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这些文物和宁夏“撞衫”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宁夏博物馆文物介绍词怎么写好 叙利亚这些文物和宁夏“撞衫”了

叙利亚这些文物和宁夏“撞衫”了

2024-07-08 1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月21日,“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宁夏博物馆开展,99件文物正式与市民见面,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1日,这也是宁夏博物馆第一次引进国外的展览。

  穿梭在“曙光”“变革”“争雄”“融合”“对话”五个单元中,古叙利亚人的生活图景徐徐展现。

  地处中国西北部的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重要节点,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力见证。在展览最后一个“对话”单元,特意补充了宁夏博物馆和固原博物馆的一批文物,展现中叙两国从古至今的友好往来。

  联系宁夏出土的相似款式文物,再鉴赏叙利亚历史文物,就越发有意思、有趣了。你会发现,尽管分居天南海北,但不同人群的思想、审美、技艺何其相似,之所以几乎同步,得益于人类从未停止交往交流交融的脚步,一直在共同进步,一直在共同繁荣发展,从来没有画地为牢,从来没有故步自封。

  旧石器手斧,宁夏也有

  在展览上,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叙利亚地区旧石器时期的那件手斧,它呈泪滴形,又像一簇燃烧的火焰,距今50万—30万年。其两面打制而成,一端较尖较薄,另一端略宽略厚。由于左右两边和正反两面基本对称,它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标准化加工的重型工具,代表了古人类进化过程中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水平。另外还有砍砸器、燧石工具。

  在叙利亚地区发现了多个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聚落遗址。考古学家在当地的河沙淤泥中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推测这里曾居住过一个以采集、狩猎为生的人类聚落,他们在这里生活了约50万年,以打制石斧、砍砸器、刮削器作为武器和工具,用石头、树枝建造房屋,以火取暖、照明、防卫和烹饪。

  这些石器的影子可以在水洞沟出土的石器中看到,如以长石叶为毛坯、两侧经修理左右对称、背面有脊梁的三角形尖状石器,与这个手斧异曲同工。另一类以长石片为毛坯、一端修理出半圆形刀刃状的刮削器,是水洞沟石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在水洞沟遗址石器中,燧石也是常用的原料。

  太阳崇拜是在早期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地理与人文环境造就了太阳崇拜的多样性。叙利亚文物中也有与太阳崇拜的文物。比如绘制有太阳纹样的彩陶壶、彩绘石盘等,太阳光被刻画成花瓣状,让人联想到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神形象。那尊叙利亚母神塑像,丰乳肥臀的样子,多么像贺兰山岩画上的“维纳斯女神”。

  青金石首饰,宁夏也有

  出土于叙利亚青铜时代中期的青金石项链至今看上去仍“美美哒”。这一时期,产自阿富汗山区的青金石,被运往两河流域,用于制作项链等装饰品,这条贸易路线被称为“青金之路”。青金石是一种蓝色的玉石,有着希望、平和、祥瑞和善良等寓意。说起青金石,不得不提固原博物馆的嵌青金石金戒指,它出土于北周李贤夫妇墓,戒面正中镶嵌一块蓝色青金石,石面上雕刻一裸体女神,双手持一弧形花环,据考证这枚金戒指来自萨珊或中亚地区。

  在展览上,叙利亚发现的古希腊银币,与宁夏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同台展出,成为丝路交流最好的见证。古希腊银币正面是头戴狮皮头盔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头像,背面是宙斯坐像,手持权杖托起神鹰。叙利亚地区出土的此类钱币大多采用了希腊钱币的样式,其图案有国王、希腊保护神等。宁夏出土的东罗马金币依稀可见是一位王者头像,它很像头戴王冠、大眼睛的波斯少年天子阿尔达希尔的形象。据史料记载,东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银币是丝绸之路诸国的国际通用货币,其地位相当高。

  另外,叙利亚历史文物精品展上几件“奇奇怪怪”的小东西也值得一说。

  婴儿脚印泥版。发现于阿勒颇省的伊玛(Ema),此脚印泥版上刻有儿童买卖合同,他们的父亲以这种方式还债,签完合同后,占卜祭司将儿童还给他们的父亲,但会保留这些脚印泥版作为儿童所有权的证明。可见这块泥版和卖身契约差不多,因此其寓意,不能与如今印在纸上或泥巴上的小孩“成长脚印”相提并论。与之相关的是造型各异的古老滚印,此次展出的滚印很小,雕刻有图案。滚印承担了类似“签名”的功能,用于识别某人或给货物、信件和官方文件做记号,有些类似现代私人印章或邮戳。

  烘焙模具。在农业时代早期,小麦是西亚地区的主要粮食来源,人们会把它碾揉捏、烘焙后制作成面包食用。早期农民会制作圆柱形黏土烤炉,他们把面团放在烤炉上,把火放在炉的下部来烤面包。本次展出,有一个刻画着佩戴项链的女性形象的模具,发现于某宫殿厨房处,推测是烤面包的模具,内部刻画有一个佩戴项链的女性形象,裸体的她双手放在胸前,象征着献给神灵的吉祥图案。通常供奉给王室的面包上都有类似的吉祥标记,有点“食色性也”的寓意。

  说起烘焙,不得不提几件“甜甜圈”陶器了。有两件滚圆的陶器,尤其是一件环状彩陶壶,特别像一个蔓越莓甜甜圈。另一件深褐色的,堪称巧克力甜甜圈。环状彩陶壶的器型在叙利亚陶制工艺中十分罕见,猜测可能用于祭祀或净化仪式。

