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标准·共识│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 指南·标准·共识│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指南·标准·共识│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指南·标准·共识│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早于20世纪90年代已将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进,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整体儿童贫血患病率已明显下降。2013年[1]与2002年相比,6~11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从12.1%降至5.0%;12~17岁青少年贫血患病率从15.9%降至8.0%;孕妇贫血患病率从28.9%降至17.2%;乳母贫血患病率从30.7%降至9.3%。2020年的监测结果[2]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患病率为6.1%,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3.6%。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的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各民族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儿童IDA的患病率仍然存在地区、城乡、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西部地区、居住在农村、婴儿期、女性儿童患病率较高[3]。

2010年我国发布的《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4]对指导儿童IDA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防治建议发布已有13年之久,且近年国内外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建议亟待更新。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临床专家共识的制订方法与步骤,经反复讨论编制本共识,希望对我国儿童ID和IDA的预防和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疾病定义及临床表现

ID是指身体缺乏足够的铁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情况,其定义为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 TBI)减少的状态,包括:(1)铁减少期:此阶段体内贮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的铁尚未减少,所以临床上无贫血;(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此期贮存铁进一步降低或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所以临床仍无贫血;(3)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及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功能性铁缺乏(functional iron deficiency, FID)又称相对铁缺乏,是指骨髓中的铁储备充足,但是可被红细胞前体细胞摄取和利用的铁不足。

机体缺铁时,不同器官、组织缺铁顺序不同,肝脏储备铁首先耗尽,其次是骨骼肌和肠道等组织,再次是心肌、脑组织,严重情况下才出现红细胞缺铁。不同器官、组织缺铁的危害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儿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易疲劳、神经发育受损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缺铁时,铁优先保证红细胞供给,所以大脑先于红细胞缺铁,导致神经递质合成障碍。因此ID者即使尚未出现贫血,神经发育也会受到影响,甚至进一步导致其他非血液学后果,如异食癖[5]。

大多数婴儿ID无明显临床症状,多通过6~12月龄的常规筛查发现。IDA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当Hb降至70~80g/L时,患儿开始出现面色苍白,以及手掌、甲床或结膜苍白。当Hb水平降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