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发 展 规 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东县文化中心招聘 如东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发 展 规 划

如东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 发 展 规 划

2024-01-19 2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 录

序言 1

第一章发展现状 3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回顾 3

第二节“十四五”发展环境 12

第二章发展目标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  发展原则 16

第三节发展战略 17

第四节目标任务 18

第三章主要任务 21

第一节健全文旅公共服务新体系 21

第二节打造艺术精品创作新高峰 25

第三节  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27

第四节  谋划旅游创新发展新布局 29

第五节  推动文旅现代产业新发展 33

第六节  构建广电监测监管新格局 35

第七节 探索文旅行业管理新路径 38

第四章保障 措 施 38

第一节加强统筹指导 39

第二节 强化政策激励 39

第三节 加大财税支持 39

第四节  完善交通网络 40

第五节 加快人才培育 40

序言

“十三五”以来,如东县文化旅游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以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打造“特色海洋文化、民间艺术文化、非遗民俗文化、温泉旅游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精品文艺生产”等品牌为重点,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卓有成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产品持续丰富,为谋划和推动全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强富美高”新如东建设提供了文旅力量。

进入“十四五”,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如东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历史来看,如东的昨天“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从发展机遇来看,如东的今天“其势已成、势在必行”;从发展优势来看,如东的明天“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将主动融入沿海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坚持高点定位、拓宽视野,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加快推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以更高目标追求激励和引领更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根据《南通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重点评估“十三五”时期如东文化和旅游业现状,精准研判发展形势,剖析面临机遇挑战;结合如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谋篇布局“十四五”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加速推进文化和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实施,实现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努力为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 一 章  发 展 现 状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果 

“十三五”以来,全县文化和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提升

1.文艺精品成果丰硕。

如东县第四次蝉联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十三五”期间,年均原创舞台类文艺精品50件以上,每年有多部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和展演。魔术《纸飞机》《梅花三弄》、小品《人物儿》《牺牲》、舞蹈《渔村来了舞蹈老师》、相声《现场直播》、杂技《三人空竹》《耍花坛》《肩上芭蕾》等作品,先后在第十届中国杂技魔术“金菊奖”比赛、第六届中国剧协全国小品大赛、第十届中国杂技精品展演、“天穆杯”全国小品大赛、“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金长城杯”国际魔术大赛、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奖”等各级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奖。歌曲《马伕魂》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音乐展演;双簧《表里不一》参加全国戏曲曲艺新作品展演;情境渔歌《海水泡大的汉子》参加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演出;歌曲《渔歌一嗨滚下海》参加2017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文艺晚会录播。50余幅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入选国家和省级展览,环境设计《抹香鲸的独白》入选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默默坚守》等4幅农民画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欢歌南黄海》《健康中国梦》《“屏里屏外”的牵挂》等数10幅农民画在各级各类赛事获奖。杂技《月光白鸽》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杂技艺术创新重点扶持项目”“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杂技剧《海星花》、小品《人物儿》入选中国文学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文化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广播电视精品力作迭出,获国家级奖项十余件、省级奖项百余件,专题节目《有一种坚守叫约定》获全国县级电视社教专题一等奖。县少年杂技团两次被中杂协表彰为“全国优秀杂技团”。丁洋、於国鑫被南通市委宣传部授予“南通市文艺家工作室”。

2.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2019年1月,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如东县文化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主体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内设如东现代民间绘画展示馆 、县非遗展示厅、书画院、康平艺术馆、丁杰艺术馆、汤成沅金石纪念馆和刘季平少年儿童图书馆,全部实施免费开放。县图书馆蝉联三届“国家一级馆”称号。全县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87200㎡,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4㎡;镇(区、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242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7+5+N”的服务标准;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城市书房、城乡书吧、农家书屋建设稳步推进,建成1个四星级书房、5个五星级书吧、11个三星级书吧,完成2个五星级书房选址和设计;建成江苏省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4家、南通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58家;如东县获江苏省“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示范县”称号。新建6家城镇数字影院。县应急广播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包括1个县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16个应急广播分平台(应急广播播控站)、242个村应急广播室和1210台接收终端,实现县、镇、村三级贯通,与省、市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满足镇村两级地域性应急信息发布和应急指挥需求。

