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主编《论语》,尊师重教,资助孔子周游列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54岁周游列国 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主编《论语》,尊师重教,资助孔子周游列国

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主编《论语》,尊师重教,资助孔子周游列国

2024-07-09 0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心底敬佩孔子的学说和人格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比孔子小31岁,卫国(今河南省鹤壁市)商人家庭出身。子贡天性至孝,资禀聪慧,好学上进。其18岁时(一说20岁),听闻孔子在鲁国阙里授徒,很是景仰,离卫去鲁拜孔子为师。子贡拜师时,感到孔子其貌不扬,没什么了不起。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3年的耳提面命,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经邦济世”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宁死善道”的教育标准、“身体力行”的教育态度、“循循善诱”的引导苦心打动了子贡,感染了子贡,征服了子贡。子贡深刻领悟到了孔子学说的博大精深、孔子人格的高尚魅力,也彻底改变了对孔子的看法,开始认为孔子是圣人、是日月、是自己人生的指路明灯。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醍醐灌顶,对孔子的尊敬达到了崇拜的程度——奠定了他尊师重教的思想基础。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讲瑞》中记载了子贡从师后的巨大变化:“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子贡拜师,由俯视、平视到仰视的自我蜕变过程,具有启示作用。莘莘学子,只有理解师长,尊敬师长,学而不厌,才能真正成才成器。

二、始终不忘孔子 教诲的恩情

孔子对子贡非常看重,除了上大课,还给子贡“开小灶”,将其学说的真谛传授给子贡:何为仁,何为士,何为义,何为勇,何为智,何为礼,怎样为政、为仁等。孔子与子贡建立了超出师生关系的感情——困厄之时想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子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

据说,在3000弟子中,孔子只对子贡一个人表达过这种深厚感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子贡问孔子曰:赐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子贡又问: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shǔ)稷(jì)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人品和才能的肯定、信任和期望。

子贡在孔子极其器重自己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弟子身份,从心底认为孔子是高出贤人的圣人,学识高深莫测,世上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子贡不忘师恩的品行,被后人演绎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传承了下来,影响至今。

三、不遗余力宣传 孔子学说

子贡毕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孔子学说。

一是结合经商活动。子贡是一位有学问的商人,各方诸侯不但需要他的高档货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识见和才学。因此,经商成为子贡宣传孔子学说的重要渠道。《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贡通过经商获得显赫地位的同时,也成了孔子学说的宣传员,孔子老师的代言人。

二是结合外交活动。子贡曾担任鲁相、卫相,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尊敬备至。子贡伶牙俐齿,每到一处在完成外交使命后,趁机宣讲孔子学说,尽管孔子有些理论主张与时代相悖,诸侯不大感兴趣,但看在子贡的面上,只好洗耳恭听。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孔子学说的作用。

三是结合朝议活动。子贡22岁左右就被聘为鲁国大夫。之后去职、受聘、去职、再受聘……直至当上鲁相、卫相,最后被齐国聘为大夫。也就是说,子贡很早就在鲁国参与君主的朝议活动(君主听取公卿、大夫等就某项决策发表意见)。子贡在参政议政时,自然地把孔子学说具体化,起到了宣传孔子学说的作用。

司马迁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名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的推动。他在《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富裕)……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清朝著名的辨伪学者崔述在《洙泗考信余录》(历考孔子终身之事兼考孔门诸弟子)中也说:“子贡之推崇孔子至矣,则孔子之道所以昌明于世者,大率由于子贡。”

四、坚定捍卫孔子的圣人地位

子贡在学问、政绩、外交、经商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现,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孔子。盛名之下,子贡并没有飘飘然。遇到有人贬低老师时,子贡立即予以反驳,坚定捍卫孔子的圣人地位。史料记载了一些故事,这里摘选四个片段:

