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综述:内涵、模式、问题与解决路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会合作的内涵有哪些呢 创新创业教育综述:内涵、模式、问题与解决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综述:内涵、模式、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4-07-16 0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最早兴起于美国。1947年,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教授开设的“创新企业管理”课程, 被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首创。

创新与创业教育被引入我国是与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形势分不开的, 尤其是近年来,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从投资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该意见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做出了具体部署。

至此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更好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需要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学界关于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概念有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有广义狭义说、质变量说以及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说, 其具体表述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表1中的概念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创新创业教育给出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具体可以概括为,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下,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精神和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通过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统一, 在理念和内容上又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进行了升华, 是促进个体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人类知识积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

对我国而言,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既有上述所谈及的一般意义层面的内涵和价值, 又有适应我国当下经济新常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面临经济增速放缓, 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利于经济发展驱动由投资、消费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

1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创新力越来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要素。我国想要在国际事务中赢得主动权, 必须要加大创新的力度。高校创新体系的建立, 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创新创业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扩招,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在此期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业压力问题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能使大学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还能带动其他社会群众就业, 因而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出其对就业的倍增效应。

2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要求, 内涵式发展要求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在于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 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符合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教育理念, “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以形成创业文化为己任。

3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 创新创业教育从“狭义说”的角度来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 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从而提高个体创业的成功率, 获得创新创业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的回报。

其次, 从“个体本位说”角度出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再次,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对象的不同, 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划分为聚焦式和发散式两种, 详见表2。聚焦式培养模式强调对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专门化的创新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内容呈现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特征;或者针对具有一定产业化潜力的创业项目, 提供创业辅导和创业支持, 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发散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普及式教育, 全体学生都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

表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类表

现阶段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发展, 各种模式在不断探索中, 各类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探索出“大学—政府—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网模式, 浙江大学探索出“全链条式”创新与创业教育教育体系, 大连大学探索出“三层次、四平台”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 燕山大学摸索出“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代表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通过比较表3发现, 每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本上都是通过汇集政府、企业和学校自身三方力量, 通过理论课程讲授、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平台训练、创新创业赛事的磨练、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孵化等方式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是在各个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缺乏体系、教学方式落后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平台单一, 以及社会参与力量薄弱 (详见表4) 。

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加完善, 学者从多个角度, 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借助MOOC平台、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详见表4) 等, 实施“广普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构建模块化课程,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强化师资培训和引进,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深化校企合作, 建设协同育人机制, 整合校内外资源 (详见表4) , 以促进资源优势互补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扩大创新创业教育对象。

表4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五、研究展望

综合以上研究, 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 逐步体系化, 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针对存在的不足, 在提出解决路径的基础上也获得了创新与创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启示。

1

研究视角从高校教育逐渐放远至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

已有文献大多是从高等学校的角度来讨论:加大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实践平台建设、促进校内外合作等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于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较少, 促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慢慢延伸到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也是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这有利于从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连贯、完整。比如美国中小学的STEAM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维度从宏观扩展至中观、微观

已有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的研究较为宏观、笼统, 缺乏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可实施性不强;已有研究多为创新创业的单一学科的研究, 和专业领域交叉的研究较少。

将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具体专业教育的研究显得较为微观, 需要学者拥有专业背景, 立足具体专业, 深入实践调查。创新创业教育只有结合专业教育才能历久弥新, 持续焕发生命力, 因此, 有必要研究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中,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3

增大量化与实证研究力度

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原因、对策建议的研究,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多, 提倡的对策建议都大而化之, 缺乏实证论据支撑。

有必要加强实证调查研究, 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个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比较评估分析。也可以尝试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境内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典型做法进行归纳总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