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中医药理学的科学内核之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卓模拟器手机版有哪些软件 第十四讲 中医药理学的科学内核之三

第十四讲 中医药理学的科学内核之三

2023-09-04 1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药开窍药,具有开窍醒神功效,能开启闭阻心窍,醒神回苏,故主治闭证神昏。因其大多具有芳(辛)香之气,又称芳香开窍药。本类药主要包括麝香、冰片、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

近代研究表明,芳香开窍药的化学成分复杂,其共性主要为气味芳香,如植物类开窍药多为树脂,含挥发油。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制成。其化学组成含树脂、水分和油状液体。树脂部分由树脂酯类及树脂酸类组成;油状液体大多由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组成,芳香族化合物主要为桂皮酸及其酯类、萜类(主要为单萜及倍半萜类)。石菖蒲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糖类、氨基酸等,其所含的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为主要成分,挥发油主要有甲基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反式甲基异丁香酚、γ-细辛醚等成分。冰片为树脂的加工品,主要化学成分为右旋龙脑或左旋龙脑,合成冰片,除含有龙脑外,还含有大量异龙脑。安息香主要成分为总香脂酸,其中包含苯甲酸、桂皮酸松柏醇酯、肉桂酸、肉桂酸苯丙酯、3-桂皮酰苏门树脂酸酯、苏合香素等。 动物分泌类药麝香的主要成分是麝香大环化合物、G9雄甾类成分及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等。其中麝香大环化合物多具有挥发性特异香气,为麝香的有效化学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学者认为此为麝香芳香开窍醒脑的物质基础。 有关芳香开窍药的药理作用,现代研究主要针对芳香类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影响展开。 (1)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芳香开窍类中药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既能镇静安神,又能“醒脑”。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表现为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同时可提高中枢抗缺氧能力,保护脑神经细胞。冰片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双向调节作用,既镇静安神又有醒脑作用,还能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石菖蒲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可以舒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①强心作用:天然麝香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能使实验动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在深入研究麝香的强心活性成分的基础上,从麝香中分离到的能激活蛋白激酶C的有效活性物Musclid-A,具有比Musclid和麝香更强的强心作用。②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麝香能改善实验动物冠状动脉血流量。单味冰片能产生与冠心苏合丸类似的作用,即使冠状窦血流量回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有研究观察到冰片配伍米槁心乐滴丸能明显对抗实验动物的心肌缺血和心电图ST段的缺血性改变;增加体外心冠脉流量,减慢心率。③对心肌细胞的影响:麝香能减慢培养心肌细胞的自主节律,表现为对α-受体兴奋剂(新福林)和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有不完全的对抗作用。当培养心肌细胞处于缺氧(模拟心肌缺血)的情况下,麝香能加速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酸性磷酸酶(ACP)。另有实验表明,由冰片和苏合香组成的苏冰滴丸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苏冰滴丸还能直接对抗实验动物体外主动脉条的收缩。④对血小板及血黏度的影响:苏合香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实验性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及抗凝血促纤溶活性等作用,这些作用是苏合香功效的药理学基础。石菖蒲挥发油能抑制实验动物的心律失常,对抗乙酰胆碱、乌头碱引起的心房纤颤。也有轻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趋势,能降低血液黏度;石菖蒲加冰片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可降低血小板活性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作用。

(3)对血-脑脊液屏障的影响 实验证明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麝香酮能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并有相当浓度的分布,而且与其他主要脏器相比,麝香酮在脑中较为稳定,代谢慢。也有实验认为麝香酮很快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在脑内和血浆中消除快,这为麝香临床上用于急症治疗、解释麝香芳香走窜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冰片极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并具有增强其他物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作用。石菖蒲提取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有关化学成分也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并具有促进提高其他有关药物在脑部的浓度;还有研究显示石菖蒲可减缓缺氧状态下神经细胞的损伤。

