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任务计划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女性生存现状分析怎么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任务计划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任务计划单

2024-06-07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名著阅读计划及阅读任务(附答案)第一阶段:读《骆驼祥子》,完成在摘记本上。时间 章节 阅读任务1.7-8 1-5章 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一起一落”,用三个词语概括刚进城拉车的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 面对现在“拼命”的祥子,周围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其他车夫、虎妞、刘四爷)1.9-10 6-11章 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二起二落”,写一句你的感悟。 老马和小马的出现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述。1.11-12 12-16章 摘录第十二章中描写祥子心理活动的语段,分析祥子的心理变化。 你认为作者细致描绘大杂院有什么用意?1.13-14 17-20章 精读“六月十五那天”的环境描写,摘抄一处进行赏析。 摘抄小说中各个女性角色生活遭遇的句子,分析女性在当时社会的生存境况。1.15-16 21-24章 用思维导图梳理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 小说越接近结尾,作者越来越不自觉地跳出来说话。摘录一处“作者的话”写感悟。《骆驼祥子》1-5章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一起一落”,用三个词语概括刚进城拉车的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1)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2)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3)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4)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乐观自信,淳朴……面对现在“拼命”的祥子,周围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其他车夫、虎妞、刘四爷)6-11章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二起二落”,写一句你的感悟。祥子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买新车。干包月时,祥子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希望破灭。祥子在经历“一起一落”后,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这一阶段,他的身边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曹先生、高妈、虎妞、老马小马祖孙…这些人物的出现,都对祥子的“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阶段,祥子的人生同样经历了起伏。从“一落”后重拾信心,到遭虎妞诱惑后至曹家躲难;从感受久违的温暖,到接受虎妞假孕的无奈;从拒绝高妈的意见拼命攒钱,到孙侦探敲诈搜钱使希望再次破灭…祥子似乎已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像一双双无形的手,在推着他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前进。老马和小马的出现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述。目睹了老马和小马穷困潦倒、风餐露宿的悲惨遭遇后,祥子的思想开始转,他在小马儿身上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在这之后,祥子逐渐选择了妥协,败给了现实,委屈了自己,接受了虎妞。12-16章摘录第十二章中描写祥子心理活动的语段,分析祥子的心理变化。祥子一会儿“坐了起来”,一会儿“躺了下去”,心理斗争十分激烈,他因为钱因曹家之事被敲诈而心有不甘,想去曹家偷东西弥补自己的损失,但由于愧对曹先生而不失正直品性,又担心孙侦探小人偷窃栽赃自己,找程车夫作证。在得失面前,在乱世祸事之中,祥子备受煎熬,谨小慎微,终究是理智占了上风,抱朴守正,凸显祥子的善良本性。你认为作者细致描绘大杂院有什么用意?第十六章P89“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享福去’!”展示了一个人间地狱的惨状:无论是拉车的、做小买卖的,还是做仆人的、做妓女的,人人饥寒交迫,老人妇女得不到尊重,姑娘没有人权,孩子没有未来,可以说,穷困是大杂院的特征,地狱是大杂院的表述。这一段一方面反应社会现状,另一方面也为了表现虎妞的市侩心理,彰显自己与贫民不同的资产阶级的优越感。17-20章精读“六月十五那天”的环境描写,摘抄一处进行赏析。摘抄一: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批注: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把柳树拟人化,写出柳树在烈日下已经发蔫得十分厉害,三个“处处”,把人们热得无处可逃的感觉描写得十分传神,把老城比作烧透的砖窑,足见天气的燥热,环境的恶劣。