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786课:“争”字字形字义的来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字说文解字比赛 《说文解字》第786课:“争”字字形字义的来源

《说文解字》第786课:“争”字字形字义的来源

2024-07-17 08: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争的字形演变)

争的早期字形,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两只手在拉扯夺取一“凵”形之物,会意争夺;夺取。后来字形发生改变,中间之物慢慢与下面一只手发生交错,隶变之后,形成后来的字形。会意方法非常明显,一般认为,中间的“凵”是牛角或羊角之形,在上古时期,牛、羊是人们的重要资产,为牛羊产生争夺是频繁发生的事件。

直到现代,草原民族还有“叼羊”的比赛,是真正的抢夺,它所象征的,应当正是远古先民在争抢财产。

(叼羊比赛)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徐灏《段注笺》:“争之本义为两手争一物。”均可证此点。

结论:爭是会意字,其字形来源于两手爭夺牛羊,会意争夺;夺取。

《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步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公孙阏(子都)和颍考叔争夺兵车,颍考叔挟起车辕奔跑。

本义之外,争的用法还有很多:

(1)争斗;较量。《诗·大雅·江汉》:“时靡有争,王心载宁。”陆德明释文:“争,争斗之争。”从此没有纷争战斗,我王之心宁静安详。《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古代的争斗)

(2)辩讼;辩论。《玉篇·[爪己又]部》:”争,讼也。“《正字通·爪部》:“争,辩也。”《左传·昭公六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孔颖达疏:“端谓本也。今铸鼎示民,则民知争罪之本在于刑书矣。”百姓知道了辩论的依据,将会丢弃礼仪而征用刑书。《史记·留侯世家》:“此难以口舌争也。”这件事是很难用口舌来争辩的。

(辩论赛)

(3)竞争。《广韵·耕韵》:“争,竞也。”《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你正因为不自逞能,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竞争;你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竞争功劳。

(4)相差。杜荀鹤《自遣》:“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5)方言。欠,即借了别人的财物还没偿还。巴金《兄与弟》:“争帐还钱,又不犯王法,况且我也没有多拿你一个。”

(6)代词。表示指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怎么”。刘禹锡《杨竹枝词九首》之四:“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7)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也作“浄”。《公羊传·闵公二年》:“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顾炎武《日知录》卷四《争斗》按:“《说文》:‘浄,鲁北城门池也。从水,争声,士耕切。’是‘争门’即此水名,省文作‘争’尔,后人以瀞字省作浄,音才性切,而梵书用之,‘自南北史’以下俱为‘才性’之浄,而鲁之争门不复知矣。”

(8)用同“睁”。张开眼睛。《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贺》:“一双眼睛争得环来大,楄檐向手中掿。”

此外,争还是姓。《正字通·爪部》:“争,姓。《印薮》有争不识、争同。”

(二)zhèng。读音出自《集韵》。通“诤”。进谏。直言劝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争,假借为诤。”《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父亲有了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制的事;士人有了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

(著名的诤臣:魏征)

争的小篆写法如图:

(争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78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