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孟子的教育思想主张包括() 吴信英

吴信英

2024-07-14 0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2

二、加强社会教育,提倡“仁爱万物”的和谐理念

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5]所谓“实”,就是最切近的、主要的内容。体现宗法人伦关系的“五伦”观念广泛根植于人心,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6]孟子主张仁、义、礼、智四德,是继承子思“五行”[7]学说发展而来的。儒家认为,是否具有道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且“人皆可以为尧舜”[8]。仁爱思想源自人心之善端,这种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9]与四德相对应的,即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善端的萌芽生长,仁、义、礼、智等道德修养才成为可能。

孟子说:“亲亲,仁也。”[10]仁作为人的最基本规定,首要的就是亲亲,这只是仁的基本层次。除此之外,仁还有向外推的不同层次,孟子最经典的表述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1]仁的三个层次是亲亲、仁民、爱物,即对亲人要亲,对民众要仁,对万物要爱。孟子分别以孝悌的“亲亲”、民本的“仁政”、爱护自然万物的“牛山之美”[12]等思想诠释仁的这三个递进层次。这种将爱心由血亲之爱外推至由他人所组成的社会,再扩大到宇宙万物的理路,既遵从人类最基本的自然情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道德需求,又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同”理想和自然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具有极大的普世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3],孟子的“明人伦”接续“大学之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并将其进一步向外延伸。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要勇于担当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宇宙和谐共生的大任。这与人道主义、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是一致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大局观和担当意识非常重要,是当前教育必须重点强调的。

03

三、重视自我教育,加强个人心性道德修养

如果说孔子之前的礼治秩序致力在制度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尊严和需求,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则直接激发思想家对礼治与个体人意义的思考。孔子赋予“克己复礼为仁”新的内涵,着力挖掘行礼过程中人的内心自觉和情感因素。子思学派援此理路发展出从身从心的“”(仁)学[14],为儒家心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仁”学这一全新理论被学界认知,迟至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仁”,即表示心中思考着自己(的身),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慎独的面向,即关注个体人的内在世界。孟子“私淑”子思,全面继承并发展了子思身心合一的新仁学,强调“克己”,关注内心世界的健康问题,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及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孟子更像一个灵魂工程师,他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

“心”在古人的观念中是思维与感觉合一的器官,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互渗律”思维。[15]“心之官则思”,心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因这种“感”而具有“知”的能力。“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16]心所感知的对象并非是口腹之欲,而是“悦理义”。但这种认识万物的能力不是直接的,而是凭借耳目口腹等官能。耳目经常被复杂的、相互牵连的外界事物所蒙蔽,而湮没了心的本性,所以心就要有所作为,发挥它能“思”和“悦理义”的督导作用。孟子德育思想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道德修养教育要直接指向内心,受教育的目的是“存心”[17]。培养并扩充它,才能“求其放心”,即“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8]。欲将可能丢失的天赋秉性仁、义、礼、智善性找回来,要不断地“反动其心”“求放心”,使道德自为,实践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孟子的心性修养论中“存心”是教化目的,也是修养方法。《离娄下》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19]“存心”就是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不丧失,能以仁、礼“存心”,时时保持“悦理义”之心的主导地位,这是趋“善”若鹜的舜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孟子认为“志”“气”和心的关系极其密切,“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20]“志”与“气”在先秦作为两个词单独存在而又联系密切。“志”“气”都属于精神范畴,“志”即意志、志向,就是理想,它在精神领域起决定性作用;而“气”充斥在人的体内,是人的精神状态的代名词,由“志”引导,反过来又影响“志”的运作。“心”受“志”“气”的制动,两者相生共伴,相互影响,或激发,或制约。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个人通过礼乐等自我修养方式内心时时保有这种自尊、自强和坚毅无畏的精神状态。志、气充盈而专一就可以“反动其心”,促使心志高昂,进而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动力。有了宏大充盈的志气,为君子、为豪杰、为大丈夫、为士人,以广行仁义于天下为志,任重道远,矢志不渝。

心性修养的要旨是“养心”“尽心”。孟子认为,道德理念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的责任是认识它、实践它,但人欲会阻碍心的明道,故此孟子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21],“寡欲”是“养心”的修养方法,因为欲蒙蔽心性,使操行受损。要恢复心境明朗必须寡欲。孟子说:“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2]与生死相比,不失去“良心”“本心”更重要。能“存其心,养其性”,这样人就达到“尽心”的境界。