王建等 [3]研究了芳香开窍药的“性-效”关联,发现这类药的“性-效-用”共性显著。具体表现在:①本类药均有浓郁的芳香之气,能开启闭阻心窍,醒神回苏,提示其拥有的辛香之气味,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②均归心经。本类药主治闭证神昏,系邪气闭阻心窍致神明失用引起。依据病机及脏腑辨证,故主归心经。③寒热药性。多数药物为温性。麝香、苏合香、石菖蒲性温,而冰片性微寒,安息香性平。闭证神昏有寒闭与热闭之分,临床往往通过配伍,以调控其寒热病理偏向,而组成“凉开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和“温开方”(苏合香丸),以体现中医的“凉开”和“温开”的治法。现代研究表明:芳香开窍类中药多具芳香之气,含有挥发性成分,多数药物具有穿透血脑屏障,兴奋中枢,抗缺氧,脑保护等药理作用,这可能是其所含的“辛香之气”(物质),发挥开通闭阻心窍,醒神回苏药效的作用基础。 第六节 中药色效相关研究 中药的色包括药材本身的颜色及经炮制后饮片的颜色。受《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五色隶属五脏规律的影响,古人常依据药材的颜色推演出其所归脏腑,并据此解释药物对脏腑机体某些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1、药材颜色的化学成分与质量关联 (1)药材颜色的作用和组成

中药材的颜色,无论是表色或是里色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其品质、成分和疗效。如玄参里色要黑,丹参表色要紫,牛黄色要黄,朱砂色要红等,它们不仅是品质的要求,也是有效成分的表现。

药材颜色的作用,可以从带色物质的作用得到说明[4]。如叶绿素有抑制溃疡发炎,促进组织再生,有明显的抗菌作用;黄酮类的川陈皮素能止咳,平喘,祛痰;木犀草素和叶黄素可抗菌,黄柏甙等有抗癌活性,四萜色素中的胡萝卜烃富有营养,含蒽醌及其甙类的大黄能致泻,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形成的颜色都无不与疗效相关。因此,中药颜色的变化,反映成分的变化。颜色变化也是中药储藏质变的类型之一。

在动、植物药材颜色组成中,色素是一个重要因素。植物色素包括的种类很多,例如黄酮类、花色素、蒽醌、叶绿素和四萜色素等。但通常所说的植物色素,主要是指叶绿素和四萜色素。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常与叶黄素、胡萝卜烃等共存,因而植物体不仅呈绿色,尚可呈绿蓝色、黄绿色。叶绿素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可生成水溶性钠盐或钾盐。成品中药材中的叶绿素在光的作用下会减少,从而使颜色减褪。

四萜色素是由8分子异戊二烯聚合成的一类天然色素。在药材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植物果实和黄色的花冠中,在叶部常与叶绿素共存。大多数结构复杂,一般呈红色、橙色及黄色结晶,挥发性小,不溶于水,为脂溶性色素。其氢化合物在空气中不稳定,常因氧化而树脂化。在这类色素中,已知胡萝卜烃结构式的化合物就有300种以上,大都具有美丽的色调,对光、热、氧、酸表现出不稳定性,有的对碱表现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常伴胡萝卜烃共存的叶黄素,枸杞中含有的玉蜀黍黄素和叶黄素,其它药材中含有的红色素、橙色素、胭脂素、毛茛黄素,堇黄素等都属于四萜色素。

黄酮类,也称黄碱素类,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黄色素。大多放黄酮类与糖结合为黄酮甙。也有的与鞣质结合,或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植物体中。常见的药材中,槐花米、陈皮、黄芩、芫花、蒲黄、葛根、枳实,栀子等都含有黄酮类成分。多为浅黄色或黄色结晶,常含有结晶水。易溶于热水,也有易溶于冷水的,可为酶水解,见光易分解。水解产生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芦丁糖等。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容易分解,有些黄酮类成分还可以互相转化。游离的黄酮类在水中溶解度极小。黄酮类成分的这些不稳定性,是一些药材或饮片发生变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花色素,又称花青素,即花色甙,是黄酮类中的一种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存在于植物茎、叶、花和果实中,使其呈现蓝、紫、红等色的色素,也是形成药材颜色的成分之一。如从暗红色树脂——血竭中分离出的两种结晶形红色素(血竭素、血竭红素),就是属于这种色素。花色素以甙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液中,遇酸水解可生成甙元——花青素及糖,从而使药材或饮片出现颜色的变化。

蒽醌类大多是多羟基化合物。羟基存在同一苯环上时,呈橙色或红色;羟基分布在两个苯环上时,呈黄色,它是组成药材颜色成分之一。其存在的主要方式是与糖结合为葸醌甙,还有与树脂结合或呈游离状态的。游离蒽醌和蒽醌甙经常共存于同一药材中,如大黄含有5种游离蒽醌物质,同时又含有蒽醌甙。蒽醌甙在冷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热水,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时水解,产生游离蒽醌化合物(甙元)和糖。游离蒽醌几乎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碱性溶液等水溶液中,于碱溶液中产生樱红色反应。有一些蒽醌化合物还具有升华性。这些不稳定性质,又是某些药材或饮片变色的原因之一。

