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IP是什么?《嫌疑人X的献身》告诉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嫌疑人x的献身讲的是什么内容 有价值的IP是什么?《嫌疑人X的献身》告诉你

有价值的IP是什么?《嫌疑人X的献身》告诉你

2024-07-17 04: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年3月沉寂后,国产片终于在清明节档期强势来袭,而且唱主角的三部都是警匪悬疑片。目前来看,光线传媒主控的《嫌疑人X的献身》一骑绝尘,截至19时许,该片上映5天票房2.6亿元。作为改编自日本知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的电影,很难说苏有朋二次操刀导演的这部作品能超越原著,甚至有观众说还不如日本版那部电影,但有比较才有鉴别,这部片子恰逢其时地给各路资本热炒的影视IP市场带来了启示,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IP?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影视记者 盖源源

每经影视编辑 温梦华

3月沉寂后,国产片终于在清明节档期强势来袭,而且唱主角的三部都是警匪悬疑片。目前来看,光线传媒主控的《嫌疑人X的献身》一骑绝尘,截至今天19时许,该片上映5天票房2.6亿元。同期上映的另两部影片《绑架者》《非凡任务》票房分别为6878万元、9852万元。

其实,这三部影片开画前,坊间对《嫌疑人X的献身》票房预期就更高,一大原因是它改编自日本知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IP剧,在当下的影视市场本就火热,然而,影片的槽点也来自于此。不少观众是东野圭吾小说粉,看过之后给予差评,核心是与原著相去甚远。

这是经典原著被影视改编之后的老话题。很难说苏有朋二次操刀导演的这部作品能超越原著,甚至有观众说还不如日本版那部电影,但有比较才有鉴别,这部片子恰逢其时地给各路资本热炒的影视IP市场带来了启示,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IP?

同档期最好的悬疑故事

清明节档期三部主打国产片均是警匪悬疑片,恰好成为了彼此的参照物。《嫌疑人X的献身》是将悬疑推理故事讲得最完美的那个。警察发现河边尸体后,进行调查,回溯到凶案现场。之后逐层递进影片高潮,两位高智商的数学天才博弈,悬念迭出,“设计一道别人解不开的问题,和解开这个问题,哪个更难?”

相比之下,《绑架者》在片头开启嫌疑人“杨念”身份之悬念,随着女警察追寻失踪女儿的剧情纵深,最后揭秘叛徒与卧底,看上去有些“无间道”的影子,然而本片的硬伤在于男主叛变的原因有些突兀,相悖常理逻辑,忽略此按剧情倒退,只能说该片勉强编圆了一个卧底的故事。

▲《绑架者》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未及格(豆瓣电影/图)

《非凡任务》对标的是去年大卖的《湄公河行动》,影片伊始有着不错的悬疑渲染,腐败高层、卧底警察、残忍毒贩,但后半段节奏却一步步松弛,变成了男色盛宴的打斗。

仔细想想这三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能完全甩开竞争对手,很大程度归功于东野圭吾的原著。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功力深厚,每个故事都是周密、完美的智力游戏,这是悬疑的灵魂。其次,东野圭吾在讲故事时还揭示了人性,像《嫌疑人X的献身》,爱让一个数学天才去掩盖一桩杀人案,他的善良又能够被观众理性认识。

都说《嫌疑人X的献身》是IP的成功,这是肯定的。《绑架者》《非凡任务》的原创剧本,真的很难比肩这样经典的小说改编的剧本。但并非IP都会票房灵验,更应该看到什么样的IP才是有生命力的。东野圭吾的小说,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完美的悬疑故事中揉入复杂的主题,比如善最终能战胜恶,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理性认识,这让他的小说别具魅力。

▲《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对比各路资本热炒IP的中国影视市场,套上IP概念的作品并非都这么精良,有的IP模仿套路,缺乏创新,有的网络小说甚至用非常的手段刷上了网络文学榜而成为所谓的IP。这样的IP改编成影视作品,势必让观众审美疲劳。

“首改”及格 东野圭吾“中文版”迎大年

《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小说首次改编成中文版电影。当导演确定是苏有朋时,不少原著粉的反应是“希望给经典作品留一条活路”。

原著是东野圭吾名气最大的作品之一,且获得过直木奖,2008年曾有部比较成功的日本版电影。这是苏有朋自《左耳》之后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但改编难度却一下上了海拔,而且东野圭吾要求中文版必须与日本版、韩国版不同。

