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宗教法器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书名:Vanishing Beauty: Asian Jewelry and Ritual Objects from the Barbara and David Kipper Collection

  作者: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出版机构: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时间:2016年

  精装:276页

  语种:英文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为纪念巴巴拉·基帕、戴维·基帕夫妇慷慨赠予博物馆逾400件藏品的善举,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秋举办了展览“消失中的美:基帕夫妇藏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并出版了同名图录。后者收录了300余件展品中的122件,以逾300幅专门为此次出版工作拍摄的精彩照片和5篇将这些藏品纳入其所处背景考量的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亚洲各地的创造力与工艺。

  1

  多种多样的用途

  这些首饰及宗教法器,记录下了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它们或被看作可移动的财富,或被视为私人的装饰品,或被用于各种宗教活动,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方面。其中大部分来自喜马拉雅地区——具体包括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和蒙古等地——也有一些来自中国的其他地区以及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被装扮成神祇的两个男孩,尼泊尔加德满都,20世纪80年代。从他们佩戴的首饰看来,左边的男孩扮的是克里希那,他身后的另一个男孩扮的是克里希那的配偶拉达。

  ▲“益喜”仪式。年轻的女孩们被仪式性地嫁给毗湿奴大神。尼泊尔帕瑙提,20世纪80年代。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来自贵州从江的未婚苗族女性背戴银饰。

  基帕藏品诚可谓包罗万象,但也未尝没有侧重,护身符“嘎乌”即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们大小不一,或者设计得简单大方,或者装饰得繁复华美,在亚洲的许多地区都十分流行。人们或者把它佩戴在脖颈上,或者把它缝在衣服甚至头饰上,以趋吉避凶。它们自然也可以显示佩戴者对神明的崇敬,有一定的宗教意味。基帕藏品中的喜马拉雅嘎乌尤其丰富。金、银、铜、铁质的嘎乌上镶嵌着种种宝石,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彰显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嘎乌,12世纪,中国西藏,铜。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臧巴拉的嘎乌,14/15世纪、17世纪,中国西藏,木、青铜。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青铜佛陀的嘎乌,18世纪晚期,中国德格,镀铜、银、青铜。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时间之轮的嘎乌,18至19世纪,中国安多,银、铜。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青铜佛陀的嘎乌,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早期,中国德格,银、青铜。

  ▲ 嘎乌,18世纪晚期,中国拉萨,金。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镀金和绿松石的嘎乌,18世纪晚期,中国拉萨,镀金、铜、绿松石。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珠宝的嘎乌,18世纪晚期,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镀铜、绿松石、珊瑚。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金质细丝和绿松石花朵的嘎乌,19世纪中期至晚期,中国拉萨,银、金、绿松石、玻璃。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青铜和银质神祇的嘎乌,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早期,中国,镀铜、珐琅、青铜、银。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陶土雕塑的珐琅嘎乌,18世纪晚期,蒙古利亚,铜、珐琅、陶土。

  2

  各式各样的材料

  在亚洲多地,绿松石被广泛地用于首饰和宗教法器之中。在西藏,因其被赋予了相当精神价值,首饰和宗教法器中有七成左右的宝石是绿松石。在中亚,绿松石则是纯洁的象征,与成功、虔诚、勇敢等特质亦有所联系。在中国开采的绿松石多呈深浅不一的绿色,它们一般被用于平民使用的首饰与宗教法器之中。伊朗的绿松石则呈更为夺目的蓝色,它们被制成更加精巧的物件供权贵使用。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呈六角星形的嘎乌,20世纪中期,西藏拉萨,金镶嵌绿松石、红宝石、绿宝石、玉、钻石仿制品和蓝锆石。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女性的护身符(Jantar),上有佛教神祇,19世纪早期,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金镶绿松石、珊瑚、珍珠、绿宝石、红宝石、蓝宝石。

  尽管书中的绝大部分首饰与宗教法器由绿松石与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琥珀、珊瑚、玛瑙和珍珠制成,彩色玻璃和塑料珠子也是比较常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被赋予了不同的功效。比如,塔吉克斯坦人和乌兹别克斯坦人相信珊瑚可以保护眼睛与心脏,也可以预防健忘和胃病。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带嘎乌的项链,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四川德格,嘎乌:金,项链:金、珍珠、珊瑚、紫晶、玉、天青石和琥珀。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一对帽饰,20世纪早期,西藏拉萨,金镶嵌绿松石和彩色玻璃。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圆形头饰,19世纪晚期,乌兹别克斯坦,镀银、珊瑚、绿松石和玻璃。

  用来支撑宝石的金属同样丰富多彩。事实上,特定的金属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宗教文本和传统。根据用途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银、镀铜、镀铁和金都可能被使用。因为锻造、雕刻这些金属被认为是神圣的事业,技艺高超的金匠、银匠往往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嘎乌,19世纪中期,中国拉萨,银。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头冠,16或17世纪,中国西藏,镀铜、绿松石、玻璃。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头冠,17世纪晚期或18世纪,中国西藏,镀铁、镀青铜、绿松石、琥珀、天青石、蓝宝石。

  消失中的美:亚洲首饰及宗教法器

  ▲ 发饰,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早期,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金、红宝石、绿宝石、绿松石、蓝宝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