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中国诗歌中的独特意象,既是文人的高洁心态,也是价值取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寒蝉是什么季节的 蝉:中国诗歌中的独特意象,既是文人的高洁心态,也是价值取向

蝉:中国诗歌中的独特意象,既是文人的高洁心态,也是价值取向

2024-06-01 1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同时,蝉意象的历史演化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复杂心态、人格的形成过程,背后还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价值取向。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和悲伤的残留物 。"

2,"蝉"出现的季节,使得"蝉意象"有了特定的主题:悲秋

此外,"蝉"出现的季节,使得"蝉意象"有了特定的主题:悲秋。因为蝉出现的季节是夏天,在进入秋天后会逐渐死亡,而蝉这样的生长季节,和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悲秋情结相符合。因为"悲秋"是中国诗词文化中国传统基调之一,也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情结,自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中国人就发现了秋和进入暮年的人有巨大的相似性。而悲秋的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多是伤感的,比如:凄凉、孤清、惆怅、伤感等。

基于悲秋的伤感文化氛围,蝉意象的情感内涵也进入了一种悲伤的思维定势。比如,叶嘉莹教授就曾说:"这就是秋蝉,在中国诗歌中的传统——凡是说到秋天的蝉,就会使人联想到悲哀、孤寂,联想到受迫害。"而蝉这一意象和悲秋的诗歌也不一样,悲秋的诗歌会有具体时间对创作进行限制,而蝉意象因为和悲秋情感内涵相符,有利于悲秋情结在中国的扩散。

3,从季节的角度看,诗文中的"蝉"可以分为两种:早蝉和寒蝉,此时诗人注意的是蝉鸣

3,1开秋声的早蝉,抒发诗人的感伤

再者,从季节的角度看,诗文中的蝉可以分为两种 :开秋声的早蝉和泣金风的寒蝉。这依然和中国文人的悲秋情节有关,加上上文提到的咏蝉诗和悲秋诗在一定层面上的重合,所以,蝉出现的夏不是诗人们关注的重点,反而是蝉死亡的秋,才更能牵动诗人们的心绪。比如,唐代的司空曙在他的《新蝉》中写过:"今朝蝉思鸣,达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 生......为问同林者,凄凉听几声。"整首诗一直在借早蝉的鸣叫,来抒发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没有同类的感伤。

还有,白居易的《六月初三夜闻蝉》:"六月初三夜 ,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是在假借新蝉的鸣叫,来抒发思乡之情;而元稹的《始闻早蝉》有:"乡悲遇衰齿 ,节谢属谁群,"也是和白居易一样借蝉鸣,来抒发羁旅之情,思乡之感。这种来自不同诗人的抒情方式,是蝉意象已经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特征。

3,2泣金风的寒蝉,抒发诗人的心境

除了早蝉惹人产生羁旅之思外,秋蝉则引起了更多失意之人的共鸣,也被很多诗人写在了他们的作品中。比如,《离骚》中有:"蟪蛄鸣兮啾啾,岁暮兮不自聊",意思是说寒蝉的叫声逐渐寂寥,而诗人则从此感到了岁月的流逝,有了一年时光的迟暮之感。另外,在很多的诗文中寒蝉还与一些其他的意象相结合,构成既有声音又有景致、情感的丰富画面,而这些画面中却另外蕴含着离愁别绪、羁旅之思、去国怀乡等人类的共同感情。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寒蝉鸣树间",与全诗中的其他意象共同抒发了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等多种情绪。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虽为咏蝉,但是最重要的是抒发"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想要用蝉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无人信任、满含冤屈的心境。

4,以悲秋主题为载体的诗歌,缺乏对蝉意象的更深探索

最后,可以发现以悲秋主题为载体的诗歌,缺乏对蝉意象的更深探索。而通过上文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就看到,在这些以蝉作为意象的咏蝉诗中,也和悲秋主题有了重合。而这则意味着蝉意象在古代文学的相关作品中,诗人们对蝉意象的应用还只停留在普遍的审美情感中,所以才会和悲秋这样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国传统基调之一有重合。在这样的应用特点下,蝉意象的应用虽广,却只是对诗人本人心绪的一种抒发,并没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和对蝉意象更深的探索。而诗人们即便注意蝉,描写蝉,关注的点也只是"蝉鸣"这样的层面,导致诗文也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抒发情感,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却并不能代表中国文人的高洁心态和价值取向。

