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姜文电影里的配乐大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姜文最著名的电影 肖斯塔科维奇:姜文电影里的配乐大佬

肖斯塔科维奇:姜文电影里的配乐大佬

2024-07-12 1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肖斯塔科维奇

纵览他的一生,电影配乐不能不称之为老本行。早在15岁时,因为父亲早逝、家庭经济困难,肖斯塔科维奇就在剧院为无声电影弹奏钢琴配乐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1923年,肖斯塔科维奇在个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课余在电影院银幕下为默片弹钢琴,这就是他为电影配乐生涯的开始。

青年肖斯塔科维奇

而他的音乐作品,也被后世引用到许多的电影作品中。《第二爵士组曲》就被选为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古典音乐之一,这一组曲中最有名的当属《第二圆舞曲》。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典型的华尔兹节奏里荡漾的,是奔放的俄罗斯风情,所以,在《第二圆舞曲》完成以后,被多部俄罗斯题材的影片用作配乐,如奥黛丽·赫本版本的《战争与和平》、英国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谢世之作《大开眼戒》、还有姜文的新作《邪不压正》。

肖在第十二交响曲演出后台

肖斯塔科维奇生前一共为四十多部电影和动画片谱过曲。他说:“电影音乐通常被认为只是一种附加于银幕的说明,在我看来,应该是把它当做艺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因此,他的作品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1932年他为电影《相逢》谱写的插曲《相逢之歌》,在二战期间竟成为庄严的《联合国歌》,成为和平、团结的象征。 他的创作成为苏联乃至全世界的伟大遗产。

我的英雄是个懦夫

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电影绕不过的丰碑,更是苏联民族不能忘怀的英雄。1941年7月,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的硝烟与战火中,作为一线战士的肖斯塔科维奇在战壕中完成令其名扬世界的《列宁格勒交响曲》手稿,它支撑着列宁格勒人民必胜的信念,成为反法西斯人民的战歌,他也因此登上1942年7月的《时代》杂志封面。 

他的童年始于1905年革命后,止于1917年二月革命,在童年行将结束时,这个饱受革命洗礼的十三岁孩子正走在彼得堡芬兰车站欢迎列宁归来的游行队伍中。在他后来人生的黄金岁月中,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心甘情愿的为她奉献一生。

肖斯塔科维奇排练《列宁格勒交响曲》

然而,在更多的世人眼中,肖斯塔科维奇是个对政治当局相当忠顺的作曲家。在政治大环境下,他曾因获得苏共褒奖的各种荣誉而争议缠身。直到1978年美国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世人才逐渐了解这位极权社会铁幕下的艺术家“双面人”的复杂内心。

一切当从头说起——《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是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H·列斯科夫的同名短篇小说创作的歌剧。这是他得意之作,令他万万没想到的的,这也是灾难的开始。

这部歌剧描述了一个复仇女人的故事,以细腻的形象刻画反派、戏剧冲突的体现别具一格,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首演十分成功,接连巡演近200场。

然而,1936年斯大林在观看后却表示出了十分的反感。两天后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就发表了名为《混乱代替音乐》的不署名专论,用最严厉的言辞谴责和否定了这部作品,“ 烦燥、喧嚣、神经过敏”,并贴上了 “形式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感伤情调”的标签。虽然表面上文章只是针对老肖个人,但实质上却对整个艺术创作界发出了“斯大林警告”。

斯大林

就此,这部凝聚了他许多心血的作品被雪藏。有粉丝对他的沉默应对不满,但是谁都不知道他有多爱这部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战场,当他从列宁格勒撤离,除了他的第七交响乐草稿外,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作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对这位生活在铁幕下的艺术家的“人格分裂”了解更多——他能在三十年代大镇压的恐怖之中,创作出《第四交响曲》这样的作品强烈抗议专政,诉求正义;也能在《森林之歌》第七章《光荣颂》极力拍斯大林和苏共的“马屁”,歌词中甚至出现了斯大林的名字。他为何要写这样的作品?原来当时,他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丢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担任的教授也被中止,他的作品被禁演,并因此生计无着落……

可能就像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曾写的那样:“成为英雄远比成为懦夫简单,作为一名英雄,你仅仅需要一瞬间的勇气……然而成为懦夫却需要一辈子的时间,片刻不息。”

肖斯塔科维奇写了许多公开的音乐,也写了许多放进抽屉里、当时不能演出的音乐。他向当局妥协,最终保住了他的家人,保住了他的音乐,他把所有的勇气都给了音乐,在现实生活中,他就只剩下怯懦。

老年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都被窥探,在时代的洪流中他潜伏于甜美的电影配乐,用炫音写下问号,又将所有的答案都藏于旋律中。

一生都在等待枪决

欧阳江河名为《肖斯塔科维奇:等待枪杀》的诗这样写道:“他整整一生都在等待枪杀/他看见自己的名字与无数死者列在一起/岁月有多长,死亡的名单就有多长/他的全部音乐都是自悼/数十万亡魂的悲泣响彻其间……”

老肖,已经那么“懦夫”了,如此“懦夫”一生还要活在等待枪决的恐惧里。

他声称自己的交响曲是墓碑,是为千千万万死难者所竖立的墓碑:“我曾以为自己的生活里充满忧郁,很难找到比我更不幸的人了。但每当我回忆起自己的许多亲密朋友时便会不寒而栗。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生活得轻松或幸福的,有的结局悲惨,有的在极大的苦难中死去,许多人比我更为不幸。”

第十四号作品:亡灵之歌

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一直在权力、艺术、家庭、尊严以及自由之间挣扎。在短短的69年生命里,他达到了很多普通音乐家达不到的境界——谱曲反映历史、开创一种新的古典音乐风格、与病魔抗争、与集权抗争。

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在特殊的高压之下完成了如此伟大的工作,即使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对人民的同情与悲悯,他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主义关怀让他的音乐时隔一个多世纪,依然闪耀着人性的荣光。

如今,肖斯塔科维奇已经离开43年了。但他音乐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怆、混乱、隐隐发声的旋律从未消失过,听众仿佛置身于西伯利亚百年的寒风中,听他讲述着另一个俄罗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