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宋美龄是谁的后代 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

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性

2024-07-01 00: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中龙

  宋美龄(1899~2003),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9年3月23日 生于上海。1910年赴美国学习,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1927年12月在上海与蒋介 石结婚,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事件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她曾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 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赴美国寻求经济援助。1950年离开美国到台湾 。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赴美就医并定居 。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著作,在海内外有着一定反响。

                 蒋宋结合被视为政治婚姻

  1922年,蒋介石第一次在孙中山家见到宋美龄后,就很有好感,并交换了电话号码,从此鸿雁 传书,感情与日俱增。不久,蒋介石向孙中山透露对宋美龄的爱慕之情,并想请其夫人宋庆龄做媒 。孙中山表示赞成,而宋庆龄则极力反对。大姐宋霭龄初时也附和母亲一起反对这桩婚事,但后来 被宋美龄说服。1927年12月1日,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一场世纪婚礼,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迎 娶宋家么女宋美龄,这段婚姻一直被视为政治婚姻。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与孙中山拉上了关系,并得到宋氏家庭的支持。宋美龄以流利的英语 、亮丽的外表及娴熟的外交手腕,使她成为蒋介石的重要发言人及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家。

  宋美龄在很多年后,曾对别人提及这段婚姻。她说,其母亲倪桂珍曾对上门提亲的蒋介石多番 留难,说蒋府信佛教,宋家则笃信基督教,这方面恐怕很难匹配。但蒋介石随即回答:“我也可以 信基督教。”一年之后,他熟读圣经,信奉基督教,顺利过了“岳母”这一关,而在往后的日子里 ,蒋介石至死也是过基督徒的生活。

                 在历史风云中魅力四射

  宋美龄有着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支持与留美背景,使她在权力、财 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的女人。她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 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陈纳德、 马歇尔、麦克阿瑟等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 需要美国的支持,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美国援助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

  1943年2月18日,应美国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华莱士邀请,宋美龄要在国会发表一篇相当重要的 演说。她必须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国会和美国人民,以唤起美国朝野对 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

  罗斯福夫人陪同宋美龄至国会,议员席和旁听席座无虚席,她向鼓掌欢迎的参议员微笑颔首。 宋美龄一开始即说:“余本非善于致辞之演说家,其实余并非演说家;然余亦非绝无勇气。余今日 在此临时发言,诸君当能谅我。”

  宋美龄在参院的演说,举出了美国飞行员杜立德上校1942年4月率队轰炸日本后,数名飞行员 在回航时降落我国山区获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如同回家。她说:“余在贵国度过余身心长育之时 期。余操诸君之语言,不但操诸君内心之语言,且操诸君口头之语言。故今兹来此,亦有如见家人 之感。”

  宋美龄的演讲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她在结语中的一句话,更获得了满堂彩,她斩钉截铁地 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风险,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 为明智。”众院议事厅爆出了历久不歇的掌声,一位议员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宋美龄差 点让他掉下眼泪。

  这次宋美龄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 美各地的信件如雪片般飞至白宫,收件人是宋美龄。

  在国会演讲后的第二天,记者招待会在白宫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举行,172名记者挤满了办公室, 争睹“亚洲第一夫人”的风采。在记者招待会上,宋美龄身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了一支中国空 军军徽。美国记者们一开始就提出一系列尖锐问题,有个记者问她:听说中国并没有充分运用其人 力?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的宋美龄,提高声调回答说:中国在人力上已尽全力,但缺少军火,中国不 缺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但没有足够的飞机和汽油。一个记者马上追问:中国如何获得军火?宋美龄 很技巧地把难题推给罗斯福,她恭恭敬敬地转向罗斯福说道:总统解决过许多重要问题,度过许多 危机,最好由总统来回答这个问题。罗斯福总统马上接着说:要把飞机和空需品运到中国去,可说 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但美国政府正全力以赴把这些重要物资送到中国去。他还说,我们将以上帝 所允许的速度,把物资运往中国。罗斯福说完后,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一位记者立即问宋美龄,她对美国加速将军火运华一事有何建议。宋美龄站起来,两眼盯着前 方,然后转向罗斯福总统,缓缓说道:他刚刚说过将以上帝所允许的速度把物资运往中国,“但我 提醒大家要记住:自助者天助之。”罗斯福听了大笑,并说他非常同意,“自助”乃是一件非常了 不起的事。有位记者问及飞虎队在中国表现如何?宋美龄立即大加赞扬美国志愿飞行员对中国抗战 的贡献。

  宋美龄此行最受瞩目的是在好莱坞露天大会场发表来美的第三次演说,向3万名听众呼吁支持中 国抗战,以及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美国影剧界人士。如中国人所熟知的大牌影星劳勃·泰勒 、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秀兰·邓波儿等都一一和宋美龄寒暄 ,宋美龄对好莱坞电影的熟稔,不但使影星们惊喜,亦使影剧记者大为佩服。美国影星均踊跃捐巨 款给中国抗战。

