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2024-06-13 15: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知道大家在中学的时候有没有学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孔乙己》,讲述的是一个封建时期的学子在腐朽思想与黑暗社会现象的影响下,从挣扎求生到麻木不仁的故事。

这篇文章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创造的白话小说之一,故事很短却发人深省。尤其是在故事的最后一段,作为主视角的店小二说了这样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句话看上去是病句,其实背后潜藏着文章的核心,乃是最绝妙的一句。

好吃懒做

小说的主角虽然是孔乙己,但鲁迅并没有按照他的视角来写,而是将与故事毫无关联的年纪尚小的店小二作为第一视角,通过他对于孔乙己的了解与评价,来讲述这个故事。酒馆里每天出入的客人数不胜数,熟客也不在少数,但让店小二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孔乙己,因为他是酒馆里面,唯一一个站在喝酒还穿着长衫的人。

在没什么文化的店小二的认知里,穿着长衫的客人都是进入店里面酒菜慢慢品尝的“有钱人”,只有穿着短衣衫的打工穷人才会站着在外面喝酒。所以孔乙己这样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给了店小二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开始观察起这个人来。

在店小二的初始记忆里,孔乙己的身材很高大,但身体状态明显不好,脸上时常青白色,又带着或深或浅的伤痕,胡子也从来都不刮,蓄在下巴上。他的长衫远处看上去还体面,近看却是又脏又破,而且好像很久都没有洗了,离近去闻,还有很重的意味。孔乙己每天在店里除了喝酒,就是在嘴里念叨一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周围的人为了嘲讽他,便给他起了一个“孔乙己”的绰号。

在偷听众人的谈话和调笑时,店小二得知孔乙己因为“好吃懒做”,生活十分窘迫,甚至会不时地偷东西或出去讨饭,有时候被抓住还会被打一顿,所以身上有或深或浅的伤痕。只不过孔乙己有时也会争辩,结巴地说着窃书不算是偷。店小二并不理解大家所说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也跟着嘲笑孔乙己,有时孔乙己会来找他搭话,想要教他认字,店小二一直都表现得爱答不理,孔乙己也不生气,只是有些无奈。

改头换面

那一年中秋,店小二正在柜台上搬酒,忽听到掌柜说孔乙己已经许久不来了,欠的十九钱还没还呢。店小二这才注意到,孔乙己已经很久没有在店里面出现了,往年他每隔十多天或是一两个月就会来这里一趟,如今却是许久没有见到了。中秋过后,孔乙己又出现了,这才他没有穿着以前惯穿着的长袍,而是换了一件夹袄,比之前的那件更破,还带着一个用草绳挂在肩上的蒲包,刚一到店里就靠着柜台坐下了,脸上又黑又瘦对着掌柜的说,热一碗酒。

掌柜的问他欠的钱什么时候还,孔乙己推搪说下次,还说自己这次是现钱。掌柜的没有在意,只是向以往一样或嘲讽或逗弄的口气问他是不是又偷东西了。往常空依旧都会涨红了脸辩解一番,但这次他却没有任何情绪的变化,只是无奈地说了一句不要取笑。掌柜的却并不给他这个面子,还说如果不是偷东西,又怎么会被打断腿。孔乙己面子上还是有些过不去,但他也只是低声干巴巴地辩解说是跌倒。掌柜的和其他客人没有理会,依旧在笑话着他,店小二这时温好了酒,端了出去。

孔乙己接过了酒,慢慢地喝完了,随后从破旧的衣服口袋里面掏出了四文钱交给了店小二,便转身离去了。店小二接过这四文钱,看到他手上满是泥土,与以前手上干干净净的样子差距极大。此后,店小二再也没有见到过孔乙己,第一年掌柜的还会提一提他欠钱不还的事,但自第二年的中秋之后,掌柜的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人。店小二有些明白了,给予了孔乙己最后的评价“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点睛之笔

店小二的这句话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个病句,因为“大约”与“的确”是完全冲突的两个词语,又怎么能够用在同一句话中呢?但在这个故事中,这句话不仅没有毛病,反而还是点睛之笔。在文章的前半段,我们可以通过店小二的视角,掌柜与客人的调笑,拼凑出孔乙己之前的人生。

他是一个寒窗苦读多年,却没有任何成绩的穷书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愿放弃考取科举的希望,每天挣扎度日。有的时候他会卖些书稿挣钱,又好吃懒做的不愿意天天劳累,还十分贪杯,时常来到酒馆喝酒,没钱的时候还会偷东西。

从这些看来,孔乙己是个懦弱且无能的人,他不愿意劳力挣钱又守着无法实现的奢望不愿意改变,还偷东西败坏人品,实在没什么可取之处。但他又宁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也不坐在地上,愿意主动教孩子们认字,将读书看得很重,说明那时候他心中还是有底线的。可这样倔强执拗的“有些可爱”的孔乙己却在那一年中秋后变了,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脱掉了代表尊严的长衫,背着蒲包坐在了地上,手里都是泥土,面对讥讽也不再红脸辩解,而且又黑又瘦,好像是从哪里做了苦工一样。

而且最关键是,他虽然看上去比以前惨败不堪,却拿出了现钱没有赊账。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孔乙己最终放弃了读书科举,做起了长工挣钱养活自己。店小二最后说出的那句话,其实也是对孔乙己人生的总结。“大约”代表的是他不确定孔乙己人是死是活,但基本确定他一定活得不好。而“的确”则是店小二已经认定了过去的孔乙己“已死”,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结语:

孔乙己是可悲的,早年间一事无成,为了生存偷东西度日。后来他放弃了尊严与底线,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砂砾,再无心中的坚守,所以才被店小二笃定“死”了。但这又不光是他的错,腐败的封建王朝,黑暗的科举制度,读书人自身的骄傲与捆绑,都造就了这个悲剧。在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人是深陷其中的“孔乙己”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