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四章:指数分析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定基价格变动指数怎么算 【统计学第四章:指数分析方法】

【统计学第四章:指数分析方法】

2024-06-22 1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四章 指数分析方法 4.1、统计指数概念

        广义:经济现象简单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举例】:武汉大学学生人数的逐年变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逐年变化

        狭义: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举例】: 一个超市两种以上物品各项指标的综合变动,如逐年超市的总体销售量变动

        简单现象总体:数量上可以直接相加减,总体上的单位数或标志值。

        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不能直接相加减,构成现象总体的单位及其标志值。

4.2、统计指数作用

        4.2.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当计算结果大于或小于100%时,说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方向是上升或下降。它与100%的偏差,则表示总体数量变动的程度,正数说明现象总体数量上升的幅度,负数说明现象总体数量下降的幅度。

        4.2.2、分析各个因素变动对现象总体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通过编制各种因素指数可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例如,分别编制销售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析它们对销售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分别编制产量指数和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分析它们对总成本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4.2.3、测定现象数量变动受总体内部各组水平和总体单位结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统计指数对现象数量的某一平均指标指数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现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和指数体系分别测定各组水平和总体单位结构的变动对总体平均水平的影响。

        4.2.4、统计指数可以研究现象数量在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

        编制一系列反映同类现象变动情况的指数形成指数数列,可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变动趋势。例如,根据1990年到2000年11年的零售价格资料,编制10个环比价格指数。从而构成了价格指数数列,就可以揭示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动方向、程度和趋势,评判价格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

        4.2.5、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4.3、统计指数分类         4.3.1、按所反映对象范围不同:个体指数、总体指数

        个体指数是反映单一经济现象的变动程度,如某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等;总指数是说明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特殊相对数,即狭义的指数。如甲、乙、丙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价格总指数。

        4.3.2、按其所反映的现象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表明总体在规模上数量变动的指数,即对数量指标编制的指数,如销售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产品产量指数等。单一单位作为计量单位。

        质量指标指数是表明总体质量、内涵变动情况的指数,即对质量指标编制的指数,如价格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平均工资指数等。复单位作为计量单位

        4.3.3、按比较对象不同:动态指数、静态指数、计划完成指数

        动态指数反映的是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指数,其对比基准是现象在基期的水平。指数的编制和应用,通常是针对时间上的变动来考虑的

        静态指数反映的是同一时间,不同单位、地区、国家之间的综合比较,例如地区价比指数,其对比的基础是同一时期的价格在某地区的水平。

        计划完成指数反映所研究现象计划的综合完成程度,对比的基准是该现象的计划任务数。

4.4、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4.4.1、综合指数的概念

        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得到的指数。在所研究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只考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

        4.4.2、综合指数的特点

         4.2.2.1、先综合后对比。

        总体中各单位由于使用价值不同,其总体的单位及其标志值不能直接加总对比。例如,电视机、小麦、衣服等商品,由于使用价值不同,是不能将它们相加测定其总变动的。由此引入同度量因素,使得原来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的现象可以直接相加。

        例如电视机、小麦、衣服等商品,使用价值、计量单位不同,但是可以引入商品单价作为过渡因素/同度量因素。将这三种商品销售量与其单价相乘,然后汇总,就得到这三种商品销售额总的变动情况。        

        4.4.2.2、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计算综合指数时须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才能测定所研究现象的变动情况。例如,研究某商店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时,商品价格可以作为同度量因素,但如果用报告期的销售量乘以报告期的价格,得到报告销售额,用基期的销售量乘以基期的价格,得到基期销售额,比较这两个销售额,得出的指数并不是所求商品销售量指数,而是销售额指数,它包含了销售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的变动。同理,如要计算商品价格指数,就需要将销售量固定不变,得到的就是价格这一因素的变动。

        4.4.2.3、指数的分子、分母所研究对象的范围应一致,并以全面资料为基础。

        计算综合指数时,分子和分母的统计范围、计算单位等都应一致,否则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不正确的。由于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以,需要在全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4.4.3、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4.4.3.1、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举例】商品销售量总指数:综合反映各种不同使用价值,不同计量单位的商品报告期比基期在数量方面的变动程度。以商品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权素,消除价格变动对销售量变动的影响。(价格也可以视为权重)。注意: 计算数量指标总指数,把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

         

 【实例】

        

         

 【评估】

        拉氏数量指数:(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是基期)

①优点:假定价格未发生变化,剔除计算过程中价格变动的影响

②缺点:容易脱离实际——老商品被淘汰、新商品没有基期价格、忽视了当下价格水平

        派式数量指数:以报告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其他不变(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是基期)

                

        4.4.3.2、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举例】价格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

                

                 

         4.5、指数因素分析

        4.5.1、指数体系

        指数体系:在数量上存在推算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整体;指数体系中,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因素对总变动指标的影响之和等于总变动指标的实际增减额。

