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皖美黄金周|来安徽 你不得不去的“红色旅游”线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徽省红色旅游31个景点及分布图片大全 打卡皖美黄金周|来安徽 你不得不去的“红色旅游”线路

打卡皖美黄金周|来安徽 你不得不去的“红色旅游”线路

2024-06-30 2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淮大地,一方热土。十月的安徽秋高气爽,气温恰到好处,秋日美景慢慢铺延开来,这个国庆节带你走进安徽这些红色景区,一起重温峥嵘岁月,感受红色力量!

  01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

  宿州市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图源: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公众号)

  宿州市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图源: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公众号)

  来到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回首七十三年前伟大的淮海战役,追忆这场战役中特殊的“英雄会师地”和“淮海战役第一村”。

  1948年的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萧县城西南15公里的丁里镇蔡洼村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这也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唯一一次全体会议。正是这次会议将这个普通的皖北小村推上了历史舞台,对后续夺取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策作用。

  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人在蔡洼村合影

  (图源: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公众号)

  当年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总前委五位首长来到院子里,在屋前的石榴树旁,由随军记者陆仁生拍照,留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委员弥足珍贵的唯一的一张合影。这张照片也在党史、军史和教科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使后人得以目睹淮海战役指挥官的风采。

  宿州市萧县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大门

  (图源:新浪安徽)

  岁月带走了历史炮火,留下了红色印记。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有着面积10万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园,5000平方米的誓师广场,以及淮海战役总前委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等主题鲜明的展陈场所。蔡洼纪念园以淮海战役为主题,目前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46件文物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淮海战役从决策到胜利的过程,全景画、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仿佛历史的硝烟穿越至今,气势如虹地展现着淮海战役的伟大荣光。

  Tips:

  推荐线路:“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精品线路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淮北市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北市小李家指挥部—宿州市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02凤阳县小岗村

  凤阳县小岗村村头牌坊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在进入村子前,不妨听一段小岗精神发源的故事。

  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枚红手印

  (图源:美好滁州官方公众号)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小岗村的18户人家,过着“泥巴墙、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的穷困生活。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12月的一个冬夜,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18位“大包干”带头人以“托孤”的勇气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悄悄“分田到户”。

  一张昏黄发旧的薄纸却重千斤,18枚红手印叩响了农村改革的大门,犹如一声惊雷,在江淮大地上空炸响。

  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凤阳县小岗村花鼓戏

  (图源:安徽文旅官方公众号)

  时过境迁,如今来到焕然一新的小岗村,在大戏台下坐坐,听听传统的凤阳花鼓戏,从戏词中感受小岗的变化,从戏词中体会小岗精神。再听听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说说当年的故事,在璀璨耀眼的红色路线中,缅怀历史,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体会新农村的变化。

  Tips:

  推荐线路:“小岗精神·改革序幕”精品线路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滁州市凤阳县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滁州市凤阳县当年农家(大包干前后农村生产生活场景)—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培训中心—滁州市凤阳县工坊一条街

  03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图源:安徽文旅公众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险,打响了举世瞩目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五角星胜利塔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总前委群像

  (图源:安徽文旅公众号)

  来到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由南向北依次是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群像和纪念馆,每一处建筑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每一个设计都透露着细腻地小巧思,值得细细品味一番。走进胜利广场,高99米的五角星胜利塔,以“九九八一”的寓意,代表了“八一”军队的胜利。从空中俯瞰胜利塔,呈五角星的形状,象征着军民万众一心,凝聚团结的力量。而在纪念馆正门的“巨型战舰”前,伫立着五位总前委的雕塑,他们运筹帷幄,指挥了震烁古今的渡江战役。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图源:渡江战役纪念馆公众号)

  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图源:渡江战役纪念馆公众号)

  继续往里走,馆内以基本展陈“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主线,设有战前形势、战役准备、突破江防等展厅,通过2500余件历史照片、文物、油画、雕塑,生动地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全过程,讲述这场军民团结一心的伟大胜利,值得游人在此细细品味。

  Tips:

  推荐线路:“百万雄师过大江”精品线路

  安徽省蚌埠市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肥东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芜湖市板子矶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

