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学考研中国史简答论述题押题(中国古代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宋代学术流派简答题 2022年历史学考研中国史简答论述题押题(中国古代史)

2022年历史学考研中国史简答论述题押题(中国古代史)

2024-07-14 2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史·简答、论述题

一、先秦时期(4 "

1.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作用。

►完善的地方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之制。周天子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其目的是“以为屏藩”,拱卫周室。其具体作法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受封对象。

(1)特征: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2)对象:姬姓贵族;异姓亲戚;元老重臣;古代圣王后裔。

(3 )权力: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具有废立诸侯的权力;有权任免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各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解其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

(4 )义务: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要服从于王室;要派遣军队戍守周王的都城或随王外出征讨;定期朝聘,到王廷朝勤述职;还要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等。

(5 )影响:周初分封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周初统治者以分封改变了殷商之时方国、小邦林立,中央对地方控制薄弱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诸侯的举措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朝疆域超过商代,周朝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此外,分封制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但是,分封制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它不可能促成周王室与地方诸侯成为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反而孕育了分裂割据的萌芽,随分封国势力日益发展,春秋以降,终致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之局面。

►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宗法制起源于氏族公社,由父家长制演变而来,形成于商末,西周时得到充分发展。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

内容是:其一,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其二,嫡长子继承制。

其三,小宗从大宗,诸弟从长兄。

简言之,宗法制的特征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别子受封。

宗法制确定了奴隶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形成了各种名分,是在贵族间解决了财产、权位的一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改革与变法的意义。

意义:(1) 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

(2) 各国先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①各国国君名号和职权发生了变化 。随着各国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君主的地位日渐提高,周王分封时赐予的名号已与他们的政治地位不相符合,他们想用最能显示尊贵的名称—'王'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专制含义明显)其专制的含义已十分明显 。

②以文武分职为特点的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建立起来 。在君主之下,有一系列官僚组织.其中相和将是其首脑,文武分职是其特点.相是百官之首,将或称将军,为武官之长.文武分职是君主控制臣下的重要手段 。

③君主继承制的发展 。随着君主集权局面的形成,为了稳定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嫡长子继承制 被确定下来。

④郡县制取代了分封采邑制 。郡县两级制的地方机构.郡设守,县设令,郡县的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县下有乡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以下设什伍组织,把个体农民编制在土地上.

⑤封建法制确立 。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秦国商鞅参照《法经》制定了秦国的法律, 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秩序。

⑥新的官吏管理制度确立 。随着世卿制的破坏,新的官吏选任制度逐渐确立 ,君主对重要官吏和地方长官进行考核,决定其升迁任免.考核后的奖罚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这种官僚制度使国君集权于一身,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政治 。

(3)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4)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3.试述春秋社会经济的变化。春秋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阶段。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 )井田制日趋解体。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使荒田得到开垦。西周末期以来,私田急剧增加,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井田制日趋解体,土地私有权得到事实上的承认。(2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自耕农出现。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

(3 )赋税制度的变化。随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生,各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增加剥削收入,在赋税制度上进行一些改革。前594年,鲁国颁布“初税亩”的法令,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取消了,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4 )独立工商业者的产生。工商业部门也逐渐脱离了官府的控制,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新兴商人阶层日益活跃。春秋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了封建关系新因素的增长。

4.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

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进行的改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 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定:若无军功也不得列人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按爵位高低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等。

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③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入官府为奴。

④推行县制 ,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5家为伍,10家为什,互相监督。合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制。

⑤ 迁都咸阳。以加强向东方发展的需要。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⑦制订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 实行愚民政策。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由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措施得当,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深刻、最典型、最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商鞅变法使封建制在秦国确立,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6 "

1.简述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

客观条件:(1 )牛耕和铁制农具推广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统一的物质基础;

(2) 长期的战乱,促使人民渴望统一;

(3) 县制在各国已经开始推广,已经形成的局部统一,有利于大一统的完成;

(4) 华夏各族之间通过经济交流和战争,民族间、地域间联系加强。

主观条件:(1 )秦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促使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发展强于列国;

(2) 秦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 秦始皇和其臣子的不懈努力,为统一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远交近攻,最终完成统一。

历史意义:

第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为各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进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第三,形成了大一统思想,为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

第四,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和版图;

第五,秦朝创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等给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政治方面:

①皇帝制度。创“皇帝”称号,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皇位世袭。

② 中央设三公九卿。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③废分封、置郡县。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余郡,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④制定法律,强化治安。自孝公时起,《秦律》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到秦统一六国后,已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王朝的国家机器充分反映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⑤ 扩大军队,建立中央常备军。

秦王朝通过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控制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影响深远。

(2)经济方面:

① 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权;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③ 迁富豪,收兵器;

④ 毁城防,修驰道。为加强全国的统治,又修建驰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3)文化方面: 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焚书坑儒。

(4)对外政策: 北征匈奴。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夺回河套 ;并在战国旧长城基础上,修建临洮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南服夷越。在“百越”之地,先后设置会稽、闽中、南海、桂林、象等郡 。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 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 ,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 ,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 颁“酎金”律 ,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 )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 ,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4.如何评价汉武帝。

列宁说:“判断历史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有没有提供新的东西。”

汉武帝是对中华民族有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① 秦始皇所创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汉武帝的发展才巩固下来的。②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③ 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为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④ 适应加强统治的需要,改变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效率。⑤ 扩大了国家的疆土和统治范围,历史上第一次将西域纳入中央政权的统治范围。

随着各民族的日趋融合,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汉武帝所开疆域为今日之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所创设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对国家统一的要求,安居乐业的要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也要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强化思想统治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发动了一些意义不大却损失巨大的战争;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汉武帝统治时期,虽然赋税繁重,用刑残酷,阶级矛盾有所激化,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是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5.王莽新政的具体措施。

►背景: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

王莽代汉称帝建立新朝后,一方面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西汉王朝划清界限,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巩固自己的皇位,就在公元9年下令实行改制。这实质上就是一场托古改制的运动。新政包括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大方面的改制 :

►内容:

政治体制方面

1. 改变官制和官名。

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屡加改变,连国号也多次变更,且多与《周礼》中的名称相一致,目的是恢复古代官制。

2. 秩禄制与重划行政区。

始建国元年,王莽以《王制》及《周官》为据,改秩禄之号,更定官位为公、卿、大夫及士。最低级的庶士为百石,最高级的卿则为中二千石。又按照周朝的制度将官吏的选任制改为世袭制。地名和行政区划方面,把汉时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部、郡、县四级,有一个郡甚至五易其名。

(1) 实行土地国有

国家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并对拥有土地的数量严格控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一律没收。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

(2) 耕地重新分配

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5) 专买专卖和货币、自然资源归中央

实行酒、盐、铁器政府专卖,禁止私人贩售。剥夺富豪铸币的权力,货币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山上水中的自然资源全部国有,由政府开采。

5.东汉初年巩固统治的制度和措施。

►政治方面:

(1 )“退功臣,进文吏” 。防范功臣、宗室及外戚专权,大多数功臣享受待遇却不参与政治。

(2 )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扩大西汉成帝开始设置的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6人,称为六曹,尚书台遂从卑小官职,逐渐演变成为朝廷中枢机构,朝廷和地方的政务完全通过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

(3 )加强监察。加强州部刺史以及司隶校尉的监察职能。东汉刺史权力增大,并直接奏事于皇帝,而不再经过三公。东汉司隶校尉系京畿地区的军政长官,它不仅掌管京城洛阳及其附近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的军政大权外,还可纠察三公以外公卿大臣。

(4 )加强军权,废内地郡国都尉,集军权于中央。建武六年(公元30年)罢除郡国都尉官,废除都试制度。全国武备与对外征讨,由京师卫军担当。 这时,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均为父子相袭的世袭兵,已不同于西汉轮番宿卫制。表明,在军制上亦反映出皇帝集权的强化。

►经济方面:

(5 )释放奴隶和囚徒。使很多奴婢获得自由,增加了劳动力,有利于缓和了阶级矛盾。

(6 )精兵简政,组织军队屯田。裁并郡县,省减官员,有利于减轻百姓的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

(7 )安置流民。实行假民公田、赈济、度田等措施。大量流民被安置,并且增加了政府收入,进一步限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6.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第一,继承制度不同。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二是功臣,三是先代贵族的后裔。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第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第三,“治地”方位不同。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诸侯的直接统治也常在封地的中心,称为“ 都”城,其附近或边远地区则分封给卿大夫做采邑。卿大夫以同样的原则继续分给士大夫。

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如秦南平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北击匈奴,收复朔方后,设置了九原郡。县则地近统治中心的、较富庶的近畿地区。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郡和县的地区分布渐趋一致,最终发展成为郡统县的隶属关系。第四,历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体现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王国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了列国争霸,互相兼并,国君权力衰微 ,最后导致完全分裂的政治局面。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5 "

1.简要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否具有历史进步性?