孟子重视心性修养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当代教育的意义和境界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现代教育有一种偏颇,即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最终沦为一种实用、功利的生存手段。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基石,目的在于培养人,一旦出现这种不重视道德教化的偏颇,即便成才,培养的也只是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3],这严重拉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境界追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立德树人,是个体人在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之后实现的自我教育,这需要全力加强个人的心性道德修养,从而达到自我终身教育的最高境界。反之,也不能只重视道德教化,而忽略知识传授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4]序、庠分别是夏商周三代时殷、周两朝的学校,孟子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密切联系。除此之外,孟子的具体教学方法丰富且运用娴熟,如,鼓励因材施教的“君子教者五”“博学约反”,反对“一曝十寒”“一心二用”等。可见,他也很重视和强调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25]孟子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他的心性修养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独特贡献。他要求每个人要身心合一,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内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自己与社会他人、与世界宇宙的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说,心性修养教育也是最根本的教育。

04

四、重视环境教育和挫折教育

孟子自幼受益于孟母的“三迁之教”,这一言传身教深刻影响孟子的环境教育思想。《滕文公下》记载了“一傅众咻”[26]的典故:楚人想学齐语,而身边的楚人都是讲楚语,这使得学习效果事倍功半;但如果把学习者直接带到齐国,齐语的习得自然是事半功倍。这就突出环境的重要性,说明教学和个人教育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全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努力创设、倡导和谐的社会风气和人文环境。不良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在于极易导致人“放其心而不知求”,即丧失善良的本心。孟子接着例举当地少年子弟丰年多半懒惰,灾年多半强暴的现象,指出这并非他们天生的本性有什么差异,而在于环境变化对心志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他们丧失善良的本心。

此外,孟子还主张弟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增强抗挫折能力。孟子辩证地看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把环境对人性的深层影响运用到教育上,肯定逆境对人的成长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孟子认为,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可以增强忧患意识,不能做温水中的青蛙。“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是成才的必修课。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7]。这可能是史籍所载最早的挫折教育思想的经典总结。孟子善于以史为鉴,借圣人虞舜发迹于畎亩之中,殷相傅说被提举于版筑之职等事例说明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在困苦患难中经受长期的磨练,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练就成才的素质。正所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8],只有在逆境中不气馁、不妥协,迎难而上,进而变苦境为成才的 “炼炉”的人,才能肩负重任继往开来。

综上论述,孟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其一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现实意义极大。在孟子教育思想中,重视德育是首任。他所孜孜以求的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和理念,无疑给当下趋于功利的现代教育提供极大借鉴。孟子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全方位教育。儒家一以贯之的“明人伦”的道德伦理教育是其基本要义,这点也为法家和墨家等所认同。孟子接续子思的 “仁”学,开创了“存心”“反动其心”“养心”等心性学方法。他的这一心性道德修养论,是儒家思孟学派修养论的特殊贡献。孟子德育思想所开创的大丈夫气概、养浩然之正气,还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的挫折磨练,造就了中国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英雄豪杰、古道热肠的仁人志士为实现 “天下归仁由义”的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支撑起中国的脊梁[29],引导人们为真正实现“仁民而爱物”的“大同”理想而奋力前行。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返本开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滑动可浏览完整版)

[1][2][3][4][5][8][9][10][11][12][13][16][17][18][19][20][21][22][24][26][27][2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332、249、317、242、268、317、307、331、340、309、329、310、279、312、278、214、350、311、190、251、325、248.

[6]明成满.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当代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2017(066):53-59.

[7]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J].文物天

地,1998(02):28-35.

[14]梁涛.郭店竹简与子思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4-66.

[15]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18]邬智,刘良华,孙侠.孟子的“明心论”与荀子的“博学论”的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4):142.

[23]钱理群.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中国青年报,2012-05-03(03).

[25]徐人忠.孟子对教育理论的贡献[J].东岳论丛,1996(03):80-84.

[29]刘鄂培.孟子教育思想再论[J].教育评论,1996(24):45.

原载:《教育评论》2017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吴信英,南阳师范学院讲师、博士,冯友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 “思孟学派礼学思想研究”(编号15YJC720029)、2014年度南阳师范学 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项目 “郭店儒简礼学思想研究” (编号2014ZX010)、2016年度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研究”(编号SZ2016002)的研究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