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徽是什么记叙顺序写的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2023-04-28 0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期荐书学者

(按荐书顺序排列)

吴远鹏 杨海亮 江晓原

田方萌 严 泉 刘 火

吕文浩 唐小兵 孟钟捷

邰浴日 俞诗逸 燕舞 宋雅沪

传记

《余英時談話錄书》

作者: 余英時 口述 / 李懷宇 整理

允晨文化,2021-11

吴远鹏:

独立学者

在余英时先生远行一周年的时候,幸运地得到《余英时谈话录》这本新出版的书。八月酷暑,我躲在空调房里阅读,仿佛听余先生娓娓道来,如沐松风,如饮清泉,感觉非常沁人心脾。

这本书的前五章从哈佛毕业后到密西根大学教书写到在普林斯顿大学荣退,可看作是《余英时回忆录》续编。在这五章中,余先生生动、具体地回忆自己在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五所大学的教学、工作经历,和费维凯、黄仁宇、费正清、史华慈、赵元任、邢慕寰、钱穆、史景迁、张充和、牟复礼等思想、学术、文化大家的交往,从中可以了解到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汉学界的发展脉络,以及中西方在学术研究上面的不同趋向,特别是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籍学者在美国学术界的努力和贡献。

第二部分内容则包含了美国教育、中国情怀、与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交游等五章。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余先生思想和学问的深邃,以及交游的广博、待人的热忱。

《余英时谈话录》的后面部分讲自己的治学历程,读来更是带劲,受益匪浅。余先生讲自己的一系列专著,可以看作是余先生著作的简明扼要的导读,是解读余先生学术思想的钥匙。特别是关于《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数年前曾认真读过,还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次看余先生的论述,仍然有不少新的体会。余先生指出自己运用考证的方法,并利用现代考古的新发现,同时对照西方关于“轴心突破”的研究,探索“天人合一”观念在古代的起源和演变,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内向超越”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超越型态的概念。窃以为这是余先生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最大学术贡献。

余先生经常说到“责任”二字。又说“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得不得了。古人今人中好多人我都很欣赏,很尊敬,但我不觉得我要崇拜某一个人、我想要变成某一个人……现在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我能做什么,那就是作自己。”“中国传统的东西不是讲的问题,讲得再漂亮,那是不相干的,要看在重要场合的表现。”这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会对冯友兰颇有微词,认为他的“天地境界”“道德境界”都做不到。新近出版的何兆武先生的《上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也有类似的看法。

此处为节选,完整版见:

《上班记》

作者: 何兆武 / 文靖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22-3

吴远鹏:

独立学者

得到何兆武先生口述的《上班记》之后,我特地把他的《上学记》找出来,看它的出版年份是2006 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记得书中提及还有一部《上班记》,因事涉当世之人,要等到何老百年之后才出版,从那时起就期待《上班记》的出版,因此,这是一本等待了十六年的书。

《上学记》因其“真实、真诚、真心”,广受赞誉,被认为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上班记》是何兆武先生个人口述史的下部,与《上学记》相比,这段述及1949年之后的历史却要沉重和复杂得多。

诚如执笔者文靖所说,《上学记》关于“幸福”,而《上班记》则关于“荒诞”。当时历史所根本不干专业,“一说今天劳动,好,我们去劳动,西直门就是我们历史所拆的。明天麦收了,大家就去拔麦子。后天炼钢铁,院子里支个土炉,把家里的炒菜锅、门把手都拿出来,一天三班倒,晚上也不歇着。还有那些迎来送往的任务,早上起来揣俩馒头到所里集合,排队按照指定路线走。贵宾一般要到下午一两点钟才能来,上百万人夹道欢呼,又打标语又摇旗子,大家一起喊‘万岁,万岁!’‘欢迎,欢迎!’过去之后,这上百万人再按照指定路线走回单位。人山人海的,连公交车都没有了,人挨人、人挤人。那时候,如果我坐车回家只需要二十分钟,要是走的话,得走上一个多小时。进门就想睡大觉,这一天算是又报销了。”历史所的书记尹达说:“现在明确告诉你们,‘革命的需要’就是你们的专业。”革命需要你去“四清”,你们就得去“四清”,需要你拔麦子,你们就得去拔麦子。