片段一,以“高墙宗庙”比喻孔子。鲁国司马叔孙武叔公开说:“子贡贤于仲尼。”听到这话的子服景伯把这话转告给了子贡,子贡回答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小屋,谁都能一眼看得见。孔子的学问本领好比数仞(七尺为一仞)高墙里面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不进大门是看不见的,能寻到大门的人又极少。正因如此,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譬诸宫墙,赐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

片段二,以“苍天无阶”比喻孔子。孔子弟子陈子禽,听到子贡“矮墙小屋”自喻,不以为然,对子贡说:“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子贡回答:“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明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不明智,说话不可不慎重啊!我们老师是不可比的呀!他的高不可及,就像苍天不可能有台阶让人登上去一样。”(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陈子禽又问:“夫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子贡说:“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得来的。”

片段三,以“日月”比喻孔子。某天,叔孙武叔又在公众场合毁谤孔子。子贡挺身而出说:“不要这样做啊!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的贤人,如丘陵,还可以越过去;仲尼,如日月,是无法越过去的。有人想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有什么损伤呢?只是看出这种人不自量力罢了!”(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片段四,以“天高地厚”“江海之深”“泰山之高”比喻孔子。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韩诗外传·卷八》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子贡使齐,齐景公对孔子的贤能有怀疑,问:“孔子是贤人吗?”子贡回答:“孔子不止是贤人,是圣人啊!”(圣人也,岂直贤哉!)接着子贡称颂孔子:“孔子是高天,是厚地,是江海,我跟着孔子学习,就像拿着瓢到江海里饮水,喝饱而去,哪里知道江海有多深呢?”(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齐景公又说:“先生是不是过誉了?”(先生之誉,得无太过乎?)子贡说:“自己的赞誉之词,只不过是给泰山添了两把土;反过来说,即便是任何人想损其名誉,也不过是用手挖走泰山上的两把土,不会有损于泰山的崇高。”(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使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于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

子贡用日月、宗庙、苍天、天地、江海、泰山的形象,比喻孔子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深的学说,义正词严地批驳贬低孔子的言论,是正史记载的,也是同门中仅见的。子贡用诗一样的语言把孔子比作日月,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后人把领袖比作太阳,也是由子贡的比喻而来。

五、鼎力资助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已经55岁的孔子,带着他的亲近弟子,从鲁国出发,先后走了卫、曹、宋、齐、郑、陈、蔡、楚等国。大致路线是如今的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历时14年。孔子当时还打算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

孔子周游列国的衣食住行、拉场子演讲以及拜见诸侯、迎来送往,都需要经费开支,而且不是一两个月,也不是一两年,而是14年!虽然有诸侯短时接济,但没有商家持续有力的无偿赞助寸步难行。这个“商家”就是“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富比陶朱”的高足子贡。从某种意义上说,子贡经商不单是为了个人生活富裕,也是资助老师到列国传播学说,影响天下舆论,实现老师高尚的政治目的——匡扶每况愈下摇摇欲坠的周室。

现代学者、原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吴慧先生在《中国古代商业史》中说:“孔子和大商人子贡生活在一起,至少是子贡做买卖,供给周游列国的孔子和同门。”

子贡资助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一年两年并不难,无怨无悔地资助了14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充分体现了子贡对老师的忠心、敬心、诚心,体现了对同门的放心、关心、爱心,体现了对推广孔子学说的热心、耐心、信心。完全可以说,没有子贡的鼎力资助,就没有孔子周游列国。也就没有孔子学说——儒学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周朝礼崩乐坏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

六、出色完成孔子交办的重要差使

历史记载,子贡出色完成孔子交办的重要差使,主要有这么两件:

一是救孔子师徒于危难之中。《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蔡国时,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今亳州市城父镇),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入楚。陈国、蔡国的大夫听说后,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一行围困在野外,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孔子师徒无法行动,断粮7天。弟子们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这时,有弟子埋怨孔子的理想太高,难以为诸侯接受,所以才遭受困厄。孔子虽然做了解释,但一时也没有办法摆脱绝境。在此期间,子贡因为经商和在鲁国从事外交工作,并未一直跟随,只是时不时到孔子驻地看看,送点盘缠。这次子贡正好来到,孔子便派他到楚国去求救。子贡舍命突出包围圈,打听到楚昭王正在城父,便直接去城父说服了楚昭王,让其调动军队来解围,同时还买来了粮食,让孔子和同门摆脱了险境。

二是救鲁国于危难之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齐国相国田成子欲作乱于齐,想先出兵伐鲁,转移国内视线。孔子听说后,对弟子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地,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公孙龙)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子贡受命,先到齐国,说服田成子,使其放弃伐鲁而伐吴。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做好战争准备。后来,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伐吴,终于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这是子贡在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孔子知人善任——只有子贡才有解救鲁国危难的能力。子贡也确实做到了不辱使命,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七、打破常规为孔子守墓六年

百善孝为先。有关史料介绍,为父母守孝三年的规矩,盘庚迁殷前后就有了。为何守孝三年?一种说法是人死三年内还可能复活,防止亲人复活时坟前没人救助。主流说法是:“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从生下来到3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亡故后,儿女要守孝三年报答怀抱之恩。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73岁的孔子因病去世。孔子病危时,子贡在南方办事,没有在孔子身边。回来时,葬礼已结束。子贡出厚资用上等棺木将孔子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孔子一生教学,去世后,众弟子云集其墓前,感念老师恩德,像对父亲一样,整整守孝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唯子贡庐于冢上”,子贡在坟前盖了一间茅屋,又守孝三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唯有子贡守墓六年,足见子贡与孔子感情之深。起初,鲁哀公前去吊唁,子贡为孔子“生不能用”伤痛万分,斥责鲁哀公虚伪。

子贡为什么给老师守墓六年,说法不一。一说子贡以守墓六年的超常规行为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二说子贡为了实践儒家学说中很重要的“富而好礼”之道;三说,子贡是个商人,家中富有,不用为生计犯难,有条件守墓六年。不管怎么说,子贡守墓六年是不争事实。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孔子墓边建屋3间,立“子贡庐墓处”碑1座,至今犹存。

八、担当使命主编《论语》

子贡为什么给老师守墓六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过去被忽视了。这就是:子贡利用这六年时间,勇于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报恩,编纂了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的《论语》。

各种资料上都说《论语》是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是谁?则没有说法——模糊掉了。实际上,事是人做、书是人编,这是常识。编书常规:主编提出设想,拿出框架,列出问题,分头去写,讨论修改,最后统稿,交付印制。

从常识、常规来看,笔者认为,《论语》的主编是子贡。其理由有四:一是子贡能力强、威望高、地位显赫;二是子贡和孔子的感情最深,对孔子的宏博理论和独特主张理解最透;三是子贡生活富裕,不必像其他同门那样为柴米油盐操心,能够集中精力从事搜集编纂刻写,编写后也能“出版发行”;四是《论语》内容显示出子贡是主编。《论语》中涉及子贡的有38章,9章为子贡单独言论,名字一共出现了57次,是所有弟子们出现最多的——回忆孔子言行最多的,这是子贡尽主编职责。否则,为何出现最多,难以解释。

子贡主编《论语》的办法大体是:前三年听取同门的回忆。三年时间,大家为孔子守孝,不会干坐着不说话,肯定是互相回忆孔子生前给自己讲过什么、指正过自己什么,伴随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中见到过什么人、遇到过什么事。有的人回忆多点,有的人回忆少点,自觉担任主编的子贡便把这些回忆记录下来,有的还可能同回忆者校对。后三年,大家都走了,子贡就在茅屋——编辑部里,一边调度生意、外交上的事儿,一边编辑孔子语录。统揽之后,他觉得应该写上大家没有回忆到的,就单独补充——这也是他出现最多甚至单独成章的原因。至于颜回在《论语》中出现32次——第二多,是因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终生事师,厚道好学,英年早逝(42岁。比孔子早去世2年),大家都吃过颜回做的饭,喝过他烧的水,出于同情心,回忆得自然就多一些。据说,子贡在这期间,还亲手雕刻了孔子像,运筹建立孔庙并带头捐款。