  04金寨县红军广场

  金寨县红军广场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红色是金寨的底色,红色让这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金寨是著名的将军县。如果要追忆那段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位于金寨县老县城中央的红军广场景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图源:金寨微旅游官方公众号)

  初见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就被它的英伟之气所折服,八个大理石柱子巍峨大气。1982年11月,邓小平同志题写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名,字体刚劲有力,与八个大理石柱子交相辉映,映衬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恢宏大气。另外,馆内史料翔实,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和今日金寨的发展面貌。

  走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从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顺着红军广场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拾级而上,每一段的台阶数量各有不同。首先是一段59级的台阶,它寓意着金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继而一段25级的台阶,寓意在金寨麻埠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它是第一支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继续前行,眼前呈现28级的台阶,是为了纪念在金寨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而专门设计的。靠近烈士纪念塔这10级台阶,则寓意着金寨10万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浴血疆场。另外,山顶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的“燎原星火”,为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纪念塔身后则是重建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如今众多游客在这里深情缅怀先烈,追忆红色故事。

  金寨红军广场 革命烈士纪念塔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推荐线路:“革命大别山·红色鄂豫皖”精品线路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六安市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六安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05金寨县大湾村

  金寨县大湾村

  (图源:金寨微旅游官方公众号)

  初秋的大别山,青山巍峨,云蒸雾绕。在马鬃岭脚下金寨县大湾村,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楼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凉亭、绿植镶嵌其间,映衬着这座宁静秀美而又幸福祥和的小山村……

  金寨县大湾村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曾经的大湾村是深藏在金寨县花石乡大别山深处的贫困村。得益于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大湾村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菜,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绿色脱贫新路,终于成功脱贫,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文明生态村”和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金寨县大湾村

  (来源:金寨微旅游官方公众号)

  大湾村是金寨县一块必不可少的红色拼图,在这块拼图中,汪家老屋必有一席之地。当年新四军第4支队兵站便设立在汪家老屋,原中共安徽省工委书记彭康同志曾居住于此,张劲夫、郑位三、李世农、谭光廷、黄岩等一大批军政干部都曾在汪家老屋中留下过足迹。

  金寨县大湾村汪家老屋

  (来源:金寨微旅游官方公众号)

  如今在大湾村,汪家老屋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农耕文化展览馆,引得无数游人前来参观,重温那段红色岁月、缅怀历史革命精神。当馆内的一幅幅墙画扑面而来时,历史经典画面似重现在人眼前,带人们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金寨县大湾村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推荐线路:“古徽州·新农村”精品线路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黄山市翡翠新村—黄山市黟县宏村—黄山市黟县西递村—黄山市歙县雄村

  06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新四军史料陈列馆

  (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风光如画的云岭,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在安徽泾县云岭镇中心,还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她是一片绿色的山水,掩映着碧水青山的灵秀风光;她是一段青色的历史,铭刻着青砖黛瓦的宗祠古韵;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诉说着金戈铁马的激荡岁月。她就是被叶挺将军誉为“云中美人雾里山”的地方一云岭村,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就坐落在此处。

  军部司令部旧址设在云岭乡罗里村的中心位置,这里原为两座地主庄园,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秘书长李一氓、参谋处长赖传珠都曾在此居住、办公。1938 年春到 1941 年春,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摇篮”。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军部大会堂 周恩来铜像

  (图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公众号)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叶挺铜像

  (图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公众号)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图源:摄影师方磊)

  馆内珍藏了各式长枪、短枪、手榴弹、地雷、叶挺军长使用过的望远镜、项英政委的怀表等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一页页历史的画卷,通过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丰功伟绩展示“铁军”精神。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图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公众号)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枪支展示

  (图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公众号)

  走到展馆外放眼望去,这里一幢幢的机关旧址都是明、清至民国初期徽派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古貌依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独特,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 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

  (图源: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公众号)

  Tips:

  推荐线路:“初心如磐·不屈军魂”精品线路

  安徽省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黄山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址—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园—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合肥市庐江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滁州市来安县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

  一段段激动人心的红色历史,一个个刻骨铭心的动人故事,每一次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初心的回望。这个国庆来安徽,走进祖国的大好山河,游览让人热血沸腾的红色景点,听一听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

  (责任编辑 石振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