何兆武先生质疑说:“我们挂的牌子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是不是‘革命的需要’?为什么不让研究历史呢?比如炼钢,当然我们可以从头学,学个三五年,或许也能出师,可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结果学历史的去炼钢,钢铁厂的工人批海瑞,把每个人都向着万能型培养,其实是‘万不能’。什么都干不好,而且是效率最低下的。”

书中有一句话甚是让人醍醐灌顶,就是“真正的原教旨主义是不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世俗利益的斗争”。我这些年经常和一些朋友说,如果你对有些政治社会现象看不懂,就加上“利益”两个字,你可能马上就懂了。

何兆武先生把自己定位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引《浮士德》中的话称“我的一生就是来观看的”。他说:“我不是一个建功立业的人,一生满足于旁观者的角色,不过是浮生中一个匆匆的过客”。“如果能够做一个纯粹的观者,能够在思想里找到安慰,我以为,就足够了。”

此处为节选,完整版见:

《朴:童庆炳口述自传》

出版信息

杨海亮:

独立学者

20多年前,还是中文系一名学子时,我便知道了童庆炳教授。因为参加自考,童老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和《文学概论》是不能不读的。从此,“童庆炳”三个字深深印在了脑海。日后,虽与文学、文学理论渐无关联,但只要见到与童老相关的信息,还是格外留意。深感遗憾的是,童老于2015年6月不幸辞世。虽说也逾八旬,但感觉还早,感觉童老还有大把余热可以发挥,泽被学子。

因为这段“前缘”,见到这本《朴:童庆炳口述自传》几乎没有犹豫便从网上购回。读童老的自传,仿佛在听一个有故事、有成就的老者“回忆”。回忆中,故事是生动的、朴实的;成就是干净的、朴素的。两者都有一个“朴”字,这大概是书名的初衷吧。

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童老的自传,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其一,童老是一个特别厚道的人。做人、治学、传道种种,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品行与学问相比,同高同大。其二,童老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大起大落,始终不变的是能吃苦、能上进,成果来之不易,生命过得饱满。

童老在古稀之年曾经感言:“人生的全部就是你是否尝遍了生活的甜、酸、苦、辣,是否经历了风、霜、雨、雪,是否体验了阴、晴、圆、缺!”童老的一生贯穿一个“朴”字,这是我们多数人所不及的。

《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

作者: 岳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7

杨海亮:

独立学者

早年,读过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洋洋洒洒,形形色色,可谓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画像”。流畅的文笔,翔实的史料,读来酣畅淋漓,大长见识。关于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们身边朋友的故事,也从中了解不少。但见到这本《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们那个时代》,还是毫不犹豫地买回——相信作品是因为相信作者。

史料依旧丰富,文笔还是生动。梁思成、林徽因,还有他们那个时代的李济、梁思永、徐志摩、金岳霖、傅斯年、陶孟和等,有个性,有风骨,有欢乐,有凄苦。时过境迁,作为后人的我们,才能对那个时代的人事物情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究和把握。只是,我们再怎么将心比心,再怎么设身处地,也无法切切实实地感受前辈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正因为如此,我十分认可岳南先生的是,将心比心,却不自以为是;设身处地,却不主观臆断。史料尽可能详细,有争议的,多方引用,小心论证,尤其是面对人物之间的情感、纷争等,绝不轻易“审判”。因而全书字里行间,是“同情的理解”,即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回到彼时彼地去观照,去体味,去思考,这样的“重温”才是有意义的。至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婚姻,依旧见仁见智,我的想法是:他们是天作之合,彼此因为有了对方而完整且出彩。

