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崛起之基石:超越世界2000年前的质量体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实现模具零件标准化有哪些好处呢 大秦帝国崛起之基石:超越世界2000年前的质量体系

大秦帝国崛起之基石:超越世界2000年前的质量体系

2024-07-15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商鞅方升

对比:1954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坎德拉(cd)作为基本单位。在标准统一上,秦领先国际社会足足2300多年。

2.标准化生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秦的标准化充分吸收周朝“车同轨,字同文,行同伦”(中庸第28章)思想,通过度量衡统一全面实施和推广。

《秦律十八种》中《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零部件实行统一标准化,有利于全国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同时也方便在使用现场组装和维修。

秦俑一号坑出土的钢弩木弓好秦弓二十八件,弩机大小基本一致,弩机关键部件悬刀、望山、牛的厚度仅有1.76~1.92毫米,规格一样,可以相互换用。

兵马俑出土的铜镞分为3种,其长度折合为秦尺分别为1、1.25、1.6寸,铜镞首各面呈三个三角面,经过测试,同一铜镞各面轮廓误差小于0.15毫米,让秦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空气动力平衡。

84支同类铜镞长度误差最大0.55毫米,最小误差为0.02毫米,确保秦兵在使用不同的弩机和弩箭时保持极高的精准度。

秦弩兵兵马俑

标准化让遍布秦国的不同兵工厂生产统一标准的武器而大幅度提高效率,也让工艺较为复杂武器(如:秦弩)得以大规模制造。零件的标准化也让武器现场组装和维修变得简单,同时,可保障武器在使用中效果的高度一致,如:秦军采用同一型号中不同的弩机和弩箭可以射出极高的精准度。

对比:1876年,美国管理大师泰勒在推行标准化掀起了现代质量革命,这个事件触发美国GDP迅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详见后期美国崛起的内容)。

3.大规模高水平工匠群确保秦朝产品高质量

中国从古至今都不缺能工巧匠,最负盛名的当属春秋时期的鲁班。但人类从古到今却很少有朝代像秦超大规模高技能的工匠群。为了支撑战争,秦需要大规模高技能的工匠群,并从国家层面对工匠进行培养和规范。

秦从事官府手工业主要是奴隶、囚徒和自由人。秦简记载:“隶臣有巧者可以为工,勿以为人仆养。”同时,根据秦律对工隶臣的赎身规定,工隶臣可以通过功勋免去奴隶的身份(仍需为工),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工隶臣对工作的积极性。

而自由人分为工师和工匠,新人需要通过工师培训后才能升为工匠。秦律中专门规定了工匠培训的时间以及奖惩制度,一般的学徒为期两年,有一定技能的学徒为期一年。

秦对学徒学成有严格的考核,对于到学期而未学成者,则要上报内史给与相应的惩罚,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新工匠具有较高的技能。这种对学徒的严格培训和考核甚至超过了中世纪欧洲行会对学徒的要求。

秦朝兵马俑逼真的发髻

当今世界无不为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和逼真的工艺所折服。秦始皇在修陵墓时动用了几十万的工匠,上万的兵马俑以1:1真人为模特。大型陶俑极难烧制,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依旧完好无损,发髻清晰可见,堪称为八大奇迹之一。这使人不得不叹服工匠技能的同时,为秦拥有庞大高超技巧的工匠群这一事实感到震惊。

4.缜密的回溯机制——物勒工名

在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秦剑,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青铜剑刺杀敌人是最有效果的杀伤手段,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对等的情况下能刺死敌人而确保自身安全。

青铜作为战国时期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大量应用在武器制造中。在青铜时代,铸剑很难做长的原因是铜和锡的比例难以把握:锡少剑太软,锡多剑硬但易折断。但秦对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秦剑表面有一层密密的铬盐氧化屏,厚约十微米,相当於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正是这层灰色的含铬保护层起到了抗锈耐蚀的作用。

为了让武器质量得到保障,秦朝在重视生产过程的同时,还制定了极为高效的回溯机制——“物勒工名”。《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通过在武器上刻字,遇到有质量问题的武器即可快速问罪到各层主管和工匠,甚至可以问责到相邦。在始皇元年至十年这段时间的刻铭,一律为相邦、工师、丞、工四级。

秦剑上的刻铭

“物勒工名”让各个级责任人全力以赴把关武器质量,从而确保在铸剑过程中严格执行最佳工艺,其质量最终也体现到秦军强悍的战斗力上。

对比:近代的质量回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世界航空大面积空难事故后开展。通过质量回溯,极大地提高了客机的安全性,但当今质量回溯在追溯效率和责任落地等方面来看,都远不及“物勒工名”。

02匈奴和世界各大帝国的关系,彰显大秦帝国的强大

骑射在冷兵器时代是农耕民族的噩梦。匈奴作为骑射战争的鼻祖,在很长一段时间威胁北方。匈奴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和世界最强大的秦朝、汉朝、罗马帝国之间都有激烈的战争,而匈奴和各帝国的对比也侧面反映了各帝国的真正实力。