  “迷你”楔形文字泥版。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公认最古老的文字,展出的数件大小不一的楔形文字泥版,让人近距离感受到了这种文字的神秘。如那件乌加里特语泥版,记载了人们对乌加里特主要神灵,如雨与雷之神和大地之神的崇拜,祈求免受毒蛇和疾病的侵害。其神秘难懂,可以与中国的甲骨文媲美。

  叙利亚文物立狮石板浮雕。

  固原博物馆馆藏北宋瓷狮子。

  叙利亚文物石灰石墓葬雕像。

  叙利亚阿勒颇博物馆馆藏乳牛雕刻。

  叙利亚文物玻璃器皿。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玻璃碗。

叙利亚出土的青花瓷瓶。

  狮子雕塑,宁夏也有

  此次展出的叙利亚文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雕塑题材。比如人物浮雕、立狮石板浮雕、阿塔尔加提斯石雕、石灰石墓葬雕像、祭拜者雕像、人面狮身斯芬克斯雕件……

  罗马时期叙利亚的文化遗产,首推建筑与雕塑。肖像雕塑题材多样,既有国王、贵族,也有普通平民,体现了罗马雕塑着重于写实与故事,擅长刻画人物本来面貌的特征,是古代叙利亚的艺术代表之一。

  雕塑上的狮子形象比较引人注目,比如立狮石板浮雕发现于帕尔米拉古城,石板上雕刻着一头站立的狮子,尾巴向上竖起,面前放置一个柱础状祭坛且刻有铭文;阿塔尔加提斯石雕“女主”身后也有一头狮子;人物雕塑残像露着傲人的胸肌,左掌托着一头狮子。

  在西亚,狮子是一种常用元素,经常能在古西亚的文物及建筑中看到它。研究者称,狮子的含义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与女性的关系,与男性的关系。与女性联系时意味着生殖崇拜,如阿塔尔加提斯石雕“女主”是叙利亚北部地区崇拜的女神,她身边常有狮子、月神、太阳神伴随。与男性联系时则意味着权利和力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这就很好理解了。

  狮子尽管是域外文化的产物,但历经两千多年的改造与升华,其以瑞兽(吉祥物)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中,比如常见的狮子纹饰,便被视为祥瑞纹样,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装饰、桥梁建筑、牌坊陵墓、官府园林等。如明清两代青花瓷、五彩瓷及琉璃器上,狮纹是常用纹样,构图上有双狮戏球、三狮戏球等。固原博物馆就有一件北宋瓷狮子,狮昂首,圆眼,张口,獠牙外露,蹲踞于喇叭形底座上,通体施绿釉。固原还出土了一件蓝色宝石印章,上刻有石榴树状的三权树和狮子图像,当为祆教阿什(Ashi)女神的象征。就连宁夏博物馆门口,也蹲着两尊石狮,威风八面。

  牛作为一种憨厚老实的动物,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叙利亚历史文物精品展中,有很多“牛”的造型,如阿勒颇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00年的乳牛雕刻,最为动人,雕刻通体呈白色,描绘了母牛乳养小牛的温馨场景,浓浓的母爱隔空可见,展现了铁器时代亚述艺术的细致。这母子情深,几乎是固原博物馆青铜器子母豹扣饰的再现:大豹低首弯身屈膝卷尾,前后足相叠,前额紧贴小豹下颚,小豹腹侧有一凸钉,形象生动传神,一幅母子相亲的画面。

  玻璃器皿,宁夏也有

  在“对话”单元,则会让人产生穿越感。

  这里展出了丝绸、瓷器、金银币、青铜和玻璃类文物,如果你肯定地说某件文物出自中国或者叙利亚,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展区的文物,主打一个“出乎意料”。

  时间洗涤着一切,唯有文物更加熠熠生光。尤其是玻璃类文物,在灯光下,更显透明而神秘。来自叙利亚的梨形玻璃瓶,端庄而雅致,瓶身印制着古罗马风格的花纹。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固原博物馆那只凸钉玻璃碗。它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固原市南郊的李贤夫妇合葬墓,虽作为陪葬品在地下沉睡了一千多年,但依然晶莹透亮。无独有偶,在宁夏出土的玻璃文物,不止这一件。在这次展览中,还有4件宁夏出土的玻璃器皿同展来“对话”。淡蓝色亚光质感的玻璃杯、透着玉绿的玻璃挂瓶、淡绿色长颈玻璃瓶、角形玻璃杯等数件玻璃类文物,它们或来自宁夏博物馆,或来自固原博物馆,据说是第一次亮相。这些玻璃器皿的用途尚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宁夏出土的玻璃器皿,全部是来自丝绸之路上的“舶来品”,也许出自同一批掌握玻璃器皿生产工艺的匠人之手。穿梭在这些“玻璃”之间,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

  那灯光聚焦的3件丝绸残片,带着清晰的纹路和图案展现在眼前,不规则的破碎边缘像命运无法咬合的齿轮。细看出土地,竟是叙利亚。原来中国与西亚因丝绸之路建立起商贸往来,而叙利亚正是西亚丝绸贸易的重要地区,在这里出土和中国相仿的丝绸织物不足为奇。

  再看那件像海水一样蔚蓝的釉陶碗,还有青瓷盘、青花瓷瓶,从纹饰到制法,都倍感“中国风”,细看,仍是叙利亚出土。专家发现其陶坯可能是模仿中国制瓷技术的结果,只是学艺不精,青花瓷瓶上的青花烧制得有点模糊,就像拍照调焦不准一样。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因瓷器贸易而变得密切,此后,中国的瓷器大量销往阿拉伯地区。

  文物是最好的历史老师,任何一个看过这些展品的人,相信“丝绸之路”立马能从书本中跳脱出来吧!(记者 王玉平 倪会智/文 武晓瑜 乔新宇/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