《中世纪的面孔》

作者: [法]雅克·勒高夫 主编

译者: 申华明

商务印书馆,2022-8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商务印书馆迄今已经先后至少出版了7种雅克·勒高夫的著作,本书是今年出版的两种之一,这是一本相当奇特的通俗图文书作品。

本书提供了113位中世纪的著名人物,每人有生动扼要的小传,记述此人的重要事件或文化贡献。每人都配有从史籍或古迹中找出来的绘画或雕塑作品。这些人物又被分成四个历史时期,按照大体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从欧洲的基督教化到查理曼(公元325~814)”、“从查理曼到公元1000年”、“中世纪中期(1000~1300)”、“动乱与变迁(1300~1500)”。所有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中世纪人物,比如圣奥古斯丁、阿提拉、查理·马特、查理曼、征服者威廉、熙德、萨拉丁、狮心王理查、大阿尔伯特、马可·波罗、但丁、乔叟、薄伽丘、圣女贞德……直到哥伦布,自然一网打尽。

这113位历史人物中包括了11位“虚构的人物”,例如亚瑟王、罗宾汉、圣母玛利亚、撒旦等等,甚至还有列那狐,他们组成了最后一个单元。

勒高夫是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大权威,由大权威来编这样一部通俗作品,自然举重若轻,观赏的重点除了那些印刷精美的图片,就要看他对历史人物的选择,和那些人物小传中的叙述。既可随机翻阅,观赏休闲,也可顺序阅读,收获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的重要知识。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作者: (德)卡尔•洛维特

译者: 区立远

学林出版社,2008-12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1941年初,仍在日本流亡的德国思想家洛维特准备前往美国。这时他听说哈佛大学的一项有奖征文,主题是纳粹上台前后的个人经历。洛维特撰文参加了这次评选,因其文字的哲学味儿未能中奖,却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此书展现了上世纪30年代政治剧变时期德国学术界的众生相。洛维特在书中提及最多的人物是海德格尔,我对海氏没有多少兴趣,印象更深的是书中其他片断。例如,在韦伯进行“以学术为志业”的演说时,洛维特就在现场,受到极大震撼,因为这场演说凝聚了韦伯毕生对学术人生的体悟。他在书中还提到德国政治家劳施宁,劳氏看到纳粹上台后即移居瑞士,在海外一直批判纳粹主义。像他这样能看清形势又有决断力的人,洛维特认为少之又少。

《戴高乐将军》

作者: [美] 朱利安·杰克逊(Julian Jackson)

译者: 朱明 / 徐海冰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20

严泉: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为第五共和国之父,戴高乐与当代法国政治体制的密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位自负难以与人沟通的人物,如何能够成为二战时期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他为什么要执着地改变法国议会制的传统,变革的思想资源从何而来?在生命的暮年为何又变成了改革斗士?为何又能够自由地进出权力体系,而能够不被权力所俘获?也许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历史学教授朱利安·杰克逊的《戴高乐将军》一书提供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独特的答案。戴高乐曾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何才能统治好拥有258种奶酪的国家?”但是法国两次举办“法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评选,戴高乐都以绝对票数获得首位,远超拿破仑。法国国家利益被优先塑造为一个分裂国家的政治共识,可能这是戴高乐与第五共和国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之一。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作者: 洪业

译者: 曾祥波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

刘火:

中国作协成员

洪业的《杜甫》被认为是英语语境里最好的一部杜甫传记。其实,放在汉语语境里,洪业的杜甫传不会逊色任何一部。

如,在论及严武(时为剑南节度使)与杜甫成都是否有隙(有人说,严曾想杀杜)公案,洪业讲“哪怕只是匆匆一瞥关于严武的这首诗(《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就已经足够熄灭那些关于诗人和自己年轻的资助者之间关系破裂的闲言碎语了”。细读这首诗就可以看出杜甫对节度使严武保障唐帝国西南一隅安全的高度评价。杜甫对此是感恩的。