3.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主承办大中型文化活动300多场:文化部“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民画精品巡回展览首展(如东站)”“青春畅想—2018江苏省青年美术大展”“我和我的祖国”国庆联欢晚会等。打造“滨城之夏”“港城之春”“文化送万家·杂技惠民演出村居行”“扶海书香”“扶海读书节”“文化惠民—沿海沿边行”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如东籍书画名家邀请展”“全省农民画邀请展”等10多次大型展览;举办“声乐大赛”“合唱比赛”“读书征文”“青年歌手大赛”等赛事50余场。举办舞蹈、戏剧、书法、美术、广场舞等免费培训班,线下培训超过10万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万多场。培育镇村文化活动品牌90多个,培育阅读推广组织10多个,扶持业余文艺团队300多个,培养文化志愿者5000余人,开展群文活动5000余次。“扶海书香”云诵读线上阅读推广项目获评江苏省二类公益阅读推广项目。2020年,全县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居民综合阅读指数位列全省第六、全市第一。

4.数字文化建设提速。

打造文旅系统局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网站等数字平台,建设文旅数字化信息矩阵,定期推送如东文旅动态,提供政策咨询、产业服务、文化惠民、文旅资讯等服务。县文化馆线上开辟12门艺术免费培训课程,受训学员2万余人次。县非遗展示厅实现VR数字化呈现。县图书馆新增7个专业数据库,建有29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新建少儿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在镇(区、街道)投放电子借阅机3台。县图书馆和16个镇(区、街道)图书馆分馆、242家农家书屋实行“一卡通”,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通借通还”。

(二)文化旅游实力不断增长

1.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小洋口“海之城”、温泉水世界、鼎欧温泉康旅城、栟茶古镇、国清寺遗址保护开发、县城“三河六岸”等重点旅游项目全面建设。小洋口“海之城”PPP项目列入2018年江苏省重点旅游项目库。栟茶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列入南通市重特大产业项目库。定期走访文化产业企业,指导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在高校举办“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研修班”“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杂技演艺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县少年杂技团在香港海洋公园商演两年,杂技剧《海星花》《伊甸园童话》、杂技秀《绿色战队》分别在德国、美国、俄罗斯商演。杂技剧《海星花》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实现南通历史上零的突破。

2.景区建设全面推进。

全县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AA级景区4家,AA级景区1家。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拥有省星级乡村旅游区7家,省级自驾游基地2处。形成以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栟茶古镇文化旅游区、如东县城等旅游项目集中分布的重点板块。栟茶镇三园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3.旅游接待增量扩容。

现有旅行社(分社)和门市部40家,其中旅行社(分社)7家。拥有中天黄海大酒店、海洲大饭店等2家四星级酒店;如东格林晶品酒店、栟茶鑫华园宾馆等2家三星级酒店;格林晶品文峰店、栟茶聚福楼大酒店等2家二星级酒店;此外,还有雷迪森大酒店、林克斯温泉酒店、金陵金蛤岛酒店、小洋口温泉别墅酒店等高端酒店。

4.旅游营销力度加大。

出台《如东县旅游团队补助实施细则(试行)》,运用旅游招商推介会、电视媒体、高铁广告、节庆活动等有效形式和载体,针对长三角重点旅游客源城市,开展多轮次旅游营销宣传。与多家主流媒体合作,在《经济日报》《华东旅游报》开设旅游专版;在新华日报特别报道版面整版宣传。借助电视媒体、新媒体立体宣传特色旅游,“栟茶古镇端午龙舟赛”“小洋口海洋旅游文化节”“中国·如东国际风筝会”等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

1.文物保护取得突破。

2017年,邀请南京大学对国清寺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勘测面积13000余平方米,发现遗址建筑基址、护寺古河道等17处,出土建筑构件、瓷陶器、石雕、铜钱等1000多件文物标本。2019年,国清寺遗址被南通市公布为大运河南通地标,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2020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清寺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被列入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南京大学完成国清寺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规划编制,开展《南通与海上丝绸之路》课题研究。

全县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1处,其中省保1处、市保3处、县保2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处。开展五批文物征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县城三号街区开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争取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80万元,完成县级文保单位大东旅社修缮。

