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群:佛教寺庙有什么布局讲究?寺庙建筑特点有什么?请看本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寺庙建筑特点 姜群:佛教寺庙有什么布局讲究?寺庙建筑特点有什么?请看本文!

姜群:佛教寺庙有什么布局讲究?寺庙建筑特点有什么?请看本文!

#姜群:佛教寺庙有什么布局讲究?寺庙建筑特点有什么?请看本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山门”知识讲究:

1、山门殿讲究:

许多寺院将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2、佛寺门槛讲究: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的门槛绝不要踩。

3、进寺院门讲究:

进寺院时,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

(2)钟楼、鼓楼知识讲解: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种。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侍。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3)天王殿知识讲解:

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1、弥勒佛

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竖三世”里的“未来佛”,正确的应该叫“弥勒菩萨”才对。因为他还没有接班,所以还没有成“佛”)。

2、四大天王

弥勒佛的两侧有四大天王护卫他们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手拿宝珠,有的说拿大刀,有的说拿琵琶。

西方增长天王:身紫色,有的说青色,手拿金刚杵,有的说拿剑,统率鸠盘荼和饿鬼。

南方广目天王:身肉色,手持龙(好像也有持蛇的),统率臭饿鬼。

北方多闻天王:身青黑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也有手托宝塔的。统率夜叉,罗刹等。

(在佛教里托塔天王和多闻天王是一个人是哪吒他爸,在《西游记》和《封神榜》被改成两人了)

3、韦驮菩萨

弥勒佛身后大屏风背面为韦驮菩萨。韦驮又叫韦琨、韦驮天、神将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是佛教护法神。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该像为立像两足平立,十指合掌,杵的位置则很有讲究:

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4)大雄宝殿知识讲解:

大雄宝殿,是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前大院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宝鼎,通常刻有该寺寺名。其北则摆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炉。殿前各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有的还设一对雕龙柱或一对玲珑塔。殿内佛像前张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使大雄宝殿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一般殿堂为三开间,大雄宝殿则为九五开间,象征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

1、一尊佛

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

2、三尊佛

释迦牟尼佛的三种化身。中尊是法身佛,左尊为报身佛,右尊为应身佛。

3、五方佛

供五尊佛的通称东西南北中五方佛。

中央大日如来佛,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4、七尊佛

供七尊佛的是包括释迦牟尼之前的六佛,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从左往右,即从东向西):①迦叶佛、②拘留孙佛、③尸弃佛、④毗婆尸佛、⑤毗舍浮佛、⑥拘那舍尼佛、⑦释迦牟尼。

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

殿内两侧多塑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此外,寺中常供奉的还有菩萨。菩萨中,属文殊、普贤、观音、地藏(zàng)菩萨最为著名。

5、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十二圆觉)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不过,大多数都为十八罗汉像。两侧各九尊罗汉。

6、三大士(或者大型海岛观音)

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海岛观音像: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

7、东西配殿

规模较大的佛寺在大雄宝殿两旁还有东西配殿。

东为伽(qié)蓝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柢陀太子(左)、给孤独长者(右)。两侧常供十八伽(qié)蓝神守护寺院;

西为祖师殿,专祀该宗奠基与功绩卓著的祖师。

正中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唐时的六祖慧能禅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

其他宗派的寺院,也有在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的。

(5)四堂知识讲解:

指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1、法堂:

为禅门演说佛法的地方。

2、照堂:

在法堂之后,两堂实际上为一座建筑物的前后两个部分,前者为法堂,后者为照堂。

3、讲堂:

亦位于大雄宝殿之后。讲堂也是讲说佛经的地方。

4、经堂:

为藏经之堂和僧众念经之所,是寺院图书馆,用以储藏寺院内一切图书。

(6)四台知识讲解:

指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大台。皆为高台。四台名称不同,功能亦有重合一般寺院只会建其中一种,而兼其它几种功能。

