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比和对照的区别实验 探究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

探究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

2022-08-11 06: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探究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内涵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常被教师和学生混淆。对照实验(control experiment)是想藉着它来显示出实验的结果,进行实验时,要同时进行对照实验,是因为要在同一环境下得出两种实验结果的资料用作定性及定量的对比分析。同一时间进行对照实验可测出实验在环境因素改变下所作出的改变。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对照通常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等。对比试验(comparison experiment)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这些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二、新课标教材(人教版)有关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有关内容   人教版高中课标教科书生物(必修1)P79讲到对照实验是这样叙述的: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该册教科书P93给对比实验下的定义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我们来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书中的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在人教版必修1中有以下实验:   实验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1号试管是在常温下只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是加入了过氧化氢溶液并在90 ℃水浴中加热,3号试管是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4号试管是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肝脏研磨液。那么,1号与2号、1号与3号、1号与4号是三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是对?照组,2号、3号、4号是实验组(即1号与3号、1号与4号作为对照实验时,1号中应加入与FeCl3溶液或肝脏研磨液等量的蒸馏水);3号与4号是对比实验。   实验②“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在该实验中,酵母菌是实验对象,有无氧气是自变量,一组实验有氧气处理,进行了有氧呼吸;一组实验无氧气处理,进行了无氧呼吸。甲乙两组均为实验组,为对比实验。   实验③“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置3组60℃(蒸馏水)、100℃(5%NaOH溶液)、0℃(5%HCL溶液),加入相应的酶和底物,这三组相互对照比较酶活性,为对比实验。   实验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用含酚酞的琼脂块分为三组,1号琼脂块边长为3cm,2号琼脂块边长为2cm,3号琼脂块边长为1cm,最后比较NaOH的扩散程度,这三组都为实验组,为对比实验   在人教版必修3中有以下实验:   实验①“确定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用清水以及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浸泡插枝基部后,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插枝生根的情况。用清水这一组为空白对照;而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所有组溶液为相互对照,这些组为对比实验。   实验②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1号用自来水,2号为缓冲液,3号为生物材料1,4号为生物材料2,分别在这四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0.1mol/L的HCL或0.1mol/L的NaOH,其中1、2号为对照实验;3号与4号是对比实验。   实验③“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没有设置对照组,让实验前后时间不同统计的种群数量不同,自身对照。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教学反思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题目是学生最薄弱的,对照和对比实验是总多实验题目中常见的一种,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有关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设计的基本技巧和解题方法,教师需自身掌握基本理论,构建和谐课堂,并有效、高效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学生只有理解了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内涵和类型,掌握了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判断,才能在独立进行对照和对比实验的设计或相关题目的解答时,明确实验目的,找准实验对象,抓住单一变量,设计实验步骤,合理设置对照或对比实验,以清晰的思维、条理性的思路,比较完善解答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比和对照实验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具体地描述出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实验中产生不同实验现象的差异,指导学生具体叙述出产生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和归纳经过思维所形成的结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对比和对照实验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引导性和开放性,贯彻新课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坚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索,顺着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从中领悟和形成运用实验解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8936.htm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