原因:

(1)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裂性,改剌史为州牧又形成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二者的结合成为三国鼎立的政治原因。

(2) 三大集团都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这是三国鼎立的经济基础。

(3) 军事上魏蜀吴三国势力趋于均衡,彼此无力消灭对方。而且地理形势的易守难攻,相互隔绝,使三国在军事上形成某种均衡。这是三国鼎立的军事原因。

进步性: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区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全国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2.试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氏族门阀的兴衰。

►门阀士族兴起:

门阀源自东汉末年的豪强地主,随着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世家大族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出现了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

首先,门阀士族的地位在政治法律上确定。三国中吴国的领兵复客制、西晋的占田荫客制,曹魏建立后,实施九品中正制,到西晋时有了极大的发展。正是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保障,使得门阀士族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世族”的社会现状。

其次是门阀士族还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炫耀门第,严格等级。庶族地主被排挤,于是门阀士族地主专政就形成了。

►主要表现:

①门阀士族在政治上,担任高官厚禄的清职;

②在经济上拥有大量的田产;

③社会地位上高于普通的庶族地主。

④他们不与庶族通婚,自命清高。最终形成了具有垄断性质的门阀政治。

►衰落的原因:

(1) 门阀世族对政治并不热心,崇尚玄学。久而久之丧失了政治能力;

(2) 至南朝时,以军功起家的寒族地主的兴起,并出现“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寒人 通过掌握兵权,出任中书舍人、典签等要职掌握国家机要,门阀势力进一步下降;

(3)门阀世族经济实力的削弱;

(4) 在侯景之乱中,京中门阀大族缺乏应变能力,被屠杀殆尽。

3.试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经济方面:

(1 )推行均田制。虽然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3 )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而迁都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4 )整顿吏治、改革官制。实行俸禄制度,加大对官员的考课力度。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仿效汉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5 )改革律令。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社会风俗方面:

① 禁胡服,改穿汉服;② 禁胡语,说汉话;③ 改姓氏,从汉姓;④ 革婚俗,胡汉通婚;⑤ 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成功。它是在我国北方各族人民长期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影响、推动下进行的,也是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的必然结果。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

孝文帝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改革也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再次恢复了繁荣局面。也使北魏国力强盛。

4.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动荡时期,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政治方面,政权更迭频繁。东汉结束以后,先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紧接着是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偏安一隅,东晋偏安之时,在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北魏政权结束以后分别是北齐和北周。南方的东晋政权瓦解以后则建立起了南朝宋齐梁陈。

(2) 在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方面,世族门阀制度于魏晋之际形成。这种制度对国家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族大家把持政权,阻隔了寒人进入政权的道路。后期导致了政治黑暗和政局的动荡。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出现了佃客、部曲制。

(3) 经济方面,先后出现了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其中后两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这几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对推进经济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4) 在民族关系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出现了自春秋战国后的有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5) 在思想文化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先秦诸子学说有不同程度的“复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5.论述历史上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1)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第一次南迁,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

(2) 隋唐五代时期,我国人口第二次南迁,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至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 北方战乱频繁,少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此时的 南方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 南方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3) 北方人民南迁过程中,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大量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 南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5)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影响:

第一,开发了南方,促使我国经济布局趋于平衡,南北方共同发展;

第二,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隋唐时期(5 "

1.简述隋朝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制度改革:

(1) 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分别为内史令、纳言和尚书令,分别执掌决策、审议和执行之权,尚书省下有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共同组成中央机构。

(2)改革地方制度,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另外,隋朝还收回了州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规定凡九品以上官吏,均需中央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3)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 吸收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4)颁布开皇律,利用法律加强统治。开皇律是隋朝的颁布法典,废除了以前的一些严刑峻法,成为后世制定法律的范本,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军事改革:

(5)改革府兵制 。全国设十二卫所,文帝时下设骠骑府,炀帝时改为鹰扬府,其长官为郎将,府兵除原有军籍外,还与其家属一起编入民籍,依均田令分得土地。

►经济制度改革:

(6) 实行租庸力役制,并继续实施均田制。

(7)通过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扩大政府户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开凿大运河:

为便于南方物资输送到北方,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

2.论述唐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

唐初在地方上仍实行州县或郡县两级制。唐太宗按山河形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增至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或观察使等,不定期对所属州县进行巡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完善科举制唐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