2.非遗项目传承发扬。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建成跳马伕省级传承基地1个,红木雕刻、渔民号子等市级传承基地11个。县非遗保护中心每年组织非遗展示展览10场以上。建成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跳马伕》)、省级非遗项目3个(《浒澪花鼓》《钟馗嬉蝠》《曹瘦脸儿的故事》)、市级非遗项目15个、县级非遗项目8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41人,其中国家级1人(任乃贵)、省级1人(张德君)、市级17人、县级22人。国家级非遗项目《跳马伕》入选省文化馆民间舞蹈慕课教程;“如东泥面塑”获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匠人匠心”云竞技一等奖;“红木雕刻”传承人刘承林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许忠泉、刘承林、徐宗华被授予“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红木雕刻”传承人高爱华、吴秀泉和“风筝哨口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建峰等5人获得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三带能手”“三带新秀”称号。

(四)文化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1.深化文化审批服务。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管理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加强文旅市场监管。

每年组织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治理整顿等专项行动15次以上。规范新闻出版行业管理,加强全县144家印刷企业、188家出版物经营单位日常监管。严密组织“扫黄打非”工作,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全县259个基层网点全部达标,掘港街道建成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标兵单位(全国15家)。2018年,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被表彰为“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版权)系统先进集体”。

3.狠抓安全播出管理。

重点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时段安全播出工作,未发生责任事故。加强持证接收卫星节目单位管理,严格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严控境外非法卫星电视信号落地传播。加强城镇影剧院日常监管,为镇村数字电影放映提供技术支持。2019年,县文广旅局被评为“江苏省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4.突出安全生产监管。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全县文旅企业安全生产“一企一档”登记制度,认真落实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每年组织开展文旅行业消防培训、应急逃生灭火演练、预案实战操作等2次以上,提升文旅系统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推进行政执法改革。

深化文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018年2月,整合组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育,2017年和2020年在全市执法技能比武竞赛均获得团体第二名。实施文化市场审批和执法环节双向信息反馈机制,每年出动执法人员5000人次以上,检查文旅经营场所1200家次以上;期间共办理各类案件183件,处理各类举报投诉166起。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如东文旅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明显增强,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融合发展上,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旅游文创、旅游演艺、特色美食等文化要素挖掘不够深入,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不够。二是在空间布局上,文化旅游资源集约化程度不够,未能串珠成链、连片成面,没有形成全域一体的发展合力和整体优势。三是在产品供给上,高品质文旅产品及服务供给不够丰富,对新产品、新业态、新空间挖掘力度有待加强,缺乏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带动性的龙头产品。四是在服务效能上,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文化场馆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不能充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五是在品牌打造上,对地方特色文旅品牌提炼打造不够,海洋文化和温泉文化尚未形成规模,文艺种类不够齐全,精品创作生产不够均衡,没有形成“百花齐放”局面。六是在县域治理上,全域旅游、智慧旅游还处于起步谋划阶段,未能有效纳入县域治理范畴;文旅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仍需健全完善。以上问题亟需采取务实举措予以解决。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入关键时期,大众旅游全面进入新阶段,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县文化旅游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转型期、升级期。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要战略,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机遇。文旅融合进入纵深发力期,文化和旅游投资热度不减,文旅消费需求将逐步从大众时代向高品质阶段升级。面对“供给侧改革”对文旅事业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文化自信对文旅融合发展提出新目标,倒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更好地挖掘和表达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如东城市形象,推广打造如东城市名片。

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南通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如东已跻身上海“两小时经济圈”,上海和苏南将成为如东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只有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三、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大众旅游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一次新提升。全域旅游引入旅游发展的新资源观、市场观、要素观和发展观,有利于推进全域旅游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格局。

四、各级党委政府部署指明发展方向。

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重点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狠抓落实、务求突破,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板块,谋划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标志性项目,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把如东打造成为全市跨越发展增长极、全省向海战略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的目标定位,这也是如东文旅事业发展的定盘星和方向舵。

五、南通旅游全力促进行业跨越发展。

南通正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速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州湾新出海口、多条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随着重大基础设施的推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等资源要素纷至沓来、文旅大项目投资落户,更加有利于如东文旅事业能在更高起点上赢得更大发展。