又如,杜诗的暗喻是杜诗一大特色。洪业指出《咏怀古迹五首》为什么杜甫要写王昭君?杜“想到明妃最终背井离乡和许多忠贞的官员的经历与杜甫自己不妥协而被朝廷贬谪放逐的经历相同”而凭悼明妃。写明妃的诗很多,惟工部此首最真。

在谈及杜诗英译时。洪业说:我们的诗人饱览万象,倾听群籁,然后将它们写到这些诗篇《秋兴八首》。《秋兴》为题的八首组诗被许多比评家认为是杜甫最好的诗篇。

洪业讲,“翻译多多少少能传达杜甫的思想和感受,但是很难表现他伟大的诗歌语言中的技巧。”

洪业的母语是汉语,写作多用英文。由洪为译杜诗,比不晓格律的英美学者译杜近体诗,应有先天优势。事实也是如此。

Maverick:A Biography of Thomas Sowell

Jason L. Riley,Basic Books,2021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索维尔是著名的美国保守派公共知识分子,此书据说是他的第一部思想传记。索维尔今年92岁,出了40多本书,包括已有中译本的《美国种族简史》、《知识分子与社会》、《被掩盖的经济真相》和《移民与文化》。我几乎收集了索维尔的所有书著,其中大部分还没有被介绍到国内,尤其是他关于种族问题的著述。此书凝练地介绍了索氏的基本生平和思想,以及他在美国舆论场中特立独行的角色。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主流叙事都将黑人视为受害者,各类机构也出台了多种帮扶政策,然而种族差距依然显著。索维尔认为黑人必须反省自身的文化与观念,否则即使美国的社会歧视完全消除,黑人群体还是不能振作起来。包括本书作者在内,越来越多的中青年黑人知识分子正在接受他的观点。

文化随笔

《历史的微声》

作者: 王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10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笛教授是很多读者熟悉的著名历史学者,这本书不是某一个具体问题的专题研究,而是作者四十年来学术阅读的一次总回顾和总检阅。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儿时到目前为止的阅读和思考经历,他自出道以来各个阶段所写的书评,他的历史观和史学观的形成过程,等等。作者走过的学术道路,集中体现了一个在中国学术环境中成长下的学者,经过美国学术训练后发生的蜕变,这对于国内的青年学子如何重新设计自己的学术生涯当有重要启示。作者自述在国内时研究题目很大,但实际格局很小;经过美国学术训练后变成题目很小,但实际格局很大。这句话极有助于理解作者在国内外已出版的各种专著。作者一再强调一个学者的阅读面一定要开阔,要读很多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书,这本书中所述作者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心得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读书就是自我塑造”,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学者,就从阅读生活的改变开始吧,相信王笛教授这本借谈个人阅读史讨论学者成长史的有趣的书会对青年学子有所触动,有所借鉴。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作者: 殷海光 / 林毓生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22年11月22日,旅美中国思想史名家林毓生先生在美国与世长逝,自从1980年代后期他的代表作《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引入中国思想界,林先生的学术与思考就成为中国学人思考中国的人文传统与现代转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他的人生所弥漫出来的无疑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种学术精神和人格气质,对于当代中国自然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参照。这种学术人格在其早年与台大老师殷海光先生的通信中早已渐露端倪。

这本通信录从1990年初版,到2016年出版重校增补版,见证了中国知识界将近三十年的风云激荡。师徒两人在书信中所讨论的学术、思想乃至日常人生的议题,具有一种穿透时光的永恒价值,他们在书信中呈现的对知识和学术的韦伯式志业态度、对于纯粹人格的憧憬、对于现代性隐忧的省思,甚至对于人与人面对面推心置腹交流的神往等,都让读者阅读之后有一种会心的动容。林先生与张灏先生一样,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朋友,他在华师大举办的史华慈90周年诞辰纪念会议上的发言、第一届中国思想史高级研修班的演讲等,都成为历史的回响和空谷足音,必将长久地滋养着中国年轻一代的学子,让他们长成更有韧性和智慧的一代知识人。