(3)修订刑律唐初统治者曾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唐律》。至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义》一书,这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为稳定唐朝的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改进府兵制唐朝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府兵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

(5)继续推行均田制

(6)颁定租庸调制由于以上措施的相继施行,使唐初的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3.简评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的封建帝王。唐朝主要依靠他的谋略和武功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成为封建治世的模范,因其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贞观这治的主要内容:

(1) 以隋亡为戒,对统治集团的为所欲为有所节制,赋役较轻,人民稍得喘息之机;

(2) 任人唯贤,官得其人,不因政敌而舍贤才,从各阶层各方面搜罗了许多文武奇才,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房有谋略,杜能断事,被誉为“房谋杜断”;

(3)善于纳谏,魏征改于直言上谏受到赞赏和信任,魏征以外还有一批重臣经常向太宗诤谏,太宗欣然接受;

(4)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5)继续采用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庶族参政。

“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与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推动。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促进唐太宗居安思危,成为有远见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农民处境有所改善,但是所受压迫仍然很重, 尤其是到了后期,统治出现危机,阶级矛盾尖锐。而且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地主阶级的永远富贵。

4.简述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完善与意义。

形成过程:

(1 )科举制始于隋,历经唐、宋、元、明、清,前后一千三百余年,直到清朝末年,方才废除。

隋文帝登基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令各州每年推选人才入中央参加秀才,明经等考试。隋炀帝时,增加了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 唐代的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主要是由皇帝举行的临时性的考试,录取人才不多,影响不大。常举是每年举行的考试,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很难中,但一旦考中,将飞黄腾达。唐代考中科举,仅意味着有做官的资格,还需要经过吏部的铨选。武则天还创制了“武举”。 主考官与考生之间存在着“恩师”、“门生”的关系。

(3 )至宋时,太宗、真宗时,又对科举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考试科目,录取人数增加,进士科日益重要,并且放松了对考生的身份、门第限制。并且创立糊名法。宋代科举分为解试、省试、贡试三级。

(4 )元代科举影响相对较小,录取人数和比例都比以前低。

(5 )明清两朝主要是以八股取士,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廷试三级。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历史影响:

(1) 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 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 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 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5.简述两税法出现的原因及其内容、意义。

两税法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由宰相杨炎创立的一个新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结果。

第二,是唐后期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映。

第三,唐前期实行过的户税和地税为两税法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主要内容:

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②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收税;③根据资产田亩的多少征收产税和地税;④行商按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纳税;⑤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⑥根据财政支出定出全国税额。

意义:

第一,两税法" 唯以资产为宗" ,即按田亩和资产征税,它比按丁口征税的租庸调制较为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纳税面,使拥有资产和田地的贵族官僚和商客贾人等都须缴纳两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三,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制止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五、宋、辽、西夏、金、元(3"

1.简述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政治:

(1)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北宋初,在宰相下分别设有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度支、户部、盐铁,亦称计相)和审刑院,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兵权、财政权和司法权。宰相、三司、枢密使不相上下,共同对皇帝负责。

(2)削弱地方权力,取消了州郡的支郡权,即本州只能管理本州事务。宋朝地方分为州县两级行政机构,与州同级的还有府、军、监等。州最高行政长官称知州,由文官担任。知州之外,还设有通判一名,负责监督知州,与知州相互牵制。凡州府重要文件,如果没有通判联名签署,不得生效,通判还可以向皇帝直接汇报知州的政绩功过。

(3)划分监察区,设“漕宪帅仓”四司。北宋将地方划为十五路监察区,每路均设有“漕宪帅仓”,即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和提举平常,分别负责监管地方财政、司法、军事和赈济、农田水利等。四司均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中央通过四司加强对地方的监控,根除了地方根据的可能。

(4)设官、职、差遣制度。官表示俸禄级别,职是给一些文官的荣誉头衔,差遣才是官员的真正职务。

(5)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增加录取名额。

经济方面:

集中财权(制钱):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军事方面:

(1)杯酒释兵权,以温和手段收回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罢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司,改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称三衙,三衙长官依次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三帅负责士兵的训练,有统兵全,无调兵权。适逢战事,由枢密院负责发兵、调兵。三帅衙互不隶属,分别对皇帝负责。

(3)实施更戍法,即不断更换士兵戍卫地点,将官不随之调动,以防止“将帅专兵”,武人专权。

(4)宋朝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蕃兵。禁军是宋朝的中央军,一半戍卫京城及其附近地区,一半分散于全国,大致为“外轻内重”的军事格局,其基本思想是“守内虚外”。