  宋美龄历时7个月的新大陆之行,获得圆满成功。

                精心策划蒋介石晚年的四次露面

  蒋介石于1969年夏天发生车祸后,因病情危重而无法主政。但在他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 仍能在报纸和电视上露面,则完全是宋美龄出于对政治的考虑,一手导演的宣传手法。

  荣民总医院奉茶仪式。1973年台湾政局动荡,民间舆论对蒋一直销声匿迹议论颇多。当时,美 国的《华盛顿邮报》上已经公开刊载了一条来自台湾的电讯,标题竟是《台湾秘不发丧,蒋介石确 因猝遭车祸而死》。

  由于这条爆炸性新闻,造成台湾社会动荡局势难以控制。宋美龄对外界传闻心焦如焚。这时蒋 介石的三孙蒋孝勇要举行婚礼了。

  蒋介石在病榻上,当然无法出席在士林官邸举行的婚礼。但宋美龄知道,依照浙江奉化老家的 传统,孙儿在结婚的时候,是一定要向他的祖父和祖母奉茶的。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旧仪。宋美龄 于是精心策划安排了一场在荣民总医院奉茶的仪式。

  那天,宋美龄命人把蒋介石的病房布置一新,又搬来了几扇漆黑的画屏,作为拍照片的背景。 当蒋孝勇和方智怡这一对新人乘坐的轿车来到荣民总医院时,蒋介石在侍卫们的搀扶之下,喘着气 坚持坐在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接受孙儿蒋孝勇和孙媳妇方智怡对他的“奉茶”。一位官邸里的资 深摄影师早就准备好了一架照相机,镜头对准太师椅上的蒋介石。

  照片刊登在台湾官方报纸《中央日报》上,立即起到了平息谣传和安定人心的效果。照片上的 蒋介石身穿马褂长袍,面带微笑,看不出丝毫病容。

  胶带帮了蒋氏的忙。1973年11月,当时作为国民党的总裁,蒋介石已不能到会出席国民党的中 央全会。

  当时,久病的蒋介石,虚弱得连抬头的气力都没有,特别是蒋的右手无力,右臂也抬不起来。 一位精明的侍卫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用透明胶带将蒋介石的右手牢牢贴在沙发扶手上的建议 。宋美龄这才找到了解决蒋介石右手下垂的妥善办法。于是1973年11月,台湾报纸又刊登出蒋介石 接见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主席团时的照片。

  瞬间抢拍“全家福”。蒋介石病重后的第三次公开露面,是蒋孝武的女儿蒋友松周岁生日的“ 全家福”。

  当时,刊载在台湾报纸上的照片,蒋介石含笑怀抱重孙女,曾经让许多不知内情的人们都产生 了蒋介石身体很好的错觉,谁也看不出蒋介石已是生命垂危。为了这张用于宣传的照片,宋美龄煞 费苦心。因为蒋介石那无力的手臂根本就不能抱孩子。当蒋孝武刚把孩子放在蒋介石怀里的一刹那 ,摄影师就已经神速地按动了相机的快门。

  妇唱夫随演双簧。蒋介石的第四次公开出场,是他临终前最后的一次露面。如果说前三次可以 弄虚作假,那么这次美国驻台“大使”马康卫与蒋介石见面的新闻,是绝对无法伪装的。这位美“ 大使”想借此机会,探明蒋介石的身体是否如外界传说的那样糟糕,这也是白宫急于想了解的事情。

  这次接见的30分钟时间里并没有发生医疗小组担心的心脏停跳。这无疑是个奇迹!蒋介石自 1969年躺倒以后,第一次坐了这么久,还要不断回答各种问题。由于有精通英语和美国国情的宋美 龄亲自陪同接见,并且充当了他的翻译,所以,在美国大使面前夫妻俩唱的一出双簧,总算安全落 幕。

                  隐居长岛度暮年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宋美龄依然是台湾对美外交权威,但其政治权力显然已逐步受挫,她的最 大对手乃是蒋经国。

  蒋经国在日记和回忆文章里,几乎从未提到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继母与弟弟蒋纬国,目的自然 是要凸显他与父亲的密切关系及传承意义。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已无所顾忌,他敢顶撞宋美龄,亦无法忍受她和孔家兄妹 充当“后座司机”。

  1975年9月16日,宋美龄搭乘“中美号”专机离台赴美,行前,她发表了三千字的《书勉全体国 人》。

  1995年适逢二次大战结束50周年纪念,宋美龄应邀重返国会山庄接受致敬,并发表简短谈话。

  宋美龄于1975年9月移居纽约后,大部分时间住在孔祥熙所购置的长岛蝗虫谷巨宅,但住宅靠海 ,每逢秋冬,寒气逼人,交通又不便,如遇大雪,顿成孤岛。20世纪90年代后,宋美龄移居曼哈顿 一栋老公寓9楼为家,这栋15层楼公寓面对公园,临近东河,闹中取静,宋美龄颇为满意。住在第 五大道公寓的孔令仪和她的夫婿黄雄盛亦便于就近照顾她。

