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寓意纹样种类 中国传统纹样说

中国传统纹样说

2024-07-02 0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河姆渡文化 夹炭黑陶敛口釜 上海博物馆藏

不同于有形有色的其他物体,水形态万千,随势而流,又透明无色,故而在艺术上模拟水的形体,展现水的形象并非一件易事。

遍观古代绘画作品与工艺品装饰,画家和工匠多以水运动时的线条来暗示水流的形态与走向。

寥寥几笔,疏疏几缕,便能使人想象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而若是曲线高隆,挨挨挤挤,又能使人想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宋 杨士贤《前赤壁图》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水纹的各种形态

可见在中国古代艺术家的手中,水纹亦能衍生出多种形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水纹的千变万化。

最经典的一种水纹是 涡旋纹,黄河流域出土的陶器中许多都带有这种一圈一圈的涡旋纹,或许这是先民对于水最深刻的一种印象,亦有人认为它的来源是蛇纹。

马家窑文化 旋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漩涡纹在一些器物上简化成了云纹,仅保留了主要线条,即如漩涡状的S形,这一纹饰有着生生不息的寓意,故而常用于玉器上。

战国 玉螭凤云纹璧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种也十分经典的水纹是 波纹,波纹能为作者留出极大的发挥空间,线条的疏密与弯直即暗示着水的状态,故而也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按照水的状态可以 大致将波纹分成波形、浪形、垂幛式(连续下垂波线)等等,波纹稀疏则代表水面比较平静,而波纹集中出现的画面具有很强的动感。

清 高翔《山水图》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张希黄 留青杜甫诗意图臂搁(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在某些艺术家的笔下,波纹还可以进一步被联想成其他物体,进一步形象化,如日本浮世绘中的海浪就带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它的浪头宛如一个个尖锐的鸟爪,梵高曾称其为 “鹰爪浪”,其图景中汹涌澎湃几近暴虐的美感,在风格上也与鹰有着相通之处。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将水联想成云,便形成了云水纹,这种纹常常由一组波状连弧组成,似云似水,具有朦胧的美感和独特的意趣。

第三种水纹是 扇形水纹,这种水纹往往具有多层,排列整齐有序,连各个波浪大小形状都十分规整,榆林石窟的《水月观音图》中就有这样的波纹。整齐的秩序往往能给人庄重感,所以很适合用来托衬神像。

榆林石窟第二窟西壁南侧 水月观音

第四种名为 环圈水纹,它往往是闭合的同心圆式,所以线条十分细密,通过等距进一步提升纹样的秩序感。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在外围线条上略作变化,或者直接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使这种纹样不死板,更生动。

宋 赤壁图

这种纹样还常常被用于 绘制天象图,以模拟星辰运行的轨迹,如河南孟津县前海资村北魏元乂墓的壁画《天象图》。

还有一种最自由的水纹——随形,水有多种变化,从高处下坠时是为瀑流;突然受力时会溅出水花;而雨水从天上落下,又会因为运动速度不断加快而在视觉中呈现出丝线一般的状态;更有朦胧的水雾、平静的湖面等多种形态。

故而,人们常常根据画面需要结合前述的各种线条,以求抓住水的精髓,还原其模样。亦有比较抽象的,如曲水纹、卍字流水纹等等,直接由几何线条连缀而成,结构严谨,组织细密。

除了单个的水纹,在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人们还总结出了一些经典的组合水纹,如落花流水纹,这种纹饰是以波纹打底,点缀各种花卉,它的意义是打造“落花流水”的凄美意境,多用于织锦。

清乾隆 剔红落花游鱼嵌玉磬式双层盒(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纹饰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冰梅纹,即在冰裂纹上点缀梅花,又称冰裂梅花纹。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组合水纹。这种纹饰通常被用于织锦、陶瓷、家具等器物的装饰,

清 紫檀嵌银冰梅纹四件柜摆件 研习社藏品

还有一种十分经典的名叫海水江崖纹,是将海涛与浪潮两种水纹结合而成的产物,清代官服上常见。因为是两种水纹结合,所以其纹理方向不一,一种平,一种立,有着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的寓意。