▲《左耳》内地票房为4.85亿元(CBO中国票房/图)

两个小时的电影,真的很难穷尽这部小说的精华。好在苏有朋选择先讲好这个推理故事,并改编制造了没有Bug的推理链条。但在人物塑造上,显得有些单薄、扁平,两位数学天才的对手戏是推动剧情需要,没有更多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而一直隐忍牺牲的石泓压抑了整部电影的情感,也没有在末尾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经典原著改编影视作品,总会面临损毁原著的压力,这部电影的槽点也在于此。尽管它有不少缺点,但仍称得上是一部及格的作品。至少在东野圭吾强大IP的影响下,这部影片讲了一个吸引人且完美的悬疑故事,这一点在不少国产片恰恰是短板。

东野圭吾的多部小说都曾被改编成日韩的影视作品,而这两年他的小说在中国炙手可热。在2014年作家富豪榜之外国作家榜上,东野圭吾的版税收入是720万元,到了2015年,东野圭吾的版税收入已经飙升至2025万元。不少中国影视公司也已经提前布局东野圭吾的作品,并拿下改编权。

▲东野圭吾的部分作品

大盛国际传媒的CEO安晓芬是较早想买下《嫌疑人X的献身》版权的,她说:“当时想买的时候发现版权在一个美国人手里,已经不在日本,我们就放弃了。”结果安晓芬放弃后,最终光线传媒买到了,足见资本追求顶级IP之热忱。

而从这部电影开始,2017年也将迎来东野圭吾作品“中文版”的大年。据悉,东野圭吾少见的一部暖心作品《解忧杂货铺》的版权被英皇和万达买下,优酷拿下了《秘密》的改编权,《绑架游戏》将拍成网剧。而贾樟柯的“暖流文化”主要做商业片,其成立之初就表示要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东野圭吾的《悖论13》。

相关阅读: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多处改编“太大胆”,导演苏有朋在想些啥?

来源:豆瓣电影 | 文:一只麦麦

近两年我们看过若干部翻拍的国产片,比如《重返20岁》(翻拍自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外公芳龄38》(翻拍自韩国电影《急速绯闻》)、《捉迷藏》(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还有黄磊首次做导演的《麻烦家族》(翻拍自日本电影《家族之苦》)等等,这些翻拍的共同点是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原版如出一辙,很多场景都照着差不多的搭,镜头照着差不多的拍,甚至连演员都要找个跟原版里长得像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险,即便无功起码也不会无过。现在又来了一部有日韩两版在前的电影——苏有朋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不过这部比较特殊,各个国家都抢着拍它的原因是东野圭吾的原著小说实在太有名了,它也确实是个情节一波三折、很适合进行影视化改编的故事。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出版于2005年,2008年日本拍摄了一版同名电影,由人气高涨的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主演,在原著党中评价褒贬不一,不过豆瓣评分8.3,说明大部分影迷对其还是认可的;2012年韩国又拍了一版,豆瓣评分7.4,也属于中上等的分数。两版珠玉在前,可以想象作为新导演的苏有朋背负着不小的压力。

传说国内某数一数二的大导演早在约十年前也曾考虑过翻拍这本小说,但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太难,遂决定放弃。翻拍这部电影确实很难,难在哪?

第一,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悬疑推理在中国都不是一个主流的类型。日本推理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独特的风格,近年来很多日式推理小说特别注重推理过程本身的刻画,作为小说的文学性和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都被放在次要位置考虑,但作为面向中国大众的电影,理应有所调整,情节既要缜密合理,又要保证电影的戏剧性;

第二,《嫌疑人X的献身》的原著小说是设定在90年代日本的故事,书中很多细节设置都已经随着时代被淘汰,更何况日本和中国国情有很大不同,如何把这个日式推理故事变成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案件,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第三,东野圭吾是个十分挑剔的人,多年来他对自己作品的版权把控都很严格,更要求每一个翻拍的电影版本都要有独一无二的创新,他本人也会亲自给剧本把关。相信苏有朋在搞定东野圭吾并拿到他本人颁发的剧本“PASS卡”上,也一定没少费工夫;

第四,汤川和石神已经是不少推理迷心中的经典人物,如何在国内年轻一代的演员中找到令人信服的人选?两人一个是物理天才一个是数学天才,一个起码的要求是,不能让理工生观众们找出bug。