                  阻止李登辉上台

  1988年1月23日,蒋经国突然大量吐血,引发心脏功能衰竭病逝,终年79岁。宋美龄得知后,立 即赶到蒋经国的大直官邸。蒋经国的亲家俞国华说:希望夫人有个指示。宋美龄便说:“办这种事 秦孝仪有经验,让他多用点心。”

  宋美龄在大直官邸仅停留20分钟,却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治丧以及权力承转的“灵前会议” ,由她委派的大直官邸大管家秦孝仪来主持。正是在秦孝仪主持下,决定了当天晚上由国民党召开 紧急中常会来宣布蒋经国的死讯,俞国华担任这次会议的临时主席;其二,蒋经国的遗嘱在宋美龄 的“指导”下,由国民党中常委以及蒋孝勇依序补签了名字,完成了“法律”手续。

  蒋经国突然去世,台湾政坛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在这场权力之争中,关键性人物是国民 党中央秘书长李焕。就政治上的恩怨及个人关系而言,李焕毫无疑问是支持李登辉的。于是经李焕 与一些高层人士密商后,急急忙忙通过了由李登辉代理国民党主席的决定。按宋美龄的意思是要提 出拥立俞国华出任党主席。

  但俞国华不是李登辉的对手,在压力下节节败退。

  1月26日下午,宋美龄叫她的孙子蒋孝勇亲自送给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一封历史性的亲笔信函 。信中表达了她的意愿,即她认为此时选举国民党代主席时机不当,理应缓议,在国民党十三大时 决定才比较合适。但是李焕等人经过紧急磋商,决定不等代表大会召开立即进行。翌日国民党中常 会如期召开,由于事前布置周密,俞国华在会上回天无力,李登辉顺利坐上了国民党代主席的位置。

  这次重挫使她深感失望、伤心。宋美龄认为,这是她参政60多年以来,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 最大的挫败。

  更令宋美龄难堪的事还在后面。1988年国民党十三大召开前,宋美龄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妇 女工作会议。不料被提名为中委候选人的国民党妇工会主任钱剑秋,却在十三大的选举中落选了。 这使宋美龄深深感到震惊。她不甘心大势已去,于是就有了她在国民党十三大上发表的震惊一时的 《老干新枝》的演说,但是,宋美龄的讲话并没有造成台湾政局的任何变化。更令她不快的是,国 民党元老派们也开始分崩离析。面对这一局面,宋美龄也只好偃旗息鼓。当时曾有人询问宋美龄为 何不赴美散散心,宋美龄颇为不快地问:难道有人想赶我离台不成?这是我的家,我高兴留下来, 就可以留下来。

  再度远赴美国。在李登辉执政三年多的时间里,台湾政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民党内派 系争斗激烈,“台独”势力猖獗。在这种政治气候下,1991年9月21日,宋美龄再度离台赴美。据分 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宋美龄在台湾的亲族凋零,生活寂寞。宋美龄自1986年10月从美国返台后,短短的五年时 间里,蒋家遭逢三次大的变故:第一是蒋经国的去世,第二是长孙蒋孝文的去世,第三是她的孙子 蒋孝武也突然去世。间接地向人们宣告:“掌控台湾政局长达40年的蒋氏家族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二、“台独”势力大行其道。台湾解除戒严以来,“台独”势力也愈来愈嚣张。宋美龄几乎看 不出台湾未来的发展有多大的“光明前景”,因此“眼不见为净”。

  三、与宋美龄的健康状况有关。宋美龄自1978年以来,视力、听力等严重衰退,医生认为台湾 的气候于她不适宜,而纽约天气较适合。

  宋美龄曾被视为“蒋家最后一位精神象征”,她这次赴美,等于为蒋氏家族统治台湾政坛的历 史画上句号。

  宋美龄赴美后,美国前总统里根、布什都曾致函,表达他们的敬意。她当年在美留学时的两所 母校视她为杰出校友,也邀请她到母校访问。

  1995年,宋美龄又一度成为美国的新闻人物。已度过98岁生日的宋美龄于7月26日由家人簇拥着 ,参加了华府美国国会向她致敬的酒会。

  自1991年宋美龄赴美后,每逢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如中国旧历新年、圣诞节,或宋美龄的生日 ,她的亲人,大都会聚集到纽约同她一起欢度。

  宋美龄最喜爱子孙满堂的热闹场面,另一个令宋美龄开心的时刻就是,近年来每逢她的生日, 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抗战时期遗族学校的祖字辈学生,聚集在纽约宋美龄的寓邸。她虽然没有嫡出 的后代,但每到生日,竟有这么多人称她妈妈,为她祝寿,这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生活在美国,宋美龄的心境平和了许多。她不需要再端贵夫人的架子,对周围的人也很亲切。 每当有侍卫退休前来辞行,宋美龄常常叮咛:回到台湾,可带着家人到各地走走,也可以回大陆老 家看看,祭祖,扫墓,尽一尽人子的心意。

  回顾宋美龄的一生,她不仅走过了满清末叶、民国启建、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亦经历了两次 世界大战,更见证了冷战时代的降临与消失,以及两岸敌对关系的解冻……时至今日,宋美龄已成 为罕见的生在19世纪,走过20世纪,步入21世纪的三世纪老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