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镜自拍的照片 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

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

2024-03-01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几乎取代了低端数码相机,前置摄像头的普及将自拍者从卫生间的镜子前解放出来,越来越高的像素以及越发强大的后期制作功能使得自拍照的质量明显提升。伴随着自媒体的大行其道,自拍照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也开始承担更多社会功能。一方面是图像社交功能。在摄影社交类平台如Instagram上充满了各种自拍照。Instagram被认为开创了“图像社交”的时代,采用“以图会友”的方式,别人会对你关注完全基于对你所发布的图片的兴趣,摄影水平的高低和被摄对象的容貌直接决定了你拥有的追随者的数量,决定了你的社交圈。另一方面,自拍也可以作为政治工具而具有塑造意识形态的功能。罗马教皇、英国王储、美国总统,都曾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拍照。然而不同的是,当他们举起相机时,往往还有其他的相机对准他们。政治人物的自拍行为本身很可能是另一个拍摄行为的对象,并且会被有目的性地阐释,这就是“关于自拍的照片”。2013年的“美国白宫年度照片”中人选的有第一夫人米歇尔与爱犬的“关于自拍的照片”。照片上米歇尔侧卧在白宫的草坪上爱犬的身边,左手举起相机,人和狗都看向镜头,第一夫人露出灿烂笑容。其后媒体还披露了米歇尔相机中的那张照片,和大多数人与宠物的自拍照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那张“关于自拍的照片”显然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无论构图、角度、光线都堪称完美。“白宫年度照片”力图展示最高领导人作为平常人的一面,入选图片的内容包括奥巴马端着办公室主任的生日蛋糕为其庆生,在白宫走廊和同僚的孩子们奔跑,在办公室扔篮球,在草坪上逗狗,第一夫人在白宫跳舞,看孩子们挑选苹果,等等。在这种亲民诉求下,这张第一夫人与爱犬的照片中所潜在包含的那些世俗化、平民化的元素,不仅有休闲的服装姿态、与宠物的亲密,还有自拍本身。它仿佛在对观者无声言说:看!第一夫人和你一样,喜欢自拍!在“关于自拍的照片”中,自拍者是两个平行的拍摄行为的双重客体。一方面他是自己相机的拍摄对象,有着完全的主动权;而作为被别人拍摄的对象时,自拍者便失去了对图像百分之百的操控。2013年,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葬礼上,奥巴马、卡梅伦与丹麦首相施密特的自拍引发了不小的议论。从媒体发布的照片上来看,丹麦首相、金发美女施密特坐在中间,双手平伸拿着手机,奥巴马和卡梅伦都将身体大幅度向中间倾斜,头与施密特靠得“亲密无间”,奥巴马还伸出一只手帮忙扶住手机,两位男士都露出灿烂的笑容。更富有意味的是,在奥巴马身旁,坐着面露不悦的米歇尔。其后媒体各方的嘲弄与辩护实际上是不同权力与利益集团对图像的解释权展开的争夺,而处于焦点的自拍行为本身也成为了媒体讨论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对图像的掌控实际是自拍行为的本质追求。在自拍之前,我们会梳理头发,露齿微笑,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年轻的女孩子奉行一些原则,使自己在照片上看上去更美更可爱,如高举持相机的手臂、收下颌、睁大眼睛、嘟嘴、剪刀手等。但这还不够,人们追求对自拍照更多的操纵。在图像时代,对于照片的加工处理越来越普遍。以前,人们会把毕业照、婚纱照、孩子的满月照交给照相馆的专业人员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以让其近乎完美。现在,通过“美图秀秀”等手机软件,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对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图片处理和美化,而几乎不需要付出金钱、时间与学习成本。