综上所述,“十四五”期间如东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和动力支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重要战略机遇看,2020年,全县上下顶住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5.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4667元,增长6.9%。有效促进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文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逐步成为市民新时代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从增长动力转换看,文旅复苏回暖的政策措施,将促进产业消费升级和业态多元创新,以 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文旅产业方方面面,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生态文明的持续推进,将为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丰厚资源、拓展新的空间。从面临的矛盾困难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化和旅游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传统文旅生存空间收缩、市场竞争加剧,文旅消费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传统竞争优势趋于弱化等。对此,我们要知大势、看大局、明职责,准确把握文化旅游发展的特点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战略定力,科学有效应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第 二 章  发 展 目 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全县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坚持规划引领、文化先导、旅游主导、生态优先,全方位对接上海、融入苏南,充分利用“海洋、温泉、古镇、田园”四大核心优势资源,探索“五彩如东”文旅发展新模式,力争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重点突破,跑赢新赛程、勇当排头兵,奋力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文旅新篇章。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为民惠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营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现代化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规律,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科技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作用。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

——坚持因地制宜。强化系统观念,立足区位特点,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构建体现资源禀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创造各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形成更多有特色、可借鉴的路径模式,在全县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第三节  发展战略

一、融合化战略。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发展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以旅兴农,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加强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风电企业、港口企业等开发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开展工业旅游体验活动,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工业企业增收创收;以旅游作为融入点,主动链接和拓展与相关产业的交叉耦合,特别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养生、住宿、餐饮、商业、体育、房地产业等的相互融合,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或产业联盟,推动县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全域化战略。

坚持“区域协调、部门合作、城乡联动”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文旅重点板块与全域旅游、城市休闲度假与乡村文化旅游、文旅基础设施与配套公共服务、传统文旅产品与新业态产品、白天消费与夜间经济等协调发展,全面加强新旧动能转换、全时段文化产品供给、全方位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注重在横向上聚合部门力量、在纵向上整合县镇村三级优质资源,推动资源、产业、空间等多个层面的全域化统筹发展,构建融合协调、创新和可持续的全域文化与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品牌化战略。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提升品牌质量、做优做精的基础上,培育2-3个行业领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特色旅游品牌。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将品牌覆盖面涉及旅游产业各要素,形成旅游整体竞争优势。树立全县大营销概念,以精品资源提升周边资源、以高端市场带动中低端市场、以信息网络渗透终端消费为营销战略方针,从节庆营销、整合营销、主题产品营销、细分市场营销、传播营销、文化艺术营销等方面,整体统筹构建全县旅游大营销体系。

第四节  目标任务

到“十四五”期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成更高质量、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体系,全县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逐步建成“食、住、行、游、购、娱”完整产业链,力争打造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为特色文化强县和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

一、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以“海鲜、温泉、杂技、农民画、红木”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形象更加凸显。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红木之乡”“杂技之乡”“温泉之乡”“海鲜之乡”等文化形象不断提升,让“五彩如东”“如意东方,领鲜天下”的美誉更加响亮。

二、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文旅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新业态、新空间、新消费成为文旅产业新增长点。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文旅产业成为社会经济重要产业。

三、文化旅游供给力显著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完善,高品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高质量舞台艺术精品和文化活动推陈出新,特色地方文化遗产深度保护利用。新建一批旅游景区(景点),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文旅领域对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四、文旅融合吸引力显著提升。

文化和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融合。文旅融合的产品和品牌更为丰富,享誉长三角。大幅提升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贡献度,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 年目标值

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5.5

2

旅游总收入(亿元)

78

3

游客总人次(万人次)

600

4

舞台艺术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数(个)

10

5

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家)

新增1家

6

4A 级景区及以上数量(家)

新增1家

7

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家)

新增1家

8

省级及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家)

新增1家

9

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家)

新增1家

10

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次)

5

11

人均外出旅游次数(次)

4.5

12

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

6

13

游客满意度(分)

86以上

14

智慧监管重点文旅场所覆盖率(%)

100

 

第 三 章  主 要 任 务

 

第一节  健全文旅公共服务新体系

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由全覆盖向高效能转变,做到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均衡、内容更丰富、供给更精准、主体更多元、效能更显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双向流动机制,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抓手,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统筹区域、城乡之间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增加服务内容、互通服务频次,引导各类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推进城乡流动文化服务常态化。提升县文化中心一期工程效能,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新建大剧院、下沉式文化广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旅基地建设,创新打造一批融合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营造“小而美”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建成5家以上更具人文情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着力打造城乡“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