(2)药材色泽及其变化与药材质量的关系

中药的颜色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丹参色紫红为好,大黄色黄棕为佳,玄参要黑、茜草要红、黄连要黄。那么,这种经验的依据何在?从中药化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决定于中药的精华物质即化学成分[5][6]。

以黄色的药物为例:大黄以色黄为佳,主含蒽醌类衍生物,结合型的蒽醌甙类能致泻,而游离的蒽醌能抗菌、消炎、抗病毒,它们都是黄色的结晶体。黄连、黄柏中的小檗碱能抗菌利胆、降压,并可增强血液中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可以治疗菌痢、肺结核、高血压、肝炎等多种疾病;玄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镇静、安眠作用,临床上代替吗啡治疗内脏疾病的锐痛;姜黄中的酚类衍生物姜黄素有利胆作用,能收缩胆囊,消除阻塞性黄疸;以上这些中药饮片的主要药用成分均显黄色,而所属药材亦以色黄为优质。

再以红色的药物为例:丹参以色红为好,主含有色的菲醌类衍生物,如丹参醌II为亮红色柱状结晶,丹参醌IIA为红色小叶片状结晶,总丹参醌对敏感以及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丹参制剂还常用于冠心病,对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一定的疗效;药理证明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茜草主含蒽醌衍生物,色棕红或暗紫色,枸杞子果皮红色主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色素。紫草以色深紫者为佳,其有效成分是紫棕色片状结晶的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消炎抗菌、抗病毒作用。以上这些中药饮片的主要药用成分均显红(紫)色,而所属药材亦以色红(紫)为优质。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中药饮片的颜色是由其主要化学成分决定的,而此类化学成分常决定中药饮片的主要功效,所以中药的饮片颜色越深,说明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质量和疗效也就越好。所以,要选购药材时应注意色泽以选择质优的药材,如玄参要黑、丹参要紫、茜草要红、黄连要黄。如果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不同或消毒不当等,药材的固有色泽发生改变,则内在质量同样发生变化。例如黄芩色黄,入脾,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软化黄芩用水煮和水浸均不合理,因为黄芩主要含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芩苷是对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它溶解于水,用水软化处理药材,存在着有效成分大量丢失的问题;用冷水处理药材,就更加不合理,因为在不加热、有水存在的条件下,黄芩苷会被酶解为黄芩素,黄芩素具有邻三羟基,很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没有活性的绿色醌类衍生物。而蒸法软化黄芩,可以避免有效成分随水流失,又可以加热起到杀酶保苷作用,是最好的软化方法,为防止药材放冷后僵硬难切,应注意趁热切制。所以如果因为保管或加工不当,黄芩变绿后质量会降低。

