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宗的洪山菜薹,非要听过宝通寺的钟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尉迟恭像摆向朝哪边 为什么正宗的洪山菜薹,非要听过宝通寺的钟声?

为什么正宗的洪山菜薹,非要听过宝通寺的钟声?

2024-07-04 2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洪山菜薹,对于武汉人是熟悉的,但也是神秘的。

提起洪山菜薹,很多人就会发问:洪山菜薹究竟是什么味道?为什么正宗的洪山菜薹,非要听过宝通寺的钟声?一把青菜而已,凭什么贵得像金子一样?

洪山菜薹,一把让人魂牵梦绕、却又无法复制的菜薹

她曾作为皇家贡品,被封为“金殿御菜”,慈禧太后曾专程派人来汉索取新鲜菜薹。

记录她的典籍多如繁星,从先秦文献《夏小正》到三国的《名医别录》,再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有详细记载;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更是把她列入了“古代21种重要蔬菜”。

药典《本草纲目》

她就是洪山菜薹,傲娇到只能在武汉洪山某些特定的地方才能种得出来。如果你敢换个地方种植,菜薹也敢跟你换个口味。

这个不信邪的,不是别人,正是首义督都、民国总统黎元洪。

我们都知道,黎元洪是湖北武汉人。他非常爱吃洪山菜薹,在武汉时,近水楼台先得月,以他的身份,吃到正宗的洪山菜薹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后来去了北京,就没这个方便了。于是他专门用火车把洪山的土运到北京去种菜薹,结果种出来还真不是那个味儿。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上的黎元洪像

没有办法,黎元洪干脆直接跑回武汉,一次性买了300斤洪山菜薹,回京“解馋”。

可经过长途运输后的洪山菜薹,不再新鲜,依然不是那个味儿。

这件事,当时就有人嘲笑黎元洪,说他:“从此辞却鄂州路,空载洪山菜首归”。

在复制洪山菜薹的事情上面,总会让那些特别努力的人感觉非常挫败——一个不了解洪山菜薹的人,肯定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苏东坡为她三访武昌,尉迟恭更是魂牵梦萦

其实,对洪山菜薹如此魂牵梦萦的人远不止黎元洪一个,还有才华横溢的苏大学士,也是她的粉丝。

为吃洪山菜薹而三访武昌的苏东坡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曾在黄州任职,离武昌如此之近,他自然也不会错失美味。

据说,为了尝到正宗的洪山菜薹,苏东坡和苏小妹曾三次到访武昌,并心甘情愿地等了整整一个冬天,直到得“尝”所愿,方才离去。

此外,唐初名将尉迟恭,更是为她而惊动圣驾。

话说,尉迟恭有一次在郢州刺史家做客。对于满桌子的山珍海味,他没有什么胃口,倒是一盘紫红色的菜薹让他食欲大增。

他边吃边夸:“这菜好吃,脆嫩可口,色香味俱佳,好吃,好吃!”

让尉迟恭都流口水的洪山菜薹

郢州刺史连忙介绍道:“这是楚天名菜,如果长期食用,可益寿延年!”

尉迟恭闻言大喜,一口气把盘子吃了个底朝天。

尉迟恭离开后,还是对这道菜念念不忘。于是命郢州刺史再给他送一些。结果一等就是好几年,也没有等到。

尉迟恭心想,这个郢州刺史怎么这么小气?以我的老脸找他要一把菜薹都要不到呢?于是就派人去问是什么情况。

深山古寺间的洪山菜薹简介

结果,郢州刺史一脸苦瓜相。他说:“不是我小气啊,实在是最近这里有妖怪,不信您亲自去看看,田里的菜都只有菜叶而没有菜薹啊!”

来人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回报尉迟恭,并转告了破解之法——那就是要在菜田附近建一座镇妖宝塔,把妖怪镇住了,菜就会长出菜薹,并且味道更加甜美。

尉迟恭一听,慌忙见驾说明此事。最后惊动皇帝李世民亲自下旨,赐建了洪山宝塔。

“塔影钟声映紫菘”

阳光照在宝塔上,就会在地面形成阴影。塔影所及处,是一个扇形区域,这就是著名的“塔影田”。在“塔影田”里种出的菜薹,口味是最正宗的。

宝塔还能借助佛寺钟声,把神威远播。但凡钟声所及处,也不会再有妖怪横行。于是钟声所能覆盖的区域,也能种出上等的洪山菜薹,这就是著名的“钟声田”。

“塔影钟声映紫菘”,本质上是指出了洪山菜薹的核心产区

“塔影钟声映紫菘”,当然只是个传说。

但我们读书,其实不必考证传说的真假,而是要看传说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很明显,“塔影钟声映紫菘”这个传说的重点是指出了洪山菜薹的核心产区所在,那就是“塔影所及处”和“钟声所及处”,也就是著名的“塔影田”和“钟声田”,说得更直白点,以洪山宝塔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内。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洪山菜薹的核心产区

