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居讲座丨定智法师:天台宗止观入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定智法师讲座视频全集 夏安居讲座丨定智法师:天台宗止观入门

夏安居讲座丨定智法师:天台宗止观入门

2024-07-05 1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常生活如何修止观

此次讲座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止观大意》的框架并略知实修方法,能在生活中进行实修并获益。

我们日常生活的状态,早晨起来第一念就是为生活,忙碌一天晚上疲倦地回到家,又投入电视节目等娱乐中,如此疲倦再疲倦后方入梦境。此即散乱众生,不知人生目标为何。有些人追求多财多福,有些人追求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但都不观照自己的身心,追寻外境而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此时我们应该用止观的方法,改变身心的散乱状态。

改变内心散乱之前,应先调身。身是无量劫来无明业感,是一种果报,此果包括身体及所处环境。

往大处说,三界是牢狱;小说,家庭是牢狱。地球亦是牢狱。人生活在一个圈子中,若不用止观来改变,即是日复一日的轮回。

用心修止,使之定而不乱。每个人都能达到此境界,先端正身体,盘腿不使乱动,叠手不使拜动,身体调适以后,眼观鼻(注意力放在鼻端),规范身体姿势,则心也会规范起来。因身体能牵动内心,正身能助正心。

调息、观息。眼观鼻,鼻观心,久之则生禅定。坐姿端正,能生威德力,此威德非从嗔怒来,而是从定中生。

修禅定,调息很重要,若呼吸粗重则无法入定,应自然缓柔,感觉轻松安宁(不用力调息)。

坐禅胸闷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有些人调息坐禅会胸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平时的呼吸不由第六意识控制,而是用本能(阿赖耶识)呼吸;比如睡眠时我们关闭第六识,而呼吸不会停止。欲保持呼吸平衡,需做到轻松的呼吸,不要用意识去直接控制。

禅修时要有意识调息吗?要,但是意念不要直接管控。如何解除胸闷?先观察,不作干涉。此即止观状态下的调息。

端坐修禅时,手脚身躯应柔软,若僵硬则久坐便劳(越来越累;呼吸越来越重,妄年越来越多,呼吸推动妄心。若欲伏妄想,呼吸须细微柔和。气息粗重则妄念重,气息轻柔则入定生慧)。

禅坐时如何对治昏沉掉举?

通过止观使心定,若昏沉则加大观照力,意念上提(观照力上至眉心、头顶乃至天空);若意念乱,则往下观照(由上而下,至脚底)。止观最好达到平衡,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如此则心清明,智慧生,诸事处理顺当。

《止观大意》正文学习

讲述止观的日常修行方法后,法师接昨日内容,对《止观大意》正文进行逐句讲解。大家可以对照《止观大意》原文(以下粗体是即是),观看讲座视频进行学习。

1.然止观十卷大分为二。初之二卷略释纲纪。后之八卷广明行相。初略明中又开为五。谓发圆心。修圆行。感圆果。起八教。归三德。

2.初发圆心在第一卷。

3.谓约四弘四谛六即。以简偏圆发心之相。四弘是能发之誓。四谛是所依之境。六即是所历之位。誓若无境名为狂愿。境不辨位凡圣不分。

4.言依境发誓者。

谓众生无边誓愿度。依苦谛境。

烦恼无数誓愿断。依集谛境。

法门无尽誓愿知。依道谛境。

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灭谛境。

5.涅槃经中四谛开为四重。故使弘誓亦有四番。今简偏从圆。以此圆四愿融前三愿。无非法界。故依法界起于妙愿。初心遍摄。观惑法界。遍习佛法。三身等证。

6.已发圆心未知圆心。为初心是。为后心是。为初即后。为初异后。

若初非后是。若初心异后。俱非圆融。

7. 故辨六即而判是非。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即故初后俱是。六故初后不滥。理同故即。事异故六。

凡诸经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终理同。而初后无滥。

六即佛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从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点头会意,豁尔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这是圆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