县文化中心服务提档升级项目

(一)文化馆。发挥培训教室、排练厅等现有阵地功能,组织开展举办文化艺术培训和辅导。推进非遗展示馆、农民画展示厅、书画院提质改造,常态化开展展示体验、教学实践及传习活动。提升小剧场综合服务能力,扩大服务面,提高利用率,力争打造成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二)图书馆。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锚准精准服务,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需求服务。结合“双减”政策和未成年人阅读需求逐年递增的现实需求,适当提高少儿图书配比数量,定期组织多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增加图书馆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文献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的发掘研究,为政府决策、经济发展、文化活动提供参考。

(三)博物馆。加强文物征集工作,逐年增加馆藏文物数量,丰富馆藏文物品类,打造全面与特色兼顾的藏品格局。推进藏品数据库建设,初步形成藏品信息化管理体系,以馆藏为基础,推出1-2个专题特色展览厅。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培育讲解员队伍,开发文化衍生产品,打造特色博物馆品牌。

(四)大剧院。推动如东大剧院规划建设,包括1500座的大剧场,300座的音乐厅,1个空间可组合小剧场,1个多功能厅,配备一流舞台设施、灯光音响,满足各类表演艺术活动需要。

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构建开放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面向不同群体开展阅读分享、大师课、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艺术普及活动,创新开展创意市集、街区展览等文化活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鼓励开展延时开放和夜间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第三方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和服务资源配送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服务标准规范。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机制。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持续打造“滨城之夏”“港城之春”等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灵活精准开展供需对接和绩效动态评价,形成“需求采集、服务供给、效果评价、改进创新”的良性循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率、知晓率和获得感。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进入省“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为目标,完善创作机制和帮扶机制,培树更多乡村文化能人,重点打造16支优秀团队,培育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文化团队,打造一批居民和游客乐享的公共文化空间,提升“送、种、育”文化实效性。组织开展“文旅之星”系列比赛,引导带动城乡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实行文化创作与文化惠民相结合,组织优秀文艺作品惠民演出和获奖作品集中展演,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培育壮大文旅志愿者队伍,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惠民生的文旅志愿服务品牌。

三、推动公共服务功能深度融合。

统筹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融合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创设互动体验项目,增强旅游休闲功能。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增设文化展示、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在游客集聚区引入小剧场、影院、书店等文化设施,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健全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扶持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示范工程,在活动内容、服务延伸、品牌建设、机制创新、功能拓展、供需对接等方面打造融合示范项目。建立线上文旅公共服务常态机制,创新“数字+”“网络+”“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发展“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上万观众进剧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实效性和群众获得感。

第二节  打造艺术精品创作新高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常态化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赞美时代新气象新风尚、讴歌人民新精神新面貌的文艺精品力作,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一、推动各艺术门类繁荣发展。

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节点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要领域,深入挖掘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新时代题材和地域特色题材,建立文艺作品题材储备库,形成“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推出一批”的阶梯式创作生产机制,坚持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做强优势艺术门类、做精重大主题创作,力争更多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在省以上重要赛事、重大活动中获奖,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二、营造艺术创作良好生态。

坚持把落实“三个尊重”、完善“三项机制”作为最重要的创作生态来打造,进一步激发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创新活力。鼓励镇(区、街道)培养艺术人才,打造“一镇一品”艺术生产格局。举办全县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展演、美术展、书法展、摄影展、农民画画展,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承办市级以上文艺比赛、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推动各艺术门类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艺术生产制度,运用市场手段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和个体文化经营者的积极性,为精品生产提供多元化支撑。推出一批红色题材、海洋题材、生态题材、乡村振兴题材、儿童题材的精品旅游演艺节目,推动艺术作品在各类文旅空间展示展演,打造一批“观演赏景”精品线路。发挥广电媒体主流舆论功能,实现广电媒体栏目节目更优、新闻宣传效果更好、方式方法更新、话语体系更接地气,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叫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培养壮大农民画创作队伍,在学校、农村建立培训点,扩大受众面。编撰民间绘画校本教材,实施中小学美术教师农民画专项培训;举办农民画赛事、展览,选拔优秀画师,推选优秀作品参加赛事展览。探索农民画产业化路子,力争由农民画衍生品转型成商品,形成产品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民间绘画艺术创业产业链。