事实上,从宝通寺至卓刀泉,从南湖至北港、还有九峰、花山,这一片都是丘陵地带,俗称“九岭十八坳”。因北有洪山,阻隔寒风;南有南湖,气候温暖潮湿,是洪山菜薹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长出好吃的菜薹,是有相当科学道理的。这也是为什么黎元洪只把土给搬到北京,复杂不出这里的地貌和环境,自然种不出原汁原味的洪山菜薹了。

洪山菜薹的茎秆紫红,花艳如金,相称和谐,看起来特别养眼。

茎秆紫红,花艳如金

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曾把洪山菜薹分为三个等级:“色紫者上蔬,味辛;色黄者中蔬,味甘;色青者为下蔬,味咸”。

这种评价,对于我们普通人选菜,应该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如此可口的洪山菜薹,背后还有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你知道吗?

我那个特别有学问的朋友,借给了我一本《武汉通览》,正在我的案头上,我看到里面也记载了一则关于洪山菜薹的爱情故事,非常凄美。

话说,在1700多年前的洪山脚下,有个叫玉叶的姑娘,人美心善;邻村呢,有一个叫田勇的邻村小伙,勤劳朴实。郎才女貌,两人相爱了。

阳春三月的一天,两个小年轻到洪山踏青游玩,不想却被当地的恶霸给撞上了。恶霸见玉叶漂亮,顿时起了色心,带了几个人把她抢走。田勇拼死救出玉叶,然后一起往山下跑。恶霸恼羞成怒,于是用乱箭把两人射死了。

顿时,两个年轻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而恶霸作恶多端,也被雷电劈死在山腰上。

后来,在两个年青人鲜血染红的地方,就长出了紫红色的小菜苗。乡亲们于是给他们浇水施肥,菜苗就越长越壮。

这年秋天,发生了大灾,粮食颗粒无收。于是乡亲们只把尝试吃这个紫红色的小菜苗,一吃,发现竟然香甜可口,于是依靠这个度过了荒年。

后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并且挑到城里去卖。就这样,这种紫色的小菜薹得以广泛种植——这就是洪山菜薹的由来。

还是老办法,我们听故事,重点听背后的有用信息。我从这个传说里读出的有用信息大概有三点:

一,洪山菜薹历史久远,已经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了。这点,先秦文献《夏小正》可以为证,文中就有“正月采苔、二月荣芸”的记载;

二、两个年轻人的鲜血滋养了土地,这可能暗示着——洪山菜薹,以紫红色的为上佳。这一点,也有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为证,前文已述。

三、田勇和玉叶,个人感觉是隐约指出了菜薹种植的环境,需要土壤肥沃,也可能是种菜人指要勤于耕种,才能长出好的菜薹。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其实,我觉得与其说我们是从传说中推导出了现实结论,不如说传说是根据已经存在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这才是我有此结论的推导逻辑。

至于上面的推导,逻辑也许清晰,但证据可能牵强,不强求读者朋友们接受。

我那博学的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陈寅恪先生的名言,叫“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我很喜欢。我们每个人读书,都应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探究和心得,如果你也有,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和讨论。

饥荒年,人命不及一根草

当然,如果你被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那也可喜可贺了——这说明你还年轻,至少内心里还年轻。

正宗的洪山菜薹,贵如黄金,凭什么?

正宗的洪山菜薹贵得像黄金,据说曾经创出每斤1000元以上的天价。

如此昂贵的价格,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是寻常人的家常菜,而是达官显贵的座上佳肴,甚至一度成为皇室贡品,因此也被称为““金殿御菜”,是一种与“武昌鱼”齐名的存在。

有资料显示,洪山菜薹并不是只有1个核心品种,而是有3个,分别是:大股子、胭脂红和一窝丝。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一窝丝现已失传;而胭脂红也鲜为人知,只有极少数的洪山农户还在零星种植。因此,现在能够作为洪山菜薹正源的菜,也只有大股子菜了。

这唯一幸存的独苗,就更显得洪山菜薹价值珍贵了。

洪山菜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洪山菜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域包括洪山区的洪山乡、九峰乡、花山镇等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又经过了15年的努力,2017年,“洪山菜薹”正式被确定为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洪山菜薹,正被作为一种地方特产而声名远播。

当地有资深种植户说:“基地的洪山菜薹都是现采现卖,绝不会出现根茎泛黄干涩、菜花蔫了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本地菜最好吃的重要原因。

如今,随着种植技术、保鲜和物流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人民也都有希望尝到正宗的洪山菜薹了。

当然,也更欢迎全国人民到武汉来作客,因为这才能尝到最新鲜的洪山菜薹。而武汉人一定会用“洪山菜薹炒腊肉“这道美味佳肴来招待您!

武汉人民欢迎四海宾朋来做客!

关注我,我会给您带来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