印光大师文钞 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选摘: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已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不致得少为足.及以凡滥圣耳。

四、相似即佛,这是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证,而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证即佛,这是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证即佛。

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请参见附表说明十种位阶,及六种即佛。

8.次修圆行等四文。并在第二卷中。

初圆行者。谓四种三昧遍摄众行。若无胜行。胜果难阶。

9. 一常坐。出文殊问文殊说两般若经。亦名一行三昧。唯专念法界故也。以九十日为一期。

10. 二常行。出般舟三昧经。亦名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室中立。亦以九十日为一期。

11. 三半行半坐。出法华方等二经。法华三七日为一期。方等不限时节。

12. 四非行非坐。亦名随自意。意起即观故也。方法出请观音等诸大乘经。通于四仪。及诸作务。公私忽遽。亦可修也。

(意念一起来即做观察,生活作务皆不妨修止观)

13. 是四三昧行异理同。是故同用十乘之法。

14. 二感圆果者。由诸行故得入圆位。近在初住名无生忍。远期妙觉名寂灭忍。初住功能具如华严叹初住文。即其相也。岂可造次自谓证真。乃至妙觉广如经说。

三藏教佛不如初发心菩萨,初住位菩萨。

15. 三起八教者。既入位已。八相成道。现十界身。能随顺物机。用三藏等四及渐等四。五时利物。一代始终。

16. 四归三德者。机缘息已宜归三德。三德者何。谓秘密藏。故涅槃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

17. 次第三卷去。广释行相。

18. 开演前五。令易行故。谓释止观名。辨止观体。明体摄法。判法偏圆。此四并在第三卷中。

19. 次为正修作前方便。并在第四卷中。谓二十五法。总为五科。

20. 初具五缘。一衣食具足。离希望缘故。二持戒清净。离恶道因故。三闲居静处。离愦闹事故。四息诸缘务。弃猥杂业故。五须善知识。有咨疑地故。文中各有事理二具。

21. 二诃五欲。谓色声香味触。正报依报各具此五。并能生于行者须欲心故。故须诃灭。

文中自有事理二诃。

22. 三弃五盖者。缘具无欲方堪入观。观未相应。五法覆心。谓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狐疑。由观所起。倍异于常。损于寂照。觉已须弃。文中各有事理二弃。

23. 四调五事者。盖去不入。当是身等五法不调。谓身息心三定内合调。令身不宽急。心【息】无涩滑。心无浮沉。眠食二法定外各调。眠应不节不恣。食使不饥不饱。

24. 五行五法者。四科虽具。必须此五。方成行首。

一乐欲。须希慕故。二专念。须忆持故。三精进。须相续故。四巧慧。须回转故。五一心。无他求故。

25. 具此方便。正观可获。

26. 正观者何。所谓十法。若无此十。名坏驴车。

又此十法虽俱圆常圆。人复有三根不等。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

******** 下 午 ********

1.上根一法者。谓观不思议境。境为所观。观为能观。所观者何。谓阴界入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

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此之能造具足诸法。若漏无漏非漏非无漏等。若因若果非因非果等。(虽然有因果法则,但本体性空)

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法体的角度三无差别,因果上是差别很大)

把此观不思议境比喻为车,此车高大广,可运载一切众生。

色法--心法: 所有色法都是心法所造,所以没有色法。只因众生执着于色,为方便说法才安立了色法。心色不二。

有色法的变法,感到时间的流动。

自己的一念心具足三千法。

2.众生理具诸佛已成。成之与理。莫不性等。谓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尘。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切刹尘亦复然。诸法诸尘诸刹身。其体宛然无自性。无性本来随物变。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刹尘遍。诸佛众生亦复然。一一身土体恒同。何妨心佛众生异。异故分于染净缘。缘体本空空不空。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三观名义在缨络等经。三谛名义在王仁【仁王】等经)。如是观时名观心性。随缘不变故为性。不变随缘故为心。

即使经过无量劫,有无数妄念,但其实还是一心

一微尘中含一切,如一个U盘里可以装进三藏十二部,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心法造作,力量之大,如梦中,山河大地一念即成