四、打造“中国杂技之乡”。

争取打造3部以上优秀杂技剧(杂技作品),冲击“金菊奖”、省“文华奖”等重要奖项。承办1-2次全国性杂技魔术比赛、展演或全国杂技魔术高层论坛,提升“中国杂技如东现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主动“走出去”组织海外商业巡演。申报“中国杂技之乡”,开展“杂技之乡”课题研究,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寻根溯源如东杂技发展历程,编辑撰写理论研究文章。

第三节  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举,用“绣花”功夫保护好珍贵文化遗存,用“贴金”技法挖掘背后的故事,用“造势”等现代商业手段包装宣传,让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活化、更为亲民、更接地气。

一、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依法保护和合理适度利用。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完善各级各类文保单位本体核定、“四有”档案等基础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单位“三防”建设工程和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做好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考古前置工作,强化考古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国清寺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争创利用文物文旅融合示范点,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南通遗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南通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探索文物保护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文物安全责任体系,保证文物本体安全和“三防”达标率。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志愿者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和监督文物保护。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完善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博物馆人流监测,落实以人气指数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

二、让非遗项目“走出去”。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弘扬价值”工作方针,完善非遗项目名录,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加强专业化、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专题宣传展示活动。建设非遗传承基地、旅游体验基地、非遗展示馆、旅游景区非遗展演示范点,完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举办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突破时间、空间、形式限制,植入形式多样的展览展示展演和体验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魅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推动学校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建立工作室、传习所,从事非遗保护专项研究、传习和传播。对跳马伕、红木雕刻等优秀非遗资源深度挖掘,开发出一批具有如东特色的非遗文旅产品走向市场。

第四节  谋划旅游创新发展新布局

 

依托丰富的沿海旅游资源,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如东旅游发展现代化水平,打造引领性重大项目、品牌化旅游活动、创新型推广网络,全方位提供更多满足人们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形成以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业旅游的发展新布局。

一、打造全域旅游新空间。

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落实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立足“长三角旅游新兴城市”新定位,综合如东人文历史特征、海洋生态单元、综合交通格局以及文旅发展基础等要素,围绕“海洋、温泉、古镇、田园”特色资源,按照重点项目连点成线、连片成面的思路,打造重点板块旅游资源集聚区、核心区,初步形成“一核三轴、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服务提升、系统营销,力争打造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四五”如东旅游重点板块空间布局

一核:如东全域旅游综合服务区。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秉持“商业、休闲、开放、人群、亲和”开发理念,打造“城市会客厅”“旅游集聚地”和“城市名片”三张品牌,推动国清寺遗址、三号街区、三河六岸等核心载体建设,将县城打造成如东旅游“金名片”。

三轴:西部乡村、中部乡村、南部乡村旅游景观轴。依托S334、S225和G228三条交通道路,形成南部乡村旅游景观轴、西部乡村旅游景观轴、中部乡村旅游景观轴,串联主要旅游景点、乡村旅游区,设立沿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打造旅游快速通道、城乡景观绿道、乡村旅游产业廊道。

一带:南黄海最美海岸带。以沿海高等级公路和海防公路链接小洋口—栟茶古镇—外农三大板块旅游资源,立足海洋文化,开展南黄海最美风景廊道建设,培育“踩文蛤、吃海鲜、泡温泉、游古镇”的海岸旅游休闲度假方式,打造滨海休闲游憩长廊。

四区:小洋口海泉养生度假区、栟茶古镇文旅消费集聚区、外农农渔小镇旅游区、全域乡村旅游体验区。

①“小洋口海泉养生度假区”:以“海港、海鲜、海泉、海韵”为核心,依托小洋口“一地四泉”、洋口渔港等旅游节点,开发“海洋+温泉+研学”旅游产品,放大小洋口海洋温泉旅游节、国际风筝赛、开渔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②“栟茶古镇文旅消费集聚区”:以“滨海古镇、传统美食、文创街区”为核心,打造博物馆群、休闲养生区、古镇文化区,塑造“盐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推动栟茶古镇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打造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③“外农农渔小镇旅游区”:围绕刘埠渔港、外农田园综合体项目等重点资源,加快大型梨园、蔬果园、森林公园、花海等农业观光、农渔体验等文旅项目建设,实现农业、渔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④“全域乡村旅游体验区”:以“复兴乡村腹地旅游”为发展宗旨,重点围绕田园综合体、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建设,构建全域乡村旅游体验区,与周边重点景区实现联动,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的组成部分。

