

他知道这件事后,当即命令将尉迟恭放了,并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只见李世民准备了一大包金银珠宝,对尉迟恭说:

大丈夫意气相投,应该共同成就一番功业,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是不会听信谗言去迫害忠良的。

但如果你确实要走,这包金银就算是我资助你的路费,也不枉我们这段时间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情谊。

太宗曰:“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以金宝,谓曰:“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旧唐书》

此刻,尉迟恭听完这番话究竟是个什么反应,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

不过,几天后,尉迟恭就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李世民!

有一天,李世民带着少量的护卫外出打猎,恰好碰见王世充统率数万大军前来进犯,正好撞见了还在打猎的李世民。

王世充见到李世民那一刻,那是相当激动,当场指着李世民大喊“快抓住他,不要放跑了李世民!”

一旁的单雄信闻言,当场带着一队骑兵朝着李世民飞奔过去,瞬间便冲到李世民面前。

面对昔日瓦岗军中号称“飞将”的单雄信,李世民明显不是对手,只见单雄信提起长矛斜刺下去,当场就要把李世民送去地府。

就在单雄信刺出那一刻,现场突然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只见突然有一根马槊刺向单雄信,他躲避不及,直接被挑落马下,大家定睛一看,来的那个人正是尉迟恭。

随即,尉迟恭带着李世民和单雄信手下的骑兵大战之后,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将李世民安全送回大营之后,尉迟恭立马又带着唐军出去抵挡王世充的大军。

事实证明,尉迟恭的勇猛程度不是吹的,王世充的军队和尉迟恭交战之后,只见尉迟恭在敌军阵营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唐军士气大振,敌军瞬间被打得四散奔逃。

此战,尉迟恭不仅救了李世民的性命,还一举击败王世充大军,俘虏了敌军将领陈智略以及6000兵马。

由于尉迟恭在此战中的表现,不仅打消了众将怀疑他要叛逃的疑虑,还救了李世民的命,所以此后越来越受到历史的倚重。

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更率骑兵与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人。——《旧唐书》

但有一个人不服,他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渊吉。

李元吉听说尉迟恭善于在马上使用马槊,而且救援李世民时,不仅杀出重围,自身还毫发无伤,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李元吉是不太相信的。

而且李元吉也说自己善于使用马槊,要求和尉迟恭比试一下。

李元吉显然是自不量力,在比试中,他一次也没刺中尉迟恭,反而手里的马槊被尉迟恭连着夺走了三次。

此后,李元吉便对尉迟恭怀恨在心,两人就此结下梁子。

在后来的征战中,尉迟恭又多次救下李世民的性命。

不久之后,王世充眼见无法打赢李世民,便向窦建德求援,并许下好处,请求窦建德出兵进攻唐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窦建德大军,唐军显然底气不足,士兵们似乎士气有点低落。

李世民见状,心生一计,决定以自己为诱饵,给窦建德一个下马威,也提振唐军士气。

于是,李世民便带着尉迟恭和几名骑兵到窦建德的大营附近侦查敌情,结果没窦建德的巡逻士兵发现。

在这关键时刻,按照常理应该赶紧跑才对。

但李世民不仅没有跑,反而大声喊道:我是秦王李世民,秦王李世民在此.........

话音刚落,窦建德大营中的士兵沸腾了,因为只要抓到了李世民,连仗都不用打了,直接封侯拜相都不在话下。

在这种刺激下,窦建德手下的士兵迅速形成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朝着李世民追来。

关键时刻,李世民让手下的骑兵立马回营,自己和尉迟恭留下断后!

当窦建德的骑兵追上来时,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敌军骑兵追在前面那个快要靠近李世民时,只见李世民张弓搭箭,一箭射出后,敌兵应弦而毙。

接着又冲过来几名敌军,李世民再次张弓搭箭,连续射出几箭后,冲来的敌兵当场中箭身亡。

后面的敌兵吓得立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不过,沉寂了十几秒后,敌兵似乎想到了办法。