自拍行为的全过程都是在智能手机上完成的。从“美图秀秀”的用户年龄分布来看,16—22岁的占6O%,23—30岁的占25%,女性用户占59%。除去剪切、拼图、边框等适用于所有照片的功能,“美图秀秀”尤以功能强大、贴心设计的人像美化功能见长。譬如“磨皮美白”“祛斑祛痘”“瘦脸瘦身”“祛黑眼圈”“亮眼”和“眼睛放大”。操作非常简便,任何人都可以立即学会。有人担心这种照片处理技术的普遍使用助长了视觉欺骗。然而恰恰相反,正在经历着视觉狂热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图像与真实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照片上的完美面孔会默认已经经过了种种处理。与其说“美图秀秀”是为了欺骗,倒不如说它其实出自“秀”文化。“美图秀秀”名称中的“秀”(show)就是“展示”之意,而秀文化所鼓励展示的,是“美”,而不是“真”。当然,这么完美的自拍照不只是用来自我欣赏的,以“美图秀秀”为代表的所有流行的照片处理软件都建立了与各个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关联,可以在拍摄和处理后,一键发送到你的微博、微信等朋友圈中。“美图秀秀”的口号是“发现美好,分享乐趣”,分享是网络社交的根本要义,而多数时候人们愿意分享的关于自我的部分,只是“美”和“好”的东西,也许“美图秀秀”的自拍照“秀”出的是一个完美得不像你自己的人。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网络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可能从未见面,或者几年都见不到一次,那么,照片中美化后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你。在赛博空间中,那个完美的“他/她”就是你。只有一类网站相反,那就是Linkedin这种高端商务招聘、业务扩展类网站。进入Linkedin,用户的头像一律是证件标准照一类的照片,身着西服或衬衫,显露出无可挑剔的职业笑容。而且和其他应用中女性喜欢挑选那些让自己显得更年轻更可爱的照片不同,Linkedin里的女性照片通常会比实际年龄显得更为成熟。也和那些美图秀秀或者美颜相机所拍摄的光彩照人、风格前卫的照片不同,Linkedin上的照片一律严肃正经、循规蹈矩。我们很难说,哪类照片更接近现实中的自己,因为数字化生存的我们本来就已经具有了多个面孔,以不同自我形象对应于不同的身份。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一个人可以决定自己说出的话、写出的字,但自己的形象却掌握在画师、摄影师和专业后期制作人员手中。而现代科技终于将人们对自我形象的操控权交还到了自己手中:当我们自拍时,我们其实是在对自我形象进行一种主观化、理想化的重构,甚而去追求一个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超我。在摄影发明以前,这种对自我形象的重构是画家的专利,承载着他们的艺术诉求。历史上很多画家都留下了自画像,尤其凡·高、丢勒、伦勃朗以大量自画像著称,凡·高仅在1885年到1889年的4年里就画了40多张自画像,这些画像穿着不同的服装,有的戴着帽子,有的没有胡须,眼神或忧郁、或坚定、或绝望,展现了画家遭受苦难并因自我怀疑而痛苦的精神世界,是后人得以窥见作者内心世界最直接的窗口。还有人认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作家自画像,是达·芬奇以精湛的技艺在面容中叠加了自己的影像。而在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术与美术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2O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美术的摄影”成为流行热潮。日本艺术家森村泰昌的创作可以说全部是自拍摄影,但镜头中的自己扮演的则是经典画作中的各类形象。他1985年的代表作《自画像·凡·高》以一幅凡·高自画像为模仿对象,自己戴上帽子叼着烟斗,脸上和身上涂满与原画相仿的油彩,之后拍照。在森村泰昌的“美术史的女儿”“女影星系列”等作品中,艺术家装扮成西方名画和经典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并自拍,以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男性与女性的置换和错位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冲突和性别角色的质问。在自媒体时代,大众通过自拍所实现的对自我之重构实际上也是当代两种文化转向的结果。其一是图像转向,其二是对身体的关注。按照提出“图像转向”这一概念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托马斯·米歇尔(M.J.TMitchel1)的说法,图像转向是“一个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重新发现(apostlinguistic,postsemioticrediscovery):将图像看作视觉、机器、制度、话语、身体和喻形({igurality)之间复杂的互动。自拍正是这多个元素错综交织的产物。社会学家Ben Agger将自拍的潮流描述为“男性凝视的病毒式传播”,女性主义学者Gail Dines还将自拍文化与色情文化的兴盛相关联,并认为自拍的泛滥或许佐证了那种“性吸引力是女性使自己可见的唯一方式”的观点。

或许我们也不必要如此悲观,自拍作为一种影像语言,是女性和男性共同的、主动的言说方式。而当别人凝视一张自拍照时,那照中人,也从照片中反向凝视着对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