了解了这些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苏有朋导演交出的答卷如何。总体来说,苏有朋在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上确实做出了一些大胆的改动,同时也能看出他综合借鉴了原著小说、日版电影、韩版电影的优点,至于苏有朋新编的部分是否成功,可能见仁见智,须等待观众来评判。

关于本土化的问题,苏有朋的选择是在细节上进行反复推敲,使之符合中国情境,但在整体上并没有赋予这个故事过重的中国色彩,它看起来更像是发生在一个架空的环境里,或许这已经是这个日式推理故事唯一容易找到的落脚点。

当然,就像没有完美的犯罪一样,世界上也很难有完美的推理小说和推理电影。苏有朋是一个用心的新导演,我们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看到了比《左耳》更大的野心、更高的驾驭难度和更成熟的导演技法,期待未来看到他更多的突破和进步。

苏有朋版创新:悬疑和转折更多了

作为推理小说,作者通常都会将谜底藏到最后一刻,给读者恍然大悟的感觉。

然而《嫌疑人X的献身》原著不是这样,它在最开始的两章就告诉你:靖子是凶手,被害人已死,邻居石神帮她制造了不在场假象。日版电影遵循原著,开门见山便点明了凶手和作案过程。

苏有朋则将叙事顺序做了调整,前面只交代了警方分析出三个嫌疑人,陈婧是其中一个,在调查中警方和唐川越来越觉得石泓也很可疑。直到影片后半段,才基本锁定陈婧是凶手,但尸体是如何处理的仍然没有揭晓。

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是,苏有朋版后半段比日版要纠结得多,日版里的石神是直接向警方投案自首的,靖子也很快明白了真相,而苏有朋版里的石泓还精心炮制了一出无比复杂的“伪情杀”戏码,陈婧则一直被蒙在鼓里。为此,苏有朋在前面也做了一些铺垫,比如唐川邀请石泓参观自己的实验室,这个在日版里也是没有的。

开头说到东野圭吾要求电影的每个版本都有创新,日版将内海薰设定为一名女警官,还与唐川有一点点暧昧情愫;而韩版将两个警官合二为一,使角色更加集中。苏有朋版里的内海薰对应的是叶祖新的角色,这个角色显然不止是柴崎幸那样总是瞪大一双眼睛天真问为什么的傻白甜,而是一个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年轻有为的帅小伙,对剧情推动起到不小作用。

苏有朋版里还增加了不少两个男主角少年时期的闪回段落,令两人的友情更有说服力了一些,也更能体现出两人“相爱相杀”的渊源。两个小少年和王凯、张鲁一还是蛮神似的。影片后半段,二人有一场登山的戏份,在登山过程中,石泓真诚地倾诉了自己的彷徨和苦闷,汤川则发觉自己从未真正地了解过石泓。

这一段在日版里已经就有,只不过日版里爬的是条件恶劣的雪山,苏有朋改成了春光明媚的青山。

在原著里,靖子的女儿其实是个画龙点睛式的关键人物,靖子杀人因她而起,最终也是靖子看到自杀未遂的女儿的痛苦,才决定去自首。但日版和苏有朋版里均删掉了这一情节,或许都是考虑到现实可能性的问题。日本人的性格成分中有过分谦逊、自责,甚至有点内心拧巴的一面,但这一点并不符合中国人。倒是罪犯不能逍遥法外这个结局,冥冥中倒契合了我们的审查风向。

细节本土化,但骨子里仍是日式思维

《嫌疑人X的献身》是2005年的小说,里面一些涉及高科技的部分如今看来已经有点原始了。比如石神为了避免警察窃听电话,就跑到外面用公用电话打给靖子家的座机,喂,这个技术一点都不先进好嘛。于是我们看到苏有朋版改成了石神给陈婧买了个新的SIM卡。再比如原著里的尸体是丢到河里的,这处理手法似乎也有点太简单粗暴了。

对于这个发生在90年代日本的故事,苏有朋在每个细节上都进行了仔细检验。甚至连陈婧母女看的电影,也接地气地改成了《疯狂动物城》;石神每日买的“招牌便当”则改为模糊的“招牌套餐”;日本房屋的隔音效果不好,左邻右舍也有互相交流的习惯,但中国不一定,苏有朋便设定为陈婧带女儿完成献爱心的课后作业;甚至还有最近才时髦起来的共享单车,也被加进了电影中。从这些细节来看,苏有朋版确实已经很细心。为了使人物看起来更严肃,即便这是一部酷暑天开机的戏,演员们也都穿着春秋天的装束。