2、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 中药色象理论由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杨柳教授提出,为表明药材颜色与疗效相关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应用浅色药材治疗色素沉着类皮肤病(如黄褐斑、皮肤黑变病)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不同药物颜色对于人体生理和心理都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应用不同颜色药物治疗相应脏腑疾病亦可取得不同疗效。 (1)中药色象理论形成的背景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应用白色药物(如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白蔹、白及、白僵蚕、白术等)治疗色素沉着类皮肤病(如黄褐斑、皮肤黑变病),应用黑色药物(如首乌、熟地、乌梅、女贞子、黑芝麻、丹参、鸡血藤等)治疗色素减退类皮肤病(如白癜风、白发)的治疗经验。杨柳教授将这种表明药材颜色与疗效相关的现象,称之为中药色象 [7]。治疗色素病色效相关的中药,称为色象中药。并认为应用中药色象理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是行之有效的,自古就有许多例证。如《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白僵蚕“灭黑黑干,令人面色好”。《普济方》载有“七白丸”(以白附子、白及、白蔹、白芷、白僵蚕、白术、白茯苓等份制丸),治面上黡色及雀斑。《医宗金鉴》治黧黑褐斑名方“玉容散”由白牵牛、白蔹、白及、白莲蕊、白术、白扁豆、白僵蚕、白茯苓、白附子、白丁香等多种白色中药组成。湖南中医药大学欧阳恒教授总结此类以白治黑,以黑治白之法为“以色治色法”,研创紫铜消白方(主要由紫铜、丹参、紫草、红花等多味紫红色药材组成)治疗白癜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而获1994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此外,更有众多医家采取辨证论治与色象理论结合治疗色素病的大量成功验案刊发于医籍期刊。杨志波综合文献统计分析对酪氨酸酶具有激活作用中药57种中,深色(黑色、紫色、红色、紫红色)类占有25种。而在53种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中药中,白色的占有20种。 当代有关色象中药的实验研究也有了一些科学的阐述。如白色的珍珠粉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润肤白面作用。日本研究用白芷治疗雀斑和面部憔悴,认为白芷有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和消炎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白芷素有显著的扩张动脉作用,与临床应用是相吻合的。有研究表明补骨脂、白芷均可诱导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白芨胶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从而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白中药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颜色都与疗效相关,还有很多白色的药物不具有褪黑作用及黑色药物不具有祛白效果,还有一些中药具有双向调节色素代谢作用。从临床上来说,中医治疗色素病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而绝非仅是“以白治黑”或“以黑治白”。但这并不能够成为否认中药色象或是对中药色象存在熟视无睹的理由。 (2)中药对皮肤色素代谢的影响 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白癜风、黄褐斑)是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的常见病,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医界的重视,有关色素代谢的生理病理与临床治疗研究都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与成果。有研究表明黑皮素-1受体(MC1R)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cAMP-依赖蛋白激酶通路是黑色素生成的主要细胞信号通路,是决定皮肤头发颜色的关键因素。表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能生成黑素细胞刺激激素(MSH)等黑皮素,其中α-MSH与MC1R结合通过激活上述信号通路,促进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及表达,促进黑素细胞有丝分裂而快速增殖及合成。实验研究发现豚鼠的信号蛋白(ASP)与MC1R结合后,起拮抗黑皮素对黑素细胞的作用,减少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的水平。黑皮素及其拮抗物ASP等通过与MC1R竞争结合而在调控皮肤色素代谢方面起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色素的代谢。α-MSH、ASP与MC1R间形成的网络式相互协调与平衡对人体色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素病的发生与这一网络的失调有密切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医药对色素代谢的影响与干预机制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探索的路径。 近年来,国内开展中医药与色素代谢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许多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已经有了初步的揭示,对其有关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的方法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观察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已经作为评介中药对色素代谢调控的公认指标。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还是着重在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细胞代谢的影响之研究上,还未见有能从中药色象理论的角度设计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的研究,有关色象中药对黑素代谢影响与干预机理的研究尚为缺乏。 杨柳团队近年来对中药色象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结果提示中药色象理论确实被许多中医专家在临床与辨证论治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与优势。在实验研究方面,先后就“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在不同实验动物表皮中的表达”、“刺蒺藜对小鼠毛囊以及豚鼠皮肤α-MSH表达的影响”、“不同用量刺蒺藜配伍复方对小鼠毛囊黑皮素1受体(MC1R)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药对皮肤α-MSH与MC1R表达有影响,与药物的不同用量及配伍有一定关系,积累了中药对色素代谢影响实验研究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奠定了深入开展色象中药对色素代谢影响实验研究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药材本身颜色与药效关系的实验研究,如许爱娥等将对酪氨酸酶激活率较高的墨旱莲、无花果、沙苑子3种中药加入活性炭脱色处理后,发现3种中药均不能再激活酪氨酸酶。 杨柳教授进一步以五脏五色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理论来探讨中药色象的治疗学原理,例如采用黑色类药物治疗白癜风等色素减退性皮肤病——黑色药入肾,肾水生金,以消肺金本色之病(白);用白色类药物治疗黄褐斑等色素增加的皮肤病——白色药入肺,肺金生水,以消肾水本色之病(黑)。五色、五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加上千百年来众多医家临床实践的有力支持,正是中医学具有顽强生命力之所在。加强对色象中药理论的整理与研究,包括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来揭示并解答其中的问题,是中医学色素病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全面而深入地展开。 3、饮食中的五色营养分析 [8]

饮食中的五色是指食物的五种天然颜色,即青(绿)、赤(红)、黄、白、黑。通过对多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证实:食物的营养价值确实与食物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五彩缤纷的“外衣”下,一些食物蕴含着某些特定的养生保健效果。

中医食疗理论认为,不同颜色的食物在人体中也有不同的功效,食物的颜色与人体五脏相互对应,中医具有“五色配五脏”的理论,即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1)红色食物养心