景物的选择十分典型,形容也十分恰当:发着白光的马路,发烫的尘土…整段话让读者如临其境,如在其中,使读者切身感受到烈日下拉车的祥子的辛苦,感受到当时底层百姓的痛苦生活。摘抄二: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一切都惊慌失措。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的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与行人,仿佛都被风卷了走,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批注:满天的黑云、肆虐的狂风、扯下的雨布烘托了环境之恶劣,拉着车的祥子在风雨中如同一片无所依托的树叶。这里的环境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祥子的生病作铺垫,同时也为祥子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极端环境隐喻着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凸显人物的矛盾和挣扎,强化人物的脆弱与渺小,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2.摘抄小说中各个女性角色生活遭遇的句子,分析女性在当时社会的生存境况。女性角色一:虎妞摘抄:1.屋里呢,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小屋里是那么热,憋气,再添上那个老虎,他一进去就仿佛要出不来气。前些日子,他没法不早回来,为是省得虎妞吵嚷着跟他闹。2.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生活遭遇:被父亲拴着打理车厂,耗费了自己的青春;追求自己的幸福受到父亲阻挠,父亲与她断绝父女关系;祥子不爱她,婚后生活不幸福;难产而死。女性角色二:小福子摘抄:看看醉猫似的爸爸,看看自己,看看两个饿得像老鼠似的弟弟,小福子只剩了哭。眼泪感动不了父亲,眼泪不能喂饱了弟弟,她得拿出更实在的来。为教弟弟们吃饱,她得卖了自己的肉。搂着小弟弟,她的泪落在他的头发上,他说:“姐姐,我饿!”姐姐!姐姐是块肉,得给弟弟吃!生活遭遇:被父亲以两百块钱卖给一个军人;被军人抛弃;被酒鬼父亲逼着做暗娼养家;因为家的拖累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女性角色三:二强嫂摘抄:1.二强嫂是全院里最矮最丑的妇人,嚵脑门,大腮帮,头上没有什么头发,牙老露在外边,脸上被雀斑占满,看着令人恶心。她也红着眼皮,一边哭着女儿,一边穿上新蓝大衫。2.在立冬前后吧,二强子又喝醉。二强嫂说了句什么,他奔了她去,一脚瑞在小肚子上,她躺在地上半天没出声。到腊月初三,她的呼吸停止了,穿着卖女儿时候作的蓝大衫。生活遭遇:是无能窝囊丈夫的出气筒,每天被丈夫打骂,被暴虐的丈夫踢伤致死。女性在当时的生存境况:尽管这三位女性身份、地位、经历不同,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同样的命运——悲惨而死。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之一便是当时罪恶的社会。一方面,受尽父权的压迫,被当作男人的附庸,没有尊严,不被尊重。另一方面,她们自身也深受封建思想或是父权思想毒害,如虎妞临死前相信陈二奶奶的江湖骗术,小福子和二强嫂坚信“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习惯逆来顺受,没有反抗意识。21-24章用思维导图梳理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小说越接近结尾,作者越来越不自觉地跳出来说话。摘录一处“作者的话”写感悟。摘抄一: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感悟: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义人还是不义之人,都可以得到雨水看似公道,实则不公,因为雨并不会怜悯穷人,也不会惩罚不义之人作者借雨水表达了对祥子的同情、对劳苦大众的怜悯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强烈不满。摘抄二: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感悟:人之所以不是野兽,是因为人除了吃饱活着,还有理想和追求。因此,当人失去理想和追求,只是为了活着时,便和走兽没有区别了。文中这句简短的议论,作者强烈地谴责了这个人吃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摘抄三: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感悟:祥子狭隘的经验,决定了他狭隘的思想;生活需要反思,需要总结经验,但若境界不高,心底不善,个性偏激,越是总结,越是堕落。摘抄四: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感悟:这句话里有两个祥子,一个是“为个人努力”的祥子,一个是“毁灭个人”的祥子。经历过三起三落的祥子,从“为个人努力”变成了“毁灭个人”之人。作者把祥子的毁灭与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拴在因果链上,宣泄的是对祥子的自私难以真正原谅而又不忍责备的耿耿于怀之心理,表现的是作家的人道温情与道德原则之间的矛盾。摘抄五: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感悟:结尾的形容词形容的都是祥子,但又不单单是形容祥子,而是形容那个时代千千万万被黑暗社会压迫得喘不过气的人。作者用这句话表达的是对祥子以及更多在旧社会底层挣扎之人的悲悯,也表达了对黑暗、“不给好人出路”的社会的批判,体现了老舍的人性关怀。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