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H Q3D(R2)解读药品元素杂质研究的基本考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定量分析数据来源途径 基于ICH Q3D(R2)解读药品元素杂质研究的基本考虑

基于ICH Q3D(R2)解读药品元素杂质研究的基本考虑

2024-07-16 1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基于ICH Q3D(R2)梳理总结了元素杂质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原则,从审评角度分析了风险评估及控制策略建立过程中的基本考虑,就元素杂质研究中的重点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基于风险、基于科学进行药品元素研究提供参考。

1

元素杂质研究的适用范围

通常纳入适用范围的药品应参照Q3D开展元素杂质研究。Q3D适用于新制剂(定义参见ICH Q6A[6]和Q6B[7])以及含已有原料药的新制剂,包括新药、仿制药,适用范围包括纯化蛋白质和多肽(含重组或非重组来源)及其衍生物,以及以它们作为组分的药品(如偶联物),还包括含化学合成多肽、多聚核苷酸、寡糖的药品。Q3D不适用于植物药、放射性药物、疫苗、细胞代谢产物、DNA产品、过敏原提取物、细胞、全血、血细胞成分或血液衍生物,不适用于非体循环透析液以及为了治疗作用而特意添加到药品中的元素,不适用于基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先进治疗药品。Q3D不适用于临床研究阶段药品,随着商业开发的进程,可参考Q3D评估药品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杂质。

同时,需关注Q3D(R2)附录5的适用范围。该附录适用于起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的皮肤和透皮给药途径(以下简称皮肤给药途径)药品,不适用于黏膜给药(口腔、鼻腔、阴道)、局部眼科用药、直肠给药、表皮下和真皮下给药的药品。

文章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凡默谷公众号】。

2

元素杂质的分类及安全性评估

根据元素的毒性及其在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按风险从高到低,将元素依次分为3类。1类元素具有明显的毒性,在药品生产中应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包括砷(As)、Cd、汞(Hg)和铅(Pb)。2类元素具有一定毒性,根据其出现的概率,分为2A类和2B类,其中2A类在药品中出现的相对可能性高,包括钴(Co)、Ni和钒(V)。因此,基于风险考虑,对于1类、2A类元素,需要对所有给药途径和来源进行风险评估。2B类元素包括Ag和Au、钯(Pd)、铂(Pt)等,由于其元素丰度较低、与其他物料共生的可能性较低,出现的概率较小,因此仅在有意添加的情形下需进行风险评估。3类元素的特点是针对不同给药途径呈现不同的毒性,包括钡(Ba)、铬(Cr)、铜(Cu)、锂(Li)等。Q3D以PDE500μg·d-1作为一个界限,针对毒性较低、PDE>500μg·d-1的3类元素,仅需在有意添加的情形下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毒性较高、PDE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