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大全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教50字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大全3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大全3

2024-06-06 1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皇族内阁:又称“亲贵内阁”。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民政、度支、学、陆军、铲军、怯、农工商、邮传、理想十部,以粱敦彦、善耆、载泽、唐景崇、荫昌、载询、绍昌、博伦、盛宣怀、寿卷分任各部大臣。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它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厘金创始之初,本是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间,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备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

发昌机器厂:是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它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四五个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1866—1894年,上海、广州、天津、汉阳先后创办的机器制造厂共16家,主要业务是船舶修造,少数兼造轧花车、缫丝车等。

自立会:清末由唐才常组织发起,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会党群众所组成的政治组织和武装起事组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维新运动失败后,维新派谭嗣同挚友唐才常誓继谭未竟之志,并为谭复仇,东渡日本,先后会晤梁启超、康有为和孙中山,从两方面承受影响,获得支持。他于1899年冬回国密谋武装起事。次年在上海成立“正气会”,旋易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设富有山堂,发富有票,入会者达十余万人。又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开“国会”(亦名“中国议会”)于上海张园,以容闳和严复为正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

李善兰:浙江海宁人,从小喜爱数学,“方年十龄,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三十后,所造渐深”。1852年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等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8年间译书80多卷。1860年以后在徐有壬、曾国藩手下充任幕僚。1868年到北京任同文馆天文学算馆总教习,直至病故。李善兰的数学研究成果集中地体现在他自己编辑刊刻的《则古昔斋算学》之中,里面包括有他的数学著作13种。其中《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深源》3种,是关于幂级数展开式方面的研究。

南学会: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成立于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谭嗣同等“思保湖南的独立”,使南中国“可以不亡”,遂组织该会。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主要活动是讲演,它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思想甚为活跃,影响也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宪法文件,由“宪政编查馆”编定。制定、公布“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钦定宪法大纲》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宪法”字样的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与颁布,再次明白的表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愚昧、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朝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它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也是清朝统治者立宪骗局最后破产的记录。由于革命运动和全国局势的压力,《十九信条》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它仍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它完全着眼于皇帝和国会的关系,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出其虚伪性。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抛出《十九信条》后,并未能挽回清王朝大厦将倾的败局。

筹安会:1915年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孙、李、胡、刘4人都曾参加过同盟会,是名噪一时的革命党。杨度用了许多手段把严复列为发起人,使袁世凯”极为欢悦”。8月23日,由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筹安会宣布正式成立。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严、刘、李、胡4人为理事。

资政院: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筹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资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设立。性质。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等。但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还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

同文馆之争:1866年12月11日,总理衙门大臣奕欣等奏请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扩大到满汉举人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其理由是,洋人船炮制造,机器火器之术,都来自天文算学,现在中国讲求制造,应该首先研习天文算学.不久,朝廷表示同意,但在京城的士大夫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月后,奕欣为此又上折重申前议,批驳朝中的守旧言论,并提出翰林院编修,进士等,也应象举人和五品以下各官一样参加同文馆的招考.该折上后,立即引发了论争。

劝学篇: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长沙抢米风潮:1909年湖南发生水灾、虫灾,粮食歉收。官僚、地主、投机商人、外国洋行乘机囤积居奇,或把粮食偷运出境,致使粮米短缺,米价陡涨。1910年4月12日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下令镇压,逮捕领头捣毁米店的木匠刘永福。13日民众数千人包围鳌山庙巡警局,要求释放刘永福,并徒手与清军搏斗。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100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大清银行,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18日英、美、法、德各国派军舰配合清军镇压,民众被捕数百人,伤亡无数。清政府罢免巡抚岑春萱,出示平粜,风潮始告平息。

创办时务学堂: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扶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兴中会: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

湖北枪炮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开办。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图谋自强,萌发了兴建新式枪炮厂的思想,1888年向德国商购机器,1889年拟在广州石门建厂。后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他又以湖北地理位置适中,水陆交通和煤铁方便为由,奏请将枪炮厂移设湖北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北麓,1890年4月7日清廷准奏,定名为湖北枪炮厂。湖北枪炮厂的设备是当时全国兵器制造工厂中最新式的,主要设备购自德国力佛厂和格鲁森厂。生产枪、炮、枪弹、炮弹,与其配套的炮架、铜壳、底火等产品。

