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仁德思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宽厚仁德的人都有谁 浅谈孔子仁德思想

浅谈孔子仁德思想

2023-12-20 07: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苗怀青

“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两千多年来,对中华民族的人伦准则和道德规范发生着重大影响。《论语》中有众多弟子问仁及孔子与其弟子提到仁的地方达109处之多,只是回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如何为仁,终究没有给出定义性答案。纵览《论语》全书,大略可以窥探孔子仁德思想一斑。

一、仁——博爱仁和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第22章),“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第6章)。这些语境中的“仁”,体现仁爱、仁和之意。仁者,要有广阔的胸怀,不仅爱志同道合的人,还能爱志向不同,意见不合的人,不仅爱亲近的人,还能够爱天下众人,不仅当下尽仁爱之心,而且能够恒久地施行仁爱之心。爱人,会得到人爱,爱人即爱己。爱和被爱,会促进人的精神愉悦,会激发人的极大的潜能,会增进友好和谐,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善于运用仁爱思想治理职场,团队,就会促进团结,激发群体极大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会恒久的受到事半功倍的收获。相反,为了一己私利,一朝之忿,屡憎于人,甚至做出丧天害理的事来,其结果,不仅成了孤家寡人,甚至惹下祸端。如果一个企业,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精神效益,对员工漠不关心,久之,团队必然离心离德,土崩瓦解。可见,无论个人和群体,持守仁爱之心,对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仁——忠恕达人

仁,从字面上看,立人旁一个“二”,义指二人为仁。是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言的。行为主体是自我,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行为结果是利他的。仁在对于他人的关系应该怎样呢?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篇第15章)“忠”,从字面看,心处于正中,不偏不倚,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恕”,从字面看,如同一心,待人如己,指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忠、恕都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说,施行仁德,完全在于自觉,而不在于别人。只管按照仁德要求始终不渝地履行,不在乎自己的得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第1章)。

如何行“恕”?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第24章)。是说,仁,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民族处世立命的美德,它包含意义深远。在修身之道,表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待客之道,表现馈赠珍贵,优待宾朋;在处人之道,表现亲疏无间,平等待人;在处世之道,表现成人之美,无成人之恶;在育人之道,表现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不传邪恶,等等。

如何做到“仁”?孔子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第30章)。是说,至于仁人,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如何做到“立人”和“达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第4章)。立人先立己,达己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忠恕”具体内涵和具体实施的最好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仁——普济苍生

从《论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以领略孔子仁德思想的大

义。孔子在《论语》八佾篇第22章曾经批评管仲器量狭小,不知俭,不知礼。然而在《论语》宪问篇当子路和子贡认为管仲不仁时,孔子却肯定管仲仁德。《论语.宪问篇》第16章和第17章,子路和子贡对齐桓公杀其兄公子纠立位,管仲与召忽同为公子纠家臣,召忽自杀表现事君尽忠,而管仲不死又易主仇敌,表现失忠失节,故而认为管仲不仁。但孔子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不以武力,而以仁德的力量促成了诸侯会盟,阻止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尊王攘夷,免于暴力,匡正天下,造福人民。在孔子看来,管仲虽有失忠失节、不知俭、不知礼的瑕疵,但更有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仁大德。瑕不掩瑜,总体上看,管仲应该属于仁德的。这也体现孔子知人的仁德思想,从大德着眼,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以小节而否定大节。

孔子认为,定国安民是仁德的大节,临大节不可夺、不可失是君子本该具备的,是仁人不可或缺的。原宪曾问孔子:“克、伐、怨、欲不行也,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篇第1章)是说,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孔子为什么不能肯定品德这样高尚的人是否做到仁了呢?因为做到了这些并不说明他具有“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定国安民的大节。

这个观点在《论语.雍也篇》第30章也得到印证,子贡曰:“如

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自贡问,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乍一看,我们对孔子仁德思想很难理解,做到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贪欲的人不一定仁德,而能够施民济众的人,不仅是仁人,而且是圣人。这是因为孔子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仁德的最高标准,能够普济苍生的人,仁人的其他应有的品德自然也就具备了。

四、仁——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第6章)这是孔子施行仁德的五种道德规范,恭,恭敬庄重,谦恭礼让。孔子所提倡君子“泰而不骄”,子夏理解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篇第9章)大凡能够自重、不轻慢他人的人,通常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很少遭受侮辱。宽,宽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的人一般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会得到众人的拥戴。信,不虚言妄语,诚实守信。这样的人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敏,勤勉敏达,慎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人会很少犯错误,会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惠,舍己为人,示人以高尚的品格,施人以利益福祉。这样的人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能够感召凝聚人心。孔子认为,个人能够身体力行这五种道德规范,就是仁人了,国家能够施行这五种道德规范,就是仁政了。

五、仁——安泰旷达

对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篇第19章)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贯穿恭、敬、忠三个标准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符合孝悌的要求;办事严肃谨慎,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符合忠的要求。对仲弓问仁孔子回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篇第2章)这里孔子对仁者提出了严肃认真,宽以待人,无怨无悔的品格。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篇第17章)对仁者提出应该具有刚强、坚毅、敦厚、谨慎的四种气质。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第9章)这是孔子对仁者不忧,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旷达生死观的高度概括。

六、仁——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第1章)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里的“礼”,指周礼,即周朝的统治制度和管理秩序。孔子是周室后裔,终身崇敬周公,崇拜周礼。周礼作为统治制度,更多的是在文王、武王、周公时期形成的庞大的管理制度,不可一语而言之。《论语.尧曰篇》对周礼简有描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这一段文字描述了武王的仁德,体现任人唯贤,百姓有过,过在天子,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让覆灭的诸侯国复兴,让灭亡的家族接续,提拔重用被遗落的人才,这样政令就畅通了,天下的民心就归顺了。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样天下就归仁了。可惜,这只是孔子的愿望罢了,孔子终身推行周礼,但面临的是天下分崩离析,礼崩乐坏。诚然,克己复礼至今也难以做到,这只是体现圣人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规划与憧憬,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终有一天会天下归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