(5)经常性的募兵,宋政权每年都会招募大量士兵,尤其是在饥荒之年,募流民当兵更为定制。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必须“富国强兵”,变法改革。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其变法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

富国方面:

(1)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分两次向民户借贷,借贷期半年,出息二分。

(2)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主户按户等高下分担。

(3)市易法。在开封等城市设市易机构,由政府出资,平价收购暂时滞销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赊购政府掌握的货物销售。

(4)方田均税法。在各地清丈土地,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以此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问题。

(5)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

(6)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

强兵方面:

(1)将兵法。针对更戍法存在的消极问题,将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专职将领就地加以训练。

(2)保甲法。将农村民户按保甲组织加以编制,平时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农闲时练习武艺,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

教育改革(改革科举制):

(1)保留进士科,增设明法科,废其他诸科;

(2)实施三舍法:将太学划分为上、内、外三舍,上舍优秀学生可以举荐给中书省,直接授官;

(3)编纂和颁布《三经新义》,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重新注释《诗》、《书》、《周易》,以作变法之依据。

意义: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基本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变法成果未能持续,并且导致了后来的元佑党人事件。

失败原因:

(1)变法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反对,未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变法过分依赖于皇帝的权威,政策不能有持续性,王安石两度辞相也对变法失败造成了一定影响;

(3)变法过程中存在用人不当的行为,一些弊病未能及时纠正。

3.列举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与表现。

原因:

(1)宋朝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租佃契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减弱,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宋朝的户籍制度规定,佃农直接编入国家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塾,获得了人身自由,人口流动加速。

(3)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混战,南方相对安定,人民纷纷南迁,带去了劳动力、技术,是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4)宋建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改变了地区阻隔、交通不畅、政令与赋税不统一的混乱的局面。

(5)宋朝统治者实行“守内虚外”政策,使得宋朝把主要力量放在国内,较有效地维持了国内的长期稳定,使社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主要表现:

(1)农业:①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2)手工业: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入于商业、手工业中。

(3)商业:①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 "都市迅速发展,规模扩大,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

②从事工商业的人口逐步增多,投入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

③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和街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

④宋代的商业繁荣还表现在农村,出现了草市。在农村市场上,小贩、货郎走街串巷,活跃了农村市场,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⑤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对外贸易非常发达。

六、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 12"

1.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央制度

(1)罢丞相,废中书省,改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创立、发展内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按照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私人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参与机务。后来,内阁学士权力开始扩大,并且开始有了票拟、批红之权。其地位位于六部之上,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

(3)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立给事中制度,加强监察。

(4)设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置锦衣卫,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党之外,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该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通过这些监察机关和特务机构,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制度:(5)废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

►军事制度:(6)置五军都督府,施行卫所制度。

五军都督府明太祖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即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政和兵籍,并不直接统领兵马。遇有战事,由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将兵官。战事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卫所。

►律法制度:(7)颁布《大明律》和《大诰》三篇,以法制治国。

明朝的律法比唐律简赅,但是比较严酷。

►文化教育:

(8)改革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9)通过文字狱,钳制人民思想

△其他方面:(9)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制造“胡蓝之狱”,江南大族和功臣宿将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加强了中央集权。

2.简述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

①明朝中后期,朝廷中央内廷官员相互倾轧,大礼仪之争后,倾轧更为严重;

②宦官专权,司礼监权力日重;

③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④地方上更是流民四起,频频爆发农民起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居正实施了改革。主要内容有:

(1)整顿吏治。颁行考成法,考成法的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由三个机构互相监督,定期审核各级官僚政绩施行赏罚的做法,有力地提高了办事功效。

(2)整饬边防,加强武备。

(3)兴修水利。张居正采纳潘季驯的意见,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

(4)清丈土地。对“天下田亩通行丈量”,清丈土地触犯了地主和贵族的反对,但有利于改变赋役不均状况,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5)经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

意义:

(1)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中后期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明朝的财政危机,澄清了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减轻了农民负担。

(2)新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赋役不均的状况,简化手续由宫府直接征办的做法也减少中间环节,限制豪强地主舞弊隐漏和胥吏里甲的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的额外负担。