名词解释(南大历年的)

租界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中国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的是英国。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抗日战争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由中国收回。

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胡适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早年在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论争。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去台,1962年去世。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

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的前身国防最高会议聘请各抗日党派的领袖人物成立的国防参议会。1938.7.6.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在汉口举行,宣告国民参政会正式成立。1947.5.国民参政会在南京召开第四届第三次大会后宣布撤消,前后9年共举行过四届13次大会。国民参政会可以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向政府提出询问和提出建议案,但其决议案最后必须经过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方能生效。国民参政会不是真正的民意机关,也不具备参政的能力,而只是国民政府的咨询性质的机构。但是它在抗战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公开发表政见的讲坛,提供了一个容纳各党派共商国事的形式,对争取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立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战争的立法。1935年8月美国通过第一个中立法,规定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交战国均违法,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1936 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二个中立法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又通过第三个中立法,除前两法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是否存在,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欧洲战争爆发前后,美国于1939 年11月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后美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十二月党人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起义发生在俄历12月,故领导这次起义的贵族革命家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企图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1816年成立救国协会。1818年幸福协会。该会主张实行共和制,探索了采取军事手段推翻专制制度的问题。1821年,先后成立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这两个组织都拟定了自己的纲领。十二月党人试图只依靠军队的力量发动政变。1825年12月北方协会发动起义。尼古拉一世立即调动军队血腥镇压了起义。南方协会会员于1826年1月发动起义,不久也告失败。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大批党人被害。

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1870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

《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苏福省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建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苏福省,辖有常州、松江、太仓和苏州四州府,由忠王李秀成专理苏福省军政事务。1863年8月,清军进逼苏州城,慕王谭绍光守城,开始了悲壮的苏州城保卫战。10月24日,叛将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刺死慕王,献城投降。苏州失守,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东南屏障。

东南互保面对义和团在北部中国的反帝斗争,为保护自己在华的侵略权益,各帝国主义国家与东南督抚相互勾结(。在大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抗”。“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最初属于雅各宾俱乐部,后在俱乐部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因该派领袖人物多来自西南部的吉伦特郡而得名。成员主要是与西部和南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有较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律师。1792年8月10日起义之后,以吉伦特派成员为主组成临时政府,开始吉伦特派执掌政权时期。吉伦特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认为法国革命应当止步,恢复秩序。1793年初法国局势恶化,前线吃紧,市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群众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吉伦特派则坚持经济自由原则,不愿实行对经济的干涉和管制。吉伦特派逐渐失去民心,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领导巴黎群众起义,迫使议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首领,结束了吉伦特派统治。在恐怖时期,吉伦特派首脑人物被大批处死或自杀。热月政变后,该派残余势力构成热月党的骨干。

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一般来说,“开明专制”出现于资本主义已有发展,但革命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开明专制”始终是封建贵族国家的政策。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开始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个制度的生死搏斗,一切伪装都无济于事,“开明专制”时代连同其改革差不多都一起消失了。

大清洗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大规模的肃清反革命运动。斯大林把阶级斗争形势看得过于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上缺乏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个人崇拜的危害,因此错捕和枉杀了许多无辜。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等,都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处决。当时还有不少党、政、军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逮捕或处决,有的普通党员和公民也受到牵连。大清洗运动的后果非常严重,影响十分深远,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四洲志》《四洲志》,清林则徐编,一卷。本书是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辑而成。书中所记为世界五大洲中30多国的地理和历史,是当时中国一部较有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后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以此书及其它资料为基础,编撰了《海国图志》。

