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思想变迁及其发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提出仁人必须具备 “仁”的思想变迁及其发现

“仁”的思想变迁及其发现

2024-06-22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考证说:“夏商之前无仁字。《虞书》‘克明峻德’即与《孟子》仁字无异,故仁字不见于《尚书》虞夏商书、《诗》雅颂、《易》卦爻辞之中。”可以说,在殷代的甲骨文及西周的金文中,尚无“仁”字出现。近人董作宾也认为,甲骨文中尚未出现“仁”字。在孔子所删定的原始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中,极少有“仁”字出现,只是在《尚书》《诗经》中有三例“仁”字。但对这三例“仁”字,据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阮元及今人于省吾先生等人的缜密考证,认为以上经典所载三个“仁”字,虽有仁之字,但无仁之实,于是得出结论说,在《尚书》《诗经》中其实都“未见真正的仁字”,即使春秋时期如《左传》谈仁者也有多次,“不过就其含义来看,可以和孔子所说的仁相契合者实在很少”。

《国语·晋语》记载说:“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仁”兼有“爱亲”与“利国”的双重特征。《大学》称之为“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中庸》则称之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春秋时期,“仁”字已大量出现,含义也有所拓展,并广泛地出现于各种历史典籍中。思想家们开始借用“仁”的概念,并一点一滴地赋予它伦理的、政治的含义。“仁”字最早是喻指统治者或“君子”“仁者”所拥有的一种美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左传·定公四年》也谓:“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再如,郑子产问政于然明,然明答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郧公辛之弟欲杀楚昭王,郧公辛以“乘人之危,非仁也”予以阻拦;晋文公面对子犯建议伐秦,文公以秦穆公曾有恩于己,以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予以拒绝。这里的“仁”都是就统治者或“君子”“仁者”的行为或美德而言的,是从道德的层面来界定的。仁除了具有道德意义外,还逐渐增加了治国之道的意蕴,如“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度公而行,仁也”;“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

真正发现、揭示“仁”的思想内涵的是孔子。孔子之仁是在梳理总结西周以来宗法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并结合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而提出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总则,是带有共通性、普适性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在批判地继承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思想,汲取了春秋时代“仁”的思想精华,并在春秋时代“仁”的思想进行系统理性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而形成了仁学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思想价值和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殷周天命神学向儒家伦理型政治哲学——在春秋末期发生了重大转折。

孔子从政治层面和伦理层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具有普适性的范畴——“仁”,构建了其仁学思想体系。孔子之仁学就是恢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等级制度为特征的宗法伦理秩序,他试图借周礼之权威以纠正和阻止大小诸侯们的各种僭越行为,以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社会,在内在精神上,孔子深入人的最基本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中来发现和建构“仁”的精神价值。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二”;《中庸》释“仁”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都说明了仁之起源与氏族血缘关系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反映了原始氏族部落内部的亲亲原则。可以说,从最原始的血缘关系入手来阐释仁的丰富内涵及精神实质是孔子创建其仁学理论并万世不衰的最独创之处及最伟大的思想发现,从而完成了由外在规范向内在道德要求的价值转向。

孔子提出的仁的重大价值和发现就在于回到人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最原始的自然情感中,以寻找人类最真实、最牢固的道德合理性基础,试图从血缘亲情关系中找寻解决一切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答案。因此,孔子把基于人类血缘亲情关系而产生的两种情感——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作为仁的逻辑出发点。对此,孔子的学生有子表述得非常明确:“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孝悌是人伦关系中最原始、最天然、最本根、最基础的东西,是人伦之道之始,是仁之根本。

因此,他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强调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强调每一社会成员都从自我入手,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以至治国平天下,都是从仁的最原始层面即正心、修身开始。因为身心是一切伦常之载体,无身心则其他一切无从可言。在回归最原始、最天然、最本根的基础上,将孝悌原则进一步拓展、扩大,由关注具有血亲关系之人到关切一切社会之人,由血缘关系扩充到社会中的一般关系,从而形成“泛爱众”的主张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原则,仁的拓展过程同时也就是德治的现实政治实践过程。正是由于仁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血缘关系而建构起来的,因此它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支配和制约,而完全取决于人的自身自我道德意识的发扬。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展开全文

本文摘自《中国哲学十八讲》

—The end—

作者简介:王杰,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发起人、倡导者,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中国实学会溧水书院院长、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人之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主要思想解读嘉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