子贡主编《论语》,因是收集同门回忆孔子言行而编辑,无形中创造了“语录体”论著模式,“结论性”(不讲过程)论述方式。章节科学合理,观点明确权威,内容广博包容,逻辑严谨缜密,语言平实明白(许多成为汉语格言、成语)。《论语》全面系统地记录孔子学说,成为历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礼制、法制等方面的基础性教材。《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比如仁、中庸、乐知天命、出世有为等,对古今中外许多人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国学大师钱穆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由此可以说,《论语》的主编子贡对华夏文明的贡献怎么评价也不过分。

子贡因为有经济实力,《论语》编成后雇佣刻手翻刻传播。传到汉代,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孔子也由一个普通学者一直封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高位,享受全国各地建“文庙”学子顶礼膜拜的至高荣誉。

九、青出于蓝为孔子增光添彩

学生青出于蓝、后来居上、事业有成——为老师争光添彩,是最好的尊师,是让老师最感到安慰的报恩。子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一是口才超过老师。孔子办学,教学内容分为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子贡系言语科之“学霸”,连孔子也自感不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经常使孔子不知如何答辩(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论衡·书解》记载:或问于孔子曰:“子贡何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孔子自己也承认辩才不如子贡。

二是官位超过老师。孔子是主张当官——治国理政造福百姓的。他先后在鲁国担任过“中都宰”(地方刑事官)、“司空”(工部)、“大司寇”(刑事高官),时间都不长。“大司寇”只干了三个月,办了一件史有所载的大事——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因鲁国国君沉溺女色,怠于政事,违于礼制,孔子失望,便辞去官职,周游列国,传播儒家学说,争取各诸侯的支持,但没有一个国家重用他。孔子68岁时在其弟子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仍是被敬而不用,五年后带着“仁爱”“德政”的治国思想去世了。孔子生前,很看好子贡从政,认为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没有什么难处(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子贡没有辜负孔子期望,先后担任鲁、齐大夫,卫、鲁之相,从政时间还比较长。

三是外交超过老师。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得到一个国家重用,除了治国理念不合外,不善外交也是原因。子贡则被称作杰出的外交家。《韩诗外传》记载: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于戎山之上,问三弟子兴趣和志向。子贡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孔子曰:“辩士哉!”可见子贡有从事外交的志向和才能。上面已经说了两件事:救孔子师徒于危难之中;救鲁国于危难之中。其实,子贡办外交,还有不少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元前488年,吴国企图称霸,兴师北上向鲁国征百牢(牛、羊、猪各100头),鲁哀公迎吴人,而吴人非要见季康子,季康子即派子贡去应付。子贡把吴人说得哑口无言。公元前484年,吴伐齐得胜后,吴王赐给鲁国叔孙氏甲、剑等物,叔孙氏一时不知所措,随行的子贡随即出来应酬,圆满结束了尴尬的外交场面。公元前483年,吴国人会见鲁、卫等国国君,将卫侯扣留。子贡说服吴国太宰,将卫侯释放。子贡在外交方面的才干,当时就得到各国的承认和称赞。楚昭王说:“楚国的外交官没有一个能与子贡相比。”鲁相季康子在外交上受到挫折时说:“要是子贡在场的话,就不会遭此耻辱。”