心色赤,五行为火,在季节为夏。赤色的食品养心入血。研究表明,红色食物一般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它们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有的红色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保护人体上皮组织,增强人体抗御感冒的能力。此外,红色食物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许多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能大大增强人的心脏和血管活力、提高淋巴免疫功能。因此,经常食用一些红色水果、蔬菜等,例如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红萝卜、胡萝卜、红辣椒、番茄、西瓜、山楂、红枣、草莓、红薯及杂粮红小豆等,对增强心脑有利。

(2)黄色食物养脾

黄色食品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最为常见的如黄豆、黄米、豆腐、腐竹、香干、面筋、烤麸、油豆皮等,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在人们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产品中也有许多黄色的食品,如鱼籽、干贝、蟹黄、海米、泥鳅、鳝鱼、黄鱼、黄玉海参、海蜇、蛏子王、石花菜等,都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原料之一。另外,蔬菜中的马铃薯、菜花、黄番茄、南瓜、韭黄、姜以及菠萝、栗子、口蘑、笋干、蛋黄等,也可归为黄色食品。

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黄色的食品能补脾。因此,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中医所说的中土(脾胃)区域。例如,玉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它的纤维素要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而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可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它的维生素B1、B2比小麦多两倍,烟酸是3~4倍。同时,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疗效。以黄色为基础的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可以减少胃炎、胃溃疡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进而起到壮骨强筋之功。

(3)绿色食物养肝

青色食品多补肝。近年来,绿色食物始终扮演着生命健康“清道夫”和“守护神”的角色。中医认为,绿色(含青色和蓝色)入肝,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是良好的人体“排毒剂”。另外,五行中青绿克黄(木克土,肝制脾),所以绿色食物还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而叶酸已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从而保护心脏的健康。绿色食物还是钙元素的最佳来源,常食绿色蔬菜无疑是补钙。

(4)白色食物益肺

肺色为白色,属秋天。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偏重于益气行气。据科学分析,大多数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白小米、面粉和畜禽白肉类等,蛋白质成分都比较丰富,经常食用既能消除身体的疲劳,又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此外,白色食物还是属于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营养食物。因为它的脂肪含量要较红色食物肉类低得多,十分符合科学的饮食方式。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脂肪肝等患者有益。

(5)黑色食物滋肾

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肾,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的作用。黑色食物是指颜色呈黑色或紫黑色、深褐色的各种天然植物或动物。研究发现,黑玉米、黑糯米、黑小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菜、黑马铃薯、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它们可明显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对流感、气管炎、咳嗽、慢性肝炎、肾病、贫血、脱发、早白头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食物研究表明,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乌骨鸡等之所以成为黑色,最根本的是富含黑色物质,而黑色素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和美容等多种保健、医疗功效。一般而言,黑色食物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均比普通食物高得多。以黑芝麻为例,共含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8种维生素,堪称强身健体之上品。

第七节 中药材炮制对质地和药效的影响

质地是指用于折试未经处理的干燥药材所感知到的特征,一般用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粘性、粉性、致密、轻重、油润、绵性、角质、柴性等术语加以描述或形容。

描述质地的各种术语,均有一定含义。“松泡”表示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折断时常有粉尘散落,如山药;“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石斛嚼之则显粘性,其鲜品(鲜石斛)亦显粘性;“油润”表示其质地柔软,含油而有润泽,如熟地黄;“角质”表示质地坚实,断面且呈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常因含多量淀粉,蒸煮时致使糊化而成),如法半夏,郁金;“槽”表示枯朽,呈朽木状,如川木香;“柴性”表示纤维性强,木质成分较多,折之如柴,敲之作响,如桑白皮。

古人认为中药的各种作用大多与其质地有关。大多质地轻松的花叶类,其性主要为向上、向外,多作用人体上部及肌表,具有发汗解表、通阳等作用;大多质地沉重的矿石、贝壳、根茎类,其性主要向下,向里,多作用人体下部,具有降气平喘、平肝潜阳的作用。等等。

除了药材本身天然的材质属性,对中药质地影响最大的是炮制。《本草经集注》记载的“合药分剂法则”,对药衡、切制要求、剂型、制药方法,直至用蜡用蜜等,都有一定规定。中药炮制从以下一些方面影响药理作用:①减毒,去毒。如半夏“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生半夏对胃粘膜有强大的刺激作用,故致呕吐;姜半夏却显示镇吐作用。②增效,如杜仲含大量杜仲胶,生杜仲煎出的有效成分甚少;炮制后则胶质破坏,故炒杜仲煎剂降低血压较生者为强。③改变药材成分的组成,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炮制后的制大黄却出现较强抗菌作用。④改进切制工艺,增加药效。药材炮制加工过程,可影响其内在成分,直接关系到其药理反应的性质和强度。⑤剂型和制剂的影响。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由于制造工艺和给药途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液浓度,直接关系到药理作用的强弱。《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如枳实或者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出现强大的升压作用。