他们看准了李世民一次只能射一箭,所以大家一拥而上,李世民就没法射杀所有人了,于是几十个人同时冲向李世民。

关键时刻,只见尉迟恭立即提着马槊就冲了上去,当场将几名敌兵刺死于马下。

这时,李世民再度张弓搭箭,趁着敌兵和尉迟恭纠缠时,将其一一射杀。

就这样,尉迟恭且战且退,李世民也一边射箭,一边后撤,敌军虽然不敢靠近,但也不想放走李世民,便一路追着他们跑。

谁知,刚跑出一段距离后,道路两边突然喊杀声四起,天空中瞬间下起了一阵箭雨,随即无数唐军冲出,对着敌军就是一顿砍杀。

原来,这是李世民的计谋,他以自己为诱饵,由尉迟恭做保镖,去诱惑窦建德大军出来追杀,然后半路设伏。

窦建德也因此损兵折将,尉迟恭也因此名气更大了,也更加被李世民器重。

太宗持弓矢,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贼众大惊扰,出兵数千骑,太宗逡巡渐却,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遂引贼以入伏内。——《旧唐书》

不久之后,尉迟恭再次展现出他猛人的一面!

有一次,王世充哥哥的儿子王琬,从窦建德那里搞来一匹隋炀帝曾经骑过的宝马,在两军对峙时,骑着马在唐军阵前炫耀。

李世民也是个好马之人,看到眼前这一幕后,眼睛都快放光了,嘴里还不停地说道:那小子骑的可真是一匹好马啊!

尉迟恭见状,立即就请求去把那匹马给夺过来,李世民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尉迟恭带着高甑生、梁建方两员将领,朝着敌军阵营就飞奔过去,敌兵瞬间被尉迟恭那气势所惊惧,当场吓得都不敢抵挡。

尉迟恭等人瞬间突入到王琬面前,夺走了那匹宝马,顺便把王琬也给活捉了回来。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于建德军中,乘隋炀帝所御骢马,铠甲甚鲜,迥出军前以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贼众无敢当者。——《旧唐书》

像这种场面,似乎只有在电视剧里面见过,比如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时,单枪匹马突入敌军阵营,把敌将一刀毙命再返回,无人敢阻挡。

尉迟恭此举还真有那么点味道。

一年后,尉迟恭又一次救了李世民的性命!

622年,李世民率军讨伐刘黑闼,有一次战役中,刘黑闼击败了李世勣的队伍,李世民为了援救李世勣,率军从后面偷袭刘黑闼,结果被敌军重重围困。

这时,尉迟恭二话不说,当即亲率一队骑兵突入包围圈,左突右冲,凡是接触到他的敌军无不横尸当场,敌军瞬间溃败。

李世民这才趁机突围出去,后来尉迟恭又追随李世民攻灭徐元朗,立下赫赫战功。

李唐平定天下后,尉迟恭也因为功劳大,被任命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但此时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围绕着太子之位的争夺已经白热化。

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在李渊的干预下,李世民府中的谋士团队被李渊解散,首席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被驱逐,禁止再接近秦王府。

与此同时,由于突厥进犯,李渊又借机把李世民的统兵之权给了李元吉,还将秦王府的秦叔宝、尉迟恭等人以及精兵全部调到李元吉麾下出征。

李世民的文臣武将团队至此被肢解,秦王府瞬间陷入绝对的孤立状态。

恰在此时,李建成和李渊吉密谋在昆明池诱杀李世民。

他们打算以李建成的名义给李元吉摆下践行宴会,并邀请李世民前去参加,到时候在宴会上杀掉李世民,再把尉迟恭等不听话的将领坑杀。

但这个消息不知道咋回事,竟然被尉迟恭给知道了。

危急关头,尉迟恭干脆和长孙无忌一起,百般劝说李世民,让他采取行动,不然就得完蛋。

但毕竟是要杀亲兄弟,李世民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尉迟恭干脆祭出大招,他和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天天劝说李世民杀了那哥俩,但李世民不听。

于是,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等人便说:

如果殿下不肯采取行动,秦王府必定覆灭,如此的话,我等也必定受到株连,恳请殿下就此放我们逃走,以免到时候逃都来不及。

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且因败成功,明贤之高见;转祸为福,智士之先机。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旧唐书》

看着自己的心腹将领和谋士都要离开自己逃命了,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事变。

于是,李世民便前往宫中向李渊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秽乱后宫,李渊表示第二天召见他们问个清楚。

李渊此举早在李世民预料之中,便带着人提前在玄武门布下伏兵,就等李建成和李渊吉前来。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果然来了,不过这哥俩刚一进玄武门就似乎察觉到不对劲,直接转身,撒腿就跑。

