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媒体用户研究》06:人是如何被媒介化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媒体模式是什么 解读《新媒体用户研究》06:人是如何被媒介化的?

解读《新媒体用户研究》06:人是如何被媒介化的?

2024-07-14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②人们的时间被碎片化。越来越多的用户体会到,当移动终端在身边时,他们的注意力会被不断分散,移动互联网将人们的完整时间切割成碎片时间,人们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与效率不断下降。因此,时间的碎片化,不仅是人们的媒介使用模式,也可能泛化为人们普遍的行为模式。基于碎片化时间的行为,也往往带来思考与信息表达的碎片化,这也逐渐挑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容易让人“上瘾”的移动APP

(2)私人的时间轴与公共的时间轴

移动空间里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用户都能形成私人化的时间轴,以此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所闻所思,这种在时间轴上的独立地位也是个人成为网络节点后获得的,这也是用户自己营造的媒介化时间。

人们可以在多个平台建立起多重时间轴,不同类型的活动与状态被刻录在不同的事件轨道上。多轨时间轴的混录共同构成了个人的生活轨迹,这也是现实化生存和数字化生存的混合轨迹。

私人化时间轴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公共时间轴上的话题与活动的注意力。但移动空间里仍然有一些公共的时间轴,例如在公共信息传播和公共交流平台里,它们代表着公共性的时间坐标,也是公共对话的基础。在每个个体越来越沉迷于自己时间轴的时候,如何让他们在一些时候将注意力重新投向公共时间轴,关注公共叙事,这也是对专业媒体和平台的一个挑战。

新浪微博的“时间轴”功能

(3)实时与延时

移动互联网的“实时”意味着几个对象之间的同步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所说的实时包括:与事实发生同步的实时传播、与信息传播同步的实时接收、各主体间同步的实时行动或互动等,这几者有时也会同时发生,有时则是分离的。同步也意味着现实时间与媒介时间的统一。

①实时带来的连接与仪式感时间距离的消失,有助于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实时观看更容易调动人们的在场感、参与感。同步的参与有时甚至会反过来改变事件的进程。多人的同步行动,更容易营造群体性氛围。这也是移动时代人们愿意观看直播的原因之一。按照柯林斯的看法,多人同时聚集在一个场所并相互影响,人们的注意力放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分享共同的情绪或体验,是仪式形成的要素。(柯林斯,2012)虽然虚拟空间还做不到真实身体的在场,但“实时”“同步”收看,会营造出类似的效果。

②延时的信息积累营造出“伪实时”虽然记录与分享是在个人的时间轴上的主要行为,但人们发布的信息未必都是实时发生的。比如“存货”“旧图”一说,有时人们有意想用延时信息伪装成实时信息,以形成某种表演效果,这种伪实时的信息,广泛地存在于个人的时间轴上。

视频中的弹幕很多也是伪实时的。在每一个观看者的时间轴上,实时的和以往的弹幕共同累积起来,共同构成了实时互动的效果,虽然有些弹幕是伪实时的,但对于观看者来说,具有与实时互动同样的心理满足。

③实时回应或延时回应:社交策略新选择今天人们的互动可以在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交流中切换,这为互动增加了一种新的策略选择。实时回应还是延时回复,在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等。实时与延时回应,也与社交表演的难易度相关。当人们需要较多事件来进行后台的修饰、整理时,往往会采取延时策略。

(4)单线程与多线程

当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还出现了另一个特点:多道任务的并发处理,也就是说,他们常常处于“多线程”中。

《认知盈余》的作者克莱·舍基在一篇文章中引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结论称,多任务处理并不能锻炼出在多种任务之间切换的能力,经常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人难以选择到底该专注于哪个任务,效率反而可能下降。

多任务处理常常会带来信息过载。有神经学家指出,信息过载会触发大脑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记忆专家指出,记忆需要固化才能转变成长期记忆,而固化会受到任务切换的影响。如果总是多任务处理,记忆固化就难以形成。

(5)当下与永恒(数字生存与网络记忆)

有时人们说“网络是有记忆的”,有时又说“网络是没有记忆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它们可能都是成立的。前者主要指数据记录方面,而后者则指人的大脑与心理上。