不过呢,这些变化基本都是细节上的严谨处理,就整体而言,影片没有做出更多的本土化改动。就拿石神这个人物来说,尽管他在演员表里总排在汤川后面,但从他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性复杂性才是这部小说的精髓。他因为爱而残忍杀人,又因为爱而大度地将爱慕的人拱手让人,那份压抑到骨子里的情感令人唏嘘。

他视数学为一切,一度气馁地想放弃生命,但却突然因数学之外的事物改变了人生,这样的人物似乎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日本推理小说中。片尾靖子哭着向石神下跪,主动要求赎罪,石神歇斯底里地嚎啕大哭,“仿佛要呕出灵魂”,苏有朋版和日版的呈现几乎一样。但不知道观众看完这段会是什么感觉,就我自己而言,仅依托于这一部电影的情境的话,情感的宣泄方式有些过火了。

王凯帅得稳定,张鲁一颠覆很彻底

据苏有朋讲,他之所以放弃了另一个很大的项目,选择了拍摄这个故事的原因是,这个题材既满足了他对文艺的喜好,又具备一定商业元素。在演员的选择上,相信这同样是苏有朋版的筛选标准。唐川首要一点就是要帅,而且有型有款有自信,不输日本男神福山雅治那种;石泓则要求演员抛下偶像包袱,成为一个外冷内热,外表落魄但内心精明的复杂角色。

从电影呈现出来的看,王凯的人设比福山雅治的更精英化了一些,梳着油光锃亮的头发,有着西装革履的扮相,实验室也不再拥挤杂乱,而是光洁如新,宽敞明亮。王凯的表演也俨然又回到了靖王意气风发的劲头,自带强大气场。

张鲁一显然花了很多心思琢磨石神的肢体语言和心理活动,他耸着肩膀走路,两臂有气无力地下垂,一张脸上仿佛永远带着困倦和疲惫。日本里的堤真一表演很出彩,张鲁一更夸大了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个他从未挑战过的戏路,具体效果如何,各位可以自行评判,有人认为很有突破,有人则认为有些刻意。

林心如面向和善,观众也早就习惯了她紫薇格格般纯良无害的人设,这使得她饰演的陈婧看起来似乎更无辜了一些,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同情。叶祖新、邓恩熙、成泰燊、赵阳等配角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总之,悬疑推理虽然不是华语文学和电影的传统长项,但国内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苏有朋敢于挑战这一题材,对于电影市场的类型拓展有积极意义。只不过无奈的是,我们的一些类型的电影尚且缺乏足够健全的文学基础作为支撑,所以从根上来看,走的还是别人家的路。第二部作品,苏有朋用心可见,但未来还有进步空间,加油。

《嫌疑人X的献身》:中国电影与东亚文化共享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薛静

清明档期的《嫌疑人X的献身》(以下简称《嫌疑人》)在上映7日后突破了3亿大关,获得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商业成绩。在普通观众看来,这是一部完成度比较高的商业类型电影,如果是演员王凯的粉丝,可能还会对偶像参与了如此靠谱的电影制作而深感欣喜。然而,正如《嫌疑人》那种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暗流涌动的推理故事和影像风格一样,这部电影所处的语境,正是整个中国电影转型期的缩影:当城市中产阶层日益扩大,以往小众精英口味的推理、侦探等“烧脑”类型,正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整体趋向。“讲个好故事”成为中国电影最迫切的诉求,而怎样整合东亚三国的文化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共享圈,怎样学习中国香港、日韩与欧美成熟的类型电影制作技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化为己用,正是《嫌疑人》在激起小浪花的背后,所带来的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电影翻拍:如何让“中国版”成为“特色版”

第五代导演与传统文学作家相互成就,经典作品常常来源于功底扎实的纯文学作品。第六代导演则喜欢亲自操刀编剧,将从生活中观察到的怪诞现实融于笔端。而未能凝聚成“代际”式共同体,但实质上已经和前几代导演的电影理念、艺术风格完全不同的当代影人,则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求自己的“一剧之本”。