《直面人文学术危机》

作者: 仲伟民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4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前人文学术研究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具有导向作用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又与大学评价和期刊评价紧密相关,仲伟民教授以一个资深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来讨论人文学术危机,自有其独到之处。图书情报系统创造的引文数据排名如何支配了学术期刊评价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学术评价以及资源分配,数据库如何绑架了学术期刊,创办英文期刊为什么不等于国际化,综合性学术刊物如何实现专业化的转型,博士论文抽取部分章节先行发表为什么合情合理合法,等等,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很多重要问题,都在作者的笔下有透彻的分析。作者的观点旗帜鲜明而又不乏建设性,文字干净而充满感情。身处人文学术界,想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存境遇有深一层理解的朋友,不可不关注这本书。

《历史与公共记忆:历史学家访谈录》

《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编

人民出版社,2022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教授

历史学家是书写历史的人。他们也是历史中的人。当每一位历史学家回顾自己投身史学研究的因缘,回顾成长道路上的师长学友,分析自己作品的得失时,他们实际上也在塑造一段历史知识生产的公共记忆。这本访谈录是从《历史教学问题》过去二十多年间的“史家访谈”栏目中撷取出来的。已故主编王斯德教授很早就意识到,保留一份历史学家的研究历程对于未来的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历史学者来自天南海北,研究领域古今中外,但在访谈时都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类似于两千年多前太史公所追求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豪迈之情。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些记忆,有可能发现、恢复或理解某些历史研究成果出现的时代背景、学术潮流或个人经历,从而在此基础上找到我们认识当代史学图景的一种鲜活方式。

《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

作者: [美] 伊娃·霍夫曼

译者: 胡洲贤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10

邰浴日: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世纪90年代初,曾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各国刚刚摆脱苏联模式的政治体制,转而采行西方模式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随即还将面对经济市场化、民主巩固以及融入欧洲等艰巨挑战。身为美国籍的波兰犹太裔作家,本书作者选择在这个时点赶赴现场,试图在历史发生的当下去亲眼见证,捉住那些活生生的历史。本书记录了作者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旅程,通过描述她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与当地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所展开的接触和交流,向读者展示了这些东欧国家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在终于摆脱了旧制度之后,人们要如何面对过往那段不堪的历史?他们将如何重置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困惑乃至恐惧?我们中国读者从中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示?在这本书中,读者不难找到部分的答案。

《论家用电器》

作者: 汪民安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7

俞诗逸:

图书编辑

很特别的一本书,一本让日常事物“说话”的书。居住空间对人们而言太过熟悉,以至于缺少一种记录它们的动力,而汪民安并不这么想。在这位哲学家看来,即便是每日生存的居所,也有记录的意义。这种意义来自他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以及对物质主体性转换的尝试。他试图去说明物质与人的微妙关联,当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的时候,无形中也在接受来自它们的反馈。它们像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与人产生联系乃至互动交流。这背后其实隐含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我们在多大意义上学会和它们“说话”,一面说给自己,一面说给无处不在的社会关系,在一次次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

《可有一线穿今古》

作者: 田方萌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12

燕舞:

资深媒体人/《社会科学论坛》编委

70末学者田方萌在香港回归那一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并相继取得本、硕学位,自此开始,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这三所大学完成的本、硕、博阶段的学术训练,主要是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的,新书中侧重当代政策问题述评的第三辑“论世”与作者的社会科学背景的直接关系相对密切些。第一辑“谈史”试图探讨古今之变的宏观动力机制,第二辑“观人”试图理解具体历史情境中人物的理智与情感,这两辑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社会科学,原来作者博览群书的兴趣始自早年对李敖著述的阅读。