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通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多次商谈。有关问题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等之间进行。由于国民党本来没有和谈的诚意,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蒋介石对这次谈判的方针是,准备在政治上作出一些关于开放民主自由的空头许诺,但一定要在“政令军令统一”的名义下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存在。因此他对于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地位,却坚决不予承认。这些问题就成为谈判中争论的中心问题。为使谈判能获得进展,中共方面先后作过多次让步,但国民党方面执意不作任何松动,以致双方无法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协议。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予以发表。《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但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以及接受日军投降等问题上双方仍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再造派1928年1月,蒋介石重握大权后,胡汉民、孙科被迫出国考察。拥胡、孙的王昆仑、谌小岑、梁寒操、钟天心、周一心、程元斟等人聚集上海活动,创办《再造旬刊》、《民众日报》,以为国民党患了“疯瘫的病症”,“党的生路,只有再造”,故称为“再造派”,成员大多来自孙文主义学会北方分会。胡汉民任立法院院长后,即以立法院为基地,强调立法权,制约行政;提升党权,约束军权。

紫石英事件1949年4月20日,就在我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横渡长江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的时候,在南京附近江面上,围绕着一艘闯入长江的英国护卫舰,发生了一系列相当激烈的水陆炮战,及历时数周的交涉活动,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中英南京事件,即紫石英号事件。交战的规模虽不甚大,但其影响却是十分深远。在中国,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涉及到本国主权时决不动摇的决心,而在英国,这次事件则被视为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的最终收场,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

巴西会议1935年9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在此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会议还决定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并委托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三制政权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在此之后,各根据地都按此原则,先后对原有政权组织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以陕甘宁边区为例,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上,为了认真实行“三三制”原则,王维舟等共产党员宣布退出候选人。选举结果,在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林伯渠、徐特立等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了1/3。于是,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大会通过由党外人士白文焕补上。在这次会上,林伯渠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教育厅、建设厅、民政厅的厅长,也都吸收了进步或开明人士参加。“三三制”的实行,使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胡漢民胡漢民(1879-1936年),国民党元老。1905年加入同盟會。從此,他追隨孫中山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東奔西走,對三民主義多有闡發,是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家和宣傳家。因此,他一直得到孫中山的信任,也成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之一。孫中山去世後,他在政治上與蔣介石走到了一起,1927年4月出任國民政府主席等職。後因受蔣介石排擠,曾被軟禁於南京湯山,"九一八"事變後獲釋,不久赴廣州,後居香港。1936年1月在赴歐洲養病。2月在發表的談話中,指責蔣介石、汪精衛誤國,主張團結抗日,群策群力救國。同年1936年5月去世。

联省自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湖南等省地方势力为维护地盘和统治权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湖南军阀谭延闿。谭延闿、赵恒惕提出的省自治和联省自治先后得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和奉天等省地方军阀的响应。在直系军阀吴佩孚推行以武力统一的局势下,西南各省军阀都高唱“自治”,以图割据自保。卢永祥为巩固皖系势力控制浙江,用自制省宪等办法抵制直系的侵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首次直奉战争失败后,也曾宣布自治,并出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要求省自治一些团体。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联省自治的主张无人再提。

直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首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同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及奉系军阀张作霖发生冲突。1920年7月14日,直奉两系联合对皖系发动战争。战事在北京周围的涿县、高碑店、琉璃河、杨村一带进行。至18日,皖军战败,段棋瑞通电辞职,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

宁都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1931年12月14日下午,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按计划指派部队控制电台、指挥机构等要害部门和通往苏区的交通要道,加强城内城郊的警戒。是日晚,赵博生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在总指挥部开会,讲明形势和第26路军的处境及出路后,宣布起义加入红军。同时,派部队将第25师师部包围缴械,除该师师长越墙逃跑并带走驻城北石上的1个团外,全军1.7万余人携带武器2万余件参加起义。在此期间,还逮捕了宁都县县长、靖卫团长等反动官吏和逃居宁都县城的地主豪绅。宁都起义,打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增强了红军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起了重要作用。

闭关政策

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屡屡亏损。同时,昧于世界大势的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清政府把对海外的贸易严格限制在广州一口,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都必须通过少数特许的“行商”(即“十三行”)之手,进行严格控制。这种外贸政策也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

