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南宋为何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封建社会为什么重农抑商 历史解密: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南宋为何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历史解密:重农抑商的封建时代,南宋为何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2024-07-13 17: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宋地理环境一览

海外贸易政策也非南宋一朝推行,

由于历史环境,地理格局的不同,秦汉、隋唐时期也有区域性的海外贸易方针。

以秦汉控制的关中平原区域等地,以陆上贸易为主体,并存发展海上贸易。(海外贸易确立)

以隋唐控制的军事拓展性及其影响力,陆上贸易与海外贸易并行发展。(陆上贸易受战乱影响,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占据半壁江山的南宋政权,开展海外贸易无非是缓解国家经济建设、维持常备军作战、官署治安机构运转的经济载体因素。

无贸易的开展,手工业及其农业产品都会由于销路的中断而失去经济效益!

南宋海外贸易

据《宋史》记载,公元1162年,仅福建、广东两地市舶司(南宋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类似海关),

年均营收贸易税高达200万贯,占据宋廷总财政收入的20%。

可观的经济效益,难怪宋廷会摒弃“抑商”政策。

那么,南宋初期面临的经济情况及压力有多糟糕呢?

传统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陆上丝绸之路,即始于秦汉,兴于隋唐,殆于宋元,

其生命周期拥有完整的三个维度。

陆上丝绸之路

以西安为起点,至新疆,通往中亚、西亚的的西北通道,全长约12880里

以西安为起点,至成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西南通道,全长约12000里

其实,隋唐时期由于西域边疆战火不断,导致部分陆上丝绸之路通道被破坏,战争阻挡了贸易的交流发展。

公元1127年,北宋汴京被金兵攻破,金朝领土随之南扩,即占据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控制丝绸之路西北端通道。

南宋领土锐减至200余万平方公里,失去对关中平原及其附属地区的控制权!

南宋边界一览

传统的陆上贸易通道被西夏、金朝阻断,宋廷为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必然由陆路转海上开展贸易,获得更为丰厚的财税收入。西南陆上贸易通道没有陷入战线,所以南宋一朝,

西南陆上贸易与海上贸易成为其财政主要经济载体。

从陆上贸易来说,岳飞的北伐不仅是简单的收复失地,而是希望

打开西北道的陆上贸易通道,沟通沿线经济腹地,促进国家经济的振兴!

西南陆上贸易通道遗迹

海上贸易经济以不受兵灾,地理条件影响,带来的航路经济价值逐渐被宋廷认可!

南宋政权初期经济基础薄弱

从社会生产力关系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南宋初期,北方宋民南迁,以及大量劳动工具及生产技术,以

都城临安为主的江南城市圈经济实力提升

,城市群建设体系日益壮大!

本质上,南宋失去80余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也失去大批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关中粮仓等)。

意味着经济基础的薄弱必将影响南宋政权社会体系持续建设。

南宋临安街景

北宋年间,国家财政收入为3600余万贯,农业占比65%(约2340余万贯)。

至南宋初期,中央实际收入的赋税约200余万贯,对于控制秦岭以南大片区域的南宋王朝来说,实为遗人笑柄!

经济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硬实力,南宋王朝受到沿袭的“

冗兵、冗官、冗费

”现象,

面临官僚、军事集团及民事建设的高额饷银支出。

南宋制盐业

官僚集团运行的高额饷银

南宋的官僚运转机构依然采用“

提以中央,辅地方

。”(即地方行政机构及管理官员、中央行政机构及附属管理官员)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官员俸禄大体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类。

从个人理解来说:

正俸即以官员等级领取朝廷拨款俸禄,加俸即以官员在职的政绩表现由朝廷拨款加俸,(加俸类似现在企业公司给予员工的

年终奖、分红、提成

等)。

大宋通宝(饷银)

职田即以朝廷在拨款俸禄困难期,以田中部分农作产物、经济产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以充当当年俸禄。(注意:

职田本质上归政府所有,官员无私有性,并且不能用以交易、调换

)

三种俸禄方式叠加对于南宋朝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经济挑战!

