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六条优势产业链“破茧成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皋哪个厂普工可以拿8000 如皋六条优势产业链“破茧成蝶”

如皋六条优势产业链“破茧成蝶”

2024-06-09 1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报讯(记者 陈嘉仪)对于企业而言,一分钟意味着什么?在全球最大的钢球生产基地——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平均每分钟可生产19000个钢球,从汽车到飞机再到高铁,无不闪耀着它的身影;在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平均每分钟下线350套特种轴承,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3月底,如皋优选6家企业启动“智改数转”咨询诊断先行试点。名单中,力星钢球和万达特种轴承赫然在列。这两家扎根如皋数十年之久的老牌企业,是当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的标杆。

作为今年的“一把手工程”,早在年初,以“智改数转”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信号,便从如皋市创新发展大会上传出,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努力实现降本降耗降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六条优势产业链以“鼎新”带动“革故”,抢占产业链“智”高点。

转型风口,绘就高“智”量蓝图

智改数转,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政府。如何冲刺“智”高点?如皋的答案很明确:学高“智”量经验、绘高“智”量蓝图、引高“智”量项目、建“数字化”工厂。

“有多少存量企业需要‘智改数转’?”“有多少企业,还对智能化改造心存疑虑不想推动?”在当地主政官的连续发问下,从苏州辗转到长沙,数次“取经之旅”在春日里如约而至。不仅相关部门参与其中,还邀请了多家制造业企业代表一路同行,共同聚焦转型痛点、寻求发展良方。

2月16日,《如皋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在众人的期盼中成功落地,目标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累计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000个以上,实现全市5G网络基本全覆盖,累计建设5G基站1631个,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20家以上,培育星级上云企业100家以上,带动6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2%。

“我市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解决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难题初期。”面对当前制造业发展瓶颈,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直指痛点。他表示,今年是如皋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的发力之年,而“智改数转”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个政策从顶层设计,到真正落地有声,最怕遇到“上头热、中间温、下面冷”。然而,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打消了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的这一顾虑。

“王市长,今年企业计划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智能设备改造,请让我们加入‘智改数转’的第一批企业。”2月17日一大早,江苏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柔坚在电话里向王鸣昊毛遂自荐。

这几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双碳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正威新材面临着传统制造企业共同的困境,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寻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路径,未来发展堪忧。

“企业的主动需求映射出‘智改数转’的紧迫感,也印证了一个事实,传统制造业如果不加快转型,是没有出路的。”王鸣昊说。

目前,如皋已对852家规上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情况摸排,指导792家规上企业在线完成智能制造成熟度测评,新增623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注册企业,并从初步确定的168家拟实施“智改数转”咨询诊断名单中优选星球石墨、力星钢球、正威新材等6家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咨询诊断先行试点活动。

标杆引领,遇见智慧工厂

追逐工业4.0的浪潮,“智造”总能独占鳌头。

数台机器人不停舞动,金属切削火花按照精确的节奏次第绽开。这是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精工车间的生产画面。

万达特种轴承的前身是国营如皋轴承厂,当初负债累累的小型国企,改制后潜心钻研20多年,竟将一枚小小的轴承翻出3500多种“花样”。作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万达轴承挑战智能化改造。

“由于小批量、多品种,很多工序难以实现100%智能化生产。”为了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这几年,公司企业装备部部长赵小林一直在不断引进智能化生产线,逐步实现机器换人,生产线上也从原先的1人操作1台机器变为1人操作6台机器。

去年,万达特种轴承投资10亿元新建厂房,不仅生产规模比原先扩大3倍,更是拿出2500多万元高速推进产线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去年企业销售额达3.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4.6亿元。”企业董事长徐群生透露,目前他们正在与国内著名高校携手,围绕工业互联网前沿数字模型及热处理工艺优化两大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在三年内建成“数字化工厂”。

信息化时代,当很多企业还在踌躇是否进行智能化改造时,江苏力星钢球股份有限公司却已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处于绝对领先位置。走进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高铁滚子车间,产线已基本实现无人操作,正在爬坡量产的高铁轴承用高精度滚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替代进口。凭实力“圈粉”的力星钢球也因此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能位列全球第二。

企业信息中心主任缪小勇告诉记者,此时,在肉眼看不到的“云端”,还有一双大数据“眼睛”正盯着这条生产线。来到公司大数据中心,一组20米左右长的曲面液晶显示屏挂满了整个墙面,上面实时记录着各车间的生产情况,甚至具体到每块物料的投放比例。

实际上,在力星钢球的“智改数转”过程中,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早在2007年,力星钢球便引入可为汽车配套供应服务的管理系统,为后期大数据平台的建立积累了不少经验。2015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力星钢球创新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唯一的大数据管理平台,采用智能制造设备、智能终端和条码技术,实现了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和精益生产制造,在工人不增反减的情况下,产能还提高了30%。

放足“好水”,养好智造“活鱼”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在这场数字化经济浪潮中,如皋不少龙头企业纷纷按下“智改数转”的加速键,制造业的沃土上充满了“智慧”的成分:省级智能车间16家,南通市级智能车间24家,省星级上云企业211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7个……

“我们抓‘智改数转’,就是要通过培植标杆、示范引领,促进智改数转项目化、项目产业化。”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鸣华介绍说,如皋将“智改数转”与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和生命健康六条优势产业链培育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实施以工业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为主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如皋已梳理234个2021年已完工“智改数转”项目清单和314个2022年“智改数转”项目清单。

在陈鸣华看来,“智改数转”并不是头部企业的“家里事”,对于中小微企业,同样迫在眉睫。“在前期的摸排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为此,今年如皋已筛选了168家企业,根据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所处阶段、瓶颈问题、转型需求,分类分行业实施精准诊断,同时面向全国遴选优秀诊断服务机构,确保在8月底前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强化“诊”“改”联动,帮助企业成功落地“智改数转”项目。

在迈向“智改数转”的道路上,如皋以政府更有为促进市场更有效。除了咨询诊断,还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转型。如皋市工信局局长郭建介绍说,根据“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如皋市级层面每年将优选20家“智改数转”典型示范企业,对当年的智能化技改投入奖补标准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当年的信息化投入奖补标准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在今年即将出台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中对 “智改数转”重点项目的培育创建实现了全覆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