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教育进学校 上下课铃声用古诗词音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校上下课铃声音乐 儒雅教育进学校 上下课铃声用古诗词音乐

儒雅教育进学校 上下课铃声用古诗词音乐

2022-07-04 16: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城小学每个班都有一个绿植角

康城小学每个班都有一个绿植角

康城小学学生排队有序通过校内“康城大道”斑马线

康城小学学生排队有序通过校内“康城大道”斑马线

  集美区康城小学里有几条“校内斑马线”,学生从校门口到教室,要严格按照这些“康城大道”斑马线排队行走——校方表示,这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相当于每天举行消防演练。走在康城小学里,这样的教育细节几乎无处不在。

  培养儒雅的学生,是康城小学的德育目标。而这些,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康城小学将德育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这种细节还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构建起“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帮助孩子形成“雅思、雅行、雅品”。

  细节教育融入日常  培养学生儒雅气质

  通常来说,学校的上下课铃声无非是“叮铃铃铃……”或钟声,而康城小学用的是古诗词音乐。该校还将校园内的声音分为五级音量,并规定了各个场合适用哪种音量,比如,课堂讨论只能用二级音量,上课发言可以用三级音量,课间操场活动允许最大音量。

  在康城小学校长杜勤国看来,儒雅的表现之一,就是做任何事前先问问自己:我这样做美不美?美的人必定是守规则、讲道德、有责任心的。这就是康城小学培养孩子的目标。

  该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郭琳琳说,诸如此类,把德育工作融入校园景观、学生活动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中,而非生硬地照本宣科,就是要通过制造各种仪式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守规则,形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进而培养儒雅的气质。

  该校每个班都有一个绿植角,同学们变身“护花天使”,每天种植、管理植物,然后写自然笔记。一开始,有人担心,孩子们打打闹闹会不会冲撞了花盆和花架?但实践结果是,课间冲撞行为变少了,虽然老师并没有刻意提醒。通过绿植的养护,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这也是一种自然科学教育、美学教育、规则教育。

  再比如,康城小学举办果蔬拼盘大赛,让亲子家庭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家的作品都被挂在了校园的装饰墙上;举办创意瓶子比赛,学生用橡皮装饰玻璃瓶;每年六月一日举办艺术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组织假日小队走上地铁集体读书,以行为艺术倡导市民多阅读。

  引入家庭和社会资源

  学校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家庭、社区有许多学校不具备的教育资源。康城小学努力将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优势,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其中,校门口“平安大道”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如果您细心观察,在上学、放学时间段,总能在康城小学门口看到穿着红马甲的交通志愿者——他们是学生家长。今年以来,康城小学成立“超级爸妈”志愿服务队,召集有意愿的家长共同守护孩子们的上学路。

  作为2012年9月开办的新学校,康城小学办学规模从起初的906人剧增到2350人,由19个班增加到48个班,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加上学校地理位置处于新开发地,交通状况复杂。

  如何解决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拥堵难题?今年,康城小学向全体家长发出“创建平安大道”的倡议,在上下学时段,校门口的道路锦英南路限行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沿着该路段北侧有序停放,家长在接送区等候孩子。同时,与社区共同成立哨子队和“超级爸妈”志愿服务队,招募令一经发出,就有257名家长报名参与,为孩子建起了一条绿色安全的上学路。

  康城小学还把家长请进学校,做客“家长论坛”,结合自身职业和阅历给孩子们讲课。此外,康城小学把艺术教育延伸到社区,积极与康城社区联系,在社区活动场所设立艺术教育基地,开展陶艺和国画兴趣班,利用每周半天的时间对孩子开展无偿培训,为孩子搭建一个周末学习、培养特长的好去处。

  亮点

  康城小学 屡获殊荣

  近年来,康城小学荣获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厦门市首届文明校园、厦门市“青年文明号”、集美区“文明学校”、集美区“实施素质教育优质学校” 、集美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集美区先进基层党支部、集美区德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新媒体编辑:沈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