李世民见状,立即率兵追了出去,但一时半会儿又追不上。

这时,李世民身旁一名士兵立马拿着弓箭射了几箭出去,虽然没射中,但给了李世民灵感。

于是,李世民立即张弓搭箭,一箭射出后,李建成当场中箭身亡。一旁的李渊吉也赶忙取下弓箭对着李世民就射。

但李元吉连续射出三箭都没能射中李世民,这时,李世民再次射出一箭,李元吉也应弦倒地。

眼见这哥俩都被射杀,李世民想查看一下对方有没有死,便骑着马飞奔过去。

也许是因为亲手干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世民精神恍惚,刚接近李元吉身旁时突然坠下马来。

这时,只见李元吉突然起身,拿起弓箭,用箭弦的一面勒住李世民的脖子,试图将其勒死。

只见李世民青筋暴起,脸色惨白,再勒下去就得命丧当场。

关键时刻,尉迟恭突然出现,提起马槊,直接刺死了李元吉,李世民的命才得以保住。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

但危机并未就此解除!

太子府与齐王府的军队似乎提前有准备,太子府大将薛万彻等人似乎得到了什么消息,当即率领太子府和齐王府军队攻打玄武门。

但玄武门实在太结实,他们又没有攻城器械,无法攻入。

这时,薛万彻突然大声扬言要带兵去血洗秦王府,李世民听完,瞬间大惊失色!

秦王府的精兵猛将此刻全部在玄武门,家里留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对方真要血洗秦王府,那绝对是灭门大祸。

危急时刻,只见尉迟恭说道:如今只有砍下太子和齐王的人头扔出去,才能瓦解敌军的斗志,请殿下准许我砍下他们的头颅。

李世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点头同意。

于是,尉迟恭当场砍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扔出门外,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将领和士兵见状,当场作鸟兽散,危机才得以解除。

紧接着,李世民又派尉迟恭带着一队兵,赶到李渊的所在的地方,控制了李渊。

在尉迟恭的劝说下,李渊被迫把长安城的兵权全部交给李世民,好平定诸军之间互相厮杀的局面。

玄武门事变结束后,李渊无奈之下,只能将李世民提拔为太子,一个月后传位于李世民。

从此,贞观时代开启。

但贞观时代的尉迟恭却像是变了个人

为什么说尉迟恭在贞观时代是变了一个人呢?我们常说的居功自傲、情商低、目空一切,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之类的贬义词,尉迟恭全占了。

尉迟恭这个人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在和众多的大臣们相处过程中,尉迟恭只要发现别人的一丁点过失,就当面指责,毫不留情。

就连贞观时代的功臣人物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经常被尉迟恭当面指责。

大家都是功臣,而且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的功劳一点都不比尉迟恭小,都是首功之臣,位居高位。

不知道是尉迟恭情商太低,还是根本就不会做人,他当面让别人下不来台,所以他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这种情况下,大家肯定都不喜欢他,所以在贞观三年(629年)就把他撵出京城,外放做了襄州都督。

谁知,尉迟恭却并未因此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

仅仅过了三年,在贞观六年(632年),尉迟恭被任命为同州刺史,李世民也在这一年九月,在皇宫大宴群臣,尉迟恭也受邀参加。

当尉迟恭进入会场后,发现有个人的座位排在他的前面,便当场大怒道:

你有什么功劳?也配坐在我前面?

就这样,他和那个座位排在他前面的人起了言语冲突。

这时,座位排在尉迟恭后一位的宗室名将李道宗见状,立马起身对尉迟恭好言相劝,还耐心给他解释。

谁知尉迟恭不仅不听,反而大怒,一拳就打在了李道宗的脸上。

作为一员猛将,尉迟恭这一拳的力道是十分惊人的,李道宗的眼睛差一点就瞎了。

坐在最上座的李世民见状,当场说了这么一番话:

朕读《汉书》时,发现那些追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最终被保留下来的很少,朕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容不下功臣。

所以,朕登基以后,一直想着保全大唐的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

但今天看到你尉迟恭的行为,才发现像韩信、彭越这样的功臣被杀掉,不见得就是刘邦的过错。

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赏罚分明,分外的恩惠不能给太多,做人要懂得知足,不要做出后悔的事情。