虎门销烟

在林则徐主持下,自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所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干净。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无不称快。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良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之学。历官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巡抚,以干练廉明名重于时。1838年7月,他遵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六条,极力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说:“(吸烟)论死之说,私相拟议者,未尝乏人,而毅然上陈者,独有此奏。然流毒至于已甚,断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颓波,非严蔑济。”林则徐在两湖地区厉行禁烟,成绩斐然。同年9月,他再陈道光皇帝,痛切指出: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的言行,使他成为主张禁烟的著名代表人物。

《穿鼻草约》:

琦善与义律签定的,《穿鼻草约》的内容是:(1)中国割让香港与英国,但中国得在香港设关收税,如在黄浦一样。(2)赔款六百万元,五年交清。(3)中、英官吏平等。(4)广州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旬复市。在英国方面,即时退还定海。

魏源

中国晚清思想家。湖南邵阳隆回人。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鸦片战争爆发,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50卷,后续增至100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常胜军

中国清政府联合外国势力组成的一支装备近代武器、用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雇佣军。咸丰十年(1860),美国冒险家F.T.华尔经清苏松太道吴煦赞助,于6月2日成立洋枪队,有百余人,以华尔为统领,总部设在松江。次年8月,洋枪队在松江改组,由欧美人任军官,中国人当兵,扩编为700余人,随后又增至2000余人。同治元年(1862),洋枪队改名常胜军。

清末“新政”

中国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10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颁发“新政”主要内容有:①编练新军。②筹饷。③废科举、办学堂、奖游学。④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清政府为了提高中央至地方的行政效率,对原有机构进行了一些改变、裁减和合并。⑤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赵三多

(1841—1902年)字祝盛,人称老祝,洛珠,威县沙柳寨人。义和团运动的最早首领和举旗人。1897年春,赵三多与阎书勤等二千多人在梨园屯“亮拳”三天,借此向教会势力和官府示威,也是义和拳开始转向武装斗争的标志。1899年5月17日,赵三多等人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神助义和团”,增强了迷信色彩。1901年屈辱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巨额的赔款负但转稼到了广大劳苦大众身上。人民群众掀起了抗捐斗争。赵三多率义和团余部加入起义队伍。袁世凯派段祺瑞率兵前来镇压,赵三多突出重围至巨鹿县姬家屯被俘,在南宫监牢绝食7天而死,终年62岁。

邹容

(1885-1905)民国奠基者、革命家。字蔚丹,四川巴县(今四川巴县)人。1891年就读私塾,于1897年开始关心社会时事,对主张流血变法的谭嗣同产生敬慕之情,于1902年东渡日本,深受当时“排满革命”思潮的影响,短短一年时间,他的思想从爱国转向革命。次年遭到清朝驻日公使蔡钧的迫害回国,在上海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革命军》。《革命家》成为当时鼓动革命最有感染力的论著。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孙中山先生称赞道:“《革命军》一书为推满(反清)最激烈之言论,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清政府嫉恨万端,遂勾结上海租界当局封闭《苏报》,逮捕章太炎、邹容,制造了哄动一时的“苏报案”。1905年4月3日,一个冷风细雨的早晨,这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逝世于狱中,年仅20岁。

马嘉理事件

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门户及长江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不断探测从缅甸、越南进入云南的通路。1874年,英国再次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在近二百人的武装士兵护送下,探查缅滇陆路交通。英国驻华公使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1月,马嘉理到缅甸八莫与柏郎会合后,向云南边境进发。2月21日,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这即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海国图志》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他认为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打破了封建的家天下的局面,议员和总统皆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这在当时是很有胆识的。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对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海国图志》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过不小影响。

徐继畲

徐继畲(1795—1873年),号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历任按察使、巡抚等职。由于在广东、福建做官多年,徐继畬有机会接触一些外国人,广泛搜集西方书籍,“于域外诸国地形时势,稍稍得其涯略”。1848年,他撰成《瀛环志略》10卷。与《海国图志》一样,《瀛环志略》也是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