最近两年IP概念的爆炸式传播就是这一长期需求的集中体现。能够作为IP被挖掘的,主要是两种资源:在国内,是以网络文化为中心的网络文学、电子游戏、热门现象及事件。这类IP资源,往往在未经影像化之前就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拥趸,而“有谁来诠释万千粉丝心目中的男女主角”,则成为一个屡试不爽的营销话题。因此原作与演员,常是这一类电影的关键词。

而在国际范围,则是以东亚三国形成的大中华儒家文化圈为基础,因相似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和价值观,进行广泛的资源交流。早年间,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就经常“模仿借鉴”日韩综艺。近些年,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以及此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中国综艺节目制作公司主动向日韩购买版权,得到了丰富详实的指导材料,也打造出了《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成熟而具有本土特色的综艺节目。而在电影方面,同一剧本的翻拍、同拍也成为新的实践方式,《重返20岁》、《我是证人》、《外公芳龄38》,以及正在制作中《麻烦家族》,都是如此。翻拍电影中,是选择中方导演还是外方导演,剧本如何进行本土化调整,成为受到关注的关键。

日本近两年的电影乏善可陈,剧作倒是颇为出众,在洞察种种社会问题的犀利目光下,既知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于是与之进行策略性、世俗式对抗,刻画出了值得玩味的当代日本人精神世界。而韩国则是在影界与政府的多次谈判中,为电影产业争取到了越来越大的书写空间,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统治阶层的现实主义电影屡出佳片。中国的情况又有不同,新世纪初,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刺激下,《英雄》引领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片冲奥”运动,一度中国化的视觉奇观蔚为成风。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电影市场也不断扩大,国人终于在好莱坞电影的东方面孔和中国软广中发现,现在不再是“中国走向世界”,而成了“世界走向中国”。在这种“后大片时代”,很多体量较小的类型片,也开始能够与观众见面,逐渐丰富着中国的电影市场。

对于《嫌疑人X的献身》来说,虽然是改编自日本同名推理小说,但日韩两国两种版本的改编电影在前,特别是日本版中,福山雅治搭档柴崎幸,在日剧《神探伽利略》中已磨合完毕、深入人心的二人组在影版中延续默契,成为书迷提及《嫌疑人X的献身》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影像。而导演苏有朋带来的中国版,也面临着和翻拍电影同样的挑战。

但最为有趣的,还是原著作家东野圭吾提出的特殊要求:他希望每一次的改编,都能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国情的原创情节,而此前其他版本用过的原创桥段,不可以再次使用。围绕这一要求,除了提交详细的改编方案、将改编剧本译为日文,苏有朋更是带领创作团队和东野圭吾反复磨合了35版,最终才敲定电影呈现方案。

尽管对于原创性改编的要求,最初是为了规避影版之间的版权纠纷,但是东野圭吾身为金牌小说家所具有的话语权,让《嫌疑人X的献身》显现出了焕然一新的创作生态。要对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推理小说进行全新阐释,关键不是回避先前版本,而是重新进入小说、开拓可能,将其视为一个圆融自足的故事、充满无限可能的元叙事,然后从中摘取一页,形成与小说既相同又不同的电影。

也正是在这样的改编要求下,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里,陈婧为感谢石泓而为他买的男装外套,品牌名Erdos正是石泓最欣赏的那位匈牙利数学家的名字;而唐川与石泓登山时,石泓剖白内心道,“对我来说,最好的不是走出去,而是走下去”,电影最后一幕,石泓既是被法警押送“走下”电梯,也是面对罪行与爱意,将杀人那刻就已确定的命运之路“走下去”,唐川则是带着石泓留给他的数学问题和人生问题,打开沉郁的楼门/心门,面对阳光走了“出去”。这样含蓄隽永的小小细节与点睛画面,也算是在东野圭吾给出的这场“高压剧本训练课”中,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给出的独具巧思的答卷。

推理影视:“烧脑”类型与中产趣味

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以领先的IMAX-3D制式,给国人进行了一轮电影放映技术的普及,极大推动了国内影院的翻新改建。同时,《阿凡达》取景地张家界当时竟无一家影院,人们在震惊之余,也意识到中国二三线城镇电影市场的蓝海。这两个关键因素,如同按钮般开启了中国电影银幕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从2007年的3000块直冲向2013年的15400块,继而在2016年达到四万多块,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而这些新的银幕,绝大多数设立在此前未曾开发过的二三线城镇。