二、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新能力。

推动将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游客服务、停车及充电、标识标牌、流量监测管理等设施。顺应自助游快速发展趋势,开展“微改造、精提升”,提升精致体验、精良设施、精美环境、精心服务。提升导游专业素养、职业形象和服务水平,支持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创新发展,提高旅游餐饮品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发展老年旅游产品和服务。一是打造地方美食文化品牌。发掘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如东特色美食,提升狼山鸡、竹蛏汤、三伏虾油、枣儿红酒、一柱楼烧饼等非遗美食知名度,打造“如东海鲜全席宴”“扶海文化特色宴”等餐饮品牌。二是提供多元住宿服务供给。加速全县现有经济型酒店提升改造,推动青年旅舍、汽车旅馆、自驾车露营地等设施建设,引进国内外高端酒店品牌,打造连锁型品牌酒店、经济型特色酒店、高端型商旅酒店、休闲型民宿酒店。三是构建旅游商品销售网络。以“特色海鲜、生态农业、文创产品”为核心,打造海苔、海蜇、黄泥螺、文蛤粉、有机大米、富硒糯玉米、农民画毛巾、健身器材等特色旅游商品产业链,在主要旅游景区(点)开设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

三、创新旅游全面推广新渠道。

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渠道,构建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的文旅资源宣传推广网络,提升如东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人到如东感受美的风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一是实施客户精准营销。通过线上线下大数据分析,准确研判上海、南京、苏州等核心客源市场的规律,精准掌握客户需求;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加大新媒体、高铁等平台载体广告投放,提升如东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实施文化整合营销。梳理整合如东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提炼如东文化旅游新卖点;邀请知名影视公司、综艺平台制作旅游宣传视频,打造如东城市新形象。三是实施节庆品牌营销。举办“开渔节”“温泉节”“海洋音乐节”“风筝节”“龙舟赛”等节庆品牌赛事活动,加大在重点旅游门户网站、热门APP上游记类软性广告的投放力度,增设参与度和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激发游客参观、游览和消费的热情。

第五节  推动文旅现代产业新发展

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应用。推动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的发展,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创意设计发展水平,促进创意设计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推进文化与信息、工业、农业、体育、健康等产业融合,提高相关产业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推动上网服务、歌舞娱乐、游艺娱乐、工艺美术等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人群。二是推进重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引导文化产业园区结对帮扶,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栟茶古镇文化风情区、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如东杂技演艺培训学校等重点产业项目和实体,培育一批重点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力争把三号街区打造成非遗文化街区,形成具有如东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彰显如东城市文化及城市形象。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鼓励多形式文化产业合作。三是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信息消费、定制消费等,打造新消费增长点,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依托栟茶古镇、三号街区、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建设集合多业态消费集聚地,培育发展夜间经济模式。四是建设工业旅游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绿色美妆、红木雕刻、家具家纺、健身器材、海产品深加工”等五大工业旅游产业板块,以亚振家具、新店健身器材、鑫丰工艺美术厂、隆力奇生物科技等龙头示范企业,带动全县工业旅游产业发展。

二、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一是推进全域旅游。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拓展旅游消费领域。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惠民措施,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发展夜间旅游和假日经济,拓展旅游时空范围。二是发展智慧旅游。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高起点打造栟茶、小洋口等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模式。鼓励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三是开发红色旅游。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活动。以S225、S334、临海高等级公路为纽带,对全县红色景点(主要包括:苏中四分区反清乡资料陈列馆、栟茶古镇、耙齿凌烈士陵园、马塘烈士纪念馆、如东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党校、南坎战役遗址、反清乡斗争胜利纪念碑、海防团遗址)进行串联,形成一个覆盖全县的红色旅游圈层。

三、打造“中国红木雕刻之乡”。

围绕“中国梦”时代主题,创作生产一批弘扬主旋律、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红木雕刻作品,组织本土红木雕刻名家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展览展示。建立如东红木雕刻名家库。加强对红木雕刻的研究、扶持、指导,举办全县红木作品大赛、名家展、新作展、新秀展、“如东红木雕刻现象”高峰论坛等。鼓励支持民营博物馆、艺术馆发展,促进红木企业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探索红木雕刻教育、学术研讨、艺术推广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国红木雕刻之乡”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六节  构建广电监测监管新格局

