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方块字也是大有来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孤字甲骨文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方块字也是大有来头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方块字也是大有来头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方块字也是大有来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方块字也是大有来头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文字记载对于文明的延续传承而言功不可没,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的历史吧。

说起汉字,就不得不提到仓颉造字法,《旬子·解蔽》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相传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史官,专司记录、保存和传承部族或民族历史,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记忆大量的历史信息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历史、文化。《万姓统谱》中记载仓颉“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最初仓颉以结绳之法来记录部落中的牲畜数目,但随着文明渐进,事务繁杂,名物繁多,结绳记事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因此,他“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逐渐把握了世间各种事物的外形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声借字”“形声相益”等方法,创制了六类汉字,即所谓的“六书”。

《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后人对此记载有不同的评述,但得到大众认可的观点认为,书面文字的使用比口头语言更加准确和全面,从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掌握了更多自然规律,就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庄稼大丰收,粟米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雨点一样多。同时,文字的记载使人的理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自然不会轻易相信神鬼精怪这些虚无之物,“鬼夜哭”也就不奇怪了,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仓颉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但神话中难免有夸大的成分,理论上认为汉字的出现绝非一人一族之功,而是先民智慧长期发展的结果,仓颉应当是整理汉字中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民间传说将其不断美化,称其为“造字圣人”,将其造字之地称为“凤凰衔字台”(今河南新郑县),以纪念其功劳。

真正有实物可考的文字最早是商代刻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行事前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尔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此外,甲骨还可用于记载日常事项,如债务数目、农作物种植等。目前出土的有文字的甲骨数量在15万片以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因出至殷墟,故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可识别的有两千余字,是考证商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物。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鸟虫书、金文、籀文等,即小篆出现之前的文字。大篆相比于甲骨文而言,笔画更为工整均匀,字形也更加规范,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金文,又叫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以青铜器见长,其礼器称为“钟”,乐器称为“鼎”,钟鼎文故此得名。金文之使用始于盘庚迁殷后,初时只有寥寥数字,直至西周,方有千余字出现,并记载有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天子事迹。金文笔道肥粗,多团块,字形较接近于图画,与甲骨文相比,脱去了板滞,更加多样规整,自商周至秦初,金文由雄浑典丽逐渐变得严谨端方,笔画匀称统一,起笔与收笔均变为圆角,整体变得规整平齐,端整典雅之大克鼎、流畅整齐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其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上面刻有秦献公十一年所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类鼓,改名“石鼓文”。石鼓文遒劲凝重,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它集大篆之成,又为小篆的创造提供了借鉴,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之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统一六国后,为便利全国通信与贸易往来,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由丞相李斯负责统一全国文字,在原有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创秦篆。小篆有的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其笔画横平竖直,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富有奇趣。小篆代表之作有《秦山刻石》残部,现仅存10字,也称封泰山碑,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其字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

汉代时期,由小篆演变而来的隶书发展成熟,它将小篆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由于在木简上很难写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隶书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不可小觑,书法界素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往后即演变成为章草,魏晋之士多风流,从字形上也可见一二。章草又称“急就书”,是由隶书草化而来,故其用笔多承袭隶书,呈现出“笔有方圆、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笔法和“字字有区别、字字不相连”的独有特征。章草、今草和狂草是草书发展的三个阶段,逐渐体现出文字由追求实用到艺术化的演进过程,同时不同朝代的文字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特征,张旭的一手狂草“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寄豪情于笔端,满腹才气汹涌而出,亦是盛唐飘逸繁荣、大气磅礴之体现。

此时,糅合了隶书和草书之特点而自成一体的楷书也在唐代开始盛行。草书之名出自草率、草稿,楷书则恰恰相反,楷书之楷者,法也,模也,其特点便是笔画端庄,波磔势少,兼有古隶之方正与章草之遒美,也被今人视为标准字体而广泛沿用,是日常生活与书法临摹的宠儿。介于楷书的稳重与草书的狂放之间的是行书,其书写流畅,用笔自由,兼具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据张怀瓘《书断》云:“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然而在汉末,行书并没有得到普遍运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誉之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与颜真卿所书的《祭侄稿》、苏轼所作的《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为后世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美观的范本,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独有的贡献。

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淘炼出了诸多美观而实用的字体,篆书古朴典雅,隶书工稳秀丽,草书不羁飘逸,楷书美观工整,行书流畅潇洒,不同的字体风格多样,形态各异,但都为延绵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口语到文字再到机器语言,语言文字的发展史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小小的方块字承载着人类文化,当下在用好机器语言的同时,也要写好中国字哟。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作者禾嘉,如果喜欢的话,别忘了给我们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到哦~关注我们的企鹅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带来最有趣的传统文化!也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哦~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也欢迎留言给我们!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