近年来对药物质地影响功效的研究较少,但对药材炮制后质地与效用变化的研究已有所涉及。认为中药材经一定方法炮制后,由于失水、组织断裂等原因,其质地疏松,引发中药某些药学、药理学方面的变化[9],从而进一步影响药效。

1、植物类药材炮制后质地与效用变化研究

中医传统用药,多数种子类药材皆要炒后人药,故有“逢子必炒”、“逢子必破”、“逢子必捣”之说。考证历代本草,其理论依据始见于明代罗周彦《医宗粹言》诸药制法项下“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论述了种子类中药炒制和破碎的重要性。

由于多数种子类药材的种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木质增厚,并有角质化现象,细胞排列比较紧密,质地也较坚硬,因此它的韧性和膨胀系数较低。当药材炒制受热后,表层组织细胞失水而干燥收缩,药材内部组织细胞中所含水分汽化而急剧蒸发,造成内压增大,随着不断加热,使中药整体受热膨胀,当外层组织不能受内压时便发生炸裂而变得疏松。由于中药外表炸裂,在浸渍或煎煮药材时,水分能顺利通过裂隙进入到中药内部,并逐渐渗入到组织细胞中,与细胞内所含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渗透、溶解、置换、扩散等过程。因此药材中的有效物质就容易融入煎液中。

现代炮制研究已证明,种子类中药经炒后,特别是炒后捣碎品,多数煎出物量明显增加。如王不留行炒制时,爆花率越高,水溶性浸出物量越高,以炒至完全爆花或者爆花超过80%以上为佳。蔓荆子炒制后种皮破裂,质地疏松,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并可以除去宿萼,提高中药质量。菟丝子炮制后总黄酮含量增加,其中盐炙品增加最多,酒炙次之,炒黄增加最少。另有报道认为,中药膨化前往往质地致密、坚硬,膨化后质地变得酥松,外形美观,口感优于膨化前。中药膨化后体积增大3.1~9.3倍,薄壁细胞破壁率≥90%,厚壁细胞部分破碎有利于各种成分的煎出。某些植物类药如骨碎补、狗脊等药经砂烫去除表面绒毛外,并使全体鼓起,质轻松而脆,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2、贝壳、甲壳、动物类药材炮制后质地与效用变化

石决明、牡蛎、珍珠等贝壳类中药材,经高温煅烧有机质破坏,使其组织膨胀疏松干脆,有利于粉碎。中药粉碎后,表面积增大,能促进中药的溶解与吸收,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石决明经煅制后,质地酥脆,粉碎率提高。而且,不同温度、时间明煅制品,随煅制温度的提高粉碎率增大。

炮制后的珍珠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有协同作用,增强了珍珠的催眠作用。炮制后的穿山甲片中,除Zn、Mn、Mg含量有所增高外,其余元素含量均低于炮制前的含量,但水煎液中无机元素含量远大于生品水煎液中的含量,溶出率也增大。鳖甲生品与炙品相比较,炙品的蛋白质和钙的煎出率都比生品高出近10倍。龟甲经砂烫或砂烫醋淬后,煎出物量总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均明显增加,故认为龟甲入煎剂以砂烫醋淬品为佳。鸡内金其砂烫品与生品比较,砂烫品可明显提高小鼠胃蛋白酶的含量,并促进胃酸的分泌。胶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黄明胶等中药经蛤粉烫后质变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阿胶砂烫后,烊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3、矿物类药材炮制后质地与效用变化

矿物类中药主要含有钾、钠、钙、镁、锌、铁、锡、铝、硅、碘、磷、砷、汞等无机盐成分。其质地坚硬,难以粉碎,亦难溶于水,须经过炮制后方能用于临床。炮制可使矿物类药材质地酥脆。明煅法能除去原矿物药粒间的吸附水和部分硫、砷等易挥发物质,能使受热后不同中药组分在不同方向胀缩的比例产生差异,致使煅后药粒间出现孔隙,质地变为酥脆。