一、加强广播电视监测管理。

提升监管能效与新技术发展匹配度,优化安全播出、网络安全和设施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广播电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组织开展安全播出专项检查,重点确保县内播出机构机房、消防控制室、演播大厅、电视塔等重点设施安全。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方案演练。

二、搭建智慧广电服务体系。

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智慧广电服务体系,广电网络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有线网络全面实现升级改造,有线电视机顶盒全面实现升级换代,广电网络社区基本实现“信息发布、安防监控、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等智能化服务功能。

三、推进应急广播工程建设。

健全应急广播运行维护机制,制定出台运维方案,提升运营维护和管理服务效能,将应急广播运维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畴。按照农村点位的建设标准指导城镇社区建设,主要包括:应急广播多模收扩机搭配大喇叭适配终端进行覆盖;在人口密集区、救灾避难场所、公园、社区广场、重要卡口等公共区域建设公共接收终端(包括户外大屏接收终端、音柱、大喇叭适配终端),支持有线、无线两种方式强制唤醒;在学校、医院、景区、部分规模以上企业、汽车站、火车站等建设区域接收终端,采用室外音频音柱的方式和公共广播系统对接,承担远程激活、紧急播出功能。

 

第七节  探索文旅行业管理新路径

坚持以县域现代化治理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服务与监管融合,提升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水平,构建质量与安全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安心出行、放心消费、舒心享受的文旅市场环境。

一、加强文旅市场质量监管。

统筹文旅市场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构建竞争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体系。加强文旅市场意识形态管理,重点对展览展演、论坛讲座、文化演出、节庆活动、导游讲解等严格审核把关。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现代市场管理模式,建设新型文化旅游市场审管联动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机制,巩固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第三方“体检式”暗访评估、交叉执法检查等综合监管手段,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互联网+执法监督”等平台。统筹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管理,依法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建立公正高效的服务质量评价和投诉处理机制。

二、提升文旅行业安全水平。

按照“三个责任”“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加大对文旅场所火灾隐患、旅游包车、高风险旅游项目等监管督查。按照“一景一档”建立“红黄绿”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应急协调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田野文物安全防护能力。完善安全生产重点隐患问题领办督办工作机制、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提升文旅行业安全水平。

三、强化文旅数字科技赋能。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运用“上云增智”实现精准智慧治理。健全文化旅游资源、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据库,建立覆盖文艺精品生产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业运营等方面的大数据库,支持各类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将创作、生产和传播向云上拓展,提供在线预订、网上支付、智能导游、实时信息推送等智能精准服务。搭建本级智慧文旅平台,实现文旅资源“数字化”、文旅工作“智慧化”、公共服务“一键通”、行业监管“全覆盖”。

第 四 章  保 障 措 施

第一节  加强统筹指导

建立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文旅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大文旅发展格局。建立县镇两级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文旅产业政策落地,协商解决规划推进落实中的具体问题。县文广旅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组织规划监测评估和监督考核,有效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第二节  强化政策激励

在资源整合、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文旅产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旅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旅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等,以兴办实体、资助项目、提供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旅事业发展。

第三节  加大财税支持

各级财政安排使用的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应给予适当倾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规划编制、文旅活动宣传促销、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宣传推介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支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税费服务,助力文旅产业提高软实力。

第四节  完善交通网络

借助江苏沿海经济开发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对接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如通苏湖铁路等一批与如东密切关联的区域重大交通枢纽工程,推动通如城际铁路、洋吕铁路、洋通高速二期等交通项目,形成铁路、公路、航运联合覆盖的交通格局,构建“五横六纵”对外交通网络。完善旅游目的地客运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多元化旅游出行接驳体系,实现全县旅游景区(点)公交或客运班线全覆盖。建设滨海自驾线,提升旅游风景道,构筑便捷、快速、舒适的对内旅游交通网络。

第五节  加快人才培育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文旅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开设高层次人才招引“绿色通道”。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施文化名家、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等重点人才培育工程。探索与本地职业学校合作创设相关专业、外地高校委托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在文旅开发、文化创意、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领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