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之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主张的礼乐 礼乐之辩

礼乐之辩

2023-09-21 1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语·八佾》内容与礼乐文化本质探究

李老师说,《论语·八佾》主要内容有二,首先是孔子面对社会种种乱象的吐槽和不满,其次,是孔子自己对礼乐的认识与践行。

①孔子的吐槽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论语·八佾》(第六章)

本章中,孔子看不惯季氏,因为他在搞事情——文中“旅”并非“旅游”,而是指“祭祀”。可自古在泰山上祭祀的,只有天子,毫无疑问季氏此举在僭越。于是孔子问学生冉有(当时他是季氏的家臣):“你能不能救一下啊?”这个救,是挽救礼,而不是救季氏——季氏脑子有坑,不可救了。而冉有是个耿直boy,答道:“不能。”孔子感叹道:“连我的学生林放都知道探求礼的本质(不愿贸然行礼),难道泰山之神就会接受这种违礼的祭祀吗。”虽然孔子抵制这种违反礼的行为,也只能空怀感叹。

《论语·八佾》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讲孔子对这个礼崩乐坏的现实的不满——身边弟子的纵容,诸侯大夫的僭越,甚至贤人都有违背周礼的行为,众人都在“搞事情”,孔子的悲愤心情可想而知。

②孔子的行“礼”与讲“礼”

作为一名有道德和文化自觉的人,孔子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不仅有悲愤,也有他自成体系的评判标准。而后者,让孔子的吐槽不仅是情绪的发泄,而且有了以实践说服力凝练成理性的厚度。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 《论语·八佾》(第十五章)

有人问:“谁说的此人(指孔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后说:“这就是礼啊!”那么,为什么深谙礼乐文化的孔子,进入太庙,还要问别人呢?原来,孔子不是为求知而发问,他是为人情而问——问太庙主管礼的官员,是为了让他们回答、行使自己的职责,从而参与到“礼”之中,这种换位思考能力,本身也是“礼”文化的一部分。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第三章)

孔子也从未停止对礼乐本质的探究,他认为,没有仁,便不能践行礼乐。仁便是忠道和恕道,是积极进取之道和推及至人之道。只有把一个人投入到广泛的社会中,以仁道处理人我关系,发自本心的去关爱他人,并进行自我约束,才能真正的做到礼。仁是礼乐之本,这便是周礼的文化内涵。

(二)孔子礼乐文化的价值

选讲部分《论语·八佾》内容后,李老师指出,孔子对礼乐文化的贡献显示,孔子在其中的身份是多维度的——他是礼乐文化的践行者、整理者、研究者、阐释者、推广者。然而,多元维度的身份,也带着他多层次的苦痛。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便是恢复周礼,他希望让礼成为维护上下等级的一种力,让乐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药。在鲁国看到人心不古,55岁已知天命的他毅然离开鲁国,寻找他心中礼乐的净土。然而各国不过是“一丘之貉”,更悲情的是,孔子一生克己复礼的事业不仅在他身前,而且在他身后,也未能实现。

但是当世的挫折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孔子宣扬教化,将他的礼乐思想流传后世,宏观层面上逐步内化为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性格;微观上,孔子欲“复礼”先“克己”,为“礼”打上自律的烙印,这也就将礼阐释为一个人内在的修行,真正敦促自己将心比心尊重他人。

那除了礼乐文化,我们在孔子探究礼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李老师指出,孔子探索、坚守礼乐文化的经历,告诉我们所谓的理想,就是那些往往实现不了但不脱离实际的东西。“如果你的理想是睡觉,那你也太可悲了,因为它太容易被实现。”李老师如是说。

确实,如果在社会中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在人生中没有引领你前行的目标,那么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正如孔子对于自己理想不懈的追求,虽然他一生处处是失败,但是一次次失败,从未动摇过他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不论功过成败,只顾坚守原则,勤于精业,最后留与后人评说,相信社会公理自在人心。凝练概括,便是“是非有公论,成败有标准,做事有原则,做人有自信,奋斗有目标,人生有意义。”

讲座最后,李老师感概道:“孔子的一生是失败的,但如果站在一个更高远的角度来看,孔子的功业高过三皇五帝,若只用一句表述那便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知其不可而为之!’”参会代表纷纷起立鼓掌,共同为礼乐文化、为孔子而感动,也为李老师的情怀而感动。

···活动掠影···

撰稿| 祁影

指导| 贾璇

摄影| 游一林

编辑| 刘辰,张静怡

视频| 张安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