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家庭记账的误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庭种蒜苗图片真实 个人、家庭记账的误区

个人、家庭记账的误区

2024-06-26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普通人一开始记账最容易陷入的误区主要有三个,一开始就认为记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把每笔账的记得清清楚楚的完美注意倾向,认为单式记账就行,复式记账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不愿意去学习。

一开始就认为记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记账就是记录每日的支出,这有什么难的?

作为记账小白,刚一开始觉得记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么这有啥难的。怀有这种想法的人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一遇到一点难题不知道怎么做就放弃了记账,因为思想上完全没有准备。对于普通人来说,收入每月就发生一次非常好记,剩下的基本都是支出,只要按照发生的时候记录下来就行了,这有啥难的呢?这通常都是没有记账经验的初出茅庐的人的想法,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有两个因素在共同起促成了这种想法,一方面是你有所接触和了解,并不是完全没有碰过,你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理解这件事情。另一方面真实的情况是你对这件事情缺乏深入的理解,看不到更多的细节,但是你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

如果是一件你完全没有经验的事情,例如芯片设计,你是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根本不会有对理解芯片设计这件事情有错觉。但是对于记账这件事情,很多人是有这样的错觉的,我一开始也是这样。但是随着记录的越来越多,你就会逐渐发现很多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的问题,于是就想要搞清楚到底问题在哪里,于是就去学习相关的知识,逐渐的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么的天真。想要通过自己对于收入和支出的粗浅的理解就把账记录的清清楚楚的,进而进行有意义的分析是不知者无畏的一种表现。

经历了这十多年的记账实践,我逐渐的发现记账越来越清晰,记账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记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起码从理解的层面上来看。回头看我走了很多的弯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针对个人和家庭记账经验,自己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时间才逐渐的找到了出口。

我对于一个记账的新手有几点建议,首先如果你不是一个科班的会计或着财务出身的人,就不要高估自己对于记账和财务知识的理解。其次,就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面对一个新的领域在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的时候,要去做一些功课理解最关键的一些概念,不要生搬硬套自己脑子里固有的不正确的概念而不自知。最后,记账是个持续改进和学习的过程,开始可能觉得简单,随着记账的深入就会发现很多的概念和细节自己都不了解,随着自己的学习和碰到更多类型的账目,逐渐的当理解到了整个复式记账的逻辑之后,就会发现记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能够理解自己和家庭的财务情况,而且对于新闻中提到的财务术语也不会完全一头雾水。

一开始就想要把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把记账这件事情搞得明明白白的。

这是每一个有完美倾向的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有这种想法的人最终可能会走向三个不同的状态,第一个状态就是钻入牛角尖,必须要记录的清清楚楚,否则就会内心纠结导致最后放弃了记账;第二个状态就是觉得反正记也记不清楚,那就随便记记吧,失去了开始记账的热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破罐子破摔;第三个状态就是遇到具体的账会去做权衡,有时候能记得细一些就记细一些,条件有限的话就记粗一些,记账颗粒度的粗细是有代价的,最大的代价是时间和精力,因此必须去做取舍。有些人就只经历过第一种状态就放弃了,有些人经历了第二种状态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了,有些人反复的经历了第二种和第三种状态的煎熬和折磨,最终也放弃了。有些人反复经历这三种状态种,从一个坑进入另一个坑,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应该都是进入了第三种状态。经过十多年的记账经历,我现在就处于第三种状态。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你去超市做了一次大采购,有猪肉、牛排、鱼、芹菜、韭菜、蒜苗、牛奶、苹果、拌猪耳、鸡蛋、卫生纸、油、面、胡椒等等一大堆,你怎么记录?是根据单据上的每一项,逐个的记录下来吗?作为一个要求精确的人,你会想要完完全全的把这些明细记录下来;作为第二种状态的人,你可能就把这次采购作为一次记录记个总数,这样各种类型的支出可能就无法区分开来。第三种人会怎么记呢?你可能会把肉记为一类,把调料记为一类,把水果记为一类,每一类的金额算个大概就好,只要加总的金额和单据一致就行。

还有平日记账的时候,是遇到一笔交易就去记录,还是统一把一天的交易分类好,记录每项分类的总金额就好呢?这其中有些是因为需要权衡记录的颗粒度问题,还有一方面尤其是对于初次记账的人来说的难点,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分类和框架,在每次碰到要记账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如何去记录,或者说不知道记录成什么样子才合适。如果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又没有及时的搞明白,日积月累的就会越来越混乱导致无法坚持下去而放弃了。

最后就是一听到复式记账就头大,觉得自己就记个小账不需要那么麻烦,而且听说复式记账非常的难,普通人根本搞不懂,那都是专业人事才去学的。

我们记账就用单式记账就行了,何必去费那事儿学复式记账呢,而且还不一定学的会,即便学会了也是杀鸡用牛刀不值得。复式记账是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概念,只能远远的看看,更不要说什么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了,这些其实都是会计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花点时间是不难理解的。

回过头来看我之前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记账软件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软件本身只是一个便利化的工具,软件本身并不能够让我对于记账这件事情有更深入的理解,反而经常是让我更加的糊涂。我现在认为我要能长期的记好个人和家庭的账,需要有一个趁手的工具能够随时随地方便的记录发生的交易,工具的扩展行很强可以灵活的进行记账的分类,能够生成各种报表等等,同时要学习和理解复式记账,能够使用复式记账的思路进行记账,这样反而最简单。我的意思不是说必须要先学会复式记账才能记,而是说我们要学会复式记账,因为它能够让你更深入的理解记账和财务的本质。

工具和思想都很重要,对于记账来说,有了合适的记账软件和对复式记账的理解,那么记账就不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反而会让你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丘成桐的观点认为我们从小的教学太多"技巧"和变着花样的练习,却忽略了数学的"大道",例如方程,严格说方程之前非"数学",只是"算术",未知数和等号,小朋友能不能理解?很早就可以,学完加减乘除就可以理解,所有小高的应用题都是白做的,方程全秒杀,你以为在锻炼小朋友逻辑推理,其实在耽误他们养成方程思维。我觉得记账也是一样的,我们大量的时间都在陷入单式记账的思路里,在各种的记账软件中穿梭,使用低效的思维和工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也没有真正搞懂记账这件事情,对于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等财务概念更没有深入的理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