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名由来之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字体与版式设计简介 邯郸地名由来之谜

邯郸地名由来之谜

2024-06-26 2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邯郸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关于“邯郸”一名的由来,至今还没有一个更为令人信服的诠释。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何时?翻查历代典籍说法各有不同。

 清顺治三年刊印的《邯郸县志》载邑人张濩的序,认为始自于《史记·赵世家》:“邯郸”一名最早出现是在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

康熙本的《邯郸县志》载张慎发的序中,认为始自《左传》:邯郸一名最早出现是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

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提出:“邯郸”之名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春秋·谷梁传》:鲁襄公二十七年,卫献公因故杀了大夫宁喜,宁喜的同伙、卫献公的弟弟专因此逃到晋国的邯郸,长期居住下来。文中说他“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见《邯郸城址的演变和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考察报告》)。这里提到的“织絇邯郸”,是在公元前546年。过去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邯郸”之名见于史料记载的最早年份,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

近年不少史学家认定,“邯郸”之名见于文献记载的时间比《谷梁传》所载还要早几百年,据考证,在《史记·殷本纪》中称:殷纣王时期有“益广沙丘苑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对此解释道:“《括地志》云,沙州台在邢州东北二十里。《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把273年考订为254年),更不涉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中期,是魏国的史官所著的编年体史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括地志》所引的《竹书纪年》中记述的这一条资料看,邯郸在殷纣王时就建有“离宫别馆”,这证明邯郸一名早在商代末期就己存在,距今足有三千多年了。这可能是目前所知“邯郸”之名出现最早的史料。

“邯郸”之名的由来,现在一般以《汉书》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在《汉书·地理志》第八下赵国条有云:“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另据《后汉书·光武纪》云:“邯,山名,单,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廓字皆从邑,因以名焉。”上两条注的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东城下有一座山,名“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

在《元和郡县图志》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解释:邯本应作甘,系山名,在城东南五里。郸作单,与殚同,训尽意,取甘山至此而尽之意,故名甘单。

对于上述解释,一些专家认为似不确然。根据考古发现,在春秋末期《侯马盟书》上,邯郸二字的写法是“邯丹阝”,也可写成二字合体的“耶”。这样单旁加邑的“郸”字就难以解释邯之“丹阝”。

另外,在邯郸市西的百家村战国墓,曾出土一件铭文为“甘丹上”的戈,专家考证“甘丹上”是“邯郸上库”的省略。上库是武库,表明此戈是邯郸武

库所制造。在出土的战国刀币或布币的钱文中,也发现有“甘丹”的字样。还有一种被称为“邯郸小直刀”的战国刀币,面文为古篆书“甘丹”二字。这似可说明“邯郸”之名是由“甘丹”演变而来。也有专家推测,这也可能是古人在铸造钱币时,为制作钱模方便而对邯郸二字简写,或是采用笔划简单的同音字来代替。

2000年2月,邯郸市人民政府委托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在邯郸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论证邯郸建城的年代。这次研讨会上提供的文献资料称:在甲骨文中有十一条古地名“甘”的记载,其中十条出自商代武丁时期。郑祥杰研究员所著的《商代地理概念》认为:“甘”即今天的邯郸。孟世凯先生也持此观点。但有的专家认为尚需进一步论证。如果此说成立,邯郸之名应来源于古地名“甘”,大约在商代武丁时期邯郸称为“甘”,这个“甘”字可能就是邯郸之名最早的字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由此可知,邯郸之名源于古地名“甘”,而“甘”的本源是山名,即“甘山”,就是后来的邯山。

但这个邯山在哪里?《邯郸县志·地理志》(民国版)云:“邯山在县东南五里(《元和郡县志》)。一云在代召镇,去县东南二十里,岁久山夷(《名胜志》)。”但又载《畿辅通志》云:“《磋名胜志》谓邯山在今县东代召镇者误。土高日阜,盖是山亦土阜尔,今夷。”同书还引《汉书·地理志》云:“邯山,在邯郸东城下”。

《水经注》载:“牛首水东入邯郸城,又东经丛台南,又东历邯郸阜。”位于邯郸东城下的这个邯

郸阜,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山,解放后遗迹尚存,是一个高不过十五、六米,方园仅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土包,20世纪50年代末搞城建时被取土夷平。这个土山不大可能是远古时的邯山。所以三国时魏人张晏说“邯山在邯郸东城下”,恐系有误。

