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丨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七期沙龙音乐会《De Profundis 源自深渊》成功举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德森萨克斯 活动回顾丨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七期沙龙音乐会《De Profundis 源自深渊》成功举行

活动回顾丨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七期沙龙音乐会《De Profundis 源自深渊》成功举行

2024-05-07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alon Concert 7

10月12日,我院作曲理论学部第七期沙龙音乐会在学院364会堂顺利举行。本学年的沙龙音乐会由音乐学院主办,港中大(深圳)道扬书院协办,音乐学院叶小钢院长任艺术总监。12日晚的音乐会以《源自深渊》为标题,七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清一色作于二战结束的1945年之后。本场音乐会邀请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萨克斯管演奏家张鼎作为特别演奏嘉宾,周旎、林笑语(特邀)、罗旭、彭子仪、杨欣怡、黄姿才(特邀)、刘亭妤(特邀)和林紫云(特邀)参与演出。

音乐会合影

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是美国作曲家萨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的《逝去的旋律》(Mélodies passagères, 1950-1951),由我院教师周旎和罗旭共同演绎。这是一组有很强法国晚期浪漫主义曲风的作品。周旎的演唱细腻婉转,情感丰富,饱含多个层次。罗旭显然熟稔周旎的表演风格和习惯,其钢琴演奏流畅典雅,却不喧宾夺主。这首作品优美的旋律使其成为一首很好的开场曲。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对二位的表演示以认可。

人声 周旎(我院教师),钢琴 罗旭(我院教师)

第二首作品是丹麦作曲家西蒙-斯蒂恩·安德森(Simon Steen-Anderson, 1973- )的《源自深渊》(De Profundis, 2000),为萨克斯独奏而作,由张鼎演奏。这首作品的演奏难度极高,在演奏萨克斯管的同时,演奏家还要同时敲击一些打击乐器。作品的标题源自《圣经:诗篇》第130首,曾多次被各类文艺作品引用。张鼎就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曾与作曲家亲自交流,得知它与安德森的母亲有关。更多细节,安德森三缄其口,希望演奏家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主诠释。在舞台上,张鼎出色而有感染力地完成了这首富有戏剧性的乐曲,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萨克斯 张鼎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是法国作曲家马蒂亚斯·平彻(Matthias Pintscher, 1971- )的《Beyond (A System of Passing》(2013),写给长笛独奏,由林笑语演奏。平彻在这首乐曲的简介中,将笛类乐器与人类文明联系起来。作品洋溢着天才的洒脱和轻佻,游离于写意与随意间,像一团骄傲的泡沫。林笑语的演奏一如既往带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青春的开朗和灵动,让人感到舒适。

长笛 林笑语

短暂休息后,下半场的第一首作品是意大利作曲家贾钦托·谢尔西(Giacinto Scelsi, 1905-1988)的《Ko-Loh》(1966),演出版本为长笛与高音萨克斯管,由林笑语和张鼎诠释。这首作品延续了作曲家一贯的个人风格,通过极小的音程与音高变化产生让人欣喜若狂的动力。两位演奏家此次的诠释与其说是感性而冲动的,莫不说更偏向一种东方式的典雅和大方。作品的精彩演绎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称赞。

长笛 林笑语,萨克斯 张鼎

谢尔西的作品之后,周旎再次登场,与张鼎合作了瑞士作曲家托马斯·凯斯勒(Thomas Kessler, 1937- )的《是它?》(Is It? 2002)。该作品以约翰·凯奇(John Cage)的文本为词。与周旎演唱的另一首歌《逝去的旋律》不同,《是它?》中包含了大量的特殊技法(Extended techniques)。声乐的念唱、气声、吸气音、哑声等多种不寻常的音色,配合萨克斯管的复合音、打击乐效果音、极限音高等技术,产生戏剧性的声响效果。为完成这首突破自我的作品,周旎与张鼎做了大量的排练。演出中,二人配合默契,无论是音乐还是肢体语言都高度一致,给了观众极大的新鲜感和满足感。

人声 周旎(我院教师),萨克斯 张鼎

音乐会的倒数第二首作品依然是一首声乐曲,《春望》,由我院作曲理论学部一年级研究生陈曦同学于2019年创作。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对历史中一次次“国破山河在”的悲叹,借此反衬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拥有很高的思想深度。该作品由我院研究生彭子仪(女高音)和杨欣怡(钢琴)演绎。两位同学表演精湛,情感充沛,台风大气,展现了令人欣喜的能力和潜力。曲毕,作曲家陈曦上台一起谢幕,观众报以赞赏的掌声。

人声 彭子仪(我院研究生),钢琴 杨欣怡(我院研究生)

不知觉间,音乐会迎来了最后一首作品,德国作曲家罗宾·霍夫曼(Robin Hoffmann, 1970- )的《血腥的火车手》(Der blutige Schaffner, 1996),为四把萨克斯管而作,由张鼎领衔黄姿才、刘亭妤和林紫云共同演奏。作品中,大量气声的运用模仿火车进行时的声音,别具一格。四位演奏家长期在一起合作,配合默契,展现了很高的水准。音乐会在持久的掌声中落幕。

萨克斯 (从左到右依次为)黄姿才、刘亭妤、林紫云、张鼎

本场音乐会吸引了很多观众。除学院师生和校内外的爱好者之外,还有很多应届艺考生慕名前来欣赏。在音乐会后的演后谈中,现场观众踊跃地向演奏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林笑语、张鼎、罗旭就大家的疑问分别进行了答复。

观众(艺考生):“如何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

林笑语:“对于即将或刚步入专业领域学习音乐的年轻人,应尝试打开自己的心门,先欣赏,再定义。很多东西,即使我们喜欢,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常常须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观众(学生家长):“如何有效地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张鼎:“须持之以恒地练习,除此无它。”

观众(我院学生):“如何做到与声乐配合的天衣无缝?”

罗旭:“除练习外,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花时间去了解你的partner,熟悉她或他的风格和习惯;也要花同等时间去了解要演奏的作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甚至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尽可能多排练,多磨合。”

演后谈

除回答问题外,演奏家们和作曲家陈曦还依现场观众需求,对一些作品作了进一步的背景和技术解读。夜色渐深,演后谈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结束。最后,音乐会的策划人金卓晟教授简要预告了下一期音乐会,并邀请大家继续参加。现当代音乐的推广与普及任重道远,我们彼此相助,踏荆而行。

There is no guarantee, but there is always hope.

(摄影:温佳曼 音乐学院2022级本科、何卓妍 音乐学院2023级本科)

作曲家陈曦(左)、策划人金卓晟教授(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