尉迟恭听完之后,当场大惊失色,连忙跪地不敢说话。

自此以后,尉迟恭才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再也没有做出过越轨的事情来。

上不怿而罢,谓敬德曰:“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乃知韩、鼓菹醢,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敬德由是始惧是而自戢。——《资治通鉴》

但尉迟恭毕竟得罪了那么多人,难免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

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恭调任调任鄜州都督时,李世民曾经特意召见他,因为有人举报他谋反。

李世民见到尉迟恭后便说道:

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

只见尉迟恭也不辩解,而是愤慨地一边脱衣服,一边说道:

臣确实在谋反!想当初,臣追随陛下征战天下,身经百战,身上留下的全是刀锋箭头的痕迹。

如今天下安定,陛下便开始怀疑我谋反吗?

看着尉迟恭身上无数的刀、箭伤痕,李世民顿时回想起了昔日尉迟恭在战场上勇猛拼杀,多次救下自己性命的场景,不禁流下两行泪。

随即便安抚道:你快把衣服穿上吧,朕没有怀疑的意思,正是因为没有怀疑你,才会把这件事告诉你,爱卿不要恼怒!

虽然李世民嘴上说不怀疑他,但还是忍不住去试探尉迟恭。

不久之后,李世民又把尉迟恭召来,说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尉迟恭。

尉迟恭听完之后,内心瞬间大为惊惧,当场听出这是试探之意。

幸亏他反应够快,当即跪地说道:臣的妻子虽然卑贱,但与臣同甘共苦好多年,听闻古人富贵了不换妻子,臣虽不才,但也愿意效仿古人。

李世民此举其实意在试探,如果尉迟恭答应了,就说明他贪得无厌,一大把年纪还敢娶李世民年轻的女儿,这样的人将来必有反心。

幸好尉迟恭及时婉拒,李世民才作罢。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资治通鉴》

几年之后,尉迟恭干脆以年纪大了,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请求辞官回家养老。

李世民自然是十分愿意的,当即就批准了,但还是要求他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进宫朝拜。

就这样,尉迟恭闲赋在家两年后,朝廷出了一件大事!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遭到不少文武大臣的反对。

尉迟恭也是反对者之一,他特意进宫劝谏李世民,说征伐高句丽路途遥远,环境恶劣,陛下不必亲往,只需派一员大将前往即可。

但作为一个亲自在战场上拼杀,平定天下的帝王,大臣的反对是阻止不了李世民亲征的。

虽然李世民亲征需要带很多能征惯战的武将,但尉迟恭已经辞官归隐了,李世民却把他也带去了前线。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他对尉迟恭不放心。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后,由太子李治坐镇后方,此时如果有大臣聚众叛乱的话,精兵猛将都在前线,李治是收拾不了叛乱的。

所以,李世民把一切有能力发动叛乱的人都一同带去了前线。

等征伐高句丽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则是继续闲赋在家,但尉迟恭却又变了一个人。

他干脆常年闭门不出,而且沉迷于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还修建各种楼台建筑。

在不与外人交往后,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他还学着演奏清商乐曲以自我娱乐。

就这样,尉迟恭沉浸在这种炼丹、建楼台、醉心乐曲的自我封闭的日子中度过了16年,直到去世,期间再没和任何人交往过。

烟郭说

尉迟恭的名气很大,和秦叔宝一样,都是一代猛将,但尉迟恭显然不太会做人,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得罪了太多的人。

李世民后期多次怀疑尉迟恭,和他得罪太多人不无关系,正是因为尉迟恭得罪的人太多,所以免不了总是有人说他坏话。

李世民听得多了,自然时不时地怀疑他一下。

尉迟恭的种种行为,和朱元璋时代的蓝玉有一种共性,就是仗着有功,目空一切,太张狂了,幸亏尉迟恭遇到的是李世民,要换了朱元璋,他早就被砍了。

和尉迟恭同一时代的猛人,有秦叔宝、程咬金、李世勣等,大家都懂得低调做人。

所以除了秦叔宝去世得早以外,其他活到唐高宗时代的人,程咬金受到重用,李世勣成了托孤大臣。

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尉迟恭屡次三番当面让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功臣级的人物当面下不来台,是不是情商太低的一种表现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