咏蝉诗从咏声到兼其品格,实质上是诗人由审美情感层面向道德伦理层面的转换

1,咏蝉诗从咏蝉鸣到了咏其品格,代表着诗人审美情感的转变

首先,咏蝉诗从咏蝉鸣到了咏其品格,代表着诗人审美情感的转变。上文已经提到,虽然咏蝉诗因为以悲秋主题为载体,还扩大了悲秋的影响。但是,此时的咏蝉诗所关注的方面还只是"蝉鸣"这样比较明显的蝉的特点,并没有蝉背后的习性做进一步的延伸。而到了后来,咏蝉诗关注的点从蝉鸣到了"品格",中代表着诗人审美情感的转变,从注重本人的心绪,到了审视自身价值、人格这样的道德层面。

其次,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写的就是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以及饮"清露"的习性,甚至蝉鸣都被冠以:是不需要被外界凭借,就可声名远播的孤傲。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蝉的吟咏,已经出现了变化,多出了触须、习性等其他方面。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中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兼其品格。"讲了咏蝉诗吟咏的方面,从蝉鸣,延伸到了蝉的习性为代表的品格。

而咏蝉诗这样的改变,其实是诗人们审美情感的转变。因为咏蝉诗最初所关注的是蝉鸣,诗人们在写诗时,在应用蝉这一意象的时候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咏蝉诗发展到咏蝉的品格时,也是诗人审美的点从抒发个人情感到关注道德伦理的转变,蝉的鸣叫被誉为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以及蝉的触须也被人格化为冠缨称为"垂緌"。而蝉被人格化的原因,是因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关注的点从表达感情转化到了审视自身的价值、人格。而诗人这个转化的背后,蕴含着的是儒家所提倡的君子这一价值观。

2,咏蝉诗从咏蝉鸣到咏其品格的转变,背后蕴含着儒家的价值观

首先,咏蝉诗从咏蝉鸣到咏其品格的转变,背后蕴含着儒家的价值观。因为儒家的君子这一完美人格下,对人的具体修身要求是:仁义礼智信,这也是儒家文化中"内圣"的思想精华。如果将这种思想标准来对照被人格化的蝉,很容易就能发现蝉独特的形状和习性,是古代深受儒家文化教化的君子形象寄托,以及避祸心理。

2,1蝉独特的形状和习性,背后隐含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

其次,蝉独特的形状和习性,背后隐含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其一,蝉的形状。比如,《礼记》中有:"蝉有矮。"而《礼记疏》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写的是:"矮,谓蝉吻长口下,似冠之矮也。"直接很明确地说出禅"吻长口下",而这样的形状很像古代男子所佩戴的冠的束带;比如,《毛诗陆疏广要》中有:"蝉之大而黑者有五德:文清廉俭信。"也很明确的借蝉的颜色来比喻儒家的五德:文清廉俭信。

其二,蝉的习性。比如,陆机的《寒蝉赋》中更是解释的清楚:"夫头上有矮,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从蝉的"矮"、"含气饮露"、"巢居"、"守常"等等,都可以对照儒家的道德要求:清廉、廉洁、节俭、守信、容人等等都是封建文化下儒家对人的道德要求。

于是,蝉从表达诗人愁绪的"鸣蝉"形象,变为具有道德象征的"至德之虫"。背后是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君子人格的逐渐物化。故此,从魏晋时期开始,诗人们咏蝉的作品,不仅有了上文已经提到的人格化转变,也更多是在称赞蝉的高洁、清高孤介、不假攀援,来隐喻的表示对这样的人格的赞许,背后蕴含着中国文人的价值取向。

2,2咏蝉诗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仍是儒家文化下的入仕事君思想

再则,咏蝉诗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仍是儒家文化下的入仕事君思想。尽管上文在分析咏蝉诗的吟咏对象和诗人的审美转变时,已经说过其转变背后有儒家文化的影子。但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却是"入仕""事君",所以,即便李商隐的《蝉》别誉为是咏蝉三首之一,但是其"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文字背后,虽然是对蝉、高洁之士的告白,然而其深层意思还是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心态。而这种心态的背后则是"怀才不遇",这也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主题,希望得到君王的重视,是封建君主社会下文人们的共同命运和追求。