并且,南宋沿前朝(北宋)旧制,设置路、府、州、县四级行政管理体系,即拥有大量机构官员。

南宋福建行政区域划分

以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为主的16路级地方行政区域

以绍兴府、临安府为主的36府级地方行政区域

以梓州、寿州为主的的125州级地方行政区域

以开封县、祥符县为主的700余县级地方行政区域

南宋虽然占据半壁江山,却维持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顶着8000余万的人口压力

。这必然需要大量精干官吏入职地方,统辖本区域的经济、文化、稳定地方秩序。

由于“

重文抑武

”的思想沿至南宋,文官的任职数量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

即官员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划分成18个官员级别,

每个级别岗位的地方官员多达十余人。(

即一岗多员,分散权力,多为空职)

“重文抑武”的源头-杯酒释兵权

以中央朝廷宰相一职(枢密使同级),每月俸禄为

300贯

(不包括茶、酒等生活物质补给,属于正俸)。南宋一朝的官员数量难以考证,有一种说法,

北宋年间曾经裁撤19万名官员,南宋一朝官员是北宋旧制的5倍。

大体推算,南宋朝廷初期年均官员俸禄支出9000万贯。

“庞大”的行政机构导致臃肿的官员集团盛行,南宋朝廷财政受到极大制约,土地赋税完全不能维持南宋政权的运转,以至于寻求海外贸易,

转嫁经济压力,填补国内经济亏空!

南宋官员俸禄多沿至北宋

军事集团运行的高额饷银

作为大宋南迁政权,军队的组建是维护北部军事威胁的有力手段。军队的建设即以军粮、军械、军服、军士的军饷支出。

后人常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南宋重甲步骑

至于南宋主和派是否考虑南宋的国家财政紧缩状况,暂且不论,有必要对南宋军事集团运转进行解析。

南宋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据相关研究,

以淮西军队的二十万兵力推算,宋朝军队维持在100万-150万之间(难道宋廷想以数量树立军队威信)。

南宋军队

宋军以单兵饷银计算(

以绍兴四年物价为基准

),每名士兵月饷为两贯,那么

朝廷单兵军饷总支出达200万-300万贯

,由于宋代贪腐盛行,士兵拿饷有时不足1贯。

军械装备的制造

军队进行攻城略地,必然需要军械的支持。小到士兵手里的刀、剑、盾,大到整军使用的攻城锤、云梯、投石机、火炮。

军械的制造当然离不开经济支撑,南宋时期的军器监督、军械作坊拥有百余所,

拥有5000余名军工匠人,必然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南宋军器监

据相关记载,

单兵全副披甲达3万余钱,以宋军最大兵力的披甲量需4500万贯,实为当年财政支出的25%。此造就巨大的军备财政压力!

民事经济运行的高额饷银

赵构(宋高宗)对于财政收入的态度为“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过很明显,在封建专制的皇权时代,“

用之于民”最大程度上是修建便民设施,稳定民心。

慈幼局

有宋一代,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民生福利制度。

设立代养婴幼儿的慈幼局

设立收容孤寡老人的福田园

设立医治穷困群体的施药局

设立福利公墓性质的漏泽园

南宋时期,全国设立的福利机构达百余所,

其运作费用多来自皇室直接拨款,当地赋税抽成,由于地方监督力度低,大多福利饷银落入地方官员。

城市水利设施建设、

城市及区域城市群街道建设、城市治安体系规范建设、

市场聚落建设等民事经济载体约占据

财政1/5支出

南宋临安城市群落建设

南宋海外贸易政策

由于过度的财政支出,发展海外贸易是南宋提高社会经济生产力的手段!

在《

夷坚志

》记载,普通泉州商人海外贸易10余年,积累资金达2万余贯。

丰厚的海贸资本为南宋政权创造了极大的关税贸易额收入。

奖励海外贸易

宋高宗为稳定统治秩序,制定奖励民众开展海外贸易的方针!

海外贸易

诸市舶纲首能招降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补官有差。

从宋高宗的贸易方针来看,其本着扩充国库的目的,

即从官位的筹码招揽港口船首(如今的船长),开展以官方或私方名义的海外贸易。

贸易期结束后,朝廷有权利按照货物价值抽取税款,达到税款级别(视为对朝廷贸易贡献巨大)进行封官吏(即导致冗官现象)。本质上缓解了严重的财政亏空,贸易逆差等问题!

南宋时期政府财政收入

海外贸易收入巨大的事例:以50万缗在南宋国内购置丝绸、古玩等前往非洲,东南亚贸易交易后,会附带象牙、犀角价值500万缗,

其贸易利润空间为10倍,足以看出海外贸易的可观经济效益。

宋代海船拥有极强的抗御风浪能力,适宜在深海远洋航行。

以泉州、广州、明州为主的造船、航运业占据南宋航运港口1/2以上吞吐量。

临安运河的航运业

反思

由于南宋传统陆上丝绸之路被金朝阻断,南宋初期经济基础薄弱、航海技术进步、海洋贸易的官方政策支持,在宋高宗时期,

海外贸易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传统土地耕种价值。

开展海外贸易,即适应毗邻大海、沿岸多优良港口的地理优势,弥补陆上贸易成交量的份额!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宋史》及其附属资料

图:部分网络配图,站内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