代赭石经高温煅烧后,可使三价铁被还原成低价铁,即亚铁化合物,易被胃肠溶解和吸收,以致补血之效得以增强。龙齿经过煅制使部分钙盐受热分解成钙的氧化物,从而增加收敛、制酸和固涩作用,同时钙离子易被机体吸收,使血液中钙的含量增加。石膏,即为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煅烧后失去结晶水,转化为硫酸钙,具有生肌敛疮、止血等作用。煅烧后使矿物失去部分结晶水,改变了中药的性质,适应了临床需要。明矾为含水硫酸钾铝的复盐,熔点为92℃,加热至200℃以上失去结晶水制为枯矾,质地松脆、干燥,水溶性减弱,有凝固蛋白,增强吸水、收敛及抑菌作用。硼砂煅后减弱了对机体的刺激性,增强了临床燥湿、收敛的作用。

矿石类中药大多质地坚硬,经高温煅制仍不能酥松的某些矿物药,一般采用煅淬法处理。煅淬法系指某些矿物药置耐火容器内在无烟火中煅红透,趁热投入淬液(醋、酒、水或药汁)中改变中药理化性质的方法。本法广泛用于矿物类中药的炮制,故有“诸石火煅红,醋淬能为末”之说。炽热矿石投入冷液中淬之,骤然遇冷而爆裂则使中药质地酥脆。

矿物类中药材质地坚硬,生品多难溶于水,经加入适当的辅料予以煅淬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质”的变化,产出新的物质,从而改变了难溶于水的性质,而入煎剂有增溶作用,从而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煎出率和临床疗效。如赭石、磁石、禹粮石及蛇含石等主要含铁的氧化物,煅淬时可生成醋酸铁和水。醋酸铁能溶于水,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内服后能收敛胃肠壁,保护黏膜面,吸收入血分,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同时质地疏松细腻,故可增溶,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亦利于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故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而疗效得以提高。自然铜,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经煅制后,其水煎液中二价铁的含量显著提高。据报道,从生品0.0319,煅后增至1.161~1.688,煅品为生品的3~5倍。由于自然铜既对骨折有促进骨痂的生成和成熟,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又可促进骨髓本身及周围血液网状细胞和血色素的增生,临床上多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或骨折等。主成分为钙、镁、锌、碳酸盐之矿物类中药,如花蕊石、炉甘石及钟乳石、石燕、石蟹等。煅烧时均可发生分解反应,生产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及二氧化碳(逸出)。煅烧后,金属氧化物含量相应增加,从而提高疗效。如炉甘石,传统炮制方法多用黄连煎液或以黄连为主的复方煎液淬之,其主要作用,既利于粉碎,研成极细粉,又增强了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之效。煅烧时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及二氧化碳(逸出),经煅淬后氧化锌含量提高约13.3%~25.9%,消炎收敛作用亦明显增强。

4、从生物热力学角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10]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药四性对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及其功能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四性与中枢神经递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皮系统、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能量代谢、内分泌系统、微量元素等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

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在方法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等方面有很大提高,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代科学仪器研究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希望发现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如发现辛味药一般含有挥发油等。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大多沿袭西方现代药学对天然产物的研究方法,注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变化差异,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汤俊明等[11]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研究生川乌和制川乌的化学成分的差异及热微扰所引起药用植物结构变化的规律,可用来鉴别生川乌和制川乌,揭示其二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古今等[12]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发光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品、黑豆制品、清蒸品、黑豆加酒制品。

近年来,有学者试图结合中医药学及热力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机制及物质基础,以期为中药药性研究寻找新的视角。

生物热力学是指利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生命现象以及和生命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中医药的阴阳五行关系、天人合一整体观、平衡观、辨证施治等基本理论,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虚之,虚者补之”等中医治则治法,均体现了(开放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药的药性功能,亦即现代意义上的生物活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机体对物理热变化的一种生理或病理感受。通常情况下,温热药作用于机体一般表现为功能的亢奋,机体功能亢奋则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就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反之,寒凉药作用于机体一般表现为功能的抑制,机体功能抑制,则消耗能量较少或抑制产热。从另一层面上说,这种由中药药性功能导致的机体对物理热变化的感受从本质上讲就是中药与生物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物理反应,也可能是化学反应;而任何反应发生时,均伴随有能量的转移和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这些能量的转移和热变化,均可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加以表达。微量量热分析方法是一种先进而实用的热力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化学热力学和生物热力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13],能够实时、在线、无损、灵敏、高效地测量生命体系或化学反应体系微量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的,有望开发成为刻画中药药性的新方法。