        【举例】

                        

         【归纳】

                

        4.5.2、因素分析法

        4.5.2.1、因素分析法概念

        根据指数体系理论,从数量方面研究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的一种方法。

        4.5.2.2、因素分析法的种类

        (一)、按分析时所包含的因素多少分,可分为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两因素分析仅对两个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它是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如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对销售额的影响分析。如创意城本月销售总额较上月增长20%——分析增长的原因:价格、销售额——在分析这些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效果(把握不同因素之间的对立抵消关系);平均工资的分析:个体工资、工资结构的变化的影响          

        (二)、按分析的指标种类划分,可分为总量指标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因素分析是指分析的对象是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如产值受产量、出厂价格因素影响的分析;原材料支出额受产品产量、原材料单耗、原材料单价的影响分析。这里产值和原材料支出额都是总量指标。

        平均指标因素分析是指分析对象是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如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职工平均工资受各类职工工资水平和职工人数构成因素变动影响的分析。

     

        4.5.2.3、总量指标因素分析法(基本方法)

        4.5.2.3.1、两因素分析

                

                 

        4.5.2.3.2、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指研究对象包含有两个以上因素变动的影响分析。如原材料支出额受产品产量、原材料单耗、原材料单价的影响分析。借助指数体系可以测定其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对现象总变动的影响各有多大。

        例如,工业产品原材料支出额的变动就受原材料消耗量和单位原材料价格两个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原材料消耗量的变动又受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这样,工业产品原材料支出额的变动就受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和单位原材料价格三个因素共同变动的影响,故利用指数体系可进行多因素分析

        利用指数体系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分析方法和两因素分析法基本上相同。但由于包括因素较多,分析过程比较复杂,因而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加以注意:

        (1)多因素分析要正确排序。排序要根据现象总体的经济内容,使之符合客观事物的联系或逻辑。各因素顺序的排列一般遵循数量指标因素在前,质量指标因素在后的原则,并且要符合主要指标之间的经济联系。

        (2)多因素分析必须遵循连环代替法的原则。在正确排序的基础上,顺次逐项分析。当分析第一个因素的变动影响后,接着分析第二个因素的影响,然后再分析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依次类推。

        (3)必须逐项确定同度量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为了分析某一因素的影响,要求将其余因素固定不变。具体方法是,当分析第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就把其他所有因素固定在基期;当分析第二个因素的变动影响时,则把已经分析过的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没有分析过的因素仍固定在基期,依此类推;分析最后的影响因素时,将以前所有的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       

         注意:标红处容易出错,虽然m是单耗,是复名位,但是此处依旧使用报告期的数据作为同度量单位,关键在于和变量发生作用的单位问题

         4.5.2.4、平均指标因素分析法 (派生方法)

               

                 

 【举例】

                

                 

         4.5.2.4、包含平均数在内的多因素分析

        4.6、常见的统计指数介绍

        4.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每一类的价格指数*权重/总数,权重来自经验,是主观数值

        居民消费价格是指居民支付所购买消费品和获得服务项目的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上述这种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它可用来分析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是采用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方法来编制的。其主要编制过程和特点是:将各种居民消费划分为八大类,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工具、文教娱乐用品、居住项目及服务项目等,下面再划分为若千个中类和小类;

        从以上各类中选定325种有代表性的商品项目(含服务项目)编入指数,利用有关对比时期的价格资料分别计算个体价格指数;

        依据有关时期内各种商品的销售额构成确定代表品的比重权数,它不仅包括代表品本身的权数(直接权数),而且还要包括该代表品所属的那一类商品中其他商品所具有的权数(附加权数),以此提高入编项目对于所有消费品的一般代表性程度;

        按从低到高的顺序,采用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编制各小类、中类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公式中的权数( w)通常根据家庭生活收支调查资料确定,一经确定, 几年不变。

        4.6.2、工业生产指数

        工业生产指数概括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工业产品产量的综合变动程度。

        在我国,工业生产指数是通过计算各种工业产品的不变价格产值来加以编制的。其基本编制过程是:1.对各种工业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不变价格标准(记为p:);2.逐项计算各种产品的不变价格产值,加总起来就得到全部工业产品的不变价格总产值;将不同时期的不变价格总产值加以对比,就得到相应时期的工业生产指数。

        

        采用不变价格法编制工业生产指数的特点是,只要具备了完整的不变价格产值资料,就能够很容易地计算出有关的生产指数,而且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如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等)进行编制,满足各方面的分析需要。

        与我国的情况不同,在国外,较为普遍地采用平均指数的形式来编制工业生产指数。计算公式为:

        ​​​​​​​        

        

         4.6.3、股票价格指数

        ​​​​​​​        

         4.6.4、货币购买力指数

        ​​​​​​​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