面对忽如其来的电影狂潮,这些城镇一度贡献了非常可观的票房,促使中国电影在百亿之后屡次刷新纪录。与之相伴,则是城镇青年的审美口味成为电影制作的新关注点。一些豆瓣评分跌破5分,但依旧收获高额票房的电影,显示出了中国电影在“叫好”与“叫座”之间的割裂——贡献票房的是普通青年,掌握话语权则是文艺青年,他们之间的割裂是阶层的差异,而非想象的老中青少年龄差异。

但是随着影院从开张到常态,团购网站“分久必合”,票补降低让二三线城镇的观影冲动逐渐冷却。此时,一线城市的力量再次显现,引入新设备的高端院线,可以凭借良好的视听效果,把一张票卖出二三线城镇影院四倍甚至五倍的价格。一线城市的精英文艺青年,也具有更大的二刷、三刷可能。他们兜揣钞票,手拿键盘,既拥有经济权,也拥有文化权,重新占领了话语的高峰。

其实吊诡之处在于,这批生活在一线城市的青年男女,大多数是经过十载寒窗苦读,通过大学脱胎换骨,毕业后成为大城市里的小白领的一群人。作为从家乡中走出的一代,作为经济独立、可以算是城市中产或者中产预备军的一批,他们对于形成具有区分度的“文化自我”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就体现为在诸种类型影视中,受美剧、好莱坞电影、日本推理作品影响,犯罪、悬疑、推理、侦探等“烧脑片”,成为他们的心头所爱——这类影视作品,一方面对他者来说够精英,必须通过现代教育体制培养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够看懂并欣赏;另一方面对自我来说又够通俗,犯罪所具有的刺激元素、智力对抗带来的爽感,都能满足他们消遣娱乐的基本需求。

我们无法确认苏有朋选择《嫌疑人X的献身》是市场调研还是兴趣使然,但毫无疑问,这一类型的选择,是踏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脉搏,和三年前收获5亿、叫座不叫好的青春片《左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烧脑”类型要求扎实的剧本和自洽的逻辑,只要完成这点,成片效果就不会太差。电影方面,有《全民目击》、《催眠大师》和《心迷宫》的良好反响,电视剧方面,则有《法医秦明》、《心理罪》等可以获得更大尺度的网剧。《嫌疑人X的献身》,连同同期上映的警匪片《非凡任务》和《绑架者》,将这一趋势勾勒得更加明显。《嫌疑人X的献身》让“东野圭吾”这枚大IP一时间举世瞩目,可以预料的是,日本推理界的伊坂幸太郎、宫部美雪、岛田庄司等作家,也会陆续以各种形式和中国观众见面,而韩国近年来比较成熟的犯罪电影,也有可能成为另一拨潜在翻拍对象。

师承各方:将全球资源化为己用

当目光重新回到清明档期,三部类型相似的国产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非凡任务》和《绑架者》,其实背靠着不同的文化脉络。《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推理小说为基础、日韩影视翻拍经验运作下的产物;《非凡任务》的编剧与导演是香港影坛赫赫有名的麦兆辉、庄文强“麦庄组合”,故事架构和叙事手法都带有鲜明的港式警匪片特色,但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的官方资助背景,以及本应是话题点的麦庄二人并未参与影片宣传,又让这部电影显现出一份港人北上的含混。《绑架者》同样来自明星转型导演的徐静蕾,“犯罪者失忆”这一关键元素显然受惠于各种“经典烧脑电影清单”中均会提及的美国电影《记忆碎片》,而在一稿剧本无女主的情况下,设立一个戏份颇重的女性角色来引导故事发展、调节节奏张弛,显然属于女导演团队的有益尝试,所幸白百何也演技过关。

这三部电影充满了大家熟悉的演员面孔、取景于我们曾经走过的城市街巷,但是其背后却是大陆影业在资本撑腰下,不断吸纳来自港台、日韩、欧美等不同脉络的文化资源,试图熔炼出一种现代中国的电影风格。但是,与中国香港台湾的影视交流,时常面临着港台人士的政治立场问题,也关涉到他们面对大陆娱乐业的强势发展,如何调整心态与姿态的问题。与产业成熟的日本韩国交流,我们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文化趋同,但是东亚三国的历史遗留问题、风云变幻的外交局势,又让这种合作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欧美与中国影视的交流,背后是资本和市场的涌动,但缺乏文化和情感的理解,因而,如何让一笔笔学费不要白交、取回真经,从谈钱一步步走向谈情,也是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

合作从不简单,中国电影依旧前路漫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