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案例分析】李宁:看得到的错误和看不清的明天 过去,我总是绞尽脑汁地想:一家企业是如何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的? 最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巨头倒下或失败的案例其实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失败的管理者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分析】李宁:看得到的错误和看不清的明天 过去,我总是绞尽脑汁地想:一家企业是如何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的? 最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巨头倒下或失败的案例其实也... 

【失败案例分析】李宁:看得到的错误和看不清的明天 过去,我总是绞尽脑汁地想:一家企业是如何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的? 最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巨头倒下或失败的案例其实也... 

2024-07-10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villike,(https://xueqiu.com/7579238876/108332238)

过去,我总是绞尽脑汁地想:一家企业是如何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的?

最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巨头倒下或失败的案例其实也有很多,而且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这些失败企业的案例,可以提供非常有益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思考开篇的问题。

这次先来谈谈李宁,这家曾经的国产体育用品王者。

鞋服行业的成功,我认为成功的密码依然是“不差的产品+优秀的营销”。

前者李宁没问题,李宁的产品,哪怕门外汉也能体会品质,安踏的鞋子自从大学买了一双、穿了一年就烂了以后,我就没有再买过了,李宁的产品在国产体育用品中出色,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李宁的原创设计做得远比国内竞争对手强,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那问题在哪呢?

千错万错,都是营销的错

问题在于,在后者上,李宁出了大问题。

“优秀的营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思考:渠道、营销、品牌心智资源。

先看渠道,李宁犯下了一个错误,遇到了一个难题。

先说犯的错误。

应该说,李宁踩对了国人运动理念觉醒,以及由此带来的运动产品需求爆发这一大潮流,再加上早年“李宁”这两个字在60、70、80后心中的含金量,李宁通过大量地开店,实现了业绩的迅速扩张。

扩张开店这个事情,应该说是对的,错在走过了——开店过快,而开店就要压货、就要对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店过多,也就是“重渠道模式”这一点,埋下了李宁滑铁卢的第一道伏笔。

再说遇到的难题。

不巧的是,李宁疯狂开店这几年,也正是网购崛起的几年,电商购物对于大量开实体店铺渠道的冲击,是近乎毁灭性的,几乎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大量的消费需求转移到了网上,留下看重实体渠道的厂商在风中凌乱。

更糟糕的是:网购不仅引流了大量线下购买力到网上,而且由于比较成本大幅降低,原来集中的购买力被迅速分散了。

这是李宁的命不好,也是技术改变给原有商业态势造成的破坏性冲击。

再来看营销,广告也是李宁的硬伤。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感觉,如果说到:李宁和哪些知名的明星合作过?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上网搜了一下,才知道跟CBA、NBA明星合作过,但问题在于,你的广告要么像耐克那样,宽度足够,各种体育明星都合作;要么像阿迪达斯那样,足够贴近生活,找一些时尚明星来代言,而李宁,是两面不沾。

这里有一个陷阱,估计李宁早期也被麻木了。

前面也说过,早年间,“李宁”这两个字在60、70、80后心中,是含金量十足的,换句话说,其实李宁这个品牌,不需要太多广告,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最好的代言。

但问题在于,随后而来的90后、00后,对于李宁先生并没有什么了解,对李宁这个品牌也没什么认同感,原来广宣宽度不足、不够深入的问题就逐渐凸显了。

其实,后来李宁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这就涉及到李宁在第三点上犯的两个错误,也是李宁自己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品牌心智上,李宁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所谓的“品牌重塑”和换标。

对于一家2C的消费品企业来说,品牌心智资源,是立身之本,她可以让你上天堂,也能让你下地狱,在品牌这一点上去动心思,就像给人做最危险的手术,绝对要慎之又慎!而李宁当年大刀阔斧地进行“品牌重塑”,绝对是李宁走得最烂的一步棋,这一步简直像是在自己心脏上开了一道口子,不停地滴血到现在。

品牌心智上的第二个错误,是李宁对本身的价格体系定位。

在国外品牌强势到无以复加的领域,李宁敢把自己产品的价格定得直追耐克阿迪,我实在是不知道底气在哪里,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很重要,但是老百姓在购买时,毕竟是一个市场主体,仅凭“支持国货”的信念,不足以支撑李宁对自身的价格水平定位。

再聊一点鞋服行业的看法,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难有护城河的行业,原因在于行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对消费者是好的,但是对股东绝对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消费升级有两种,一种是对单品需求的升级,体现在更好的产品,例如从开捷达到开宝马,从喝二锅头到喝茅台;一种升级是对品牌增多的要求,体现在更多的选择,例如鞋服行业,这也是李宁、美邦等一系列明星企业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两种消费升级,前者对于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是机会,而后者对行业里所有的企业,都绝对是无比巨大的挑战。

千难万难,都是心智资源的难

关于李宁未来的竞争优势,我有两点顾虑,第二点的重要性远高于第一点。

第一个顾虑,李宁这几年也在转型,渠道整理我是认同的,这是前面我讲过的,营销的关键之一,但是后面我看到李宁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模式,具体的表述是:大胆创新,大胆构造新的产品、新的渠道以及运营的新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基于互联网效率、信息化效率的,新的“数字化”经营方式。

我的看法是:一堆画大饼式的美好愿景。

从行业竞争优势的角度思考,李宁的竞争优势的打造,最靠谱的方式不是新的产品,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的一大堆看似美好的东西,对于李宁来说,营销是重中之重,包括原有重渠道的处理、品牌宣传跟上潮流、品类心智的逐步塑造。

第二个顾虑,才是我看不到方向的悬崖。

面对一个已经形成了“我要那个,贵一点也没关系”的市场,而且竞争格局还不算稳定(耐克阿迪其实是你追我赶),想要达到“李宁好像也还不错”这个效果,实在是超级难的事情。

而在一个品类中,你没有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占据稳固的一席之地,这是公司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最直接表现。而李宁要找到那一席之地、并在消费者头脑中站稳脚跟,耐克和阿迪达斯就是难以逾越的两座山,更不用说一大堆其他的国外运动品牌了。

小结

李宁的问题在于营销,也就是重渠道刹车的阵痛、广宣的不成功、以及品牌心智资源难以逾越的困境,前两者容易改变,第三点的突破,会是李宁的终极难题。

最后说明一句,本文我所有的思考,都是基于持续性竞争优势这个角度来看的,企业的经营业绩会有起伏好坏,甚至可以说,李宁不需要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可能在这个行业里活得不错,至少在中短期是这样的,就像安踏在过去十年那样,但我最关注的,还是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毕竟,君不见消费升级的这股风,已经持续在吹拂消费者的脸庞,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消费者,吹向耐克阿迪们的面前。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的“公众号”中搜索willsff,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不定期加料!

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以获取授权。

@今日话题 @伊斯坦布尔探花 $李宁(02331)$ $361度(01361)$ $安踏体育(0202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