四是财富超过老师。孔子基本靠收学费解决生计,周游列国时也依靠子贡资助。孔子其他弟子日子过得好的也不多。子贡最特殊的地方,是善于经商。他来往于鲁国与他国之间经商,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评价子贡的经商才能时说:“颜回的学问不错了吧?可他却一直穷。子贡不相信命运,却能经商致富,对市场行情判断准确。”(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说:“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说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为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在各诸侯国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各国国君礼遇,子贡又趁机宣传老师学说,极大地提升了孔子的影响。因子贡复姓端木,人们把子贡的经商之道,誉为“端木遗风”,流传至今。

十、效仿老师办学 传授《论语》

有资料介绍说子贡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子服景伯,生卒年月不详,鲁国大夫,主要从事外交。公元前483年,子服景伯参与吴、鲁、卫、宋的会盟。公元前482年,一度被吴王夫差扣留,后被释放。有人说他是孔子弟子,但在孔子弟子名单中没有,却在《论语》中出现了2次。由此分析,子服景伯是子贡的弟子。子贡对他的教育方法是“传帮带”。公元前480年,子贡出使齐国,子服景伯随行,说服齐国将过去侵占的土地归还鲁国,取得了外交胜利。一份《子贡年谱》上说,子贡还收了一个叫司马单广的徒弟。但查不到司马单广的资料。

公元前473年,47岁的子贡被齐国聘为大夫。妻子勾嬛和儿子端木炅(jiǒng或guì)也到了齐国。子贡从事外交活动和经商的同时,利用机会讲授《论语》。50岁之后,子贡辞去大夫“公职”,往来于鲁、卫、晋、楚等国做生意、讲学。59岁之后,子贡专心著述,用三年时间撰写了《越绝书》(本书作者有多种说法)。公元前456年秋末,65岁的子贡在齐国逝世,儿子端木炅扶灵柩归卫,葬于故乡黎地(今浚县大伾山东南张庄村)。

值得一说的是,近年,在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发现的《齐论语》,比流行的《鲁论语》多出“智道篇”和“问王篇”,其余20篇中的章句也多于《鲁论语》。笔者推断,全面记述孔子学说的《齐论语》,是子贡带过去用于教学流传下来的,因而比较完整。《齐论语》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儒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无疑是我国儒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齐国生活了17年、一直推广《论语》直到去世的子贡,做了一件利在当时、功在千秋的好事。

子贡逝世后不仅受到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尊重——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子贡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先贤端木子”。史家、官家对子贡的“盖棺定论”,自然包括了对其尊师重教言行的褒奖。

过去,介绍、研究子贡,虽然也提到了子贡尊师重教,但力度不够,没有上升到“千古楷模”来认识,而这一点恰恰是子贡身上最突出、最发光、最有现实意义的。子贡经商致富、外交成功等,笔者看来都是为宣传孔子学说、扩大孔子影响服务的,是尊师行为。极而言之,子贡毕生就干了一件事:直接和间接为孔子服务。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事关国家民族兴衰,子贡尊师重教的精神值得弘扬。相信已经铸制了全国第一尊子贡全身铜像,并安放在浚县文庙门前的子贡故里人,在尊师重教方面一定会走在全国前面,成为尊师重教的一面旗帜。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文庙前的子贡青铜全身像

【跋】本文原载于《鹤壁日报》(2018年12月26日副刊)。作者夏廷献先生,为南阳籍在京作家、学者。夏先生发表有长篇小说《小河弯弯》、《圣雨树:破译吉普赛人在中国消失之谜》,书法理论专著《书道犹兵——中国书法艺术新探》等。他还是范蠡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表有历史剧剧本《商圣范蠡》(6幕),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范蠡》等。夏先生长期关心南阳乃至河南的经济、文化建设,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被有关方面付诸实施。

【图】2016年3月30日,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成立,夏先生被聘为研究院特邀顾问,本人忝列研究院副秘书长。夏先生奖掖后学,有誉无否。在研究院成立大会期间,本人向夏先生(左)请教相关问题。

【图】2014年1月12日,本人在鹤壁市浚县参观学习子贡文化项目建设。在端木先生雕塑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