一方面,用户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以实时的信息来宣示自己当下的存在。这既可以是他们各种行为的数据化,也可以是他们主动发布的内容。

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保留的长期性,人们又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自己会长久甚至永久生存在虚拟空间的事实。

相比于网络中出现的信息与热点数量,能沉淀下来的记忆十分有限,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迅速褪色,事实本身的面貌越来越模糊,最后在集体记忆中多数只留下一些标签,或已脱离语境的词语。与其说人们是对某些事件形成记忆,不如说是对与之相关的某些标签或象征意义形成了记忆。

二、流动的位置、交织的空间

从空间角度看,移动时代用户是在不断流动的空间中使用媒体,他们也处于交织的多重空间中。

(1)新媒体用户空间: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的双重指向

从信息传输环节看,今天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完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数字传播的普及使得交通运输以及空间距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显著下降,但是,在信息生产这个环节来看,空间对传播的影响并没有消失。人们在空间中的到达能力,仍然决定着某些类型的信息的生产(例如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人们在空间中的认知模式,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选择与加工。

信息生产中的“社会场景”也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空间因素。对用户空间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关注空间因素与信息消费及其衍生行为之间的关系。

(2)移动用户空间的流动性与私人化

①从“广播”的“大空间”向流动的“场景”的演变

移动传播时代,空间这一与用户属性相关的变量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其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的演变。LBS技术的普遍应用将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向移动状态的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还可以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它可以跟踪人们的移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LBS的应用使市场细分中的空间有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空间的流动性,二是空间的精准化。换句话说,以往媒体市场细分时只关注“大空间”。而移动互联网关注的是随时在变化的“微空间”。

②从“共享媒体空间”向“私人媒体空间”的转换媒体内容的消费,也对应着相应的媒体空间,即内容消费是一个终端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不同的媒体,其内容的消费所形成的空间特性也有所不同。

报纸的媒体空间一般是私人化的,广播和电视的空间则是公共性或共享性的。在共享性的媒体空间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媒体在家庭或公共场所中也具有一种中心地位,它们不仅为同一空间的人制造了注意力焦点,也制造了共同交流的话题。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家庭里的公共媒体空间面临瓦解,人们的手机成为个体的媒体中心,构成了一个私人化的媒体空间。有时,几个私人化空间会形成相互的干扰,当人们为了避免声音干扰而戴上耳机时,这种私人化空间就会变得更加突出。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媒体空间朝私人化方向发展,这就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私人化空间过度侵入日常生活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3)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界限的模糊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也推动着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渗透。通过VR技术,现实空间的某些属性也可以进行虚拟还原,AR技术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来营造虚拟空间。

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映射,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被“媒介化”。人们往往会将现实中的空间变成在虚拟空间中传播的内容,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传播价值的视角来审视空间——它能否变成吸引人的照片和视频,人们也越来越多透过手机的取景框来看现实空间,取景框成为空间媒介化的一个重要“隐喻”。

(4)“现场”与“在场”的重塑

现场与在场,也是与空间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移动时代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重塑,对其产生主要影响的是直播、VR/AR技术的应用。

第一,移动直播改变了观者的空间感。电视时代,受众更注重实时的“现场感”,而移动时代的直播,与电视直播不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对移动直播的诉求,超越了传统的“现场感”,而趋向新的“在场感”。

第二,移动时代更强调用户的存在感。移动互联网及直播技术为媒体用户“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提供了可能,形成了更广泛的“在场感”。这种在场感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场的存在感与主观视角,比如自拍的兴起;其二是“现场”中的幕后感,如在线观看阅兵仪式。

第三,从心理性“在场感”到身体性“在场”。VR体验让观看者在三维空间里直接“到达”现场,360度沉浸于现场,实现了“身体性在场”。

第四,增强的真实感与难辨的真实性。一方面,无论是还原还是模拟现实环境,VR都可以带来更强的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效果,也就是说,从体验角度看,真实感大多时候是被增强了。另一方面,更强的真实感却不等同于更强的真实性。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一种媒介会带来一种认识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媒介特有的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所不在的数字媒介,当普通用户拥有了记录与传播的可能时,互联网显然也带来了新的认识论。这种新认识论的一个起点是个体与媒介的关系的本质变化,个体不再是媒介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更多追求成为生产者甚至主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