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论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的故事书籍封面 读懂《论语》

读懂《论语》

2024-07-11 2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孔子的这种求知的态度,恰恰使得他找到了一种超越人生有限性的方法,那就是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那些具有永恒价值与意义的事物,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种追寻大道的努力,恰恰展现了人作为自己命运主宰的自由意志,是可以超越生命有限性的自我把控。这是孔子之所以可以为圣人的第二个原因。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乐”的生命状态。虽然他一生的境遇,常常“惶惶如丧家之犬”,但是他一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孔子之所以能够超凡入圣的三个基本路径:

#01

认识到了人的有限性;

#02

通过“志于道”,超越了这种有限性;

#03

在追求“大道”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

那么,孔子的快乐来自于哪些方面呢?通过研读《论语》,我对此作了一个总结:

#01

知之,闻道则喜;

#02

行之,向善而乐,知行合一;

#03

推行之,导众庶于道,纳上下于道德。

每天进步一点点,缺点少一点点,我们就是一个“日新”之人,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啊!正因为有这样的快乐做支撑,孔子才可以做到“笃信大道”,内心如此饱满而充满力量,这个时候“人不知”才能做到“不愠”。此乃儒学之快乐与力量。孔子为我们揭示的是一种能够超越人的有限性,获得恒久快乐的方法。这种快乐,没有任何不知的痛苦,也不依赖任何外在(彼世或死后)的拯救,而是在此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第二点,是他的人生选择。

夫子周游列国,求聘于诸侯,自然是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夫子给出的理由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是小鸟,我不是野兽,我不可以与它们为群。生而为人,我当与人为群。所以,如果天下有道,那么就不用我出来做事了。恰恰是因为天下无道,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倒悬之忧。我作为“群”中的一员,当然应该站出来,承担我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是56岁高龄的老人了。以现代人的寿数和医疗条件,这个年龄也是要退休了。可是孔子却在如此之高龄,带领着学生们周游列国14载,以求可以获得实践儒家治理原则、救天下于万一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会用一句话赞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论语·宪问》)。

不过,我每次讲到这句评价的时候,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到底是可为,还是不可为呢?如果可为,那么当然应该为之。如果明知不可为,却硬要去为,岂不是不智吗?学习了《微子》这一篇后,我们就会知道,所谓“不可为”是隐逸之士的判断,而所谓“可为”则是孔子的判断。紧接着,我就会再问学生们一个问题,对世事的判断,长沮、桀溺和孔子,到底谁正确呢?每次到这个时候,学生们都犹犹豫豫地不敢回答。

其实,我们都知道答案,孔子周游列国 14 年,求聘于诸侯,结果却未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对当时世事的判断,隐士是正确的。但是,孔子却笨拙地用了14 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错了,这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正因为天下无道故不能隐”。所以,孔夫子用了14 年去努力,此所谓“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孔子恰恰用了这种极为执拗且笨拙的方式,彰显了他的仁者之心。

(以上内容摘自《我教孩子学国学》,编辑略有删减)

了解更多孔子故事及《论语》学习方法,可以查看这些书目:

01

《我教孩子学国学》

点击封面购买

北大中文系博士潜心十年之作,为中国家庭量身打造沉浸式国学养成计划。该书将儿童国学教育分为蒙学阶段、进阶阶段、高阶阶段,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制定读书规划,为打牢国学教育基础、创造和谐有效的亲子共读指明方向。

02

《大哉孔子》

点击封面购买

本书是孔子的一本传记。主要是以孔子事业的三个方面为立言之本,即失意的政治活动家、成功的教育家、学有所成承先启后的学者。

03

《给孩子讲》

点击封面购买

《给孩子讲论语》一书,采用父亲和孩子对话的形式。每一节每一段,不再是枯燥晦涩的考证,不再是机械呆板的注解,而是让历史场景重现,孔子和他的弟子如同话剧演员和历史的舞台上栩栩如生,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和命运……

04

《孔子之学与中国文化》

点击封面购买

本书从探讨孔学与儒学开篇,探究《论语》的夫子大道,解析《易传》与《春秋》的意义,追溯孔子的文化自信和理想社会之源,总结孔学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人生哲学以及修齐治平理念的养成。本书可说是一部有关孔子之学的兼容并包的著作。

-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