甚至,上文提到的咏蝉诗中君子形象的对照,以及儒家君子形象下的"内圣"要求,都是"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延伸。中国社会中,自从儒家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后,"事君"已经成为了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方式。达则兼济天下,甚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是整个社会读书人的至尊追求。所以,曹植的《蝉赋》中也有:"皎皎负素,俟夷陵兮;帝王是载,提其负兮"的告白。只不过,读书人何止千万,真正能够居庙堂之高的人少之又少,二者间的落差给读书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才有了咏蝉诗中的"怀才不遇"。

2,3文人仕途环境的险恶,使得蝉的意象多了一层避祸态度

最后,仕途环境的险恶,使得蝉的意象多了一层避祸态度。上文已经提到儒家文化下,虽然文人们以事君为主要的价值追求,但是真正能够位极人臣的人非常少,于是在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中国文学作品有了一种独特的表述模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这样的表述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典籍中都能看到,比如《庄子》《战国策》中等等,由"蝉—螳螂—雀"到"蝉—螳螂—黄雀—人",这样的故事,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采用的是冷静的旁观态度。使得文人在阅读这样的故事时,会产生极大的共鸣,让本就失意的文人开始有了避祸的心态。

在众多的咏蝉诗文中,皆可见到此心态。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有:"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写的就是蝉的艰难处境,而蝉就是诗人的自比;比如,曹植的《蝉赋》有:"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适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罗。欲降身以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更是将自己的处境写的十分凄惨,不仅有黄雀、螳螂,还有毒蜘蛛、草虫等等众多的磨难,最后没办法只好避祸外出。可见中国传统文人的仕途有多险恶,以及政治迫害多严重,才会有如此多的避祸之心态。

3,咏蝉诗从咏蝉鸣到咏其品格的转变,背后蕴含着道家的价值观

首先,咏蝉诗从咏蝉鸣到咏其品格的转变,背后蕴含着道家的价值观。因为,儒家思想虽然受众大,但是并不是超道德的宗教,所以只对人的道德有要求,却没有为人的情感之悲怆提供可以聊以慰藉的地方。于是,在中国影响深远的道家补充了这个空缺,因为佛家的理想世界过于空寂,要求信徒十分沉静。如此一来,提倡逍遥适性的道家就为仕途不顺的文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场所,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当蝉意象中的"事君"意义让人感到痛苦不堪时,道家文化的超脱就开始显示作用,也产生了很多有此意义的文学作品。

其次,蝉特殊的蜕化习性符合道家羽化的感悟。在人的社会认识中,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永恒的,于是萌生了很多追求生命永恒的感悟。比如佛家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对这一想法做出的回应,而道家则提出"羽化而登仙"的概念,比如庄子笔下的姑射仙人:"不食五谷 ,餐风饮露","餐风饮露"就是蝉的习性之一;而且,《益物方物记》记载:"蝉不能蜕于地下,花生厥首,兹谓'物化,"蝉形体上的蜕变与道家羽化登仙的概念异曲同工,所以,蝉意象也有了道家超脱的文化内涵。

总结

综上所述,蝉是中国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文学意象,并且主要应用在悲秋主题当中。同时,"蝉意象"背后的悲秋主题,也契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并且从季节的角度看,诗文中的"蝉"可以分为两种:早蝉和寒蝉。只是,早期的咏蝉诗中,诗人注意的重点是"蝉鸣",文学作品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绪。之后,咏蝉诗从咏蝉鸣到咏其品格,实质上是诗人由审美情感层面向道德伦理层面的转换。

另外,同时,蝉意象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折射出中国文人的各种心态:高洁心态、避祸心态、超脱心态等等,而这些折射在作品中的心态,最后外化为文人们各异的人格和价值取向。而蝉意象文化内涵的形成,受到了中国儒家、道家两家的影响,受儒家浸淫的拟人化的蝉是谦谦君子,而处于道家的视野中,蝉却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儒道两家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同的文化视角,都为中国蝉意象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