1.大秦帝国对匈奴是战略主动的“驱逐”

公元前217年,秦国发动对匈奴的全面战争。秦军对付匈奴骑射的重要武器就是强弩,其射程是弓箭射程的两倍以上。匈奴骑兵还未到弓箭范围,就成为了秦军的活靶子,“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仅一年,秦军就击溃了匈奴30万骑兵。

2.大汉帝国对匈奴是战略被动的“和亲”

在这一层面,汉朝实力远逊于秦朝。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被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白登之围 ”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汉笼络匈奴的手段,直到汉武帝时期举全国之力才击溃匈奴。

汉朝和亲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也显示了弱者的无奈

被汉击溃的匈奴后期分裂为两部,南匈奴投降汉朝,后一起击溃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西迁。虽然战胜了匈奴,但汉朝一直维系着和匈奴和亲的关系,在汉元帝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确保了汉朝几十年的边界安宁。

罗马帝国对匈奴是战略被动的“称臣”

公元91年,北匈奴在和东汉的长年战争中失败,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公元375年,突然出现在欧洲大地。匈奴强悍的骑射战术横扫欧洲,让东罗马帝国称臣纳贡,同时,也间接造成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从三个世界上最强帝国和匈奴之间的关系,从侧面体现了大秦帝国的震撼实力。先进的质量体系支撑了最强大的军队,最强大的军队扫灭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局面,让中国避免了像欧洲西罗马灭亡后的四分五裂,推广封建制度也领先欧洲一千多年。

03大秦帝国质量体系断层造成华夏千古遗憾

中华文明孕育出大秦帝国的质量体系,但遗憾的是,之后没有一个王朝继承,总结来看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秦朝统一时间太短,很多制度无法被广泛沉淀

秦国的质量体系从商鞅变法开始有100多年的积累,但从公元前221年到前207年,秦朝统一的时间仅有14年。像质量体系中的“物勒工名”、工匠制度等,都有严格的法制基础推行,但秦朝在短时间强行推行法家,最终引起了大规模起义。秦朝的快速灭亡也落得了“苛秦暴政”的骂名,后续朝代都以秦朝灭亡为鉴抛弃法家治国。

2.秦朝扩张步子太大,“扯了蛋”

秦朝建立后就四处开疆拓土,秦军向南越国征伐的秦军主力多达五十万,北面守卫长城的主力也有三十万之多。

而镇压起义军的主力,是临时被武装起来修骊山墓的四十万民工,战斗力远不如擅长攻略杀伐的正规秦军。如果秦朝以八十万正规秦军参与镇压起义,秦不会二世而亡。

3. 刘邦反其道而行之,“约法三章”得天下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关中的秦民苦于苛政久矣,因此刘邦能快速赢得关中民心,灭秦只是走了过场而已。

汉初立国以道家为主,刘邦全面废除了秦朝的苛政,到了汉武帝又独尊儒家,基于法家构建的质量体系从此和中华渐行渐远。

4.缺失大秦帝国质量体系后华夏饱受摧残

大秦帝国的质量体系仅仅在中国推行了一百多年,后期王朝在摒弃后,无法再有效组织起大规模高质量军工制造体系。虽然农耕民族人口众多,但在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射战术下全面落于下风。

“五胡乱华”、南宋苟安让华夏民族饱受摧残,国土多次沦丧甚至亡国。在商鞅变法两千年后,人口近一亿的明朝却被人口只有15万的满所灭亡。

从大秦帝国的崛起和明朝的灭亡中,可见质量体系对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华为在创新业的成功有目共睹,不仅在通讯设备领域世界第一,而且在手机、芯片、能源、PC、监控、操作系统等领域大放异彩,那么华为强大的创新基因是什么?

《创新质量体系的魅力》以华为硬件领域的探索实践为基础,重点分享华为强大的核心基因:过程资产的构成要素和创新质量体系的核心重点,以及如何构建在传统企业中构建创新质量体系步骤和方法。

创新质量体系由华为硬件质量专家冉好思在华为十多年探索的成果,并作为流程变革经理和架构设计师通过两次流程变革落地华为硬件及产品开发中,落地效果明显,华为硬件在世界第一个实现面向未来的流程变革,即硬件敏捷及使能数字化制造流程变革,通过变革华为创新能力有较大的突破,2019年美国极端打压华为下实现19%的增长。

如何系统了解华为创新质量体系的魅力?

12月17-18日,来第四届标杆精益改善大赛

一起来倾听、感受华为的伟大实践!

冉好思老师

前华为IPD流程质量部首席硬件质量COE

13年华为流程质量管理经验

分享主题《创新质量体系的魅力—华为的伟大实践》

文章编辑:Blean

文章编辑:Blean

声明:标杆精益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视频均用于学习交流,文章来自网络或者益友投稿,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