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七国之乱”教训在前,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朱姓藩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封藩是什么意思 西汉“七国之乱”教训在前,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朱姓藩王?

西汉“七国之乱”教训在前,朱元璋为何还要大封朱姓藩王?

2023-05-10 1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藩王之乱”,一次是汉景帝刘启时期,由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联合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而另外一次,则是明惠宗朱允炆在位时期,由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为首对其发动的一场叛乱,史称“靖难之役”。而后一场,最为惨烈的是,当任君主被直接赶下台最后不知所踪,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留存至今最大的待解悬疑案件之一。

“靖难之役”:叔叔朱棣抢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

这里,让人颇感匪夷所思的是,明朝在汉朝之后,“封藩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后世帝王都是“更有后人知警也”,可论机智勇武皆过人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却为何就偏偏不知警刘邦当初由封藩制度带来的深刻历史教训,而还宁是要不惜一切代价而步其后尘呢?

七国之乱:一场藩王集体围攻朝廷的内乱之象!

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它指的是,在西汉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期,由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为首,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而发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藩王集体叛乱。当时,叛军人数多达50余万,浩浩荡荡开向朝廷,叛军前锋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后来在大将军周亚夫率领的中央军,以及据守梁国的刘武军队联合反击下,运用出奇制胜的战术才基本将此事平息。

汉景帝刘启

这次藩王叛乱造成的直接后果,使得西汉名士,也就是先前建议主张“削藩”向汉景帝进奏《削藩策》的御史大夫晁错,汉景帝为了安抚叛军,平息叛乱,采用袁盎之计,将他处死。另外,在此次平叛藩王中立下大功的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反倒是借助七王叛乱的机会使得自己实力大增,更为此后梁王刘武预谋帝事件埋下巨大隐患。

晁错:“七国之乱”的悲情英雄

而这些,都是在西汉立国之初,由汉高祖刘邦时期,对于“郡国并行制”的极为自信,为了拱卫刘家江山千秋万代不衰而分封自己的刘系诸侯王,给子孙带来的巨大恶果。

“靖难之役”:西汉时期“七国之乱”上演的翻版

发生在明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指的是在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元璋之孙明惠宗朱允炆在位时期,由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为首所发动的一场藩王叛乱。而这场叛乱,朝廷的应对,并不像汉景帝时期那么侥幸,直接导致了江山易主。在剿灭叛军的计划失败后,皇帝朱允炆在藩王叛乱中不知所踪,叔叔朱棣直接上位做了皇帝,是为明成祖。

“靖难之役”朱棣起兵造反

“靖难之役”历史事件的成因,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将自己的儿孙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希冀以此“家天下”的铁关系格局,护卫朱家江山世代延绵。而遗憾的是,作为朱元璋最佳继承人的儿子,太子朱标早亡,年仅20岁出头,少不更事的朱允炆就此于1398年刚从朱元璋手里接过江山的接力棒,仅在建文帝即位一年以后的1399年,就因其叔叔朱棣对建文帝所采取一番削藩政策深刻不满,从而挥师南下起兵反抗,发动了轰动大明历史,改写格局走向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新皇

这场藩王叛乱,最后造成的结局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自削,连帝位都拱手相让了,而建文帝更是下落不明,关于建文帝可能的去向之谜,有人说没有逃出去,是在宫中被大火烧死,也有人说是逃了出去,出家做了和尚,或者隐居起来作了隐士……总之,明朝的封藩制度最后造成的结果一点都不比西汉好到哪去,而且自食的恶果程度还是极其严重的!

明知结局太惨,朱元璋为何还要大肆分封朱姓藩王?

对比发生在西汉王朝的“七国之乱”,以及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你会发现,历史上前后两次的藩王叛乱,两者的历史成因竟是如此惊人般相似!

最初建立藩王制度的,汉高祖刘邦,以及明太祖朱元璋,两人都是当朝英明神武的开国帝王,为了永葆本家江山万代不落他手,而大封同姓子孙王族,继而造成不出几代就出现因藩王气势盖过朝廷,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固统治,而后,不得不实行削藩政策以镇之的情况。而且,这两次由封藩制带来的灾难后果,都是蛮严重的,而且后者更比前者重!

对如上的历史雷同现象,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惑:如果说汉高祖刘邦当初实行封藩,因为没有太过明显的前车之鉴,基本还算有情可原,而明太祖朱元璋的情况可就大不同了,在明朝之前,已经有了大汉王朝的血泪教训在前面记着一笔,难道明太祖朱元璋当初选择封藩制度的时候,真的对之前汉朝在这方面的教训不曾耳闻?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

答案是否定的。

朱元璋不但知道“七国之乱”,而且还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在朱元璋看来,他觉得汉朝的藩王叛乱,主要错在皇帝的薄情寡义造成藩王不满,而非制度。所以,朱元璋才敢如此果敢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在立国之初大肆分封藩王。因为这在朱元璋看来,自家人再不好,也比不是一家人的要好。

对此,《明太祖实录》有着这样一段记载:

丙戌,上御文楼,太子侍侧,因问近与儒臣讲说经史何事。对曰:“昨讲《汉书》七国叛汉事。”遂问:“此曲直孰在?”对曰:“曲在七国。”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洪武元年,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在文楼聊天。朱元璋问朱标,你最近都学了些什么?朱标回答:“昨天讲了《汉书》七国叛汉的事。”朱元璋又问:“这次叛乱谁是谁非呢?”太子朱标回道:“错在七国”。

接着,朱元璋给太子朱标讲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观点,继而:

上曰:“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若为诸子讲此,则当言藩王必上尊天子,下抚百姓,为国家藩辅,以无挠天下公法。如此,则为太子者,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为诸子者,知夹辅王室,以尽君臣之义。”

大致翻译过来,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而后在登位后,又偏信晁错等人的言说,轻率地实行了削藩政策,最后因为皇帝的薄情寡义,彻底激怒藩王不得不群起反抗所造成。因此,朱元璋希望以自己总结出的对历史事件是非曲直的看法,而教导太子朱标应该:“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懂得施恩藩王,而后用德行感化诸位藩王“知夹辅王室”。

由此更加可以断定,朱元璋不但知晓汉朝的“七国之乱”,而且还曾熟读《汉史》,而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主要原因无非以下两点:

第一、在朱元璋看来,封藩本无错,汉朝“七国之乱”,责任不在藩王,错在君王薄情寡义逼反藩王。

于是,在朱元璋统一天下后,才有继续大胆地步汉朝刘邦之老路,大大方方地分封了一批朱姓藩王,而且,明朝给藩王的待遇,不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地位上,都远远要高于汉朝,因为,在朱元璋看来,也是过度自信了,他觉得自己是可以把控得住藩王的。只要为君恩义,藩王们必然投桃报李,诚心不二。

七国之乱

第二、封藩制度之所以会在明朝死灰复燃,也在于朱元璋的出身,他和刘邦有着十分的相同之处,朱元璋和刘邦,都属于中国历史上,真正由农民出身的皇帝。而强烈的小民阶级意识,以及由自负而产生的自我感觉良好,都是造就明朝藩王之乱的重要因素。

刘邦(左)与朱元璋(右):同为布衣皇帝

结语:

对于中国历史上,直接从农民阶层一跃而君临天下的帝王西汉的刘邦,以及大明的朱元璋,之所以二人都喜欢封藩,而且数朱元璋最不知警,这都是和历史时代,以及阶层观念严格脱不了关系的。所谓“沉舟侧半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许,这正是相对较合理解释朱元璋为何敢无视“七国之乱”历史惨痛教训,而大张旗鼓分封朱姓藩王的最大成因之谜了。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