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映上海|为何而“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室内乐团多少人 爵士映上海|为何而“融”

爵士映上海|为何而“融”

2024-07-12 0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爵士室内乐团

《Hourglass 沙漏 3.0》

“即兴”的自由

是一把双刃剑

在我采访过的爵士音乐人里,只要说到“融合”,张雄关和他的爵士室内乐团就会被提起。他的爵士乐,常常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甚至诗歌联系在一起。

张雄关的“关于爵士室内乐团”,就是将爵士乐与古典室内乐的形式和编制相结合,比如爵士吉他、鼓、贝斯,与弦乐四重奏结合,这就是2020年张雄关第一次将爵士室内乐搬上舞台的阵容。

张雄关并没有专业的古典音乐学习背景,但是他觉得古典音乐为他的爵士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与我此前认识的一位有爵士学习经历的古典音乐演奏家正好相反:。

我们常常会说,爵士和古典是两个系统,两种思维方式,但是张雄关觉得,爵士音乐人如果愿意去古典音乐的世界中转一转,会得到很大的收获:一个是乐手之间的相互配合,一个是古典音乐家对作品分析的深入程度。

爵士乐的律动和节奏非常严格,可以说,爵士音乐家们从学习爵士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在练习如何在一个严格的框架中去做即兴,拿到谱子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排练,或者排练几次就可以演出。虽然舞台上不知道下一秒会碰出什么火花的即兴,确实是爵士乐的魅力所在。

但是张雄关觉得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过于轻率地对待即兴演奏,就会让爵士乐变得过于随意。而爵士乐手只有长期磨合,才能产生默契。

“古典室内乐是没有指挥的,不同声部的配合,依赖于乐手之间长期培养的默契,可能一个呼吸或者眼神,大家就知道接下来要怎么样继续。爵士重奏与室内乐的思维其实非常相似,乐手之间的音乐互动虽然很多时候是即兴的,但是也需要时间的磨合和沉淀,才能碰撞出好的爵士音乐。我觉得这一点上面,我们需要学习古典音乐的思维模式。”

除了对待即兴配合的严谨态度,张雄关还认为爵士乐演奏家应该不止于钻研即兴演奏技术,同时也应该更重视爵士乐历史的学习,还有对不同年代、不同分支爵士乐风格的深入研究。

在教学中,他始终强调学生要做到这些,“大家要能说出来我演奏这个曲子,为什么这样演奏?我演奏这个曲子跟另一个曲子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像一个机器一样只练习技术,最后成为一个厉害的即兴机器。这是我们跟AI之间的区别,我们人是有情感的。你要能说出来作品里面有什么音乐的表达,或者我做了什么。“

而可以演奏出“有情绪的即兴”的第一步,就是先能说出别人的即兴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很多刚开始学习爵士乐的人都是从模仿大师的即兴开始的,这是不可绕过的环节,但是张雄关认为不能止步于此,“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知道你自己喜欢什么(即兴)很重要,但同等重要的就是,你也要能判断出你不喜欢什么。如果你喜欢这段即兴,你要告诉我为什么,比如说是因为他的演奏音色很好,或者他的技巧很好,又或者他与乐队声部的互动联系很紧密?而不是别人说这是爵士大师,你就觉得好。”

对别人的作品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有感情上的好恶,是演奏出自己的好爵士的前提。

爵士

一路走来的融合

“我们在2023年写的音乐,

不应该还跟一百年前一样”

爵士室内乐的演出和创作经历、与古典音乐演奏家合作后的收获,都让张雄关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了爵士。

爵士室内乐在张雄关近年的音乐生涯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类似这样爵士与其他音乐的融合风格,在大众接受度上仍然不高,有不少人并不认可这样的融合爵士是爵士乐。

张雄关的爵士音乐可能听上去并不那么传统,但是他创作的初衷,或者说他创作的最初形态还是传统的。对于这个问题,张雄关说:“有些人因为年代背景或者说各方面的原因,他觉得爵士应该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swing的样子,或者更喜欢传统的这种声音也没问题。我觉得都是ok的,每个人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权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我觉得我们在2023年写的音乐,不应该还跟一百年前一样,那样的话是对不起音乐本身的。”

爵士不可能不做融合,从源头来看,它就是一门因为融合而诞生的音乐,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与其他风格融合后而产生的分支。

“然而,不管是怎么样的融合,我觉得如果你一定要用一种风格去定义它,它还是爵士,它不会是古典音乐。比如爵士室内乐,它是爵士乐的分支,里面有古典的元素,而不是古典音乐分支里的爵士。”

当爵士演出

与视觉融合

我不懂

音乐术语“大和弦”(Major)是什么?