1、戒台:一般称戒坛,为僧众受戒之所。戒台前立一石碑,上书“禁荤酒入山门”称“戒坛石”。

2、乐台与拜台:乐台俗称“月台”,是寺中在佛前举行宗教仪式时,用来演奏佛教音乐的地方。

3、高台:在寺院独立处建台,该一般在丈二。台上建合院房舍或一组殿宇,是寺内极其尊贵处。主要用来供奉寺内主要佛像,如银川海宝寺,洛阳白马寺唐玄奘曾在白马寺高台内翻译由印度带来的佛经。

(7)罗汉堂知识讲解:

罗汉是释迦摩尼的弟子,又名阿罗汉,意译为“杀贼”、“不生”等,为明智应礼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设有罗汉堂,有的还单独建有罗汉院。

寺院供奉的罗汉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十八罗汉、十六罗汉和五百罗汉。唯有大型寺院方建,也往往是该寺最有华彩之处。

(8)禅房知识讲解:

禅房又称禅屋、禅居、禅堂。禅宗寺院以“禅那”为宗旨。禅房一般在寺院的后部或方丈室附近,修禅人居住之所。

(9)监院、方丈院知识讲解:

监院是寺院的总管,地位仅次于方丈。

早期的寺院两者的区别在于:

方丈是德高望重学问高深的僧人,该寺院的精神领袖;

监院是该寺院的最高行政长官,寺院的实际管理者。

方丈院是监院或方丈的正寝之所。一般在寺院的后部单独建一处房屋或院落,作为寺院住持的住所。后来的监院或方丈常在寺院旧房屋中处理公务,一些小型寺院,也不设方丈院,而将寺院内的旁院、跨院作为监院、方丈止息之所。

(10)大斋堂知识讲解: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僧人不管地位高低都集体就餐,决不能分散就食,所以众僧人就食处称之为“大斋堂”。

(11)藏经楼知识讲解:

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经阁,位置在佛寺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作为储藏佛经之用。

(12)碑楼、碑亭、亭台知识讲解:

碑楼是寺院用来安放大型石碑所建筑的楼阁,作用是防止石碑因日晒雨淋而风化破损。造型多为方形,四面开门,中间端放大碑。碑楼顶部为重檐歇山式,与钟鼓楼楼顶样式相似。碑楼一般建在大雄宝殿前面院子的两侧,数量有一对两对、三对。

石碑的碑记基本为三类:

一是介绍该寺历史,包括初建、重建时间,高僧、官员和文士在此修持、游览及其歌赋;

二是刊刻公示该院制度;

三是公布四方信士在寺院兴建或重建中布施者姓名及金钱数目。

有的寺庙还有图碑,刻录该寺的平面图。

有的千年古刹还把历代石碑包括已废毁的寺庙内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

亭台是供香客和游人休息的地方,形状不只是方形,也有六角、八角形 。一般建在前院或后院的两侧。

(13)廊院与群房知识讲解:

廊院:是用回廊组成组成的院落,最早用于民宅和宫殿,后来以用于寺院建筑之中。

群房:寺院内,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物皆建在中轴线上,僧人生活、工作用房则建在院子四周,或单座,或成排,这类房屋称之为群房。群房主要用途是作客房,用来接待来访者。

(14)斜廊和飞廊知识讲解:

一般来说,寺院的主体建筑都很壮观,配殿则比较低矮、廊子就更低。这在建筑上突出了主殿。但为了形成一个整体或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又常常将主殿与配殿、廊子连结起来。两者由于高低不同,所以就构成斜廊。另外,楼与楼之间,阁与阁之间要连接,也必须架廊,架廊离开地面,在空中行走,这就是飞廊。斜廊和飞廊不仅使人们出入更为方便,而且使寺内一组殿宇显得更加气派庄严。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独创手法在寺庙建筑上的运用。

(15)供养塔知识讲解:

佛殿的佛像前设有供桌,桌上放着香花、时令瓜果、布施箱、佛灯等供物。据《法华经》佛前有十种供养:花、香、璎珞、秣香、涂香、烧香、幢幡、袈裟技乐、合掌。供养塔就是放在供桌上的小塔。

(16)放生池知识讲解:

建在寺院山门前,池的大小视寺的规模而定。如福州涌泉寺山门前的放生池,大到要在周围筑上矮墙,防止游人掉入水中。放生池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创立由香客将购来的鱼在放入水中,以示佛家好生之德。

(17)经幢知识讲解:

寺院建筑中一种石质立式小品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为基座,基座上面为幢身,最上部为出檐。檐子顶端为幢尖(幢刹)。如果幢身为二层、三层,则在每一层加上平座、幢身和幢檐,像三级宝塔一样。幢身上刻有经文,所以叫经幢。

寺院经幢建筑规模,要视该寺规模、知名度和经济状况而定。大都寺院只有一两座经幢,有的甚至没有,山西洪洞县西山严泉寺经幢多达十六座。

三、寺院建筑构件特点:

1、石狮子:

佛教对狮子非常推崇。《景德传灯录》云:“释迦生日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据《智度论》:“佛即是人中狮子。凡所座、床、地,皆曰狮子座”。因此佛寺到处可见狮子作为装饰构件,如山门两侧会有石狮守门,各门枕石上的抱鼓也刻出狮子形象,石望柱、狮头柱、夹杆石、门楣、迟头石、栏板、栏杆柱头、门芯板也多刻成狮子形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宝寺、仁王寺皆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做法事,讲经”。

2、基座:

寺庙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分为基础座和高级座,以显示寺内建筑物的等级和风格。普通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基座通常称为须弥座。须弥山是佛教中“世界中心最高山”。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周围建筑群的烘托,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

3、屋顶:

寺院建筑物屋顶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不同样式,其中歇山顶又有单檐、双檐两种。由于寺庙建筑物形体都较为庞大笨拙,因此屋顶利用木质结构做成曲面型以补救。另外,寺庙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也置有多种琉璃瓦,以增加寺庙的堂皇庄严气氛和色彩。如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造成一种张牙舞爪似有将正脊吞下之势,给庞大笨拙的寺庙建筑增添一些活跃气氛。檐角还常排列一对造型生动的小兽。而且小兽的大小数量亦视寺院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为十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即使提倡众生平等的寺庙也不例外。

4、石灯:

又叫长明灯、续明灯、长命灯,寺院内一个独立小筑。里面置放油灯,香客为祈求佛佑而点燃。油灯放在石质的石灯内点燃,安全不易引起火灾,也避免风雨侵袭熄灭。另外,石灯建在固定位置佛像前端,香客也不会将油灯乱放,可避免隐患。

5、旗杆:

我国古代最初用在私人府邸和衙门、军营门前。不同品级,旗杆和旗子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后移至佛寺,品级的功能已丧失,主要用来挂旗,寺院每逢初一、十五或举办法会,都要在寺庙大门前的旗杆上扯旗。

四、佛塔知识汇总:

塔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浮屠”、“浮图”,由台座、覆钵、宝匣、相轮组成。塔顶的刹是用来埋佛骨舍利的地方。

中国化的佛塔平面形状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通常由地宫、塔基、塔身、刹组成。

中国的塔刹也古印度的塔刹不同,它是佛界的象征,本身就当成佛来礼敬。塔刹上装饰有各种宝,比如莲华(仰莲、覆莲)、受花、覆钵、相轮、露盘、华盖、火焰、圆光、华瓶(宝瓶)、宝珠等。

从造型上看,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藏式塔、傣族塔、金刚宝座塔等;

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塔,砖塔,砖木结构的,石及砖石结构的,琉璃塔,金银铜铁塔等。

塔的式样主要有:墓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瓶形式塔、金刚宝座塔等。

以上内容就是对佛教寺庙布局讲究以及建筑特点所作的介绍,

皆是个人浅见,大家合理取舍,

祝福每一位有缘阅读到本文的朋友,吉祥富贵,诸事顺意,

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者转发,咱们下次再会!

欢迎关注姜群(shigandang9527)作交流学习,也可申请加入专业讲课群作学习交流。

头条号&微信公号&一点号:@玄炀风水阁,微博:@姜群V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