廖庆文等提出了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来研究炮制对药性影响的观点。他们认为,“中药经过炮制加工,不论是从制还是反制,药材的成分含量、理化性质等均可能发生改变,即造成了中药性能的改变,且当不同炮制品作用于生命体时,药物与生命体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形式)也可能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均可从生物热力学的相关参数得以体现。基于上述认识,运用中医药学和热力学的相关理论,通过中药不同炮制品对药性影响的研究,对阐述炮制改变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可喜的是,这方面现在已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研究表明,药材品种不同,炮制规格不同,导致其寒热温凉药性的不同,其生物热谱图及主要热动力学参数值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热量输出变化即焓变(△H)呈现较明显而有规律的变化,并与传统中医对方药的赋性有对应关系。余惠敏等[14]经实验表明,温性药(红参)与平性药(人参)在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增加了代谢热的输出。凉性药(西洋参)在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过程中,降低了代谢热的输出。其中,温性药(红参)对代谢热增加幅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平性药(人参)对代谢热的影响。黄连的不同炮制品因炮制辅料不同导致炮制品药性的差异,在生物热谱图中也呈现出差异。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与生黄连对大肠杆菌抑制相对弱,其指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降低幅度小,传代时间延长少,代谢产热量较少;吴萸制黄连、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对大肠杆菌抑制相对强,其指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降低幅度大,传代时间延长多,代谢产热量较大。其结果与本草文献基本吻合[15]。由上可见,以生物热力学的方法研究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强调的是“以平为期”及“整体观”,与传统的中医药基本理论相符,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整体作用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不同炮制方法、炮制辅料可影响中药的药性,不同药性的药物作用于生命体系,能调控生命体系能量的代谢、转移和热变化特别是热焓变化(△H),使机体本身呈现寒热温凉差异,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这可能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损者益之”等中医治法治则的作用机制之一,也可能是炮制对药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以热焓等热力学参数为指标评价炮制对药性影响的程度具有客观性,可使炮制的质量标准量化,从而统一对炮制作用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并且,运用生物热力学的方法研究炮制药理,不一味追求建立“症”的模型,而是以生物体的“混乱无序”为模型,通过各种治疗方法,以降低机体内部的混乱度,使其达到新的有序,从而恢复正常和健康,从某一意义上说,更接近于中医的证候模型的建立。因此,通过生物热力学的方法可尝试寻找一个衡量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标准化、客观化的方法体系。”

总的来说,炮制对药性改变的物质基础、炮制机制研究不够,不能全面揭示炮制对药性的影响。虽然现在通过化学、药理学方法对减毒、增效作用炮制意义的认识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还远不能全面揭示中药传统炮制的意义。如中药经炮制后寒热温凉的药性变化与炮制的关系以及这些变化的机制研究还较匮乏,可以说通过研究方法探讨炮制对药性影响的认识目前还是处于经验阶段,缺乏更易被人们接受的科学依据作支撑。

[1]梅全喜主编.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68.

[2]姚洪武,王建,傅勇,等.开窍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效应的关联探微.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360-362.

[3]王建,王世宇,王洋,等.芳香开窍中药的“性-效”关联表征探微[J].中药与临床,2010,(1):45-47.

[4]孔文彦.中药储藏技术.华夏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38-39.

[5]曹林林,王昌利.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饮片气味色与其质量的关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4):39-41.

[6]杨静.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饮片气味、色与其质量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0,21(6):274-275.

[7]杨柳.中药色象理论与皮肤色素代谢关系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247-2249.

[8]钱伯钦.身怀“绝技”的食物.

[9]蔡宝昌,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专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7-89.

[10]廖庆文,樊冬丽,肖小河,等.从生物热力学角度探讨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6,17(13):1031-1033.

[11]汤俊明.鲜栋.孙素琴.川乌炮制前后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分析研究[J].现代仪器.2005,11(3):27.

[12]古今,刘萍,马凤彩.何首乌生品及小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1):875.

[13] Anmin Tan,Bo Xu,Suqiu Hang,et al.Thermochemical study on the growth metabolism of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cells inhibited by water-soluble metalloporphyrins[J].Thermo chimica Acta,1999,833:99.

[14]余惠敏,肖小河,刘塔斯,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I: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93.

[15]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的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草药,2004,35(11):12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