它可以是鲜花、瀑布与流水

“爵士不仅可以跟不同的音乐风格结合,甚至可以跟不同的艺术门类融合,只要我们记得原点在哪儿,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张雄关有一句令我印象很深刻的话,他说:“我觉得爵士永远是会是小众的音乐,但是我觉得没问题,我觉得小众是很好的,是一个财富。”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并没有作出各种尝试,让爵士乐离普通人更加近一些。

他曾经在上海音乐厅导赏过一场拉丁爵士音乐会,当观众通过他的简单讲解,了解了拉丁爵士背后的历史,从而对舞台上的音乐反应更加热烈的时候,他感到一种由衷的开心。

而即将到来的7月末,张雄关以及他的“关于爵士室内乐团”将要在teamLab无界美术馆举行一场特别的演出,。

在美术馆内五个不同的艺术空间中,五场不同的爵士乐演出同时进行——

五个场馆

五种爵士乐器组合

五种爵士乐中最常见的和弦

五种不同的演出风格和基调

伴随着变幻无穷的视觉图像,移步换景,当你走到不同的空间,会得到五种完全不同的聆赏感受。

无界美术馆此前已经做过好几场视听结合的演出,当视觉与舞蹈、古典音乐、新民乐融合,不仅是卖票和拍照打卡的噱头,也的确让很多人似乎离艺术更近了一步。

但是,“无界”,无界,是否真的没有界限?“融合”,融合,是否是融而不合?

在如今的世界,当我们不停地谈论、探索如何跨界,如何融合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意义吗?当A和B融合,我们是否真的创造了一个新的东西?A和B的精华,我们是否真的保留?

当无界美术馆这个空间,赋予了爵士乐视觉上的美感,那么,爵士乐又给这个空间带来了什么呢?我们选择走进这个场馆听爵士的人,又得到了什么呢?

“大和弦、小和弦、属和弦……这些和弦属性对于普通人来说,听着非常抽象。但是如果有有画面配合,那么哪怕没有专业音乐背景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些和弦的不同色彩和情绪,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比如大和弦的感觉是明亮的,生机勃勃的,我们就把这个和弦主题的爵士乐放在「花瀑布」演出,有流水和瀑布的景象,取名‘初绽’。”

在这场演出里,“大和弦”不再是一个专业术语,而是具象成了我们眼里的花朵、流水和绚烂的光。观众不一定要理解“大和弦”的结构,但是他们会对它的音响有感性的认识,具体的联想。张雄关觉得,这就是做跨界音乐演出的意义。让每个人都能听懂音乐,都能找到与音乐的连接。

从融而有界

最终走向融而无界

纵观无界美术馆这场爵士演出的阵容,大部分都是国内爵士圈中青一代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音乐理念可能各不相同,对爵士风格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有的更支持传统,有的更偏好自由。但是他们确实都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爵士音乐的世界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实时更新着、变化着。

张雄关还有一个小“野心”。虽然很多爵士音乐人都认为,爵士不需要被定义,但是张雄关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他认为深刻地了解爵士历史和爵士风格,是成为一个好的爵士演奏家的前提。他希望与同行一起,为将来国内学习爵士的孩子,做一本系统梳理爵士音乐术语、归类爵士分支风格的教科书。

“爵士确实是小众的,不过我相信大家会越来越了解它的,虽然几十年前大家就这么说啦。”张雄关笑起来,“我也一直在尝试,在改变。我现在回过头听刚毕业那时候自己创作的专辑,还是挺技巧性,挺学院派的,因为当时学了很多音乐技巧上的东西,很想表达出来。但后来与观众接触多了之后,通过跟大家的交流和一些互动,我的侧重点会有一些变化,慢慢的旋律化的东西会更多,希望可以更加接近大家。因为也许有些人可以感知和声色彩的明亮或者黑暗,但是旋律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听懂的。”

“但,这也不是一个妥协啊。”看到我笑了,他继续说到:“你要慢慢的找到自己。同时,在不违背自己的这个初心,或者违背你的喜欢的情况下,找到让大家更能接受的一个方式。”

我同意他的说法,因为我已经看到了太多音乐人,在为此努力着。他们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找寻平衡,在坚守和圆融之间找寻平衡,在音乐和自我之间找寻平衡,这不是一种妥协,“融合”和“跨界”也不是最终的目的。

从融而有界,最终走向融而无界,他们是我们与音乐艺术之间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他们不断的求索,我们得以无限接近音乐。

爵士映上海,即兴即人生

本期爵士引荐人:张雄关

原标题:《爵士映上海|为何而“融”——专访爵士音乐人张雄关》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