3.故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上定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毗卢遮那。此遮那性具三佛性。遮那遍故。三佛亦遍。故知三佛唯一刹那。三佛遍故。刹那则遍。

心-随缘

性-不变

观心性-观不思议境

4.如是观者。名观烦恼。名观法身。

此观法身。是观三身。是观刹那。是观海藏。是观真如。是观实相。是观众生。是观己身。是观虚空。是观中道。

故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是诸行源。如是方离偏小邪外。所以居在十法之首。

烦恼也是心所现,也是性的体现

5.上根一观横竖该摄。便识无相众相宛然。即破无明登于初住。若内外凡。

故谕云。其事高广。乃至道场。

中根未晓。更修下法。

6.二起慈悲心者。观境不悟。须加发心。此人无始已起弘誓。

故云。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

僧那者。弘誓也。赴难者。入恶也。今由观境不契于理。重须发誓。

7.于静心中。思惟彼我。鲠痛自他。无量劫来。沈回生死。纵发小志。迷菩提心。我今虽知。行由未备。故重发誓言。众生无边誓愿度。生死即涅槃故。烦恼无数誓愿断。烦恼即菩提故。法门无尽誓愿知。即惑成智故。佛道无上誓愿成。即生成灭故。

8.作此思惟。豁然大悟。冥所照境。入凡圣位。

故谕云。张设幰盖等。(慈悲就像慈云覆被,太阳晒不到你,雨淋不到你。慈悲如云,降甘露,滋养众生)

若不入者。由心不安。

9.三安心者。先总。次别。

所言总者。以法界为所安。以寂照为能安。若知烦恼及以生死。本性清净。名之为寂。本性如空。名之为照。

总安心,安住在法界,以法界为总安心。寂照即止观,用止观来安心。

10.此烦恼生死复名法界。即此法界体用互显。体是所安之法界。用是能安之寂照。体名平等法身。亦具三德。用名般若解脱。亦具三德。体用不二。三德理均。冰水藤蛇。谕意可识。

11.所言别者。虽复安之。弥暗弥散。良由无始习性不同。故今顺性。逐而安之。谓宜听宜思宜寂宜照。随乐随治随第一义。

别安心,虽然有总安心,但安不了,众生习性根基不同,需随其不同来对治。

12.何以故。有因寂照而善根增长。有不增长。有因寂照烦惑破坏。或有不破。见理亦然。或闻思回转。或闻思相资。未可卒具。细寻方晓。(有些人能通过寂照使善根增长,有些人不可以。

【因时间不够,正文余下部分节选部分进行讲解】

13.七助道对治者。涅槃云。众生烦恼非一种。佛说无量对治门。夫不信有对治之人。当知此人未晓正行。若识己身正行未辨。良由事恶助于理恶。共蔽理善令不现前。

14.八知次位者。下根障重。非唯正助不明。却生上慢。谓己均佛。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须知次位。使朱紫不滥。

15.夫小大真似。非证不明。故三世诸佛皆明诸位。若未证得而谓证得。非唯失位。却堕泥犁。

故小乘经中四禅比丘谓为四果。大乘经中魔与菩萨授跋致记。若生取着。必同魔属。尚夫人天。何关至道。故大小经论咸明次位。

16.九安忍者。圆顿行人初入外凡。外招名利。内动宿障。宿障纵薄。名利弥至。为众围绕。废损自行。因兹破败。岂能进道。外人视之犹谓大圣。如树抱蝎。表似内虚。唯当自勉。不为所动。得入内凡。名为似位。若专住似位。名为法爱。

17.十离法爱者。已得相似。六根互用。已破两惑。永无坠苦。爱此似位。名为顶堕。不同小乘退为五逆。以内外凡位诸教别故。

若修离爱。进入铜轮。名为十住。分身百界。一多相即。身土既尔。己他亦然。十身利生。四土摄物。

初住功德具如华严贤首品广明。

按二维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