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孝亲尊师简笔画 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

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

2024-01-23 1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先看第一行:

“敬业博学”,

这里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敬业”,

敬而爱之,业精于勤。

季羡林终生以教学为业。季羡林的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对待传道、授业、解惑上,也表现在在对待学生上。他以教书育人为业,对学生异乎寻常的爱,如同父母兄长,体贴关怀,致细入微。作为学者和教授,季羡林无疑是佼佼者。敬业首先表现为勤奋,而勤奋,正是季羡林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用来度人的“金针”。

季羡林的勤奋是十分有名的,数十年来,每天凌晨四点钟刚过,他就点亮了燕园第一盏灯,人家说他是“闻鸡起舞”,他说“不,是鸡闻我起舞。”他的这个早起的习惯坚持不懈,即使出国访问,也不例外。他充分利用凌晨到早饭这无人打扰也没有杂事的宝贵的三四个小时,搞科研,写文章。另外他发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时间的“边角废料”:比如在路上,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自行车上,特别是步行的时候,要不停地考虑问题,甚至可以下笔书写;还有在会上,他要参加的会议极多,会前会后总有些时间可用,就是会中,往往也可以挤出一些时间来。因为有些会议很长,发言者空话、套话不少,他只消用一只耳朵即可捕捉到必要的信息,余下的精力便可构思甚至写好一篇文章。

季羡林(右一)与梁志刚(左一)

季羡林的敬业是与他的爱国紧密联系的。他的敬业,是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不仅争中国人在国际学坛上的话语权,而且立志“让外国学者跟着我们走”。敬业,说到底是责任心。唯有敬业之人,才可能对天下兴亡尽匹夫之责。季羡林是个责任心极强之人,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社会责任感很重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学生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也就不愧学生叫我一声老师不愧祖国和人民给我的这些信任了吧。”

季羡林的敬业就是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把敬业当做爱国的具体表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以此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个层次是“博学”:

坐拥书城,遨游学海。

季羡林一生与书为伴,读书、教书、写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季羡林主张开卷有益,他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知识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作学问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有一定的广度为前提。没有广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坐井观天,是无法研究学问的。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是广义的人类文化,研究领域很广、很博,跨多个学科。因敬业而博学,因博学而登上学术高峰,季羡林为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季羡林的博学,正是他敬业的具体表现。他说:“既然当了教师,那就甘为人梯吧,我学的越多,为学生们铺的台阶就越长,他们的路也就能走得更长远。”

我们再看聊大校训的第二行是

“求实创新”,

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求实”,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锲而不舍。

清代,人们把学问分为考据、词章和义理三部分。季羡林说过,他最喜欢的是考据,最不喜欢的就是义理。他喜欢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的精髓在于无征不信,有根有据,容不得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这种脚踏实地的研究方法,很对季羡林的心思。胡适重视考据,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季羡林认为是至理名言,尽管这个方针曾遭受接连不断的攻击与批判,季羡林对它却深信不疑,不遗余力践行之。季羡林治学态度严谨求实,抓住一个问题始终不放,有锲而不舍的韧劲。

求实的“求”,虽然只有一个字,却包含着艰辛的探索。因为历史的真相,由于年深日久,总是掩埋在许多光怪陆离的表象之中。但你仔细搜寻,总可以找到某些蛛丝马迹。季羡林就抓住这些蛛丝马迹,穷究不舍,如剥春笋,逐步还原历史的真相。在研究糖史的时候,他从“糖”字在汉语中的出现(大约在隋前的南北朝),发现此前中国有蔗而无糖,进而找到到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的记载;又从印地语cini一词的出现和流传,判断白糖的脱色技术从中国传入印度的时间和路径。这样,以糖为媒介,中印两大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便逐步清晰起来了。

季羡林一生坚持只讲真话,不说假话,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他大力提倡学术道德、学术良心,鞭挞弄虚作假的学术骗子。他说:“学术是老老实实的东西,不能搀半点假。通过个人努力或者集体努力,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实事求是的。这样做,就算是有学术良心。剽窃别人的成果,或者为了沽名钓誉创造新学说或新学派而篡改研究真相,伪造研究数据,这是地地道道的学术骗子。” 即使学术上的“小偷小摸”,例如听老师讲课,或者在别人的文章中发现有用的材料或观点,拿来据为己有,写文章不提人家的贡献,也被季羡林先生列为当引以为戒的不光彩行为。他赞扬那些学术道德高尚的学者,说这些人专心一致,惟学是务,勤奋思考,多方探求,写出的文章尽管可能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是值得钦佩和赞美的,这些人才是中国学术界的脊梁。

第二个层次是“创新”,

与时俱进,高屋建瓴。

学术研究,必须时有新创获,这样学术才能前进。如果每个学人都陈陈相因,固守旧说,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学术必然会原地踏步,毫无进展,学术研究也就根本没有意义了。而创新是以求实为基础的,唯如此,这个新才靠得住。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是季羡林的一贯主张。特别是单篇的论文,他更强调出新。他坚决反对充满陈词滥调“代圣人立言”的垃圾文章,而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这对学术的进步毫无意义。他认为:单篇论文的核心在于讲自己的看法、自己不同于前人的新意,要发前人未发之覆。有了这样的文章,学术才能一步步、一代代向前发展。而“新意”从何而来?他的经验是“新意”出于“灵感”,而灵感来自勤奋。获得灵感的前提是,你对某个或某些问题必须早有考虑,日思夜想,一旦有了相应的时机,便可豁然顿悟。季羡林的相应时机,大多来自阅读杂志,也有时来自“读书得间”,因为杂志上的文章往往只谈一个问题,里面可能有新意,你读了受到启发,举一反三,写出文章又可启发别人。如此循环往复,便可推动学术进步。他反对不读杂志,对国内外同行的新著作、新杂志不闻不问,而空喊“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口号。这些人连“轨”在何处都不知道,接什么轨?

纵观季羡林先生教书治学的一生,笔者以为,他所坚持的这八个字,“敬业”是前提,“博学”是根基,“求实”是态度,“创新”是目的。前提也好,目的也罢,都是为了使我们的祖国更富强,人民更幸福。总之,季羡林的良能是他做人的良知在一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他的良知、良能是互为表里的。季先生的良知良能,为有志于学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2018年3月22日初稿

7月3日修改于北京西郊温泉

8月1日定稿于北苑家园绣菊园

-END -

作者简介

梁志刚

著名学者,季羡林学生。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会顾问,曾任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司长,中国档案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退休后一直从事季羡林文化研究、写作和《中共中央文集选集1949—1966》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季羡林大传三部曲》《我的老师季羨林》《季羡林的朋友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季羡林谈义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乐读国学》等。

排版:xiaoshu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