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姚斯及其《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 book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4.1 姚斯及其《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 book

4.1 姚斯及其《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 book

2024-07-13 0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姚斯及其《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史》(1970)、《风格理论和中世纪文学》(1972)、《歌德和伏勒瑞的浮士德:论问与答的释义学》(1976)、《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1977)、《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本文》(1980)等。

  从哲学思想上看,姚斯直接受到伽达默尔哲学和阐释学美学的启示,并吸收了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某些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理论,从而改变了以作家、作品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生产美学”的格局。

  从方法论上看,姚斯是从“文学史悖论”的突破开始,提出接受理论;然后转向深入探究审美经验的历史、范畴与内涵,这也就是姚斯开创并拓展的接受美学之路。

  姚斯原是法国文学教授,所以他对文学史的研究十分关心。从《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起,他的一系列论文都围绕着文学史研究这个中心,他的接受美学理论要点就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论文后来汇集成《论接受美学》一书,于70年代初出版,可以代表他第一时期的思想。第二时期,是他接受美学思想发展深化时期,研究的中心课题转向审美经验及其历史,以1979年出版的《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一书为这一时期代表作。在“审美接受”一节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姚斯的《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一书的主要观点,这里我只打算介绍一下《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一书。

  姚斯在1967年写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一书,被公认为是接受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在这部书中,姚斯把文学作品置于历史视野之中,也就是将它置于它所产生的文化意义的关系之中进行考察,然后探索作品的历史视野与它的历史读者变化的视野之间的转换关系。姚斯认为:传统编写的文学史,大都把历史事件简单化。它是在单线的因果规律的指导下,忙于无效的探本溯源的工作。因而,他们把文学史写成一本零落杂乱的生平加作品编年排列的论文汇编。他在这部著作中具体讨论了如下七个问题:

  第一、姚斯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史的概念。他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即消费主体的历史;然而,过去的文学史仅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只是在文学创作和美学表现封闭的圈子里考察文学的进程和结果,而无视这一进程中的第三因素——读者。读者的作用在传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中完全被忽略,而事实上在作家、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文学史必须有较为广阔的接受背景,除了外在的、横向的背景,文学史还应该有一个纵向的、内在的背景。

  姚斯指出: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必须与他以前读过的作品相对比,调节现时的接受。正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理解,才构成了作品的存在;因此说,每一次具体的阅读,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意识的调节。从这个意义说,文学史就是文学接受史;任何文学研究,从本质上说,都是文学史的研究。这是因为研究现实的接受,就必然要涉及到对历史接受的研究,以及构成接受经验史的研究。

  第二、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家的历史地位,是由两种因素,即创作的意识与接受的意识共同作用结果。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创作意识只是一种主观的意图,这种意图能否得到认可,还得直接依赖于接受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接受意识决定了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文学的历史是一种美学接受与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接受的读者、反思的批评者和再创作的作家将作品现实化才能进行。文学史上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某位默默无闻的作家或某部影响甚微的作品,经过若干年后,忽然被发现,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甚至于掀起了一股热潮;同样,某些红极一时的作品,若干年后却默默无闻,被读者遗忘。姚斯由此得出结论:文学史应该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史,必须用文学接受史和效益史,去取代文学创作史和美学表现史,用接受过程的描述去代替文学事实的罗列。

  第三、姚斯在著作中引进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期待视野也译期待水准,是姚斯接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原先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势或先结构。他认为,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不是单方面的被动反映,而是以原先的经验所积累成的“期待视野”为前提的。文学作品问世时,以何种方式适应、超越、辜负或驳斥读者的期待视野,这就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标准。在世世代代相传的接受链条中,一部作品的效果会发生变化,而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会在创作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与更新。

  姚斯认为:作家在构思时,就对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出预测,预先考虑自己的新作能否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并引起读者的兴趣。一部作品能否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要看作者对现存的社会观念、道德常规以及不同的欣赏趣味,是否了解并采取什么态度。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不断修改自己的构思,调整自已所写的内容,以适应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一部作品的接受需要经过不断加深、巩固、发展和修正,甚至推翻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判断原则和标准,也将会不断地变迁与更新。

  姚斯还指出:某些作品在发表时还没有专门的读者,因为这些作品突破读者固有的期待视野;当新的期待视野获得普遍性质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读者,这时改变了的美学标准便会显示出它的威力。

  第四、文学接受包括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两种。垂直接受亦称历时性接受,即从历史延续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被接受的情况和变化。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作家、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1)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2)作品在美学上和内容上的潜藏含义逐渐为读者所发现。往往一部作品全部含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才能为读者所逐渐发掘出来。

  水平接受,亦称共时性接受,指在某一历史时间内,不同的读者、读者群和社会阶层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状况。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不同,每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欣赏趣味不同,不同的读者、读者群对作品的理解、评价,接受程度和接受内容必然也不相同。

  第五、关于读者的功能问题。姚斯认为:读者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他能影响,甚至决定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而且还表现在他能间接地影响文学的再生产。“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姚斯形象地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的,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它并不是一座独自式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更象是一本管弦乐谱,不断地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并将作品文本从语言材料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存在”。但是,姚斯并没有把读者的功能无限夸大,他也看到并承认作品本身内容对读者再创造的制约和规定。

  第六、关于作品的效果问题。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效果取决于:(1)作品本身的道德与美学内涵;(2)读者的能动接受意识。其中后者是主要的,决定性的。由于接受意识因时、因地、因人的变化而变化,文学作品的效果(主要指社会效果),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一部作品的效果是超时空的。

  文学作品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1)运用以往阅读经验去理解、注释作品;(2)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生活与美学的经验,对作品进行反思、联想,把作品提供的道德观和美学观与现实世界的状况,以及自己对这种状况的观念进行对比,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这种判断和结论可能对作品提供的道德观、艺术观进行补充、扩展,也可能是对其进得反驳和修正;(3)从阅读中获得的道德和美学方面的认识,以及自己对这种认识的判断结论,作为一种补充和修正自己观念的内容,而进入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期待视野。

  第七、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问题。姚斯认为文学社会功能是建立在作品的社会效果的基础上的,是作品效果的总和的抽象与概括。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实现的。而作品的效果就体现在其道德与美学内涵为读者所能动的接受与发现,它作为一种潜在引导力量,能影响、改变人们的视界,最终导致对历史的改造。姚斯写道:“文学在社会存在中的特殊功能恰恰在于,它能冲破统治阶级道德的禁区,为人们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道德疑难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而新的解决办法将在全体读者的支持下逐渐为社会认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