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STEAM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生桥梁模型设计总结 优秀STEAM案例

优秀STEAM案例

2023-06-07 0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设计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融合,利用学生熟悉和简单易得的材料来研究和建造桥梁,围绕大概念展开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

梳理科学概念金字塔与进展图

此课程主要涉及两个大概念:“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和“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产品,为人类服务”。笔者参照科学概念金字塔模型,建构了课程的科学概念金字塔(如图)。

STEM校本课程的科学概念金字塔

科学概念金字塔底层是数量众多且具体的小概念,中间是具有精简且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核心概念,顶层是少量且具有统摄性的大概念。从底层到上层,概念数量逐渐减少,抽象程度依次增大,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在“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中,学生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具体探究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桥面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包括自身的重力、重物的压力、桥台的支撑力等;用折叠、架梁、加厚、弯曲等方法改造桥面或桥墩,可以提高它们的承重能力”等科学事实和现象,从而理解“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所有力都相互抵消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改变材料的形状和结构能够提高承重能力”等具体概念,进而建构“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核心概念,为他们今后获得跨学科主题和哲学观念奠定基础。

笔者依据美国《科学素养的导航图》中“宇宙:万有引力”和“物体运动:运动定律”进展图,用软件绘制了“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的科学概念进展图(如图)。教师根据概念进展图,能够清晰了解科学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地把握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

STEM校本课程的科学概念进展图

确定STEM教学目标

“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面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开设,在科学概念进展图中与之对应的是“三年级至五年级”和“六年级至八年级”的认知水平。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段水平,参考STEM校本课程概念金字塔和进展图,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四个维度设定课程教学目标(见表1)。

设计STEM教学活动

“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见表2,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均围绕大概念进行。

表2 “设计桥梁”STEM 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

STEM教学过程

课程以社团形式开展,STEM社团由28名学生组成,各组围绕一项STEM活动展开学习,持续约一学期。

大概念的初现阶段(活动1),教师创设情境,明确建桥梁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意识到完成建桥梁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还需要运用“力与运动”相关的知识和原理来完成建桥任务。

围绕大概念展开教学阶段(活动2—8),教师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并认识桥梁的历史,认识桥梁作用,掌握桥梁种类、受力分析、承重能力、材料结构、性价比等内容,围绕力学的大概念展开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运用概念和原理阶段(活动10、11),教师引导学生重申工程问题,绘制设计草图,根据草图制作桥梁模型,测试并改进模型,最后展示学习过程并进行交流评价,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STEM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对教学具有积极的反馈和激励作用。“设计桥梁”STEM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既包含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又包括学习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的学习交融在一起,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结性评价是学习活动结束后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的整体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所达到的水平。例如,笔者针对本课程设计了学生工程任务学习过程评价量表(见表3),从四个维度、八项内容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评与互评,帮助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笔者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自评与互评发现,相比于普通课堂,围绕大概念开展STEM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应用新的理念和模式教学后,学生学习兴趣更高,状态更投入,对社会更具有责任感,其表达、沟通、交流、调查、操作、制作、设计、实践、计算等能力提高了,在科学概念和创新思维方面也有所改善。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作者:孙娜 福建省厦门市滨海小学教师

转自:STEAM教师

(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标题:《优秀STEAM案例 | 设计桥梁》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