那么,邯山,究竟应是指哪座山呢?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座邯山应位于邯郸的西部山区。《邯郸县志》载:“《水经》云,邯水发源于邯山,北经邯会故城西北,注漳水,今湮”。按:邯水《水经》称邯沟。“这条邯沟在地图上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民间却有口碑遗存:位于赵王城西南约里许,至今仍依稀可见一条古来荒废的土沟,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老汉沟”,或“老旱沟”。推测这“老汉沟”或有可能是当年的“邯沟”,因年代久远,世代相传而讹误成今名。如这条沟即是古“邯水”的话,其上游发源于邯郸西部的邯山是顺理成章的。

邯郸西部的山脉见于史志记载的主要是葛、堵、邯、紫诸山。其中,葛山、堵山、紫山至今有名有山,唯独“邯山”,现在只有其名而无实指。笔者推断“紫山”当是远古时的“甘山”。紫山系太行山余脉,紫山之名与山色有关,其山多红石。据《隋图经》记载:“舂夏有紫气蓊郁,石上有菖蒲,岩间有紫英。”《武安县志》载:“紫山下有紫泉出,山反照则赤色如金,故名。”因其山表呈微红色,唐天宝六年曾改名为朱衣山。紫山是邯郸县境西部最高的山峰,海拔498.4米,“山势耸拔,冈峦回复”(《大清一统志》),是邯郸西部群山之首。紧靠紫山南部的堵山,东西南北跨24平方公里,因其“连亘如堵,故名”(《汉书·地理志》)。堵山又俗称牛首山,是牛首水(今渚、沁河)的发源地。

1936年版的《辞海》对“邯山”的解释:“邯,山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县以山名,山势如堵墙,因又名堵山。”《郦道元的发水经注》以为:“堵山即紫山”。《大明一统志·直隶名胜志》:“《环宇记》云,邯山在郡城西,紫山之一峰也。”这样不难看出,“甘山”在远古时应是指以紫山为首峰的太行山余脉。还有与紫山毗邻的葛山,也是一道南北走向的红板岩高冈,因林木森郁、葛万尤盛,故名葛山(《大清一统志》),每霜后,树叶皆赤,谓之“葛山红叶”。紫、堵、葛山赤岩紫气,霜叶似火,连成一片红色的山景。丹是丹砂,按《说文解字》的解释:“丹是原指一种产于巴越的赤紫色矿石。”红色的山岩也被称为丹岩。甘山因山色红紫而被称为丹,甘山因“丹”谓之“甘丹”,这很有可能是邯郸一带地方因山而得的最早地名。战国早期的钱币和出土陶片上的“甘丹”铭文,正是表明了地名由商代的“甘”而春秋、战国早期的“甘丹”的嬗变过程。随着甘丹一带的聚落逐渐繁华扩展为城邑,在“甘丹”的字旁加邑(陌)就成了“邯那”。这两个字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上,说明它决不是“邯郸”二字的简化,而应是邯郸地名的先源。

至于“邯那”二字以后又如何演变成专用地名的“邯郸”,这个难题,恐怕还有待考古学家去费心破解。

另有中国文物学会汤锦程先生及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蔺朝国先生《邯郸地名考净》所言:邯郸之名可能来源于商周时期的两大氏族甘氏和单氏东迁,曾在邯郸一带聚居而名。因甘氏的先祖云阳氏(即女娲)原居甘泉。甘字就成了云阳氏裔族居住地的标志性地点。邯郸有古娲皇宫(址在今涉县),世代奉祀女娲,因此可知邯郸亦曾是云阳氏的族裔所聚居之地。邯郸地名的另外一说是学者唐嘉弘先生在《关于晋赵文化的共相和特殊相》(见《赵国历史文化论丛》)一文中推测:“邯郸”一词乃由草原民族称呼酋豪为“汗”的缓读或音转而来。

上说均为一家之言,愿以此文做“引玉”之砖,请专家、学者共同来探索、研讨,为最终破解“邯郸”这个地名的千古之谜找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来源:《邯郸晚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