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寒食节是在哪个节日的前两天 寒食

寒食

2024-07-14 17: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寒食》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因着这首诗,人们记住一个古老的节日:寒食。一千年过去了,寒食几乎被大家遗忘了。

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在古时,寒食节是重要的节日。

寒食节是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寒食节来源

追溯寒食的起源,需要回到远古时期。寒食节也称“禁火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春秋时期,“禁火节”成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据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臣下介子推曾经割股给他充饥。晋文公归国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愿受赏,于是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为官。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自此,寒食节一直沿袭。到唐代时,寒食节成为了全国性法定节日。

唐代诗人张说《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就描写了唐代宫廷过寒食的热烈景象。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早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流传了下来。

寒食节与清明节区别

在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

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寒食节习俗

禁火、吃冷食

寒食节不能起火,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祭祀祖先

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寒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踏青郊游

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在这一天,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节诗词

寒 食

唐·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寒食这天,家家都禁火藏烟。

自己飘泊在外,不知道哪里的火,

可以温暖自己这颗游子的心。

寒 食

唐·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寒食节时,杜甫想家了

远离家乡的杜甫走在乡村小路上,

轻烟冉冉,日色晖晖,地处偏僻,

这里没有一个好友,真叫人悲伤。

每一个飘泊在外的人,

逢节气,必会心念故乡。

千百年,莫不如此。

寒食节寄语

回想寒食节的本意,

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人在这个时候灭火、取新火,

并举办很多的祭祀活动,

来鼓励人类向着美好的明天走下去。

原标题:《寒食 | 这个古老的节日您了解多少?》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