清光绪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香色缂丝金龙夹龙袍(下摆) 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还会借助他物来暗示水的存在,这种技法在艺术史上并不鲜见。

宋代有一次著名的画院招考题目便是“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气无形无状,夺魁者却打开了思路,靠与花香常一同出现的蝴蝶成功诠释了这一题目。

水自然也能借此法现形,最为经典的便是在一片空白中独绘一叶扁舟的《寒江独钓图》,当然,因为人的动作、舟的移动,船四周的波纹自然也不能少。但试想,如果是平静无风的湖面,是不是仅在码头处系一只小船便可展现呢?

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莲花等水生植物、朦胧梦幻的倒影、各种材质形状的桥、人们涉水时挽起的裤脚......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艺术诠释水的好帮手。

对他物的引入是人们智慧灵光的闪现,为艺术境界带来了飞跃性的进步。

明 王时敏《 仿北苑山水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水的文化意义

细数起来,水的形态可能远胜七十二变。江河湖海、雨雾冰露......人们将水细分成出各种类型,这个大家族的每个成员和而不同,有着个性与共性。

而人们花费大量的笔墨与精力去钻研水纹的描摹,并不仅仅是因为水在生产生活的积极参与,人们对水的特性往往有着更为人格化的解读,如文首之语:上善若水。

明永乐 二老观瀑图剔红圆盒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紫檀边框镶鸡翅木高浮雕嵌百宝山水人物大挂屏 研习社珍藏

老子对于水的理解是: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作为他 理想人格的化身,水不争不抢,甘于厄境,同时,在与他者的互动交流中,水亦保持着温和真挚的态度。而孔子则更重视 水的流动性:看到江水的奔流,他不禁联想到时间的飞逝。

宋 马远《十二水图之长江万顷》 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文人的眼里,作为自然界代表之一的水,是他们对于 回归自然必不可少的想象,故而,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经久不衰的经典,山水诗亦是诗歌中的名角儿。不同时节、时刻、天气的山水在文人雅士的口中和笔下,尽情地展示着中国深刻隽永的古典美。

流动的水既像追不回的时间,故而杨慎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又像斩不断的愁绪,故而李白酌酒长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清 樊圻 江干风雨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静止的水则如刘禹锡笔下“潭面无风镜未磨”,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物扰乱,同时,静水深流,正如君子对外内敛沉静,内心却早已千山万壑。

冰清洁寒冷,雾朦胧梦幻,雨是清愁、亦是生机,而浩瀚的沧海能容纳百川,正如人们理想中的胸怀。

在宗教眼中,水也绝非凡物。佛教理论中,构成一切色法的四种要素便包括水,水象征着菩萨的十种善法,饮水是佛教饮食中最受重视的一环,连我们熟知的观音菩萨,手中都会承托着一个装有甘露的净瓶。

明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上海博物馆藏

道教自然更不用多说,老子已经定下了其对水态度的基调,道教对水有着天然的崇拜,水被列为五种供品之一,唐代的著名法师司马承祯还说过:“水者元气之津,潜阳之润也。”

既然说到了宗教,自然也得提提神话传说中的水。水神的大名人人都听过,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塌斜的共工是也。从关于共工的传说来看,他虽然出身不俗,实力强大,但着实算不上正派角色,反而更像是兴风作浪的“民害”。

宋 马远《十二水图之黄河逆流》

这其实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水的一种畏惧, 尽管水是生命之源,过满则溢,太多的水发展到最后只会变成一种人力难以抵抗的灾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海可以说是水家族中的主角之一,“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哪吒闹海”以及海中的龙王等等, 许多神灵都与海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 戴进《海水旭日》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庄子》中还写仙人居住于海上仙山——“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庄子对仙人的描述中,每一句都有着水的参与。

因无形,可随众形;因无色,可染各色。水以广博的包容姿态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