发昌机器厂

是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它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四五个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1866—1894年,上海、广州、天津、汉阳先后创办的机器制造厂共16家,主要业务是船舶修造,少数兼造轧花车、缫丝车等。

自立会

清末由唐才常组织发起,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会党群众所组成的政治组织和武装起事组织。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维新运动失败后,维新派谭嗣同挚友唐才常誓继谭未竟之志,并为谭复仇,东渡日本,先后会晤梁启超、康有为和孙中山,从两方面承受影响,获得支持。他于1899年冬回国密谋武装起事。次年在上海成立“正气会”,旋易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设富有山堂,发富有票,入会者达十余万人。又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开“国会”(亦名“中国议会”)于上海张园,以容闳和严复为正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

李善兰

浙江海宁人,从小喜爱数学,“方年十龄,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三十后,所造渐深”。1852年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等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8年间译书80多卷。1860年以后在徐有壬、曾国藩手下充任幕僚。1868年到北京任同文馆天文学算馆总教习,直至病故。李善兰的数学研究成果集中地体现在他自己编辑刊刻的《则古昔斋算学》之中,里面包括有他的数学著作13种。其中《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深源》3种,是关于幂级数展开式方面的研究。

南学会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成立于湖南讲求新学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谭嗣同等“思保湖南的独立”,使南中国“可以不亡”,遂组织该会。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主要活动是讲演,它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思想甚为活跃,影响也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宪法文件,由“宪政编查馆”编定。制定、公布“宪法大纲”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钦定宪法大纲》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宪法”字样的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个部分。《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与颁布,再次明白的表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愚昧、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朝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十九信条

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它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也是清朝统治者立宪骗局最后破产的记录。由于革命运动和全国局势的压力,《十九信条》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它仍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它完全着眼于皇帝和国会的关系,对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出其虚伪性。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抛出《十九信条》后,并未能挽回清王朝大厦将倾的败局。

筹安会

1915年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孙、李、胡、刘4人都曾参加过同盟会,是名噪一时的革命党。杨度用了许多手段把严复列为发起人,使袁世凯”极为欢悦”。8月23日,由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筹安会宣布正式成立。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严、刘、李、胡4人为理事。

资政院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筹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资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设立。性质。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等。但一切决议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还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

同文馆之争

1866年12月11日,总理衙门大臣奕欣等奏请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扩大到满汉举人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其理由是,洋人船炮制造,机器火器之术,都来自天文算学,现在中国讲求制造,应该首先研习天文算学.不久,朝廷表示同意,但在京城的士大夫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月后,奕欣为此又上折重申前议,批驳朝中的守旧言论,并提出翰林院编修,进士等,也应象举人和五品以下各官一样参加同文馆的招考.该折上后,立即引发了论争.

劝学篇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长沙抢米风潮

1909年湖南发生水灾、虫灾,粮食歉收。官僚、地主、投机商人、外国洋行乘机囤积居奇,或把粮食偷运出境,致使粮米短缺,米价陡涨。1910年4月12日长沙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粜。湖南巡抚下令镇压,逮捕领头捣毁米店的木匠刘永福。13日民众数千人包围鳌山庙巡警局,要求释放刘永福,并徒手与清军搏斗。两日间群众聚集万余人,捣毁米店100余家,火焚抚署、税关、大清银行,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18日英、美、法、德各国派军舰配合清军镇压,民众被捕数百人,伤亡无数。清政府罢免巡抚岑春萱,出示平粜,风潮始告平息。

时务学堂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

湖北枪炮厂

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开办。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图谋自强,萌发了兴建新式枪炮厂的思想,1888年向德国商购机器,1889年拟在广州石门建厂。后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他又以湖北地理位置适中,水陆交通和煤铁方便为由,奏请将枪炮厂移设湖北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北麓,1890年4月7日清廷准奏,定名为湖北枪炮厂。湖北枪炮厂的设备是当时全国兵器制造工厂中最新式的,主要设备购自德国力佛厂和格鲁森厂。生产枪、炮、枪弹、炮弹,与其配套的炮架、铜壳、底火等产品。

北洋军阀: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