学无定法,殊途而同归。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史专业,或许有助于培养青年学者的贯通感,社会科学则可能在结构性分析上有优势,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作者在求学和工作过程中先后换过两次专业并隶属于五所不同的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的短长和甘苦当深有体会。作者早曾立下Flag,其专书《君往何处——国际人才外流与社会发展》已签约一家大社,主副书名就结合了文史和社会科学各自特色,期待这一部早日出版。

《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

作者: 唐小兵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6

燕舞:

资深媒体人/《社会科学论坛》编委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还是华东师大历史系在读博士生的唐小兵成为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的访问学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留校已八年的唐小兵副教授赴哈佛燕京学社访学一年。前后相距十年的两次出国和访学经历,恰好见证了唐小兵从优秀青年学子成长为知名“青椒”和青年历史学人的历程,这两次访学的所见所闻分别在博客和《读书》《天涯》《随笔》等南北思想文化类刊物上多有发表,笔者对后一次见闻的报章发表多有留意和阅览,所以并不陌生。

在作者2020年初完成正教授升等并被评上博导后两年,这些文字终于正式结集出版,又恰逢我们在新冠疫情的困顿里倍感自由、开放的珍贵。前后相隔十年,作者的眼界、心境也都发生了些变化,一如既往的是面向公众写作的热忱和自觉。“回忆录、口述史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记忆”是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属于学术随笔,与作者十年前的专著《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星期论文”和“自由谈”为例》在体例和文献款广度上不太一样,但前者的写作和结集出版本身就是一种个人历史记忆的写作实践。

作者将新书题献给了自己的孩子,他在哈佛燕京学社访学那一年完成了独立带娃的“壮举”,这一点非常让人佩服,“学术”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家务和真实世界的世俗生活之外的。我们之所以要勇敢要关心公共事务,正像《阿凡达2:水之道》台词大意所说的,家人既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盔甲。

也很期待小兵教授“左翼文化与20世纪中国革命”这一最新研究议题能早日顺利结出果实。

俞诗逸:

图书编辑

这是一趟跨越十年的北美访学之旅,见证了一位青年历史学人的心路历程。从温哥华到波士顿,从UBC到哈佛,这些地方留下了历史学人唐小兵或深或浅的学思踪迹。两次访学,身份殊异,温哥华部分记录下一位博士生初来异域的好奇,带着开眼看世界的视角,初步体会北美人文学术生态。暌违十年,踏上哈佛的作者已是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在斑驳的史迹与现时的学人中穿梭,记录下短暂访学时光下的只光片羽。尤为珍贵的是书中访问前辈的印记,而今读来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过去不久的阻隔时期,这些行走他方的只言片语,或许能给未能出行的学子带来一些慰藉和期待。

《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

作者: 马群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6

宋雅沪:

长沙师范学院

本书经过李泽厚本人在生前审阅后而出版,可看作李老先生目前唯一的可信传记。对于在《美的历程》中获得较佳阅读体验,而想更进一步阅读李先生其他著作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大概可视作目前最佳索引图,它可帮助我们自主确定阅读步骤。

当然,本书并非常见的人物传记,实质上是“虚拟对话”。作者马群林先生是李老晚年多部出版著作的选编者,熟悉李老著述而深受其信任。在此前李老数次不同意出版个人传记的情况下,马先生整理李老相关文字而虚拟成此对话,实可理解为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选择。本书遵循时间线索和李老的人生轨迹,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后两部分内容是其出国后的行思,我尤为关注。章节之间的小标题多有引用符号,实则可堪留意其意义。而对比有关李老生平的其他文字,本书主要特点之一恰在于多处细节有求证。如网络上流传的当下学界大佬对李泽厚先生的褒扬评价文字,在本书中都有梳理和求证,这堪称有史料意义。马群林先生并非学界中人,出版此著述并无学术功利目的。事实上,极爱阅读李老著述而出版相关著述的杨斌先生和邓德隆等先生均非学界中人。这大概也是时下学术生态的一个表征吧。

原标题:《“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 学人书单·传记随笔篇》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