(3)一条鞭法规定普遍交钱代役,则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4)通行以银代役、计亩征银又迫使大量农产品纳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5)而用丁银代力役并部分摊人土地征收的规定也大大减轻对工商业者的剥削和控制,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但是,张居正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必然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在封建体制下,变法能否成功依赖于所颁布的新法是否可以保证其连贯性,而封建世袭制,导致这种连贯性必然无法保证,失败在所难免,张居正死后,其所领导的改革,基本宣告失败。

3.简述一条鞭法实施的内容、意义。

明朝张居正改革时,所作的税赋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四:

第一,田赋和力役均按银征收;

第二,将一部分力役分摊到田亩中征收;

第三,简化合并征税项目;

第四,改民收民解缴纳赋税为官收官解缴纳赋税。

一条鞭法实施以后,首先,由于改以银征税,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其次,将部分力役摊入田亩中,一方面意味着放松了对人民人身控制,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最后,一条鞭法的实施防止了地主躲避赋役。它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一条鞭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明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农业: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种类增多。出现了来自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薯等。

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烟草、棉花等。

手工业:①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手工业,棉布成为普遍的衣料。②制瓷业。瓷器制作工艺水平更高,出现了青花瓷等精美瓷器,远销海外。③造船业。明朝造船业位居世界前列,沿海、沿河有著名的造船基地。

商业:①各种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涌入商品市场;②出现专业性的工商业市镇;③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④商业资本活跃,出现区域性大商帮;⑤江南地区某些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⑦与邻国(蒙古等)互市。

5.摊丁入亩实施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摊丁入亩的实施具体分为两步:

第一步,按照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额为准征税,以后增加人丁,不再额外增加税额。

第二步,即实施摊丁入亩,也就是将固定下来的丁银,分摊到田亩中征收,不再以人丁为对象征税。具体做法是将各省原来应该缴纳的丁银,分摊到各州县,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地丁制”。同时班匠银、市丁银等其他赋税也分摊到田亩中征收。至此,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赋税改革完成。

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彻底改变了我国以人丁和土地为主的二元税制,取而代之单一的土地税制,它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一,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

第二,摊丁入亩实施后,不再以人丁征税,即意味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迁徙、转业不必再受到严格的户籍制度制约,可以成为雇佣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城市手工业者也不再有丁银的负担,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由于不再以丁为征税对象,农民不必再担心人口增长导致负担加重,也就不必在隐匿人口,这对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统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6.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中国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延续。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通商交往。

(2)中国封建统治着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向来具有“天朝上国”的传统自大思想,这就导致了他们无视西方的存在,认为闭关于我天朝毫无损伤。

(3)隔绝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利于专制统治。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4)同时,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5)当时许多明朝残留的抗清力量如郑成功等,大都被赶到海上去了,为了维护满清的统治地位,断绝郑氏集团和大陆的经济联系.顺康年间,清政府施行了野蛮的禁海迁界政策。

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2)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7.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封建专制制度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是主要原因;

(3)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4)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5)封建国家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通过对外贸易积累资本的有利条件。

8.简述隋唐以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演变: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1)演变过程:

①唐代实行两税法前,规定农民向官府交租、纳绢以及纳绢、布代役,都按人丁数以实物计征;推行两税法后,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实物税。

②明代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主要按田亩数征收,但改用银两收税。

③清代雍正以后实行地丁银,则完全按田亩征收银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

(2)特点:①逐渐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变为按田亩征收;②逐渐由征收实物税变为征收货币税。

(3)反映问题: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渐松弛;②逐反映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趋势。

9.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

(1)建立—— 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2)巩固—— 西汉: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3)完善—— 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4)加强—— 北宋: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采取一系列措施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

(5)发展—— 元: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6)强化—— 明清:

明: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③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④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形成了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

清:①增设军机处;②大兴文字狱。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主要围绕两个矛盾展开: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分分权不断削弱)。虽然都是呈现加强的趋势,但是这两种变化的趋势不是绝对的;如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元朝设中书省等。

10.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

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秦朝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 )汉朝

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 位卑权重”,“以小驭大”。(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

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3 )宋朝

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 )明朝

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前期用来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后期被宦官等利用,成为实行恐怖统治的工具。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监察官早已失去了“监察”的作用。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

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1)秦朝建立后,封建选官制度开始了大发展时期。军功爵制仍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2)汉朝建立后,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其中“察举征召”制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3)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延续了曹操时的用人政策,并且又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并一直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

(5)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6)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

(7)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8)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其影响十分深远。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宋以后,消极方面日趋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发展到极限,其消极作用占支配地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这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亦已渐趋衰落。

(1)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2)消极影响:

经济: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政治:①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②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